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8-19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著者文摘
    水稻种质资源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王宝祥;余剑锋;徐波;刘艳;邢运高;孙治广;迟铭;石时来;边建民;徐大勇
    2018, 46(5):  1-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1
    摘要 ( 200 )   PDF (698KB) ( 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发掘优良的耐旱水稻资源,试验以91份国内外水稻资源为材料,采用水作和旱作两种栽培模式考察不同水稻资源抽穗期和成熟期耐旱性差异。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水稻各产量构成因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有效德数下降最显著,表明有效穗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敏感。根据各项指标胁迫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分为3类:强耐旱、耐旱和敏感。共筛选出强耐旱品种17份、耐旱品种69份、敏感品种5份,这些耐旱资源为培育耐旱水稻品种提供了优良的材料。
    鹰嘴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文晋;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田晓燕;张向前;席先梅
    2018, 46(5):  9-1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2
    摘要 ( 261 )   PDF (763KB) ( 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鹰嘴豆种质资源在农牧业交错区生态适应性的差异,试验引进129份种质资源,通过对种质资源1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娄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29份材料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1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单英粒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产量次之;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单株英数,英长最小;通过对1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娄分析得出,129份鹰嘴豆种质划分为5大娄群。第1大娄可作为选育高产且株高较高的鹰嘴豆种质资源;第2大娄能作为选育矮秆及特异粒色;第3大娄丰产性较差可作为选育高秆大粒型适宜机械收获的品种;第4大娄能够作为选育矮秆小粒型的种质资源;第5大娄的鹰嘴豆能够作为选育高产高秆适合机械收获的种质资源。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80%,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表明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方向具有多样性。
    鲁西北地区小豆品种(系)的产量表现和光温水特性
    王乐政;华方静;曹鹏鹏;田艺心;高凤菊;王士岭
    2018, 46(5):  19-2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3
    摘要 ( 93 )   PDF (547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高稳系数和气象因子稳定系数(光稳系数、温稳系数、水稳系数)分析了22个小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能和光、温、水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产量的高稳系数存在差异,HD05(冀红16号)高稳系数最高,较对照增加58.6%;小豆各品种(系)的光、温、水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光稳系数高于对照的有15个品系,温稳系数高于对照的有13个品系,3个品系的水稳系数高于对照;根据光稳系数、温稳系数和水稳系数将22个小豆品种(系)划分为环境反应敏感型(2个)、中间型(8个)和稳定型(12个),其中HD05(冀红16号)、HDl6(小豆5)和HD04(冀红15号)处于环境反应中间娄型,具有较高的高产稳产性能。该研究可为鲁西北地区夏播小豆品种及优异种质筛选提供依据。
    增密减氮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鹤宇;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胡树平;赵晓宇
    2018, 46(5):  26-3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4
    摘要 ( 205 )   PDF (754KB) ( 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耐密性不同的春玉米为材料(强耐密性品种:华姜1号、郑单958;弱耐密性品种:科河8号、农大108),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氯量,探讨耐密性不同的春玉米品种其光合特性和产量对增密减氯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密后,利于强耐密品种华姜1号增产潜力发挥,产量显著增加,且大于弱耐密品种,而弱耐密品种则出现减产现象。10.5万株/hm^2密度下,进一步增施氯肥产量增加不显著,甚至出现减产情况。随密度增加,各品种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德位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相对台量(SPAD)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降低;施氯缓解增密带来的压力,改善各品种在高密条件下光合性能。较弱耐密品种而言,强耐密品种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
    矮秆蓖麻杂交种通蓖1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贾娟霞;朱国立;张智勇;何智彪;莫德乐吐;乔文杰
    2018, 46(5):  35-3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5
    摘要 ( 79 )   PDF (420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蓖麻新品种通蓖13号是以自选标雌系aLmAB11为母本、自选恢复系06401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蓖麻杂交种。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4.1kg/hm^2,比对照品种通蓖6号增产20.01%。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33.1kg/hm^2,比对照品种通蓖6号增产16.83%。该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主要特点是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和抗倒伏性较强,适宜在内蒙古通辽、赤峰、兴安盟等内蒙古东部及毗邻地区种植。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甜菜功能基因挖掘中的应用
    张自强;白晨;张惠忠;李晓东;付增娟;赵尚敏;鄂圆圆;张辉;王良;张必周
