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7, Vol. 38 ›› Issue (11): 28-28.doi: 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7

• 草业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播期、播量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1];刘环[2];魏志敏[1];贾海燕[1];周新建[3];侯升林[1];李顺国[1]   

  1.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5;[2]河北省深泽县农业局,河北深泽052560;[3]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局,河北石家庄050051
  • 出版日期:2017-11-20 发布日期:2017-11-20
  • 通讯作者: 周汉章
  • 作者简介:周汉章(1960-),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与一年生饲用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工作;通讯作者:侯升林(1978-),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粱与牧草研究工作;李顺国(1976-),男,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谷子栽培与经济研究工作
  • 基金资助: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野牧“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4201)

  • Online:2017-11-20 Published:2017-11-20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播量与行距互作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播期、播量、行距各试验因素均对草产量有重要影响,其中,播期对草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量,行距的影响最小;参试因素互作效应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播期+行距〉行距+播量〉播期+播量。构建了数学模型Y=20.471-49.458X1+0.211X2+1.604X3-0.010X1X2-0.030X1X3-0.039X2X3+0.030X12+0.002X22+0.118X32,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播期为8月9日,行距为25 cm、播量为45 kg/hm2。该方案草产量为7 219.11 kg/hm2,经济效益为10 378.67元/hm2,较优方案增收1 778.67元/hm2,增幅20.68%。[结论]为晚播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