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9-07-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引言
    2009, 30(7):  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1
    摘要 ( 81 )   PDF (6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养猪业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养猪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1世纪以来,我国生猪的年存栏数和出栏数,一直保持在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居世界首位。
    病毒性传染病
    猪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石琳
    2009, 30(7):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2
    摘要 ( 133 )   PDF (310KB) ( 1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巨细胞病毒感染又称猪包涵体鼻炎,主要侵害鼻黏膜黏液腺、唾液腺及肾小管上皮。可引起母体胚胎和仔猪发育不良、鼻炎和肺炎以及增重缓慢等临诊症状,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给猪群的健康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重点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制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制提供参考。
    猪腺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高丽
    2009, 30(7):  3-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3
    摘要 ( 115 )   PDF (209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腺病毒感染(porcine adenoviruses infection)是由猪腺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猪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分布广、感染率高,一般多隐性感染,当猪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下痢、脑炎、肺炎等。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制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诊断和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诊断与科学防制
    刘海燕,俞宁,张平
    2009, 30(7):  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4
    摘要 ( 80 )   PDF (394KB) ( 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HE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呕吐、食欲废绝、便秘、进行性消瘦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其中幼龄仔猪受危害最大,死亡率很高。血清学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病毒感染在猪群中很普遍,尤其是养猪业发达的地方。为了减少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对该病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猪乙型脑炎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赵以云,王强,左瑞华
    2009, 30(7):  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5
    摘要 ( 103 )   PDF (419KB) ( 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乙型脑炎(swine encephalitis B)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人可被感染,并引起脑炎症状,甚至死亡。由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给人畜健康和国民经济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是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从病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控
    杨春华,王强,王毅,左端华
    2009, 30(7):  12-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6
    摘要 ( 133 )   PDF (630KB) ( 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口蹄疫又称口疮热,传染性极强。主要发生于偶蹄动物,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又及附蹄周边皮肤形成或发生水疱,水疱易破渍,液体溢出形成烂斑为特征,常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猪口蹄疫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脑心肌炎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景建国
    2009, 30(7):  17-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7
    摘要 ( 121 )   PDF (289KB) ( 2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脑心肌炎是由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引起的猪、某些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一种以脑炎和心肌炎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猪脑心肌炎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制
    黄忠森,王强,孙跃进
    2009, 30(7):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8
    摘要 ( 100 )   PDF (449KB) ( 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惠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和贮存者。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易在猪群间不断传播,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预防、控制、净化和根除该病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制等方面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今后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陈会良
    2009, 30(7):  24-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09
    摘要 ( 108 )   PDF (533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类疫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从其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正确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制
    胡恒龙,王强,左瑞华
    2009, 30(7):  29-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0
    摘要 ( 126 )   PDF (550KB) ( 1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俗称“猪蓝耳病”。该病主要危害怀孕后期母猪及仔猪,易造成严重的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陆续报道了该病,已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杨春华,王强,王毅,左端华
    2009, 30(7):  34-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1
    摘要 ( 145 )   PDF (311KB) ( 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各种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死亡率可达95%以上。该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呈地方性流行,危害严重。从病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PED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猪流感的诊治与公共卫生安全
    俞宁,刘海燕
    2009, 30(7):  37-3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2
    摘要 ( 71 )   PDF (625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virus,SI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猪流感是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临床上以突发、高热、传播迅速为特征,极易继发或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而使得其死亡率增高。研究表明,人类的流感暴发与猪流感的暴发有惊人的平行性和相关性。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和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制策略
    赵以云,王强,左瑞华
    2009, 30(7):  42-4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3
    摘要 ( 53 )   PDF (547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细小病毒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表现为初产母猪不孕、流产、产木乃伊胎和死产、新生胎儿死亡以及病毒血症。该病毒在世界范围猪群内广泛存在,并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从病原、诊断和防制等方面对猪细小病毒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制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猪蓝眼病
    郭蓉,罗轶,俞宁
    2009, 30(7):  46-4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4
    摘要 ( 114 )   PDF (213KB) ( 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BED)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引起猪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角膜混浊、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暂时不育。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防治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猪蓝眼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猪瘟的诊断及其科学防制
    李升和
    2009, 30(7):  48-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5
