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97年 第18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1997-12-21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在动物营养学领域应用系统科学的初步探索
    卢德勋
    1997, 18(S1):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1
    摘要 ( 0 )   PDF (67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十年来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在动物营养研究领域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全国郑重提出了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战略。作者扼要地介绍了自己提出的动物营养系统、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动物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的饲养优化决策设计等新的学术概念和理论框架;最后还首次正式对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定义、学体内容和体系作了披露。
    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
    卢德勋
    1997, 18(S1):  10-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2
    摘要 ( 0 )   PDF (65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摘自作者撰写的“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及其应用”(199)一书。它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到1993年为止,作者所提出的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卢德勋
    1997, 18(S1):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3
    摘要 ( 0 )   PDF (724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激发、调动和强化动物机体自我营养调控功能正是笔者所提出的动物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对笔者在动物营养学领域首次提出的动物机体的自我营养调控功能这一新的科学概念进行了初步论述,同时还对它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优化饲养设计──传统日粮配合技术的发展
    卢德勋
    1997, 18(S1):  30-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4
    摘要 ( 0 )   PDF (670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着重讨论了传统日粮配合技术的历史发展,并对笔者提出的优化饲养设计技术作了介绍。这一技术是组织和实施营养工程的核心内容。
    猪的营养调控技术评述
    卢德勋
    1997, 18(S1):  39-3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5
    摘要 ( 0 )   PDF (572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次论述了如何在猪生产方面应用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并对当前国际上在采食调控、促进营养吸收调控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调控、使用激素和免疫技术进行营养调控方面的新技术进行了较广泛的介绍。
    计量营养学是当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前沿
    卢德勋
    1997, 18(S1):  47-4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6
    摘要 ( 0 )   PDF (37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80年代末国际上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之一──计量化和模型化的一些理论思考,也是作者在动物营养学领域探索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道路上早期的一些想法。尽管后来其中某些想法已经改变或有了发展,但是它却能清楚地表明作者在提出系统动物营养学这一发展战略过程中间曾经有过的种种尝试。
    利用系统整体调控技术提高氨化麦秸养分利用率的研究
    高民,王志铭
    1997, 18(S1):  57-5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09
    摘要 ( 0 )   PDF (24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10只成年杂种绵羊,研究了使用系统整体调控技术对于氨化麦秸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系统整体调控技术在不增加精料给量的条件下,可使氨化麦秸饲粮的DM、OM、CP、CF、NDF、ADF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46,3.30,4.74,7.043.58,4.08个百分单位,效果显著(P<0.05)。N利用率由35.33%提高到42.92%,相应N沉积量每天增加2.35g(P<0.05)。结果使动物日增重提高28%,饲料报酬(饲料/增重)由11.8降至10.2。
    反刍家畜营养物质的平衡与调控
    奥德
    1997, 18(S1):  61-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0
    摘要 ( 0 )   PDF (22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的理论,对日粮中营养素平衡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加以讨论。并据此,对内蒙古自治区放牲畜牧业中间存在的若干实际问题进行了评述。
    放牧绵羊冬春保膘系统整体调控补饲模式的研究
