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玉春,黄国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与措施[J].吉林农业,2018(18):25. [2] 修长柏.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村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3(10):18-20. [3] 宋银丽. 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的内蒙古生态利益保护[J].北方经济,2014(2):84-86. [4] 白云松,陈波,李彪,等.保护性耕作模式及机具的选择应用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17):67. [5] 孟祥文. 保护性耕作模式分析及机具的选择应用[J].农业机械,2015(1):141-145. [6] 邵文军. 保护性耕作质量取决于技术模式及机具选择[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4):32-33. [7] 邹娟,高春保,刘易科,等.湖北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4):4705-4707. [8] 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等.行距配置对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17,42(4):1-4. [9] 邓妍,王创云,赵丽,等.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1):15-20. [10] 杨峰,娄莹,刘沁林,等.玉米行距配置对套作大豆生物量、根系伤流及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0):4056-4064. [11] 李永刚,包彩玲.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试验效果观察[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9):131-132. [12] 孙磊,陶维华.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18. [13] 李俊. 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农业特点与机械化耕作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3):215. [14] 张建群,姚传云,戚士胜.麦—稻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技术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186-187. [15] 高瑛,王娜,李向菲,等.农户生态友好型农田土壤管理技术采纳决策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1):38-47. [16] 江涛. 实施保护性耕作,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