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年来. 中国香菇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2] 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等.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3] 朱金霞,冯锐,任怡莲,等.4株香菇菌株菌丝在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比较[J].中国食用菌,2022,41(5):37-42. [4] 李闯. 香菇栽培菌株重要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5] 常婷婷,赵妍,杨焕玲,等.香菇复配氨基酸培养基优化及其对香菇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2,49(2):545-555. [6] 刘悦. 3个香菇品种菌丝生长比较试验[J].南方园艺,2021,32(5):42-44. [7] 陈小敏,吴海冰,辜运富.香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9(12):40-44. [8] 于传宗.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9] 刘昆,宋小亚,蒋俊,等.食用菌拮抗反应的定量分析[J].食药用菌,2015,23(6):364-366. [10] 郭金英,宋彦龙,李超,等.四十个野生香菇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8(10):157-160. [11] 程爽爽. 香菇优良菌株的选育[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2] 潘越,陈辉,冯志勇,等.斑玉蕈不同交配型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差异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4,30(9):131-135. [13] 周会明,赵永昌,陈卫民,等.杨柳田头菇交配型因子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4):315-322. [14] 程爽爽,杜双田,张姣,等.香菇9608与一株野生香菇单双杂交及优良杂交菌株筛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5):57-65. [15] 程远辉,侯志江,徐中志.紫红蘑菇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454-457. [16] 黎智文. 东北地区羊肚菌引种栽培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8. [17] 刘娜,宋莹,张敏,等.香菇继代培养对菌丝特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2(3):118-124. [18] 田梦媛. 香菇优良菌株的性能测定及杂交选育[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19] 王锦锋,张健,林占熺.应用拮抗、ITS和RAPD技术进行香菇属菌株分类[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7,13(2):132-138. [20] 李倩芸,李荔清,张维瑞,等.应用拮抗试验分析灵芝菌株遗传多样性[J].食药用菌,2017,25(6):363-365. [21] 程水明. 香菇单核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分布的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765-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