    2018, 46(5):  39-43.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6
    摘要 ( 53 )   PDF (594KB) ( 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具有检测费用低、检测通量高、不受遗传背景影响等优势,使其成为当前挖掘基因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首先个绍了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基本情况,接着阐述了该技术在甜菜功能基因研究方面的进展,文章最后展望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甜菜基因挖掘中的应用前景。通过转录组测序可以构建甜菜丰富的基因表达数据库,尤其是挖掘与甜菜产量、台糖量调控、抗逆性相关的基因资源,为后续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转基因育种等提供理论支持与基因资源。
    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王葆生;刘湘萍;廉勇;扈顺;朱春侠;张颖力;王永
    2018, 46(5):  44-4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7
    摘要 ( 112 )   PDF (582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倍体指含有单套染色体的个体,由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称为双单倍体。单倍体育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商业育种公司运用到遗传育种研究和实践当中。文章综述了单倍体育种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阴山北麓节水灌溉马铃薯田氮素平衡研究
    杨海波;杨海明;孙国梁;刘华君;高兴;黄绍福;李艳;李斐
    2018, 46(5):  50-5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8
    摘要 ( 39 )   PDF (1002KB) ( 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阴山北麓是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由于近年来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大量化学氯肥施用到马铃薯田,导致氯素在土壤中的累积,从而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这一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取样,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阴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氯素投入、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平衡状况、土壤残留情况、灌溉水中硝酸盐台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且对该地区氯肥施用优化管理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阴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有机肥和化学氯肥施用总氯量为114.6-1029.5kg/hm。,平均为440.7kg/hm^2;阴山北麓地区灌溉马铃薯田氯素总输人为158.5.1076.1kg/hm^2,平均为496.4kg/hm^2;总输出为134.4-335.7kg/hm^2,平均为247.4kg/hm^2。所以,阴山北麓地区灌溉马铃薯田氯素处于大量盈余的状态,盈余量18.6-742.9kg/hm^2。,平均为249.5kg/hm^2;氯素的盈余导致大量的活性氯残留在土壤中(平均为227.0kg/hm^2),最终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台量的上升,从最小的5.0mg/L变化到74.0mg/L,平均为22.4mg/L。阳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氯肥的手乏人量远远超过了马铃薯对氯素的需求量,处于盈余状态,致使氯素淋失风险增高,亟颂进行氯素优化管理,否则将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影响农牧民的生产生活。
    生物菌肥对盐碱地燕麦生理特性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黄铖程;刘景辉;杨彦明
    2018, 46(5):  57-6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09
    摘要 ( 129 )   PDF (1412KB) ( 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盐碱地外施生物菌肥的最适宜施肥处理,以燕专品种白燕2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法,开展生物菌肥与化肥混施抗盐碱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碱土中施人生物菌肥,促进可溶性蛋白的增加,降低叶片脯氡酸台量,可以增加土壤碱解氯、速效磷、速效钾的台量,随生育时期推进,生物菌肥与化肥混施处理效果最优,可提高作物耐盐碱性,同时增加土壤养分。
    不同氮肥配施对垦鉴稻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秀顺;鲍红春;钱永德
    2018, 46(5):  62-67.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0
    摘要 ( 95 )   PDF (818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垦鉴稻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氯肥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及氯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氯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腐殖酸处理(T3)与不施氯肥相比,垦鉴稻6号的叶龄指数、茎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株高降低;T3处理下,其分蘖成德率、单位面积德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有昕增加。氯肥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23.4%,46.7kg/kg。T3施肥处理下垦鉴稻6号产量最高,为8422.5kg/hm^2。
    生物炭对盐渍化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进展
    王凡;屈忠义
    2018, 46(5):  68-7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1
    摘要 ( 128 )   PDF (1070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阻碍农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且盐碱地综合治理契合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方针政策。生物炭作为农林资源的再生产物,因其具有保水保肥、大比表面积、强吸附性等特性,在土壤改良与固碳减排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可以降低环境及地下水面源污染的风险,备受国内外科学领域的关注。文章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炭在农业领域及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生物炭及其复配物在农业领域及对土壤改良方面的成果,对未来生物炭及其复配物在盐碱地治理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且对生物炭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提出不足与展望。
