[1] 慕平,赵桂琴,柴继宽.基于GGE-Biplot的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燕麦生产性能及适应性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6):705-712. [2] 吴斌,郑殿升,严威凯,等.燕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20(3):485-495. [3] 徐微,张宗文,吴斌,等. 裸燕麦种质资源 AFLP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09,35(12):2205-2212. [4] 任长忠,胡新中.中国燕麦荞麦产业“十二五”发展报告 (2011—2015) [R].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2016. [5] 赵桂琴,慕平,魏黎明.饲用燕麦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7,16(12):116-127. [6] 任长忠,胡跃高. 中国燕麦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7] 魏志标,柏兆海,马林,等.中国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产量差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3):507-522. [8] 相怀军,张宗文,吴斌. 利用AFLP 标记分析皮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3):271-277. [9] 任长忠,崔林,杨才,等.我国燕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1):1-6. [10] 白文明,侯龙鱼,宋世环,等.饲草料优化配比是实现草——畜高效转化的关键[ J].科学通报,2018,63(17):7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