    奥德,王志铭,王庆基,田文军
    1997, 18(S1):  64-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1
    摘要 ( 0 )   PDF (24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枯草期放牧绵羊进行科学补饲,是我国北方养羊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卢德勋博士总结国内外的科技成果,首次提出了“系统整体调控的补饲理论与技术”,从而使反刍动物补饲理论的研究进入新阶段。该理论的要点:首先是要改善和控制瘤胃内环境,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充分发挥瘤胃的营养功能。其次是利用过瘤胃营养物质,改善瘤胃后吸收的营养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动物维持与生产的营养需要,并通过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物质对组织代谢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改善动物整体营养的目的。1988年笔者在教汉种羊场进行了旨在运用该补饲理论解决放牧绵羊冬春严重掉膘的补饲模式的试验,试羊在放牧和补饲干草的基础上,再供给少量的易消化糖、过瘤胃蛋白质、可发酵氨源、矿物质、豆科青贮等物质,以达到提高低质饲草采食量和利用率的目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影响放牧绵羊采食量的主要因素
    奥德,冯宗慈
    1997, 18(S1):  68-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2
    摘要 ( 0 )   PDF (336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粮营养因素、试羊生理状况以及环境等的分析,以探讨影响放牧绵羊采食量的主要因素。笔者采用多种方法,由1980年开始,延续10年,共进行了16期测定采食量的试验,所获有关数据以表格形式列于文中。
    藉助两级离体消化法估测种公羊放牧条件下的采食量
    奥德,冯宗慈,敖明,张殿荣,尹殿明,王秀
    1997, 18(S1):  74-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3
    摘要 ( 0 )   PDF (23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常规使用的全粪法所测得种公羊日粮干物质消化率的试验数值为标准,经过t测验表明,与燕助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得的相应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验证了用离体法估测绵羊放牧系食量的可靠性。
    用4N盐酸不溶灰分法对放牧的乌珠穆沁羊采食量的测定
    奥德,卢德勋,根登
    1997, 18(S1):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4
    摘要 ( 0 )   PDF (180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传统的体重法测定放牧绵羊的采食量,虽然方法简便,但准确性较差,为了克服其缺点,人们就改用了指示刑法。4N盐酸不溶灰分法就属于内源指示剂法的一种,此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测定结果亦较准确可靠,要比体重法具有更多的优点。
    用食道瘘管羊采集与手工采集牧草标样营养成分的比较
    奥德,冯宗慈,张殿荣,赵国福,王秀
    1997, 18(S1):  80-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5
    摘要 ( 0 )   PDF (13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时应用食道瘘管和手工模拟两种方法采集放牧绵羊采食牧草的标样,测得前法采集标样粗蛋白、灰分的含量均高于后法采集标样的相应结果,而粗纤维的含量正好相反。试验结果表明,食道瘘管法采集的牧草标样更加切合实际。
    好鲁库型细毛羊放牧采食量及营养物质进食量的试验研究
    王志铭,赵霞
    1997, 18(S1):  82-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6
    摘要 ( 0 )   PDF (186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研究采用Cr2O3指示剂及两级离体消化试验测定育成羊,在放牧条件下,不同季节(秋末、冬春枯草期、跑青期及夏秋牧草丰盛期)的放牧采食量及营养物质进食量。放牧采食量分别为:922.23,557.13,375.84,960.95(羯羊)和1092.57gDM(母羊)。ME进食量分别为1.445,1.605,1.588,2.128和2.432Mcal。
    中国美利奴初产母羊采食量与消化率的测定
    奥德,冯宗慈,包向东
    1997, 18(S1):  85-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7
    摘要 ( 0 )   PDF (34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测定放牧条件下母羊在不同生理时期(妊娠、哺乳)的采食量和对日粮的消化率,采用了下述3种方法:①利用枯草期放牧绵羊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合饲绵羊25%的关系,根据24只妊娠后期和20只哺乳前期母羊分别进行各12天的舍饲消化试验所测得的干物质采食量,得出在放牧条件下平均体重46.54kg的妊娠后期中国美利奴母羊每日来食干物质1.47kg,占体重的3.16%,占代谢你重W0.75的8.25%;平均体重39.4kg的哺乳前期母羊(哺单羔)每日采食1.93kg,占体重的4.90%,占W0.75的12.24%。②利用内源指示剂(不溶于4N─HCl灰分即AIA)和外源指示剂(Cr2O3)相结合的方法对6只妊娠前期和6只哺乳后期母羊分别进行了12天放牧条件下的消化试验,测得平均体重36.43kg妊娠前期中国美利奴母羊每日采食干物质1.38kg,占体重的3.79%,占W0.75的9.31%;平均体重43.57kg的哺乳后期母羊每日采食干物质1.74kg,占作重的3.99%,占W0.75的10.25%。在正常放牧条件下直接测得妊娠前期(11月份)母羊日粮干物质中(包括放牧采食和补饲草料)粗蛋白含量为9.87%时,日粮中粗蛋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是55.44%和66.84%;哺乳后期放牧母羊(4月份)日粮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1.57%时,日粮粗蛋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是