    适宜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技术评价
    霍轶珍;王霞;王文达;刘勇;贾宏伟
    2018, 46(5):  76-7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2
    摘要 ( 44 )   PDF (454KB) ( 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河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灌溉工程条件的发展现状,文章对我国近年来常用的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技术及管理节水措施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对各娄节水灌溉技术在河套灌区的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河套灌区节水灌溉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二甲戊灵与扑草净混用防除绿豆田杂草的效果及对绿豆的安全性
    程玉臣;赵存虎;贺小勇;孔庆全;张富荣;张辉
    2018, 46(5):  80-8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3
    摘要 ( 150 )   PDF (1202KB)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田间试验对二甲戊灵与扑草净混用防除绿豆田杂草的防效及对4个品种绿豆生长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与扑草净混用可以有效地防除绿豆田主要一年生杂草,对杂草的总防效可达85%以上;二甲戊灵与扑草净混用试验剂量内对冀绿七号、白绿八号、科绿一号和蒙清绿豆4个品种生长的安全性较好,对绿豆出苗数及绿豆初花期的株高、根系鲜重和地上部鲜重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对绿豆收获时的株高、有效英数、英长、单英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指标也没有显著影响。二甲戊灵与扑草净混用可以用于绿豆田除草,适宜的施药剂量为二甲戊灵600g/hm^2与扑草净300g/hm^2混用。
    雌雄性别对3种植绥螨之间集团内捕食和同类相残的影响
    李杨;王鑫;孟瑞霞;侯林林;贾永红
    2018, 46(5):  85-8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4
    摘要 ( 63 )   PDF (460KB) ( 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植绥螨性别对捕食螨集团内捕食和同娄相残的作用,实验研究了外来种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与本地种巴氏新小绥螨(Aoseiulus barkeri)和商业化螨种黄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3种植绥螨雌、雄成螨种内和种间的捕食关系,为斯氏钝绥螨在本地的应用及联合释放的螨种筛选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3种植绥螨均不会对种内雌、雄成螨产生捕食;3种植绥螨雌成螨均不会对种间雌成螨产生捕食;3种植绥螨雌成螨只对异种雄成螨发生捕食作用(Fisher’s ExactTest,斯氏钝绥螨vs.巴氏新小绥螨:χ^2=52.342,df=1,P〈0.001;斯氏钝绥螨VS.黄瓜新小绥螨:χ^2=63.324,df=1,P〈0.001.因此,斯氏钝绥螨雌成螨均不会对种内雌、雄成螨和种间雌成螨带来盛胁,怛会捕食种间雄成螨而发生集团内捕食。
    甘薯黑痣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永强;徐振;杨冬静;孙厚俊;谢逸萍;张成玲
    2018, 46(5):  89-9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5
    摘要 ( 178 )   PDF (1095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甘薯黑痣病菌(Monilochaetes infuscans E11.et Halst.ex Harler)的生物学特性,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试验田采集甘薯黑痣病典型症状薯块,分离获得病原菌,然后利用液嫩培养测量菌丝嫩干重的方法开展了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甘薯黑痣病菌对碳源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仅可有效利用有机氯源,最适氯源是酵母粉;生长的最适宜pH值为8-9,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7℃,5 min,且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田退化现状及生态保育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德健;孟德;郑海春;张建恒;刘兴华;李晋汾
    2018, 46(5):  93-97.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6
    摘要 ( 37 )   PDF (594KB) ( 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过去几十年由于耕地的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加之气候变化等自然、人为多重因素的影响,造成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有些地区的耕地已经基本不能产出,因此,如何促进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根本。文章从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退化原因、现状以及近20年来内蒙古对退化农田进行的生态保育与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内蒙古地区退化农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为内蒙古退化农田生态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战略思想、技术指导和实践理论支撑。
    通辽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
    张福胜;姚影
    2018, 46(5):  98-10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7
    摘要 ( 265 )   PDF (934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少花蒺藜草(Cepchrus pauciflors Benth)在通辽地区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的危害性,2008年开始对少花蒺藜草进行全市调查统计,2015 2017年设立长期定位监测点。调查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的侵害呈快速蔓延趋势;监测点少花蒺藜草平均盖度分别为19.7%、21.O%、24.7%,种子库分别为199,210,231粒/m^2;2016年通辽地区少花蒺藜草发生面积占全国的79.8%,是少花蒺藜草入侵的重灾区。根据危害等级划分,通辽地区为3级重度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将严重危害当地农牧业的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威胁生态系统安全。
