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科学
    蛋重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冯静,刘会杰,臧蕾,王燕,鹏达,马雪英
    2017, 38(11):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1
    摘要 ( 92 )   PDF (422KB) ( 1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拉萨白鸡蛋重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蛋重越大,失重越大;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孵化至第11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别为(4.11±0.71)g、(6.73±1.67)%;孵化至第20天时,Ⅴ组的胚胎失重最大,为(7.81±1.27)g,Ⅳ组的胚胎失重率最大,为(13.08±2.59)%;蛋重在〉60.0 g时,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最高,分别为85.19%和86.79%;不同组别的第11日胚龄蛋重、第20日胚龄蛋重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雏鸡的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呈强显著正相关(r=0.94)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组别的雏鸡初生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
    黄芪多糖脂质体对肉鸡免疫指标的影响
    彭婷,唐作顺,莫文湛,周天政
    2017, 38(11):  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2
    摘要 ( 89 )   PDF (563KB) ( 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脂质体对肉鸡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240只1日龄三黄鸡肉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 L/kg黄芪多糖溶液),黄芪多糖脂质体低、中、高剂量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200 m L/kg黄芪多糖脂质体),正式试验期持续42 d。于试验的第14天、第28天和第42天从每组随机选取6只鸡采血,制备血清,测定并比较各组肉鸡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溶菌酶(LZM)、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在试验第14天,黄芪多糖脂质体低、高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NO、LZM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的LZM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在试验第28天,黄芪多糖脂质体低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LZM、IFN-γ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血清LZM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溶液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血清IFN-γ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试验第42天,黄芪多糖脂质体低剂量组肉鸡血清中的NO、IL-2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血清IL-2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综合4项免疫指标来看,黄芪多糖脂质体在肉鸡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 mL/kg,适宜添加时间为28 d。
    高等农业院校家畜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李海军,王秀梅,苏布登格日勒
    2017, 38(11):  75-7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3
    摘要 ( 94 )   PDF (937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畜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研究家畜正常机体微观基础形态的学科,是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提高组织胚胎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尝试,转变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摸索多元化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与技巧,使学生掌握好组织胚胎学专业知识,为后续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畜牧业专业人才。
    基础科学
    氧化槐果碱通过调节ERK1/2-COX-2-PGE_2通路改善小鼠炎性疼痛作用机制研究
    黎伟华,吴璟,杨洋,潘琳
    2017, 38(11):  15-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4
    摘要 ( 67 )   PDF (935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氧化槐果碱(OSC)改善角叉菜胶诱导小鼠炎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氧化槐果碱治疗组。采用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肿胀试验,研究氧化槐果碱对小鼠炎性疼痛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HE染色结果显示OSC显著抑制损伤足组织的水肿并减少损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Q-PCR结果显示OSC显著降低了COX-2mRNA表达水平(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OSC降低了损伤足组织中p-ERK1/2、COX-2的平均积分光密度(P〈0.05);WesternBlot分析可知,OSC显著降低损伤足组织中p-ERK1/2、COX-2的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氧化槐果碱对小鼠炎性疼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ERK1/2-COX-2-PGE_2通路有关。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杨斌,张帆,苏日娜,陈世昌,张月梅,宋越,达来宝力格,戴伶俐,王娜,宋爱军,陈伟,卢岩,孙衍立,赵世华
    2017, 38(11):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5
    摘要 ( 130 )   PDF (639KB) ( 1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是将核酸杂交和PCR链式扩增相结合的一项高通量检测技术。自2002年首次报道以来,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广泛用于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检测、肿瘤预后及病原生物高通量检测领域。介绍了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的原理,探讨了该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遗传与繁育
    淅川乌骨鸡遗传资源研究进展
    苏文静,姜雪,黄旭,石建州
    2017, 38(11):  25-2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6
    摘要 ( 100 )   PDF (631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淅川乌骨鸡是我国宝贵的肉蛋药兼用型地方品种,2010年,农业部把淅川乌骨鸡收录进《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其作为优质的地方鸡遗传资源也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其中心产地是河南省淅川县的盛湾镇、老城镇以及大石桥沟等区域,资源群经过长期的闭锁无序杂交繁育,遗传特性稳定,乌色呈显性遗传,仅毛色显现差异,形成了珍贵的家禽种质资源。产绿壳蛋是淅川乌骨鸡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证实了淅川乌骨鸡的蛋壳色素是原卟啉和胆绿素。淅川乌骨鸡资源群遗传多样性丰富,且个体序列变异程度比较大,研究发现淅川乌骨鸡群体16个多态位点中有10个是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淅川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分析。2008年以来,多家专业养殖基地和研究中心对淅川乌骨鸡开展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品种选育和遗传资源特性的研究工作。
    草业科学
    播期、播量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贾海燕,周新建,侯升林,李顺国
    2017, 38(11):  28-2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7
