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Vol. 31 ›› Issue (6): 161-161.doi: 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6.058

• 畜牧 • 上一篇    下一篇

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杨燕燕[1,2] 邵凯[1] 达来[1] 曹贵方[2] 苏和[1] 田瑛[1] 杭乃诚[1] 乌达巴拉[1] 青格勒[1]   

  1. [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2]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 出版日期:2010-06-20 发布日期:2010-06-20
  • 通讯作者: 杨燕燕
  •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杨燕燕(1980-),女,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畜繁殖育种技术。
  •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2006-G4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MS0413).

  • Online:2010-06-20 Published:2010-06-20

摘要: 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该实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I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cXI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在3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和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和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和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著(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