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闵继胜,胡浩.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21-27. [2] 田云,吴海涛.产业结构视角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0(1):45-55. [3] 丁宝根,赵玉,邓俊红.中国种植业碳排放的测度、脱钩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5):1-11. [4] 张丽琼,何婷婷.1997—2018年中国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进与脱钩效应:基于空间和分布动态法的实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6(1):78-90. [5] 吴昊玥,孟越,黄瀚蛟,等.中国耕地利用净碳汇与农业生产的时空耦合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2,36(5):360-368. [6] 范振浩,邢巍巍,卜元卿,等.江苏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测算及达峰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3,37(5):78-85. [7] 张小平,王龙飞.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37(5):1029-1035. [8] 陈睿涛,李薇,燕振刚.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区域差异、时空特征及趋势预测[J].草业科学,2023,40(1):287-302. [9] 马爱玲,王建平,谈存峰.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测算及提升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2(6):74-77. [10]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technical summary 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R].Working Group I:IPCC,2013:1523-1535. [11] 马涛. 上海农业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5):38-41. [12] 王宝义,张卫国.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6):11-19. [13] 段华平,张悦,赵建波,等.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203-208. [14] 李波,张俊飚.基于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J].经济经纬,2012(4):27-31. [15] 陈胜涛,张开华,张岳武.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量与脱钩效应[J].统计与决策,2021,37(22):85-88. [16] 任洪杰,李辉尚,冯祎宇.基于时空视角的广东省农业碳排放动态演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31(8):1287-1300. [17] 杨小娟,陈耀,高瑞宏.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及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8):13-20. [18] 杨思存,霍琳,王成宝,等.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23,46(9):1493-1502. [19] 邱子健,靳红梅,高南,等.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预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41(3):658-669. [20] 徐小雨,董会忠,庞敏.东北三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23,15(2):86-97. [21] 秦雨新,李树超.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3,62(4):232-238. [22] 张喜花,陈秉谱,窦学诚,等.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经济,2023,36(2):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