    摘要 ( 122 )   PDF (985KB) ( 1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播量与行距互作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播期、播量、行距各试验因素均对草产量有重要影响,其中,播期对草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量,行距的影响最小;参试因素互作效应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播期+行距〉行距+播量〉播期+播量。构建了数学模型Y=20.471-49.458X1+0.211X2+1.604X3-0.010X1X2-0.030X1X3-0.039X2X3+0.030X12+0.002X22+0.118X32,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播期为8月9日,行距为25 cm、播量为45 kg/hm2。该方案草产量为7 219.11 kg/hm2,经济效益为10 378.67元/hm2,较优方案增收1 778.67元/hm2,增幅20.68%。[结论]为晚播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日粮精粗比与共轭亚油酸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概况
    王思飞,周玉香,张艳梅,王立艳
    2017, 38(11):  35-3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8
    摘要 ( 149 )   PDF (698KB) ( 1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关于健康和饮食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已不仅仅只注重牛、羊肉的营养价值,更多的则是关注富含功能性的保健型牛、羊肉,而饲喂反刍动物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不仅能够改善肉品质,还能够改善内源合成共轭亚油酸的量。对日粮精粗比与共轭亚油酸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早期断尾对动物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概况
    王立艳,周玉香,蒋万,张艳梅,王思飞
    2017, 38(11):  38-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09
    摘要 ( 113 )   PDF (696KB) ( 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期断尾可以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质量与肉品质,而对动物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无显著影响,且断尾后脂肪多沉积在皮下、肌间和肾周。综述了早期断尾对动物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秸秆DDGS颗粒饲料对肉羊育肥效果的研究
    宋奉烈,玉荣,白秀珍,王崴,白音那,王淑琴,包田喜,赵濛,高民
    2017, 38(11):  41-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0
    摘要 ( 142 )   PDF (739KB) ( 1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秸秆饲料利用率低下的实际情况,对秸秆颗粒料用于肉羊育肥进行效果评价试验,旨在降低饲养成本并有效提高肉羊生产效益。试验选用60只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杜X寒)杂交产生的断乳羔羊,按照体重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周期为40 d,其中包含10 d的预饲期和30 d正试期。试验中对照组羔羊采用牧场常规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组羔羊采用优化的含有发酵DDGS和以玉米秸秆为单一粗饲料的颗粒化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秸秆颗粒料用于肉羊育肥的效果明显,达到“节本增效”的预期目标,采用优化秸秆颗粒料的试验组动物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试验组肉羊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由该结果可知,秸秆DDGS颗粒化饲料用于肉羊养殖可提高牧场经济效益,该饲料在肉羊生产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
    王欣,唐婕
    2017, 38(11):  43-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1
    摘要 ( 134 )   PDF (783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发展进步,让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作为结构功能和生理功能的直接体现者,阐明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随着在细胞和生命整体水平上的深入研究,蛋白质组学得以迅速发展,并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结构、表达和功能的一门强大学科。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最新技术和方法及其在动物科学上的应用和前景等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动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辽宁省宽甸县大雾天气特征分析
    戴钰,王羚翔,桑林
    2017, 38(11):  5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3
    摘要 ( 129 )   PDF (830KB) ( 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宽甸气象站1954—2014年的长序列资料研究辽宁省宽甸县大雾天气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并分析大雾天气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发现:宽甸县年平均大雾日数为29 d,大雾日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大雾天气主要集中出现在夏、秋两季,春、冬两季相对出现较少。大雾主要出现时间集中在午夜至凌晨日出前后,峰值时段为03时至06时;持续时间以0-3 h所占比例最高。研究大雾日的地面各要素值可得知,相对湿度为80%-95%、气压为980-995 h Pa、气温较高时温度大于10℃、温度较低时不低于-10℃时出现大雾的可能性较大。
    不同食用胶对宠物狗咬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李鹏,张志雨
    2017, 38(11):  54-5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4
    摘要 ( 160 )   PDF (902KB) ( 1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添加食用胶的宠物狗咬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原胶、卡拉胶、明胶3种食品胶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的3种食用胶添加量范围,再进行正交试验,测定分析所得产品的硬度、杨氏弹性模量、弹性、咀嚼性4个指标,确定其最合适的添加量。试验结果显示:当黄原胶、卡拉胶、明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4%、0.6%、0.6%时,产品的质构特性最优,硬度适中、弹性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咀嚼性和很好的韧性。
    益生菌与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张鑫,郭军
    2017, 38(11):  58-5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5
    摘要 ( 151 )   PDF (920KB) ( 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健康人肠道中益生菌群占优势,不仅发挥着排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益生菌能刺激、增强和调节黏膜免疫系统,在肠道和全身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益生菌对肠道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当今一个热门研究领域。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等方面对益生菌与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益生菌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基于宠物行业《兽医外科学》“五阶段循环”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刘犇
    2017, 38(11):  65-6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6
    摘要 ( 104 )   PDF (904KB) ( 1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足于宠物行业,通过市场调查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价等5个阶段进行《兽医外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最终通过近3年的时间在宜春学院成功构建《兽医外科学》“五阶段循环”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宠物行业职业能力需要为导向,强调与行业接轨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实施后实践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缩减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并加速了其就业后的职业发展进度。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思考与实践
