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06-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研究
    17α-甲基睾酮对稀有鮈鲫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
    刘少贞,吕晓也,高广斌,吕文琪,王秀丽,曹谨玲
    2016, 37(6):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1
    摘要 ( 94 )   PDF (224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对动物和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很大一部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最终都进入到了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的生殖、内分泌等系统造成损伤。以稀有鮈鲫作为毒性试验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雄激素17α-甲基睾酮(MT)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研究MT处理7 d对稀有鮈鲫体内雌二醇(E2)、睾酮(T)和11-酮基睾酮(11-KT)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MT处理7 d后,雌鱼体内的E2、T和11-KT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雄鱼体内的E2、T和11-KT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牛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基因(DGAT2)研究进展
    徐畅,庞喆,耿爽,夏广军
    2016, 37(6):  4-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2
    摘要 ( 142 )   PDF (329KB) ( 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一种催化二酰甘油与脂肪酸酰基结合生成三酰甘油的关键酶,包括DGAT1和DGAT2两种类型。综述了DGAT2基因的发现、结构和定位、生物学功能以及DGAT2基因多态性与牛经济性状的关系,并对DGAT2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花斑裸鲤的人工繁殖试验
    董艳珍,邓思红,肖文渊
    2016, 37(6):  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3
    摘要 ( 344 )   PDF (253KB) ( 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于2015年4月在四川省凉山科华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水产良种场使用LRH-A2+DOM分2批对来自黄河水系的24尾(以雌鱼计)野生花斑裸鲤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在挤卵前死亡5尾,1尾未产卵,平均催产率为75.5%;18尾雌鱼共产卵14.3万粒,受精卵13.1万粒,受精率为91.6%;获初孵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7.9%。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产区进行花斑裸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药物中痢菌净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廖达红,江武军,王小莺
    2016, 37(6):  10-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4
    摘要 ( 159 )   PDF (171KB) ( 1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药品中痢菌净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将药物溶液点样于固定相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丙酮(1∶1)作为展开剂于层析缸中展开,最后将硅胶薄层板放入紫外仪下显色后观察并计算比移值(Rf)。结果表明,样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及颜色与对照品溶液所显斑点一致;斑点形状呈规则椭圆形,无拖尾现象,颜色为黑色,清晰且易观察,分离效果良好。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受试验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点。
    丁酸梭菌及荔枝多酚联合应用对腹泻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涂杜,谭富英,徐志宏
    2016, 37(6):  12-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5
    摘要 ( 97 )   PDF (327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丁酸梭菌和荔枝多酚联合应用对腹泻小鼠机体氧化还原状态的调节功能。设空白组、模型组、荔枝多酚组、丁酸梭菌组以及丁酸梭菌—荔枝多酚混合液低、中、高剂量组,于试验第1天至第10天分别进行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试验第5天时,利用番泻叶水煎剂灌胃法制备小鼠腹泻模型,试验第10天时,对各组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SOD活性、GSH含量和小肠组织MPO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腹泻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降低,小肠组织发生炎症;不同浓度的丁酸梭菌—荔枝多酚混合液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腹泻小鼠体内的氧化产物MDA含量,提高还原酶SOD活性,促进还原性物质GSH生成,同时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其中以混合液中剂量组效果最优。综上提示,丁酸梭菌与荔枝多酚联合应用可提高腹泻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管花肉苁蓉醇提物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吾买尔江·牙合甫,赵红琼,冯亮,夏瑞阳,郑晓风,张琦,张晓红,姚刚
    2016, 37(6):  16-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6
    摘要 ( 157 )   PDF (507KB) ( 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管花肉苁蓉醇提物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管花肉苁蓉对心血管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作用提供现代医学研究佐证。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0.1、0.2、0.3 g/(100 g·BW)的管花肉苁蓉乙醇提取物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并比较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主要血液生化指标、心血管功能相关酶和激素水平、脏器系数以及颈动脉平滑肌的运动指标。结果表明,低剂量管花肉苁蓉醇提物显著提高大鼠血清ALT含量(P〈0.05),但低、中、高剂量管花肉苁蓉醇提物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大鼠3种心肌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低、中剂量组的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EPO活力、ALD水平的变化不显著(P〉0.05);对大鼠的增重率、脏器系数影响不显著(P〉0.05),对颈动脉平滑肌运动指标有一定的降低趋势(P〉0.05)。综上提示,总体来看,管花肉苁蓉醇提物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犬全身骨骼标本的制作
    蒋磊,罗有文
    2016, 37(6):  21-2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7
    摘要 ( 574 )   PDF (486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适合教学应用的犬全身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在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冷泡法腐蚀、天然皂粉脱脂、过氧化氢梯度漂白等改进,并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制作的标本结构完整,骨骼齐全,立体感强。