    三氧化二铬可控释放胶囊(Cr-CRD)在绵羊体内每日释放量的测定
    冯宗慈,王洪荣,卢德勒,李玉荣,任家琨,李辉,张富,王庆基,李恒荣
    1997, 18(S1):  90-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8
    摘要 ( 0 )   PDF (175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氧化二络可控释放胶囊,下同(Controlledreleasemarkerdevices,简称Cr-CR),是一种用于家畜放牧采食量及消化率测定的外源标记物质,由澳大利亚生产。经试验测得:Cr-CRD投入绵羊瘤胃后,15~30天内同一试羊每日铬的排出量基本稳定,但不同试羊间有所差异。在稳定期内,各试验丰每日由粪中排出的三氧化二络平均为(101.55±16.34)mg。Cr-CRD投入绵羊瘤胃70天后粪铬含量已恢复到接用以前的基础水平,说明三氧化二铬已释放完毕。在嘎达苏地区,成年母羊与育成母羊粪络的基础含量分别为6.597和10.899mg/kg,在进行计算时应扣除这一基础底数含量。
    影响三氧化二铬在绵羊粪中回收率的因素
    冯宗慈,奥德,张殿荣,赵国福,王秀,尹殿明
    1997, 18(S1):  93-9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19
    摘要 ( 0 )   PDF (19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5组27只试羊试验资料的分析得出:试羊的年龄、饲养方式(全舍饲、全放牧或放牧加补饲)对三氧化二铬的回收没有明显影响;但三氧化二铬的投饲方法、每日采集粪样的次数与时间、预试期的长短对回收率有较大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每日早晚7次灌取三氧化二铬胶囊(每次2g)计式,预试期7天,收粪期5天,收粪期每日早晚2次采样,样量每次50g的条件下,只要试羊头数不低于5只,三氧化二铬回收率即可达到98.10%(相对误差小于5%,置信慨率达95%)。
    反刍动物营养检测
    卢德勋
    1997, 18(S1):  112-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2
    摘要 ( 0 )   PDF (390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两个放牧绵羊营养检测方案:一个是以对瘤胃生态环境和功能的检测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羊的整体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案;另一个是将现有的矿物质营养检测方法加以系统组合形成的矿物质营养检测方案。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对大范围内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进行检测的“核裂变”普查战略。这些方案曾在中国内蒙古地区成功地加以应用。从应用结果来看,这些方案要比传统的方案有明显地改进,不过,一些具体环节尚需今后进一步加以完善。
    影响我国放牧绵羊生产性能营养因素的探讨
    王洪荣
    1997, 18(S1):  120-1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3
    摘要 ( 0 )   PDF (23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动物机体和机体与环境两大系统出发,对影响我国放牧绵羊生产性能的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蛋白质、可发酵能和某些矿物质元素缺乏是我国北方放牧绵羊的限制性营养因素,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放牧绵羊生产水平的一些关键措施。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放牧绵羊增重和羊毛生长的营养限制因素
    王洪荣,卢德勋
    1997, 18(S1):  124-1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4
    摘要 ( 0 )   PDF (34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放牧绵羊生产性能的主要营养限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是影响绵羊体重变化的主要营养因素,饲粮代谢能的影响次之;影响育成母羊羊毛生长速度的主要营养因素是其子物质采食量;而成年母羊羊毛生长的营养限制因素是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影响绵羊采食量的主要营养因素是饲粮代谢能浓度,其次是牧草质量。影响牧草消化率的主要营养因素是绵羊瘤胃发酵水平,其次是牧草中的木质素含量。
    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初探
    王洪荣,冯宗慈,杜敏,任家琨
    1997, 18(S1):  129-1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5
    摘要 ( 0 )   PDF (18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敖汉细毛羊羊毛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敖汉母羊的羊毛生长率在夏季达到高峰;在冬春季节,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的羊毛生长率都降低到一年中最低水平。此项研究结果说明,在长达6~7个月的冬春枯草期内加快羊毛生长和改善羊毛品质具有很大潜力。
    应用瘤胃液氨氮、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检测放牧绵羊营养状况的研究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李玉荣,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张富,王庆基,DWPeter,JLindsay,DBPurser
    1997, 18(S1):  132-1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6