    摘要 ( 67 )   PDF (626KB) ( 1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范围流行,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世界各国严格检疫防控的重点传染病。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防制措施等方面对猪瘟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猪轮状病毒病诊断与防制
    焦静波
    2009, 30(7):  53-5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6
    摘要 ( 63 )   PDF (445KB) ( 1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呕吐和脱水,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该病的病原、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夏生林,刘岐名,张丹俊
    2009, 30(7):  57-5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7
    摘要 ( 68 )   PDF (390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水疱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蹄部和口、鼻等出现水疱或溃烂为特征。猪水疱病的流行对畜牧业生产和国际经济贸易构成严重威胁,对该病的准确诊断和防治极其重要。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制措施等方面对SVD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科学防制提供参考。
    猪痘的诊断与防治
    黎丽,俞宁,何刚
    2009, 30(7):  60-6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8
    摘要 ( 56 )   PDF (310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痘是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结痂。在猪舍卫生条件差、营养状况不良的情况下,该病发病率则会很高。因为该病死亡率不高,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引起该病的流行。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猪痘进行阐述,以期为猪痘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猪水疱性口炎的诊断与防控策略
    郭伟娜
    2009, 30(7):  62-6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19
    摘要 ( 60 )   PDF (432KB) ( 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并从口腔流出泡沫样口涎,有时在蹄冠和趾间皮肤上亦发生水疱。到目前为止,该病已经在美洲、欧洲及非洲广泛流行。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增加,猪水疱性口炎病传入我国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对该病及时准确地诊断与防制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主要从痛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猪水疱性口炎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策略
    陆冬梅,佘德勇
    2009, 30(7):  66-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0
    摘要 ( 50 )   PDF (647KB) ( 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新传染病,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仔猪和断奶猪主要特征为猪体质下降、消瘦、呼吸困难、咳喘、腹泻和黄疸等。该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广泛存在,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该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制提供参考。
    猪水疱性疹的诊断与防治
    哈斯巴特尔,白爱梅,刘自运
    2009, 30(7):  71-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1
    摘要 ( 61 )   PDF (263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水疱性疹是由猪水疱性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仅发生于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猪的口鼻和蹄部发生水疱。该病死亡率较低,但其症状与口蹄疫、猪水疱病和水疱性口炎极为相似,很难区分,加大了该病的临床诊断难度。就该病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捷申病的诊断与防治
    闫占平
    2009, 30(7):  73-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2
    摘要 ( 100 )   PDF (319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又名捷申病,是由猪捷申病毒引起的一种由于中枢神经受损而导致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传染病,以感觉过敏、震颤、麻痹、瘫痪和惊厥为特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细菌性传染病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邵浩,刘晓锋,佘德勇
    2009, 30(7):  76-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3
    摘要 ( 92 )   PDF (540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回肠及盲结处近端的结肠、盲肠高度增生为特征。该病呈世界性流行,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高。因该病多为隐性感染,故极易被忽视,但其严重影响病猪生长.使饲料报酬率降低,因此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闫中一,张海龙
    2009, 30(7):  81-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4
    摘要 ( 92 )   PDF (415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常见多发性传染病,多见于30日龄以内的仔猪,10-20日龄仔猪最为多发。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一般全窝或半窝以上仔猪腹泻,以排泄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为特征。患病仔猪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逐渐瘦弱死亡。有些仔猪虽然痊愈,但生长发育受阻,常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仔猪白痢提供参考。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科学防制
    刘平,黄召利,左瑞华
    2009, 30(7):  84-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5
    摘要 ( 96 )   PDF (546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porc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PIAR)是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或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鼻炎、鼻梁变形、鼻甲骨萎缩和生长迟滞为主要特征,单独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一般不会导致病猪死亡,但会明显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会增加猪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而控制该病对于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与公共卫生安全
    高俊梅,佘德勇
    2009, 30(7):  89-8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6
    摘要 ( 68 )   PDF (833KB) ( 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H)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近几年关于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该病与其他传染病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加之人们不够重视,因此极易在临床诊断中造成误诊或漏诊。鉴于此,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猪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
    李道平,王强,朱德建
    2009, 30(7):  95-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7
    摘要 ( 70 )   PDF (288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茵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机体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又称“强直症”和“锁口风”。多发生于单蹄兽,猪也常发生,人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很高。重点对破伤风的病原、流行病学以及猪只患病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阐述。
    猪炭疽的科学防制及其公共卫生安全
    魏广兵,孙欣欣,于丽丽
    2009, 30(7):  98-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8
    摘要 ( 65 )   PDF (665KB) ( 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脾脏显著肿大、结缔组织出血和血凝不全为特征。猪虽然对于该病有相当强的抵抗力,但一旦感染后便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因此该病在公共卫生安全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制措施等方面对猪炭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和保障人类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黄忠森,王强,左瑞华
    2009, 30(7):  103-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29
    摘要 ( 241 )   PDF (450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巴氏杆菌病(swine 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散发性的热性传染病,也称“猪肺疫”、“锁喉风”和“肿脖子病”。主要引起猪只咽喉肿胀、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和肺炎等症状。该病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危害性日益凸显。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的诊治
    高曙光,佘穗勇
    2009, 30(7):  107-1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0