    激动素对衰老模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力的影响
    闫小兰,李梦云,张克喆,王刚,武莹莹,宋格格
    2016, 37(6):  23-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8
    摘要 ( 126 )   PDF (343KB) ( 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激动素对衰老模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力的影响,将昆明系小白鼠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激动素低、中、高处理组,衰老模型组和各激动素处理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25 mg/(kg·BW)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低、中、高激动素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5、10、20mg/(kg·BW)的激动素溶液,青年对照组不作处理。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红细胞结合C3b受体(C3b R)和免疫复合物受体(ICR)的能力以及胸腺、脾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激动素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提高RBC-C3b R花环率,降低RBC-ICR花环率,降低胸腺、脾淋巴细胞凋亡率,表明激动素能够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延缓免疫衰老。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液态饲料对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试验
    刘燕
    2016, 37(6):  27-2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09
    摘要 ( 216 )   PDF (242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饲喂液体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将3 180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n=1690)和对照组(n=1490)。试验组仔猪断乳后不同时间饲喂不同配比的液态饲料,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喂仔猪专用颗粒料。观察、记录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断奶后不同时间的日平均采食量、周平均净增重、试验期间的耗料量、料肉比、成活率,并比较2组的养殖效益。结果表明,断奶第1周至第5周,试验组仔猪的日平均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10.45%~20.05%,试验组仔猪的周平均净增重比对照组提高7.75%~13.61%;试验组仔猪的成活率较对照组提高0.81%,料肉比较对照组降低0.10;试验组仔猪的每千克增重成本较对照组降低0.57元(6.74%)。综上提示,饲喂液态饲料能够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增加采食量、提高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青贮玉米品种选择对生物产量和饲料价值的影响
    郝林峰,惠霖,张丽珍,牛峰,金维波,赵淑芬
    2016, 37(6):  29-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0
    摘要 ( 153 )   PDF (443KB) ( 1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高、土地利用率高、品质优良、饲料价值和饲料回报率高,是优质的粗饲料。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可直接影响其生物产量和饲料价值。以"金岭"系列青贮玉米品种为例,重点阐述了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方法及对其生物产量和饲料价值的影响,并对"金岭"系列部分青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介绍。
    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技术规程的编制
    刘环,侯升林,周新建,魏志敏,袁淑红,周汉章
    2016, 37(6):  34-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1
    摘要 ( 105 )   PDF (517KB) ( 1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的要求,以及油葵栽培、饲用谷子栽培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遗传与繁育
    母羊多胎性候选基因GDF9的研究进展
    汤继顺,惠文巧,朱德建,苏世广,陈胜
    2016, 37(6):  40-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2
    摘要 ( 137 )   PDF (362KB) ( 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长分化因子9(GDF9)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近年来研究发现,GDF9基因的多态性与哺乳动物的繁殖性状相关。综述了GDF9基因的结构和多态性、生理效应及GDF9基因多态性与母羊产羔性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对母羊繁殖性能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绵羊多胎基因有效利用方式与选育
    达赖
    2016, 37(6):  43-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3
    摘要 ( 120 )   PDF (162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绵羊多胎性状主效基因的研究,不仅可以阐明多胎绵羊生理和遗传机理,得出多胎性状遗传模式,而且有助于家畜选种选育,提高绵羊繁殖力。FecB和FecX基因是在研究绵羊多胎性状中发现的2个关键基因,主要分析了这两个基因的生理效应、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绵羊的遗传育种起到积极的作用。
    草业科学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温超,陈海军,晔薷罕,张璞进,木兰,单玉梅
    2016, 37(6):  45-4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4
    摘要 ( 77 )   PDF (446KB) ( 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敏感,在我国草地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及其协同作用都会对荒漠草原土壤呼吸作用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目前仍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在非生长季和不同干扰类型下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并运用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荒漠草原土壤呼吸作用,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荒漠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的规律,对于保护脆弱草原生态、保障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寒草地不同坡向金露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马熙华,方金福
    2016, 37(6):  49-4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5