    摘要 ( 0 )   PDF (382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放牧绵羊瘤胃液氨氮和血浆尿素氮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放牧绵羊瘤胃液氢氮和血浆尿素氮水平在青草期内较高,而在枯草期内较低;蠕虫感染对放牧绵羊瘤胃液氨氮和血浆尿素氮浓度有一定影响,当绵羊受到蠕虫严重感染时,使其瘤胃液氨氮水平降低,而使血浆尿素氮水平升高。绵羊瘤胃液氨氮和血浆尿素氮水平受其粗蛋白质和能量进食水平的显著影响,采用SYSTAT统计软件包建立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提出了采用瘤胃液氨氮浓度(NH3-N:mg/100ml),代谢能进食量(MEIMJ/日·只)或血浆尿素氮水平(PUN:mg/100ml)估测放牧绵羊蛋白质进食量(CPI:g/日·只)的数学模型为:CPI=-66.405-6.959(NH3-N)+0.931(NH3-N)2+20.018PUN-0.604PUN2CPI=34.501-12.276(NH3-N)+0.859(NH3-N)2+10.139MEI+0.165MEI2利用瘤胃液氨氮浓度(NH3-N:mg/100ml)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mM%)估测绵羊代谢能进食量(MEI:MJ/日·只)的数学模型为:MEI=6.397+0.477(NH3-N)-0.285TVFA
    放牧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受蠕虫感染的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王晓冬,任家琨,李志明,李恒荣,王庆基,张富,D,B,Purser,DW,Peter,J,Lindsay
    1997, 18(S1):  138-1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7
    摘要 ( 0 )   PDF (32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敖汉细毛羊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进行了3年试验。第一年试验在同一饲养水平下设对照组、常规驱虫组和缓释胶囊驱虫组;第二年和第三年又在常规饲养和改进饲养两种饲养方案下进行驱虫试验。所有试验羊在以披碱草、羊草和冰草为主的同类草场上放牧,每年进行3次驱虫处理。试验表明:放牧绵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季节呈动态变化。其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在青草期内较高;在枯草期内较低。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低,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发酵处于最低水平,发酵质量不高。另外,绵羊瘤胃液pH值随季节变动幅度较小。但发现在枯草期内的瘤胃液pH值高于青草期,特别在冬春季节内较高。蠕虫感染严重的时期内,蠕虫会影响绵羊瘤胃发酵水平,使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但常规驱虫法与缓释胶囊驱虫法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饲养与常规饲养方案对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影响。
    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对放牧绵羊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洪荣,冯宗慈,卢德勋,任家琨,李恒荣,DWPeter,JLindsay,DBPurser
    1997, 18(S1):  143-1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8
    摘要 ( 0 )   PDF (48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随季节发生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这种动态变化对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北方放牧绵羊生产水平较低且不稳定与这种动态变化规律密切相关。绵羊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内环境处于不良状况和血浆指标变化说明,能量和蛋白质缺乏、干草质量低劣、寒冷应激以及它们之间的互作效应是我国北方放牧绵羊的主要营养限制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放牧绵羊的生产水平,必须采取系统整体调控和补饲措施。
    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高民,卢德勋,冯宗慈,奥德,王洪荣,杜敏,张海鹰,珊丹
    1997, 18(S1):  151-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29
    摘要 ( 0 )   PDF (324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在不同代谢能、可降解氮、总氮进食条件下,代谢能、食糜外流速率、粗蛋白氨、可降解氮对瘤胃微生物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代谢能进食量>食糜外流速率>粗蛋白氮>可降解氮>可降解氮与代谢能进食量之比。说明,可降解氮供应充足而能量相对缺乏。同时,微生物氨产量与代谢能、粗蛋白氮、可降解氮之间呈正相关;而与食糜外流速率则呈负相关。经两次累加生成后代谢能进食量与微生物氮之间的灰色数学模型为:X1(2)(k)=0.6078X2(2)(k)-4.0574
    草地牧草饲料的营养动态与放牧绵羊营养限制因素的研究
    王洪荣,任家琨
    1997, 18(S1):  156-1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0
    摘要 ( 0 )   PDF (30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天然草地牧草和补饲草料的营养动态进行3年的检测研究,证实了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随其生育期而变化的规律。在夏、秋季节内,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13.71%~19.09%),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较低,牧草的体外消化率较高(60%~70%),其代谢能浓度也较高(7.9~11.8MJ/kg);在冬春季节内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较低(5%左右),中洗纤维和酸洗纤维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高达11%左右,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很低(21.85%~45.36%),其代谢能值也较低(2.8~6.5MJ/kg),而这一时期内补饲干草的质量较差,其粗蛋白含量较低(7%左右),木质素含量较高(8%左右),体外消化率很低(37.7%~47.4%);补饲精料的营养价值较高,但因其价格昂贵而限制其用量。放牧绵羊的营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呈现周期性的营养缺乏,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绵羊体内氮源供应不足、补饲干草质量差、青饲料缺乏和寒冷应激等,成为放牧绵羊的主要营养限制因素。
