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 更多
  • 陈文晋;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田晓燕;席先梅
    鹰嘴豆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豆类作物,营养价值丰富。文章从鹰嘴豆的概念、分布范围、...
    2019, 47 (2): 119-123
    摘要( 1638 )   PDF (980KB) (1215
     
  • 2024年 第5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8-20
    上一期   
    • 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
      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南方锈病抗性鉴定
      许海涛, 李长红, 王文文, 冯晓曦, 许波, 郭海斌, 张军刚, 王友华
      2024, 52(4):  1-1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1
      【目的】研究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表现,为抗南方锈病玉米品种选育提供抗原。【方法】通过春播自然感病、夏播人工接种方法对64份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进行南方锈病的抗性鉴定。【结果】不同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在64份材料人工接种鉴定中,对照自交系齐319、齐318鉴定为高抗玉米南方锈病,昌7-2、郑58鉴定为高感玉米南方锈病;自交系H025B、K4321鉴定为高抗玉米南方锈病,H0836、H0841、ZMD22、ZMD41、ZMD103、ZMD622鉴定为抗玉米南方锈病。在所有鉴定资源中,高抗和抗性材料分别占6.25%、9.38%,高感和感病材料分别占42.19%、23.44%。【结论】64份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中,自交系H025B、K4321、H0836、H0841、ZMD22、ZMD41、ZMD103、ZMD622呈现高抗和抗南方锈病;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感玉米南方锈病比较严重和普遍,抗原较为缺乏,但现有自交系种质资源中存有高抗玉米南方锈病的资源,可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重要抗原。
      摘要 ( 49 )   PDF (1271KB) ( 37 )  
      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
      不同行距配置对豫西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成, 郭浩杰, 杜冰, 杨馥熔, 周俊江, 张富厚, 孟超敏
      2024, 52(4):  11-1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2
      【目的】探究不同行距配置对豫西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豫西地区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该地区主栽品种豫谷18和天粟10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宽窄行T1(23 cm+43 cm)、T2(16 cm+50 cm)和等行距T3(30 cm+30 cm)3种行距,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豫谷18 在T2处理下株高、叶长、叶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3.90 、39.46、3.28 cm,且株高和叶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穗下节间长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13.06 cm;茎粗、穗长、穗粗和产量在T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23 mm、21.17 cm、19.56 mm和4 636.80 kg/hm2。天粟10在T1处理下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穗长、穗粗和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2.00 cm、45.80 cm、3.07 cm、8.77 mm、23.17 cm、17.60 mm和4 680.40 kg/hm2;穗下节间长在T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14.07 cm。通径分析表明,对豫谷18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穗粗(0.485),其次是穗长(0.209);对天粟10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穗粗(0.527),其次是茎粗(0.348)。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行距对豫谷18和天粟10的营养品质指标重要程度排序均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结论】以产量为目标时,豫西谷子的行距优选T1(23 cm+43 cm),可增加穗粗;以营养品质为目标时,行距优选T2(16 cm+50 cm),可改善营养品质。
      摘要 ( 39 )   PDF (690KB) ( 24 )  
      分子生物学
      化学感受蛋白基因OasiCSP4在亚洲小车蝗型变过程中的表达谱分析
      石慧娟, 李艳艳, 王莉莉, 霍志家, 庞保平
      2024, 52(4):  19-2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3
      【目的】揭示化学感受蛋白基因OasiCSP4在亚洲小车蝗两型转变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OasiCSP4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亚洲小车蝗雌、雄虫分别在群居型散居化处理和散居型群居化处理0、1、6、12、24、72 h后解剖为头、胸、腹、翅、触角、前足、中足、后足8个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雌、雄虫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的OasiCSP4表达谱并对其表达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在群居型散居化处理过程中,雄虫前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处理0、6、24、72 h雌虫前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处理1 h雌虫头部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处理12 h雌虫中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雄虫头、触角和中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处理6 h雄虫翅、前足和雌虫头、翅、触角、前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在散居型群居化处理过程中,OasiCSP4在雌虫前足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5);除处理0、1、72 h OasiCSP4在雄虫中足高表达外,其他处理时间下均在雄虫前足高表达;OasiCSP4在雄虫头、翅和雌、雄虫触角、前足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处理6 h雌虫头和中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最高。【结论】化学感受蛋白基因OasiCSP4在亚洲小车蝗两型转变过程中差异表达。