    摘要 ( 95 )   PDF (341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Ripley的k(d)函数分析方法及群落学调查法,对祁连山高寒草地不同坡向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种群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露梅种群高度、密度和盖度阴坡〉平地〉阳坡,金露梅种群分枝数阳坡〉平地〉阴坡。金露梅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与尺度密切相关的变化趋势,在阳坡,金露梅种群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在阴坡,种群在所有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在降低;在平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均匀—随机的分布模式。坡向因素影响下的金露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转变,体现了植物种群的环境响应机制。
    2015年干旱对内蒙古鄂温克地区天然牧草影响分析
    金磊
    2016, 37(6):  53-5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6
    摘要 ( 103 )   PDF (200KB) ( 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5年,鄂温克地区牧草生长需水关键期(6月15日—7月20日),降水比历年同期少75.8%;气温比历年同期高1.7℃;0~20 cm土壤相对湿度最低为14.6%,属于极干墒标准;7月31日地上生物量鲜重比历年同期少32.3%,牧草盖度比历年同期少12%。通过2004—2015年鄂温克地区数据分析,地上最大生物量与牧草生长需水关键期降水总量呈正向显著(双侧0.05水平)相关,降水总量每增减1 mm,牧草产量将增减19.7 kg/hm2。
    初步探析固定化包埋苜蓿根瘤菌剂
    高宇,石杰,孙宇峰,王云云,关向军
    2016, 37(6):  56-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7
    摘要 ( 112 )   PDF (275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发展紫花苜蓿的重要性,分析了采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材料的原因和采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材料的优势,以及发展苜蓿根瘤菌固定化包埋对苜蓿发展的重要意义;概述了为何对苜蓿根瘤菌剂进行包埋研究,并通过查阅文献对各种包埋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最佳包埋方法以及对苜蓿包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苜蓿根瘤菌剂包埋肥料的应用前景。
    资源与环境
    废旧石蜡的回收处理及其应用效果
    冯昕炜,王艳萍,井波,廖秋萍
    2016, 37(6):  59-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8
    摘要 ( 97 )   PDF (148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组织切片中的废旧石蜡回收,之后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通过石蜡切片实验对比其使用效果。结果显示,回收石蜡性能优于新炼制的石蜡,回收石蜡中加入5%~9%的蜂蜡效果最佳。
    降水对内蒙古赤峰市畜牧业的影响分析
    王旭生
    2016, 37(6):  60-6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19
    摘要 ( 95 )   PDF (157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6年入春以来,内蒙古赤峰市气温波动较大且整体偏高,大风天气较多,但对牲畜正常出牧和接羔保育影响不大。该市北部降水偏少,影响了牧草返青和快速生长,不利于牲畜膘情的恢复。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的影响,2016年赤峰市各地适宜剪毛期选择在5月20日—6月10日为宜。分析了降水对内蒙古赤峰市畜牧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建议。
    内蒙古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研发
    陈云飞
    2016, 37(6):  62-6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0
    摘要 ( 88 )   PDF (237KB) ( 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升内蒙古通辽地区乡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实现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的自动化、客观化,2013年,通辽市气象部门启动了乡镇精细化预报的研究工作,并组织研发了"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了乡镇天气预报的自动制作、存储、发布、检验,并加入了人工订正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通辽地区乡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介绍了"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框架、功能及应用情况。
    教学研究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践与思考
    于向春,王凤阳
    2016, 37(6):  64-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1
    摘要 ( 72 )   PDF (263KB) ( 1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不同高等农业院校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家畜育种学》的教学方法,并以此为参考和借鉴,结合海南热带特色畜禽遗传资源,提出了适合本专业该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并对今后《家畜育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细胞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官丽莉,刘树明,杜林娜,张文慧,金周雨,关松磊,韩鹏,李海燕,张林波
    2016, 37(6):  66-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2
    摘要 ( 77 )   PDF (370KB) ( 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胞与免疫学实验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细胞与免疫学实验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探讨新形势下细胞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提升生物学整体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强化实验考核3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细胞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以期为培养基础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农业生物学高水平人才提供科学保证。
    应用型大学生团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
    胡建军,高妍,罗勇,陈瑛,阿曼古丽·依斯拉吉
    2016, 37(6):  69-6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3
    摘要 ( 115 )   PDF (264KB) ( 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培养应用型大学生为目标,充分利用已有科研平台和教学资源,结合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以科研项目、科技服务工作为依托,探索建立大学生团队开展科研活动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缓和研究生生源不畅问题。
    案例教学“三步法”在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中的初探
    张君涛,张志平,贺秀媛,陈宇,吴华,仝宗喜
    2016, 37(6):  71-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4