    摘要 ( 99 )   PDF (457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稀粪为主要特征。多见于1~3日龄的乳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规模化养猪场。该病发病率占仔猪的2%.死亡率高达70%~90%。该病在我国大多数省、市和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和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方春春,佘德勇
    2009, 30(7):  110-1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1
    摘要 ( 151 )   PDF (548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副伤寒(swine paratyphoid)由沙门氏茵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症、顽固性腹泻和回肠及大肠发生固膜性肠炎为特征。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养猪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猪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猪沙门氏菌病也越来越严重,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水肿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哈斯巴特尔,宋会良
    2009, 30(7):  115-1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2
    摘要 ( 74 )   PDF (453KB) ( 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水肿病(edema disase of swine,ED)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临床特征为组织器官水肿、神经症状、低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d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李黎,李光沐,俞宁
    2009, 30(7):  118-11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3
    摘要 ( 143 )   PDF (676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极大。为了使养猪户更多地了解该病,加强防范意识,就猪丹毒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胡恒龙,王强,王毅,左瑞华
    2009, 30(7):  124-1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4
    摘要 ( 73 )   PDF (619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或慢性局灶性坏死性肺炎为特征,是集约化猪场常见猪病之一。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坏死杆菌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晋茂胜,刘楠楠,朱德建
    2009, 30(7):  129-1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5
    摘要 ( 66 )   PDF (420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坏死杆菌病(necrobacillosis)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该病以皮肤、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和部分内脏器官的坏死为主要特征,在养猪生产中主要以架子猪、育肥猪以及母猪多见。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坏死杆菌病在我国频频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该病有效地进行诊断和科学防治,不但对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该病也可以感染人类,因此还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综合防制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以期为该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猪李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胡亚亮,郭保民,赵景娣,吉鹏华
    2009, 30(7):  133-13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6
    摘要 ( 91 )   PDF (416KB) ( 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由于猪肉是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猪群一旦感染则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重点对猪李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制提供参考。
    猪恶性水肿的诊断与防制
    李道平,王强,朱德建
    2009, 30(7):  136-1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7
    摘要 ( 83 )   PDF (349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恶性水肿(malignantedema)是由腐败梭菌为主的多种梭茵引起的一种多种动物共惠的急性创伤性传染病。猪恶性水肿的主要特征是创伤局部发生炎性、气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为特征,有些患猪胃黏膜肿胀、增厚、变硬,形成所谓“橡皮胃”。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国,多散发,我国也有散发病例的报告。从该病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焦静波
    2009, 30(7):  139-13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8
    摘要 ( 91 )   PDF (511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的主要是以肠坏死、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猪场一旦发病,不但损失巨大,而且不易清除。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痢疾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李文超
    2009, 30(7):  143-1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39
    摘要 ( 98 )   PDF (623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俗称“血痢”或“黑痢”。一临床上以消瘦、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不但可造成猪的死亡,同时可使猪病愈后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
    金光明
    2009, 30(7):  148-1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0
    摘要 ( 155 )   PDF (526KB) ( 1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霉形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以咳嗽、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易导致猪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严重下降,且很容易因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而诱发形成慢性肺炎。该病流行范围广,难以治愈,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猪病之一。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李韵,俞宁
    2009, 30(7):  153-15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1
    摘要 ( 123 )   PDF (442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钩端螺旋体病也称细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羊次之。临诊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少数急性病例表现为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等特征。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受钩端螺旋体病危害十分严重。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与公共卫生安全
    马跃军,李玉荣,刘斌,高玉林
    2009, 30(7):  157-15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2
    摘要 ( 86 )   PDF (731KB) ( 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猪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多发性关节炎和浆膜炎等。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尚未发现该病外,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并且该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寄生虫性疾病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宁康健
    2009, 30(7):  164-1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3
    摘要 ( 167 )   PDF (592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牛、羊和免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该病,人也可被感染发病,其中,猪感染猪弓形虫病最为常见。对猪弓形虫病的病原、生活史、临床特征和诊治等进行了阐述。
    猪肉孢子虫病的防制
    李志俊
    2009, 30(7):  168-1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4
    摘要 ( 172 )   PDF (201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肉孢子虫病是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iescheriana)寄生在猪横纹肌、心肌等组织内。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制等角度对其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的诊治与公共卫生安全
    刘江水,郭保民,赵景娣,吉鹏华,辛庆强
    2009, 30(7):  170-1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5
    摘要 ( 108 )   PDF (385KB) ( 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囊尾蚴病又名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不但严重危害猪群.而且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是肉品卫生检验的必检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的疾病之一。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等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措施