      摘要 ( 23 )   PDF (1162KB) ( 7 )  
      分子生物学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马铃薯繁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康博洋, 崔丽光, 包珺玮, 杜二小, 梁红伟, 谢锐, 郭斌煜, 姜兰剑, 关潇滢, 韩志刚
      2024, 52(4):  29-3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4
      纳米孔测序是基于单分子的第三代基因测序(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TGS)技术,具备无须扩增、便于携带、实时测序、超长读长、可直接测序RNA、检测碱基修饰等特点。近年来,纳米孔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在植物基因组重测序、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细胞器基因组学、表观转录组学等分子植物育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就纳米孔测序技术在国内外马铃薯繁育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摘要 ( 35 )   PDF (1155KB) ( 25 )  
      土壤肥料·生理生化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默川平原灌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文山, 冯彪, 刘瑞枝, 梁红伟, 于晓芳, 高聚林, 青格尔
      2024, 52(4):  38-4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5
      【目的】探索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默川平原灌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设置深松混耙秸秆还田(SSR)、条深旋秸秆还田(SCR)、深翻粉碎秸秆还田(DPR)和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R)4个处理,以当地农户浅旋秸秆离田(CK)为对照,开展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定位试验,采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分析其与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以及酶活性等关键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P<0.05);NTR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和厚壁菌门丰度(P<0.05),DPR处理中绿弯菌门丰度显著提高(P<0.05)、放线菌门丰度降低;各秸秆还田处理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SSR处理效果最显著。RDA分析发现,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为碱解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紧实度和容重,ArthrobacterGaiellaSolirubrobacterStreptomyces易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结论】秸秆还田对土默川平原灌区土壤细菌群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摘要 ( 27 )   PDF (1658KB) ( 27 )  
      土壤肥料·生理生化
      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对盐碱土改良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杨旸, 赖黎明, 王靖, 付艳秋, 师瑞杰, 高乐乐
      2024, 52(4):  50-5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6
      【目的】探究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养分含量以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土壤改良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22年6—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试验基地开展,设置不施肥和生物炭(CK)、农民常规施化肥(CF)、常规施化肥配施生物炭(CFC)、30%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生物炭(MFC)、50%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生物炭(OFC)5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盐碱土壤pH值、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碱化度、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养分含量以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处理土壤pH值无显著差异(P>0.05),CFC、MFC、OFC处理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83%、78%、73%(P<0.0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著提高38%、57%、53%(P<0.05),MFC、OFC处理土壤碱化度显著降低40%、36%(P<0.05);MFC、OFC处理土壤K+含量显著提高100%、138%(P<0.05),Ca2+含量显著提高61%、66%(P<0.05),Mg2+含量显著提高71%、238%(P<0.05),SO42-含量显著降低11%、12%(P<0.05),Na+含量显著降低6%、3%(P<0.05)。CFC、MFC、OFC处理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MFC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13、69.33、11.74、156.46 mg/kg;OFC处理土壤全磷、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为0.49、13.44 g/kg。与CK相比,MFC处理向日葵单盘籽粒重显著提高30%(P<0.05)、百粒重显著提高22%(P<0.05),产量最高(3 362.26 kg/hm2)。【结论】30%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生物炭处理能显著提高盐碱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K+、Ca2+、Mg2+含量及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碱化度和SO42-、Na+含量,显著提高向日葵产量,适宜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改良利用。