    摘要 ( 108 )   PDF (271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学生需求,尝试案例教学"三步法"即"案例导入、案例分析和案例总结"模式引入课堂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总结,并对该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教学,以期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中职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窦婕香
    2016, 37(6):  74-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5
    摘要 ( 115 )   PDF (266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动物防疫与检疫、畜牧兽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针对中职教育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素质相对较低等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就如何有效地实施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探讨,以期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使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内容适应学生和时代的要求。
    提高家畜繁殖学教学实习效果的改革与实践
    任子利,赵彦玲,王建洲,强巴央宗
    2016, 37(6):  76-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6
    摘要 ( 96 )   PDF (183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家畜繁殖学课程教学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在2013级动物科学本科1、2班中实施。结果表明,改革后学生在该课程的教学实习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以应用为导向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刘新平,黄继冶,杨凤梅,邹洁,顾兵
    2016, 37(6):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7
    摘要 ( 86 )   PDF (276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科层次的学生毕业后多数直接就业,从事应用性工作。针对专科学生的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应用为导向,结合行业发展变化,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注重兽药制剂的应用;更新教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培养可与行业一线零对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云南卓越草学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陈功,单贵莲,任健,毕玉芬
    2016, 37(6):  80-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8
    摘要 ( 68 )   PDF (279KB) ( 1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出发点,阐述了云南农业大学开展卓越草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途径。通过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改善教学基础条件、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改进课程考核综合评定方式,强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教学中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夏伦斌,左瑞华,陈存武,黄仁术,徐海军
    2016, 37(6):  83-8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29
    摘要 ( 92 )   PDF (261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设的现状,该研究以皖西学院动物科学专业为例,构建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运用到该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家禽生产》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王洁,张玲,朱淑斌,陈明
    2016, 37(6):  85-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0
    摘要 ( 99 )   PDF (270KB) ( 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动物科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内容多任务重,实践教学难度大。针对传统教学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利用教育部"爱课程"网站中《家禽生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平台构建出具有直观性、新颖性、不受时空限制性等特点的学习环境,对高职《家禽生产》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效地支持高职《家禽生产》课程教学;同时为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血液采集技术提高《动物学》实验课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张志强
    2016, 37(6):  87-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1
    摘要 ( 101 )   PDF (269KB) ( 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动物学》实验课中,鲫鱼、牛蛙和小鼠是脊椎动物部分解剖的主要对象,传统的实验课注重各类动物外形和内部器官的比较观察,很少涉及血液学操作。以2014级和2015级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本科生为例,结合新兴学科生态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在鲫鱼、牛蛙和小鼠实验部分增设血液采集和血液涂片制作等环节,提高了动物的利用率,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步证明血液采集操作花费少,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动手和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锻炼价值大,建议在《动物学》实验课中加入该内容。
    高职院校《动物寄生虫》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叶秀娟
    2016, 37(6):  90-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2
    摘要 ( 74 )   PDF (272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通过结合学习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方式,对比两种不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效果。结果显示,新型考核方式提高了期末考试的及格率,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表明新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虽然尚未完善,仍是比较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
    经济与管理
    我国主要畜牧业肉类产量的时空分析——基于空间自相关和重心轨迹的方法
    于军涛,王玉贵
    2016, 37(6):  93-9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3
