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照先. 青贮玉米品种引种试验总结[J].河南农业,2019(1):36-37. [2] 李振国,成如,刘艳梅,等.内蒙古中西部青贮玉米产业及装备发展调研——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为例[J].农业工程,2018,8(11):16-19. [3]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J].玉米科学,2002,10(4):3-4. [4] 徐敏云,李建国,谢帆,等.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3):245-250. [5] 陈淑萍,魏建伟,游永亮,等.海河低平原区14个玉米品种青贮性状评价及适应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7,32(S1):95-101. [6] 孟令聪,路明,张志军,等.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4):99-104. [7] 徐艳荣,仲义,代秀云,等.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种质改良[J].东北农业科学,2017,42(1):8-11. [8] 牛荃荟,郭建华,蔡敦江,等.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系)引种鉴定试验[J].现代化农业,2019(2):24-27. [9] 周德录,李城德,李博文.甘肃中部旱作区青贮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8(5):56-58. [10] 王志成,李春艳,李陇强,等.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报告[J].陕西农业科学,2017,63(8):50-52. [11] 段震宇,张小伟,王婷,等.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34(1):24-27. [12] 张晓庆,穆怀彬,侯向阳,等.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54-57. [13]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等.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9,36(1):169-177. [14] 王晓鸣,戴法超.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0. [15] 孙发明,焦仁海.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饲用玉米生产[J].现代农业科技,2006(2):11-12. [16]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等.不同类型青贮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J].玉米科学,2005,13(S1):124-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