      摘要 ( 25 )   PDF (777KB) ( 11 )  
      土壤肥料·生理生化
      小麦对盐碱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代亚博, 王小兵, 李娟, 路战远, 李兵, 陈文静, 王伟妮, 史学芬, 叶君, 张德健
      2024, 52(4):  59-6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7
      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发展我国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盐渍化会诱导小麦高pH值胁迫、渗透胁迫、离子毒害和氧化损伤,抑制小麦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限制而减产。文章综述了盐碱胁迫对小麦生长、细胞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阐述了小麦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理,旨在为提高小麦耐盐碱能力提供参考。
      摘要 ( 44 )   PDF (951KB) ( 24 )  
      土壤肥料·生理生化
      春夏播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动态累积与分配差异性研究
      马红珍, 王宁, 吴寅, 许海涛, 田媛, 冯晓曦, 许波, 张军刚, 郭海斌
      2024, 52(4):  69-8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8
      【目的】研究春夏播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动态累积与分配差异性特征,为专用优质玉米品种选育与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驻玉216、驻玉902、驻玉927、郑单958、裕丰303为试验材料,授粉后12 d每隔7 d取果穗内籽粒,烘干至恒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分析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动态累积相关关系,比较春夏播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与淀粉含量动态累积与分配的差异性。【结果】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春播先急剧下降后平稳变化,夏播先急剧下降后又升高,呈波浪式变化;春夏播玉米籽粒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淀粉含量随籽粒发育基本呈渐进式增加,蛋脂总量整体呈逐步下降趋势。春夏播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与淀粉累积速率动态呈锯齿状变化。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分配春播授粉后12~19 d整体呈现为淀粉>蛋白质>其他>脂肪,授粉后26~47 d基本呈现为淀粉>其他>蛋白质>脂肪;夏播授粉后12~18 d整体呈现为淀粉>蛋白质>其他>脂肪,授粉后19~47 d基本呈现为淀粉>其他>蛋白质>脂肪。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动态累积量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驻玉216、驻玉902、驻玉927、郑单958、裕丰303春夏播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动态累积与分配受环境影响较大,籽粒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动态累积量互为极显著正相关。
      摘要 ( 39 )   PDF (1798KB) ( 10 )  
      植物保护·园艺
      寄主植物代谢物对沙葱萤叶甲取食的影响
      李金蔚, 李玲, 李娜, 庞保平
      2024, 52(4):  84-9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09
      【目的】揭示寄主植物代谢物对沙葱萤叶甲取食量和取食偏好的影响。【方法】选取沙葱萤叶甲寄主植物的6种代谢物(3种次级代谢物,分别为异槲皮苷、异黄酮和芦丁;3种初级代谢物,分别为D-半乳糖、β-D-葡萄糖和L-鼠李糖),以10% DMSO溶液分别配制0.01 mmol/L(低浓度)、0.10 mmol/L(中浓度)和1.00 mmol/L(高浓度)6种代谢物处理液浸泡韭菜,饲喂沙葱萤叶甲,以饲喂10% DMSO溶液浸泡的韭菜为对照组,测定沙葱萤叶甲(幼虫、成虫)对不同寄主代谢物的取食量;应用二项叶碟选择法研究沙葱萤叶甲对不同代谢物及不同浓度处理组的取食偏好。【结果】沙葱萤叶甲幼虫对高浓度异槲皮苷处理的取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中、高浓度L-鼠李糖处理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沙葱萤叶甲成虫对低、中浓度异黄酮和低、高浓度L-鼠李糖处理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沙葱萤叶甲幼虫对中、高浓度异黄酮,高浓度芦丁和低浓度β-D-葡萄糖处理的取食偏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低浓度L-鼠李糖处理的取食偏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沙葱萤叶甲成虫对高浓度异槲皮苷处理的取食偏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高浓度异黄酮、芦丁和D-半乳糖处理的取食偏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寄主植物代谢物对沙葱萤叶甲取食的影响与代谢物种类、含量以及沙葱萤叶甲的发育阶段有关。
      摘要 ( 22 )   PDF (1236KB) ( 4 )  
      植物保护·园艺
      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对二斑叶螨捕食功能的研究
      李霞, 乌恩, 赵文君, 李志平, 李桂英, 郭晓晴, 张晓虹, 常静
      2024, 52(4):  94-10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10
      【目的】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性品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探究防治潜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观察小室法测定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雌成螨对二斑叶螨3个发育阶段(卵、若螨、成螨)的捕食功能及搜寻效应。【结果】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敏品系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功能类型均为Holling-Ⅱ型,且对二斑叶螨卵、若螨和成螨的捕食量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猎物密度增长而增加,捕食量达到最大后趋于平衡。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的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 7 d和0.026 9 d,均短于敏感品系(0.018 8 d和0.029 5 d);攻击速率分别为2.253 6和1.158 6,均快于敏感品系(2.302 9和1.629 2)。巴氏新小绥螨抗高效氯氟氰菊酯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的捕食能力(a/Th)和搜寻效应较敏感品系更优。【结论】巴氏新小绥螨高效氯氟氰菊酯抗药性品系对二斑叶螨卵和成螨有非常好的捕食能力,可与减量化学药剂共同应用于田间防治二斑叶螨。