    摘要 ( 90 )   PDF (618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GeoDa软件对我国猪肉产量、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的分布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猪肉产量、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它们的变动速率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我国猪肉产量、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都呈现聚集状态,猪肉产量的聚集显著性在上升,而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的聚集显著性在下降,猪肉产量主要聚集在南方,而牛肉产量和羊肉产量主要聚集在北方;猪肉产量的重心轨迹在湖北省境内向东南方向移动,牛肉产量的重心轨迹在山西省境内向西移动,羊肉产量的重心轨迹在陕西省境内向北移动。
    河南省安阳市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措施、存在问题及建议
    刘艳丽
    2016, 37(6):  97-9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4
    摘要 ( 131 )   PDF (169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河南省安阳市开展生态畜牧业发展工作的主要举措进行了总结,理清了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和方向;对该市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云南省临沧市畜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周启武,苏有梅,黄元贵,赵竹村
    2016, 37(6):  99-9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5
    摘要 ( 101 )   PDF (507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作为云南省临沧市农村经济发展及其收入的重要产业,是目前解决临沧市"三农"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在实地调查、专家走访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临沧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并就如何加快临沧市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因素及建议
    马仕宾,巴音达来,敖登高娃,呼格吉勒图,萨仁高娃,沙如拉,苏德毕力格,额日登巴拉,乌力吉门德,宝音德力格尔
    2016, 37(6):  104-10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6
    摘要 ( 96 )   PDF (305KB) ( 1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到地理环境、牧户自身素质、防疫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牧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较难开展。针对影响牧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顺利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陈凤英,王金玲
    2016, 37(6):  107-1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7
    摘要 ( 126 )   PDF (167KB) ( 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肉牛养殖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宁城县目前肉牛养殖业存在着母牛减少、资金短缺、养殖用地难、基础设施落后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发展肉牛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武陵山区生态散养土鸡前景分析
    罗刚
    2016, 37(6):  109-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8
    摘要 ( 128 )   PDF (159KB) ( 1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散养土鸡是一项投资小、风险小、收益丰的新兴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巩固和扩大林改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武陵山区推进精准扶贫,发展生产脱贫的有效途径。对武陵山区生态散养土鸡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生态散养土鸡的发展提供参考。
    大学校园内流浪动物管理建议
    刘喜生,李建慧,杨玉
    2016, 37(6):  111-1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39
    摘要 ( 315 )   PDF (265KB) ( 1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校园内流浪狗伤害过往行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校园师生和居民的健康与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学校校园环境卫生带来严重隐患。阐述了大学校园流浪动物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学校师生造成的各种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校园流浪动物的有效措施。
    畜牧生产
    提高新生犊牛成活率集成技术
    郭太雷,范厚君,吉政友,刘皆惠
    2016, 37(6):  114-11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0
    摘要 ( 106 )   PDF (266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犊牛是牛群的后备力量,其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牛群未来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与养殖经济效益。根据新生犊牛各组织器官均未发育成熟、防卫功能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弱、抵抗力差和易患病的特点,结合犊牛的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对围产期母牛饲养管理及初生犊牛护理等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益生菌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定华,谭占坤,王静,金卫华
    2016, 37(6):  117-1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1
    摘要 ( 118 )   PDF (373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机体进行调节的活性微生物。近年来,益生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广泛运用于动物生产中。就益生菌对畜禽生产性能、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其今后在畜牧生产上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SPF鸡舍净化管理技术
    李新华,张世栋,姜亦飞,王春玲,李锋
    2016, 37(6):  120-1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2
    摘要 ( 113 )   PDF (384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我国无特定病原(SPF)鸡生物洁净技术较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仍需不懈探索和研究。SPF鸡生物洁净技术的精髓主要有2条:一是利用先进的屏障设施净化空气,阻断所有病原微生物进入SPF鸡生物洁净室;二是利用严格的管理措施,杜绝人为将病菌病毒带入SPF鸡舍,通过消毒灭菌消灭洁净室遗漏、残存的病菌病毒。对SPF鸡舍净化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为SPF鸡群净化质量的提高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奶牛养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刘俊兰
    2016, 37(6):  124-1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3