    田林双
    2017, 38(11):  67-6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7
    摘要 ( 126 )   PDF (904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生物、食品、药物、环境等学科的必修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基础要求高、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结合多年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同行交流参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实验内容和学生就业岗位要求相结合、分组轮换循环开展实验训练、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民族班《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娜仁花,史彬林,红雷
    2017, 38(11):  70-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8
    摘要 ( 98 )   PDF (910KB) ( 1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民族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使民族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妥善解决蒙古语授课高等学校学生培养问题,将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本着贯彻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民族班《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该课程的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等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应用型高校《动物病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讨
    李志强,王书利,韩进诚,杨广礼,张春梅,席丽
    2017, 38(11):  73-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19
    摘要 ( 119 )   PDF (903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学科,由于其概念抽象、病理变化复杂,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动物病理学》课程特点,结合“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就《动物病理学》课程对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同行对《动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相关内容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基础科学
    高等农业院校家畜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李龙,刘锁珠,王宏辉,张振仓
    2017, 38(11):  11-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0
    摘要 ( 129 )   PDF (474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畜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形态学科,是畜牧兽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提高组织胚胎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尝试,转变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摸索多元化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与技巧,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好组织胚胎学专业知识,为后续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畜牧业专业人才。
    《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探讨
    周伟光
    2017, 38(11):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1
    摘要 ( 142 )   PDF (985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推进英汉双语教学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探讨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专业叶兽医公共卫生学曳课程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对英汉双语教师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可行性方法。
    高等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
    熊良伟,王权,陈小江,齐富刚,宋霖,王建国
    2017, 38(11):  81-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2
    摘要 ( 135 )   PDF (1003KB) ( 1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代渔业建设需要和学生学习特点,基于水产养殖生产周期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重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和实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并让学生分别进行生产型岗位和服务型岗位实践,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实现生、校、企三方共赢。
    地方性综合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禽病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朱明霞,李玉保,司振书,裴兰英,刘文强
    2017, 38(11):  84-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3
    摘要 ( 132 )   PDF (963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禽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禽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治疗药物具体应用以及当前切实可靠的预防及控制的方法。然而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存在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为解决该类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禽病学》教学改革的措施。该措施经过几个学年的实行,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畜牧兽医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刘成,张蕾蕾,刘文强
    2017, 38(11):  87-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4
    摘要 ( 149 )   PDF (996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业英语教学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畜牧兽医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畜牧兽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方案与对策,以期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培养既具有畜牧兽医学科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与国际同行交流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
    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进展
    陈亚迎,邱时秀,许祯莹,李娟,吴永胜,齐桂兰,朱佳文,杨雪,雷春龙,刘瀚扬
    2017, 38(11):  90-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5
    摘要 ( 123 )   PDF (1015KB) ( 1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以稻鸭共作为基础,结合稻田养萍,更为绿色环保、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对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对实际生产中稻田、水稻及鸭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该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
    乌达巴拉,石泉,达来,田瑛,邵凯,杨燕燕,周璇,何亭漪,苏和巴特尔
    2017, 38(11):  92-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6
    摘要 ( 105 )   PDF (1015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供畜牧业同行参考.