    刘伟
    2009, 30(7):  173-1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6
    摘要 ( 122 )   PDF (300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人、猪、狗、猫等动物的肝胆管和胆囊中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吸虫病。猪感染后主要表现消化不良、下痢、食欲减少、消瘦和轻度黄疸等。严重感染且病程较长时,可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主要从病原及其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角度对该病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猪姜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张素娟,张智铭
    2009, 30(7):  176-1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7
    摘要 ( 225 )   PDF (203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姜片吸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F.buski)寄生于猪和人,偶尔寄生于狗和野兔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吸虫病。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等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疥螨病的综合防治
    王斌,景建国
    2009, 30(7):  178-1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8
    摘要 ( 96 )   PDF (284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疥螨病又叫疥癣、癞,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的皮肤内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感染的慢性寄生虫病。该病以剧痒为特征,主要引起皮肤发生红点、脓包、结痂,躁动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之一。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等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冠尾线虫病——猪肾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郭子茂,乌晓学
    2009, 30(7):  180-1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49
    摘要 ( 329 )   PDF (270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冠尾线虫病是由有齿冠尾线虫(Stephanurus dentatus)寄生于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等处。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可引起患病仔猪生长迟缓,公猪性欲减退,甚至失去配种能力,母猪不孕或流产,严重者造成死亡。我国南方各省分布较广,而且流行严重。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等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球虫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魏艳辉
    2009, 30(7):  183-18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0
    摘要 ( 122 )   PDF (308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球虫病是由猪球虫寄生于猪的肠道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呈良性经过,主要发生于仔猪。该病临床上以小肠卡他性炎为特征。主要从病原、生活史和防治等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虱病的防治措施
    额日德木图,刘光军
    2009, 30(7):  185-1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1
    摘要 ( 103 )   PDF (213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虱病是寄生于猪体表被毛内的猪血虱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病猪临床表现为瘙痒、不安、食欲下降、不能很好睡眠,从而导致消瘦,仔猪症状表现尤其明显。主要从病原、生活史、诊治等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旋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王珏
    2009, 30(7):  187-1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2
    摘要 ( 98 )   PDF (304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肠道.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猪旋毛虫病的流行和蔓延,不但危害养猪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威胁到人们日常的食品安全。人一旦摄食了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很容易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因此,猪旋毛虫病在食品卫生检验中被列为首要项目。为更好地控制和消灭猪旋毛虫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主要从该病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猪细颈囊尾蚴病的诊断与防治
    额日德木图,郭保民,辛庆强
    2009, 30(7):  190-1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3
    摘要 ( 119 )   PDF (285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肝脏、大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由于虫体的寄生,使得宰后内脏废弃、肉品质降低,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生活史、病理剖检、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许万祥
    2009, 30(7):  192-1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4
    摘要 ( 192 )   PDF (406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Ascotis suum)寄生于猪小肠中引起的一种线虫病。该病对2-6月龄的仔猪的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在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拥挤、气候适宜等情况下,仔猪感染率可达100%,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猪棘球蚴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牧仁
    2009, 30(7):  195-1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5
    摘要 ( 108 )   PDF (283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续绦期幼虫——细粒棘球蚴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肺等脏器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是包虫病广泛流行的国家之一,该病对人畜危害极大,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主要从猪包虫病的病原及其生活史、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猪后圆线虫病——猪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刘自运
    2009, 30(7):  198-1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6
    摘要 ( 153 )   PDF (277KB) ( 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后圆线虫病又称猪肺丝虫病,是由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危害仔猪,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流鼻液、呼吸困难。轻者生长发育迟缓,饲料报酬降低,重者可造成仔猪的大批死亡。该病遍及全国各地,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从病原、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疫病防治
    规模化养猪场免疫程序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暴国峰,郭保民,赵景娣,吉鹏华
    2009, 30(7):  200-2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7
    摘要 ( 109 )   PDF (295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猪群进行免疫,是防止其免受传染病危害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猪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很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规模化养猪场免疫程序设计的影响因素、猪场常规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规模化养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
    矿物质元素失衡对猪体的影响
    应如海
    2009, 30(7):  203-2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8
    摘要 ( 81 )   PDF (431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猪体几种常见矿物质元素失衡对猪带来的影响.并就猪矿物质缺乏症和过量症的危害症状及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了介绍。
    猪维生素缺乏症的诊防要点
    商常发
    2009, 30(7):  207-2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59
    摘要 ( 74 )   PDF (308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维生素是影响猪繁殖机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猪日粮中需含有一定量的各类维生素。对VA、VB、VD、VE、VK在猪机体营养代谢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猪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办法进行了介绍。
    猪霉饲料中毒的诊治
    马跃军
    2009, 30(7):  210-2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09.07.060
    摘要 ( 94 )   PDF (314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管理不当的猪场,饲料发霉经常发生,而当猪采食了发霉饲料后,常会引起中毒和死亡。各种品种和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尤以仔猪和妊娠母猪最为敏感。主要从猪霉饲料中毒的毒理、症状和防治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