      摘要 ( 29 )   PDF (866KB) ( 5 )  
      植物保护·园艺
      哈茨木霉与枯草芽孢杆菌对海红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淡振荣, 王洁琼, 刘子贤, 张志华, 赵洪, 杨靖芸, 华小梅, 贺利兵, 钟子君
      2024, 52(4):  103-11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11
      【目的】探究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对海红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海红果幼苗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施用无菌水(CK)、接种哈茨木霉菌液(TH)、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液(BS)、哈茨木霉菌液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混合接种(TB)4个处理,分析接种后30 d和60 d对海红果幼苗生长指标,叶片SPAD值、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TH、BS、TB处理均促进了海红果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TB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接种30 d和60 d,TB处理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长分别显著增加16.52%、7.43%、23.81%、13.71%、21.44%、31.06%和16.27%、16.54%、18.06%、9.36%、15.41%、24.18%(P<0.05);幼苗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13.38%和10.85%(P<0.0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分别显著增加14.08%、14.08%、31.03%、9.84%和11.88%、27.13%、14.95%、10.92%(P<0.05),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0.93%、30.10%、42.00%、21.52%、23.71%和21.21%、22.52%、35.39%、18.18%、18.11%(P<0.05);接种60 d,MDA含量显著下降9.54%(P<0.05)。【结论】哈茨木霉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接种可以有效促进海红果幼苗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摘要 ( 24 )   PDF (1176KB) ( 7 )  
      植物保护·园艺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及群落多样性研究
      张辛阳, 刘莉, 李舒玲, 林鸿雁
      2024, 52(4):  113-11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12
      【目的】探明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和群落多样性,为公园建设和维护提供本底数据。【方法】通过线路调查法和生态学样方法对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依据植物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标准对植物区系类型进行划分,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公园内共有植物78科162属190种,其中,78科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和2个分布区变型、162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5个分布区变型、190种可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分布型占比略大于温带分布型。公园内典型植物群落有26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4~26,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431 4~0.925 8,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0.961 1~2.916 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61 5~0.938 0。【结论】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内植物物种组成较为丰富,植被群落类型多样化,植物区系中热带属性要略高于温带属性,符合公园所处的亚热带气候区域特点。
      摘要 ( 27 )   PDF (615KB) ( 3 )  
      农业信息技术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春小麦SPAD值估测研究
      张鹏, 王砚涵, 吴强, 李赛如, 张永平
      2024, 52(4):  120-1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4.13
      【目的】探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春小麦SPAD值的无损估测,建立小田块尺度上的春小麦SPAD值估测模型。【方法】利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取2022年内蒙古河套地区春小麦冠层多光谱数据,并提取5种植被指数,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植株SPAD值的相关性,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FR)构建春小麦关键生育时期SPAD值估测模型,并筛选各时期SPAD值最优估测模型。【结果】通过与5种植被指数配对来确定最佳模型,在春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这15种组合方法均可对SPAD值进行估测。对3种建模方法的最优模型进行比较发现,NDVI+RFR模型在估测春小麦SPAD值方面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鲁棒性,其R2=0.96,RMSE=0.19。【结论】利用无人机估测春小麦的SPAD值是可行的,最优模型为NDVI+RFR模型。
      摘要 ( 28 )   PDF (2253KB) ( 4 )  
    • 阅读更多文章
  • Please wait a minute...