    澳大利亚乳业发展现状
    宋利文,杜瑞平,孙燕勇,李洋,陈利青,吴志红,赵磊,高民
    2017, 38(11):  95-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7
    摘要 ( 271 )   PDF (1113KB) ( 2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业作为澳大利亚领先的农业产业,为整个供应链创收。 该国有大约 6 000 个奶牛场以及大约120个乳品加工厂,为 38 000 人提供就业,涉及运输尧装配和研发等相关行业的工作。 2015-2016 年,澳大利亚奶牛场创造的价值为 43 亿澳元,仅次于牛肉和小麦产业,位居第 3;在世界乳品贸易中占 6%的份额,排名第 4,仅次于新西兰尧欧盟和美国,成为重要的乳品出口国之一。 主要对澳大利亚奶牛场发展现状尧各种乳产品的消费和销售情况进行介绍,并对该国乳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乳业发展及世界乳业发展前景提供参考。
    萘醌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的新进展
    张翼,徐宛婷,王浩,王加茹,李金钱,王玥,孟令旗,刘畅,罗英花,金成浩
    2017, 38(11):  100-1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8
    摘要 ( 144 )   PDF (1068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萘醌类化合物自发现以来,其独特的抗肿瘤活性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查阅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抗肿瘤作用、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前景展望4个方面对萘醌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3种农药对桡足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赵治国,吴桃,青格勒,郭军
    2017, 38(11):  103-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29
    摘要 ( 166 )   PDF (1050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经济甲壳动物人工饲养过程中桡足类杀除农药的药效,采用常规方法测定3种农药(蛛虫速灭、鱼虫恨、强力混杀精)对桡足类的96 h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蛛虫速灭在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041、0.017、0.011μL/L;鱼虫恨在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0.286、0.051、0.041、0.036μL/L;强力混杀精在72、96 h的LC_(50)分别为0.026、0.014μL/L;推算得到蛛虫速灭、鱼虫恨、强力混杀精对桡足类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001-0.005μL/L、0.000 40-0.000 48μL/L、0.000 10-0.000 14μL/L;3种农药对桡足类的毒性强弱顺序为:强力混杀精〉蛛虫速灭〉鱼虫恨。研究结果为3种农药在甲壳类水产动物人工饲养过程中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
    薛桂宇
    2017, 38(11):  106-10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30
    摘要 ( 124 )   PDF (983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且在亚洲东南部的流行趋势最为广泛,给全球范围内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是疫苗接种,PED疫苗已经从灭活苗、弱毒苗发展到了基因工程疫苗。主要综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以后的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青海藏羊早期断奶育肥效果分析
    赵青山,赵登雪
    2017, 38(11):  111-1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1.031
    摘要 ( 119 )   PDF (927KB)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藏羊早期断奶育肥效果,对西宁市某良种繁育场内早期断奶育肥试验组和对照组羊只进行体尺测定和屠宰性能测定以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体尺和屠宰性能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屠宰性能显著提高。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