    小葱沼气发酵产气潜力与特性研究
    刘明;郑盼;尹芳;杨斌;博林;刘健峰;郭成;张无敌
    2018, 46(5):  102-10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8
    摘要 ( 53 )   PDF (604KB) ( 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小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小葱废弃物为原料,在中温30℃条件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发酵时间为31d。结果表明:对小葱废弃物进行切碎预处理时,TS产气率为415mL/g,VS产气率为455mL/g;将小葱废弃物进行捣碎预处理时,其邪产气率为360mL/g,VS产气率为390mL/g。切碎预处理的产气效果要优于捣碎预处理的产气效果。
    水稻灰飞虱的研究进展
    孙志广;王宝祥;陈庭木;徐波;邢运高;代慧敏;徐大勇
    2018, 46(5):  107-11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19
    摘要 ( 89 )   PDF (710KB) ( 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稻谷生产的丰歉余缺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北稻区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文章对灰飞虱的发生、危害、暴发成灾原因、防治技术和遗传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不同贮藏方式对番茄授粉效果的影响
    尚春明;高振江;胡雪;王玉静;姚慧静;李秀华;乌兰
    2018, 46(5):  113-11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20
    摘要 ( 34 )   PDF (327KB) ( 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保存时间对番茄壁果率和种子量的影响,以探究不同贮藏箝件下番茄花粉的贮藏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番茄痤果率和单果籽粒数均随花粉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降低贮藏温度能有效延长花粉贮藏时间。研究以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昕选育的CM966和CM196两个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常温20℃处理,有效贮藏期为11d,低温5℃处理,有效贮藏期为15d,冷藏-1℃处理,有效贮藏期为31d,冷冻-18℃处理,有效贮藏期为31d。相关分析表明,番茄花粉在5℃贮藏和-18℃贮藏2个处理中,平均痤果率和平均单果籽粒数均和花粉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单果籽粒数和平均痤果率间为极显著正相关。
    不同沼肥施用量对露地芹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罗磊;李万春;石岩生;牛立根;李玉梁;阿拉腾希胡日;任树森;苏布达;雒树青;张广宇
    2018, 46(5):  117-12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21
    摘要 ( 116 )   PDF (735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沼肥基肥不同施用量对芹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以露地芹菜施用不同量沼肥基肥,以农家肥敞对照,研究沼肥对芹菜生长、性状、产量和品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沼肥敞基肥可有效提高芹菜的品喷,在锡林郭勒盟地区以37500-45000kg/hm^2。沼渣肥敞基肥,追施沼液可有效提高芹菜的品质及抗病性,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价值,生产中辅以少量化肥亦可减少产量损失。
    种植模式对敖汉苜蓿和老芒麦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危庆;赛吉日呼;王静;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叶雪松;聪颖;程玉臣
    2018, 46(5):  122-12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22
    摘要 ( 52 )   PDF (746KB) ( 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区划农田牧草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在旱耕地条件下,以豆科牧草品种教汉苜蓿和禾本科牧草老芒麦为材料,研究苜蓿单播、老芒麦单播、老芒麦与苜蓿2:1混播对牧草各生育期的株高、茎秆干重、叶干重、地上植株总干重、产草量差异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第1年刈割2次,在刈割期时,与单播种植模式相比,混播种植模式下老芒麦的株高增加8.93%,茎叶比增加63.55%,均在P〈0.05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茎秆干重增加13.12%,叶片干重减少32.14%,植株干重减少1.51%;混播种植模式下教汉苜蓿的株高减少27.49%,叶片干重增加13.39%,均在P〈0.05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茎仟干重降低了3.30%,植株干重增加1.04%,茎叶比降低了8.09%;单播教汉苜蓿当年干草总产量最高,为5720.83kg/hm^2,显著高于混播老芒麦+教汉苜蓿(P〈0.05)和极显著高于单播老芒麦(P〈0.01),分别高出了16.46%和87.98%;单播教汉苜蓿经济效益值为6259.58元/hm^2,极显著高于混播老芒麦+教汉苜蓿和单播老芒麦(P〈0.01),分别高出了52.22%和889.67%。
    大气降水对内蒙古草原天然牧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李夏子;王宇宸;朝鲁;苏立娟
    2018, 46(5):  130-13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8.05.23
    摘要 ( 57 )   PDF (2757KB) ( 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托内蒙古不同娄型草原具有代表性的牧业气象试验站,以牧草生长发育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24年(1994-2017年)的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和积分回归统计方法分析大气降水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气降水显著影响了内蒙古草原天然牧草产量,且其时间分布对不同娄型草原天然牧草产量的影响不同,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草原区依次以7月中下旬、6月和4月下旬至5月下旬影响较大,降水量每增减1mm,牧草产量分别增减14,20,12kg/hm^2,其中典型草原区受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最大。内蒙古地区降水量呈线性减少趋势,以荒漠草原区降水量减少最为显著。受降水量减少的影响,天然牧草产量随之减少,以典型草原区减产最多。这些结果表明,内蒙古天然草地的牧草产量受到了自然降水量的调控。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