  • 2024 No.3  No.2 No.1
    2023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2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1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0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9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8 No.4  No.6 No.5 No.2 No.1
    2017 No.6  No.5 No.4 No.3 No.2
    2017 No.1 
    2016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5 No.6  No.5 No.4 No.3 No.2
    2015 No.1 
    2014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3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2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1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 鹰嘴豆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陈文晋;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田晓燕;席先梅
    2019 47(2): 119-123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21
    摘要( 1638 )   PDF (980KB) (1215
    植物酵素营养液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庞敏晖, 左强, 宋大平, 高利娟, 刘东生, 邹国元
    2019 47(5): 60-6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5.11
    摘要( 626 )   PDF (791KB) (444
    河套灌区主要农作物灌溉现状及节水潜力分析——以内蒙古杭锦后旗为例
    陈广锋, 刘宇杰, 闫东, 白勇兴, 李贝, 刘晓燕, 白云龙, 吴勇, 高祥照, 杜森
    2020 48(2): 65-6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2.10
    摘要( 647 )   PDF (1162KB) (384
    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的生长
    赵军霞
    2003 (6): 33-33   
    摘要( 289 )   PDF (113KB) (328
    玉米根系及其构型的研究进展
    梁茵龙, 陈丽伊, 吴晗艳, 杨玉萱, 王晓玉, 程钰佳, 张玉
    2022 50(1): 59-6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1.08
    摘要( 684 )   PDF (774KB) (321
    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聂利珍, 房永雨
    2019 47(4): 27-3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5
    摘要( 254 )   PDF (527KB) (317
    春小麦新品系丰产性及增产途径分析
    崔国惠;叶君;吴晓华;王小兵;于美玲;付雅琼;李元清
    2018 46(4): 1-1   
    摘要( 576 )   PDF (5873KB) (31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ITS初步鉴定
    庞杰, 刘海, 康立茹, 于传宗, 王海燕, 李亚娇, 孙国琴
    2020 48(1): 98-10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9
    摘要( 301 )   PDF (1443KB) (305
  • 不同微生物菌剂浸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薯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雅娜, 陈文晋, 范雅芳, 魏红, 赵瑛琳, 薛慧玲, 张璟, 孔庆全, 贺小勇, 张子义
    2024 52(2): 26-3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2.03
    摘要( 2773 )   PDF (1396KB) (101
    内蒙古玉米宜机械粒收品种评价指标体系
    石海波, 梁红伟, 张静, 杨景渊, 韩平安, 刘志雄, 冯勇, 苏二虎, 张来厚, 赵瑞霞
    2024 52(2): 1-1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2.01
    摘要( 2691 )   PDF (1269KB) (185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晓宇, 陈广平, 苏二虎, 王雪娇, 刘坤雨, 高圆丽, 鄂丽丽, 唐存喜, 宏迪, 李强
    2024 52(2): 37-4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2.04
    摘要( 2187 )   PDF (1348KB) (27
    苏北地区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耐荫大豆品种(系)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刘书华, 张黎杰, 周玲玲, 余翔, 田福发, 孟佳丽, 吴绍军, 沈虹, 杨年福, 章燕柳
    2024 52(2): 15-2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2.02
    摘要( 2154 )   PDF (1118KB) (34
    微生物肥料改土培肥研究进展
    刘丹, 路战远, 任永峰, 赵小庆, 张向前, 戴玉
    2024 52(1): 87-9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1.10
    摘要( 170 )   PDF (769KB) (53
    不同种植密度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范雅芳, 陈文晋, 孔庆全, 贺小勇, 刘剑, 刘雅娜, 高学峰, 郭建兵, 郭文绪, 张国雄
    2024 52(1): 1-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1.01
    摘要( 141 )   PDF (929KB) (95
    沙棘果实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熊青山, 卫丁一, 温娅娅, 陈清, 刘连荣, 龙春宏, 韩超, 戴小华
    2024 52(3): 57-6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3.06
    摘要( 141 )   PDF (873KB) (55
    新疆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黄馨慧, 王志强, 欧阳绮雯, 黄昕, 康文钦
    2024 52(1): 112-12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4.01.13
    摘要( 121 )   PDF (1309KB) (57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