    摘要 ( 106 )   PDF (181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牛养殖作为农业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介绍了3种基本的奶牛养殖模式,针对奶牛养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基层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美荣
    2016, 37(6):  126-1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4
    摘要 ( 87 )   PDF (164KB) ( 1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我国基层畜牧养殖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以期为实现基层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疾病防治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探讨
    董利云
    2016, 37(6):  127-12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5
    摘要 ( 112 )   PDF (161KB) ( 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种羊的兽医防疫工作主要包括对种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对种羊周边产品的检疫等。探究种羊的疾病防疫方法,加强兽医防疫工作,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加快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总结和归纳了种羊的常患疾病,并对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隔离防疫、科学管理防疫、消毒防疫等行之有效的防疫方法,以期能为兽医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和参考。
    新疆南疆某规模羊场小尾寒羊妊娠毒血症诊断与分析
    王青青,胡建军,王娜,张婉琪,张莹钰,文山刚,库尔班妮萨·图尔荪,依再提古力·阿布拉
    2016, 37(6):  129-1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6
    摘要 ( 141 )   PDF (503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学观察、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新疆南疆某规模羊场妊娠末期小尾寒羊发生的疑似妊娠毒血症进行诊断及病情分析。结果表明,发病死亡羊只肝脏肿大,切面外翻且油腻,心脏变性、质脆,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表现出典型的妊娠毒血症临床症状;发病羊只的血清ALT、AST、ALP、ALB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母羊(P〈0.05),且明显高于健康绵羊血清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综合上述诊断结果,可以判定该羊场小尾寒羊母羊发生的疾病为妊娠毒血症。
    西藏西北部分地区山羊无浆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曲久,丹增,布次仁,云丹罗布,普布次仁
    2016, 37(6):  132-1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7
    摘要 ( 145 )   PDF (491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掌握西藏西北羌塘草原部分山羊养殖大县山羊无浆体病流行状况,利用快速凝集试验对日土、革吉、措勤和尼玛4县山羊480份血液进行山羊无浆体病检测。结果表明,山羊无浆体病在日土、革吉、措勤和尼玛4县公路沿线的山羊中普遍流行,山羊无浆体病平均阳性率为10.42%。其中1岁以内仔山羊无浆体病阳性率在7.50%~12.50%,以措勤县为低(7.50%),革吉和尼玛2县为高(12.50%);1~2岁山羊无浆体病阳性率4县均为10.00%;2岁以上山羊无浆体病阳性率在10.00%~12.50%,以日土县为高(12.50%)。山羊无浆体病存在于西北羌塘草原日土、革吉、措勤和尼玛4县山羊群体中,应重视该病的防治。
    大肠杆菌病患鸡肝、脾结构的病理学研究
    黄超,吴海斌,杨娟,吴培福
    2016, 37(6):  134-1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8
    摘要 ( 76 )   PDF (730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肠杆菌病患鸡肝、脾结构的病理变化,从云南省昆明地区养鸡场采集发病鸡,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确诊为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后,采集发病鸡的肝、脾等制作组织切片,显微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肝组织发生水肿、凝固样坏死,病变严重区域发生玻璃样变;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脾脏组织间隙增大,脾脏淋巴细胞稀疏,脾组织中间质细胞发生增生,出现大量长杆状细胞,脾组织中淋巴细胞出现皱缩,吞噬细胞数量增多。
    农村散养家禽的防疫探究
    杨俊芳
    2016, 37(6):  137-13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49
    摘要 ( 77 )   PDF (179KB) ( 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层兽医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家禽散养户防疫意识淡薄、养殖方式落后、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专业素质偏低、防疫密度及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给出了积极落实免疫工作责任制、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加大动物防疫的科技普及力度、践行应激反应补偿机制等对策,以期为不断改进基层散养家禽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宠物犬弓形虫病的诊治体会
    刘占通,文英会,裴亚玲
    2016, 37(6):  139-13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50
    摘要 ( 108 )   PDF (271KB) ( 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犬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之一,随着宠物犬数量的增加及与人类的密切接触,增加了弓形虫感染人的机会。主要对宠物犬弓形虫的诊断、治疗及体会进行介绍,以期对保障宠物犬的健康和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鸡马立克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白淑珍,高万荣,张智文
    2016, 37(6):  141-1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51
    摘要 ( 139 )   PDF (162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马立克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外周神经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皮肤等组织发生增生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4月龄以内的鸡,患病后呈渐进性消瘦,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就鸡马立克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羊链球菌病的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张慧智,王宝林
    2016, 37(6):  143-1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6.06.052
    摘要 ( 159 )   PDF (171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是养羊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结合工作实际经验,就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概述,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仅供养殖户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