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在文献中常称为黍稷,黍为粘性,秆有毛,稷为非粘性,秆无毛,二者统称为糜子,是古老的作物之一,史料记载,糜子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1],是抗旱、耐贫瘠、耐盐碱、早熟的作物,对内蒙古旱作区粮食的稳产和抗旱避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2],在赤峰各旗县区均有种植。据测定,糜子蛋白质含量13.6%-17.9%、脂肪含量3.5%、赖氨酸含量0.20%-0.22%;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 E、维生素 B6、维生素 B1、维生素 B2;含有丰富的食用纤维:高于小麦和水稻,可促进肠道蠕动和防止胆固醇的形成。糜子籽粒中的钙、镁、磷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的含量高于水稻的3.4倍、小麦的2.3倍、玉米的1.05倍,经过加工可制成老人、儿童和患者的营养食品[3]。由于历史原因,其产量相对较低,人们对于糜子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缺,糜子作为抗旱节水作物,在农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