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 卫智军. 中国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薛树媛,金海,郭雪峰,等.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牧草营养价值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6):22-27. [4] 吕桂芬,吴永胜,李浩,等.荒漠草原不同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研究[J].中国沙漠,2010,30(1):104-109. [5] 赛胜宝.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15(4):34-39. [6] 李德新.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动态规律及其生态稳定性[J].中国草地,1990(4):1-5. [7] 黄琛,张宇,赵萌莉,等.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3,30(11):1814-1818. [8] 李晓兵,陈云浩,张云霞,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荒漠草原植被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2):254-261. [9] 阿穆拉,邢旗,梁东亮,等.封育措施对荒漠草原退化植被恢复的影响[J].草原与草业,2014,26(3):28-33. [10] 郭艳菊,马晓静,于双,等.补播对退化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9,27(2):315-319. [11] 卫智军,常秉文,孙启忠,等.荒漠草原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对放牧制度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188-191. [12] 卫智军,杨静,杨尚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群落稳定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121-124. [13] 闫瑞瑞,卫智军,辛晓平,等.放牧制度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0,30(1):43-51. [14] 内蒙古草地资源编委会.内蒙古草地资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15] 梁存柱,刘钟龄, 朱宗元,等.阿拉善荒漠区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4(6):897-903. [16] 乔鲜果, 郭柯, 赵利清,等. 中国石生针茅草原的分布、群落特征和分类[J].植物生态学报,2017,41(2): 231-237. [17] 木兰, 孙海莲, 晔薷罕,等. 内蒙古阴山北麓小针茅草原的群落特征和分类[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11):47-52. [18] 刘钟龄,王炜,梁存柱,等.内蒙古草原植被在持续牧压下退化演替的模式与诊断[J].草地学报,1998,6(4): 244-251. [19] 李博.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