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丹阳,尹云鹤,吴绍洪,等.中国干湿格局对未来高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J].地理学报,2019,74(5):857-874. [2] 柴荣繁,陈海山,孙善磊.基于SPEI的中国干湿变化趋势归因分析[J].气象科学,2018,38(4):423-431. [3] 杨彬云,吴荣军,杨保东,等.近40年河北省地表干燥度的时空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9,20(6):745-752. [4] 张红丽,张强,刘骞,等.中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干燥程度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分析[J].高原气象,2016,35(5):1339-1351. [5] 韩宇平,张冰,黄会平,等.华北平原干燥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6,39(4):695-703. [6] 唐敏,张勃,张耀宗,等.近55年三江源地区地表干燥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2):248-259. [7] 黄庆忠,张强,李勤,等.基于SPEI的季节性干湿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18,27(2):130-140. [8] 刘德坤,王军邦,齐述华.基于湿润指数的近35年青海省干湿状况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2):246-250. [9] 程善俊,梁苏洁.基于3种指数的全球干湿变化年代际特征[J].干旱气象,2018,36(2):176-184. [10] 韩芳,刘朋涛,牛建明,等.50 a来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干燥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0(3):449-456. [11] 普宗朝,张山清,王胜兰,等.近48 a新疆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沙漠,2011,31(6):1563-1572. [12] 张彦龙,刘普幸.基于AI指数的新疆干湿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4):658-671. [13] 万智巍,贾玉连,章鸣,等.1970—2014年鄱阳湖流域干湿变化与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6):114-119. [14] 董旭光,邱粲,王静.近50年来山东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及定量化成因[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7):1098-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