    内蒙古敖汉地区放牧羊矿物质营养检测──一、常量元素部分
    卢德勋,武立怀,任家琨,王庆基,李国华,荣成恒,余顺祥,高福森,李健飞,代风岐
    1997, 18(S1):  162-16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2
    摘要 ( 0 )   PDF (38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140只敖汉细毛羊(其中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各半)在敖汉种羊场进行试验。全年根据不同季节和母羊生理状况的变化分6次称重和采取饲草、血和粪便样本,并在部分母羊左侧腹中部进行羊毛丛染色标记测定羊毛生长速度。每次还从中选取6只羊进行屠宰试验,采取动物组织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炬发射光谱仪对其中各种常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综合检测结果表明,敖汉地区牧草内常量元素均呈现一种季节性动态变化。在冬季和早春,牧草内纳、镁、磷、硫的含量都相当低,但由于敖汉羊场有补饲习惯,补饲混合料内含有较多的磷和钾,一般来说,这些元素的严重缺乏不会发生。但介于夏秋季节物草磷和钠的含量都低于推荐水平,补加钠、磷、硫、钙、镁等常量元素对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放牧羊生产性能还是十分重要的。
    内蒙古敖汉地区放牧羊矿物质营养检测──二、微量元素部分
    任家琨,李国华,卢德勋,武立怀,王庆基,荣威恒,余顺祥,高福森,李健飞,代风岐
    1997, 18(S1):  168-1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3
    摘要 ( 0 )   PDF (32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140只敖汉细毛羊(其中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各半)在教汉种羊场进行试验。全年根据不同季节和母羊生理状况的变化,分6次称重和采取饲草、血和粪便样本,并在部分母羊左侧腹中部进行羊毛丛染色标记,测定羊毛生长速度。每次还从中选取6只羊进行屠宰试验,采取动物组织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炬发射光谱仪和荧光法对其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综合检测结果表明,敖汉羊场可能存在有锌、硒、铜、钼等4种微量元素亚临床缺乏。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防止由于大量食土引起的高铁导致铜亚临床缺乏问题发生。
    内蒙古敖汉地区放牧羊矿物质营养检测──三、补饲效应试验部分
    王庆基,武立怀,李国华,李健飞,代风岐,卢德勋,任家琨,余顺祥,荣威恒,高福森,杜敏
    1997, 18(S1):  173-1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4
    摘要 ( 0 )   PDF (512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2×2×3因子设计的要求,选用当年离乳的育成母羊300只,分成2群,一群按敖汉种羊场常规方案补饲,另一群则等量代替补饲混合材料饲给NIS-1绵羊营养促进剂进行整体营养调控,同时还采取了其它一些调控措施。在改进饲养群,每群再分成2大组,一大组按常量元素朴饲,另一大组则不接受常量元素补饲。每一大组再分成3组,分别为单独补锌组、多微组和对照组。微量元素补饲一律采用澳大利亚提供的缓释装置。试验进行了306天。试验结果表明,只有通过整体调控补饲措施改善动物营养状况后,补加该场限令制性矿物质元素才有明显效果。同时,通过试验还最终肯定了过去通过动物组织中和饲草内矿物质元素含量综合检测得出的检测结论。为今后敖汉地区设计绵羊矿物质添加剂配方和补饲提供了科学依据。
    补饲不同锌源对绵羊免疫机能的影响
    邵凯,徐桂梅,荣威恒,包赛娜,张海鹰,珊丹,于朝晖,王洪荣
    1997, 18(S1):  182-1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5
    摘要 ( 0 )   PDF (20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9只1.5岁羯羊,分成3组进行实验,观察氧化锌、蛋氨酸锌和单纯全氨酸对绵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相同和同一补锌水平条件下,补蛋氨酸锌组绵羊的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体滴度在第4和第6周明显高于补氧化锌组和不补锌的蛋氨酸组。同时,与补氧化锌组相比,补蛋氨酸锌还能明显提高绵羊血清γ-球蛋白含量,淋巴细胞ANAE染色阳性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
    快速斑点实验法在测定绵羊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的浓度上的应用
    邵凯
    1997, 18(S1):  186-18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6
    摘要 ( 0 )   PDF (300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利用一种改进的“斑点实验”法来测定外源NADPH的荧光消失时间,并计算出动物血中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下同)的活性和羊血中硒的浓度。其灵敏度和可重复性实验表明,此种方法可用于牧场上对大量放牧家畜进行血硒水平的快速测定。
    内蒙古地区牧草营养概况与放牧家畜矿物质营养状况的综合分析
    邵凯,卢德勋,徐桂梅,荣威恒,珊丹,杨宝龙,郭文华,任家琨,孟庆洲,
    1997, 18(S1):  191-19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7
    摘要 ( 0 )   PDF (34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内蒙古一些地区牧草和放牧家畜矿物质营养状况的分析,找出牧草中含量低的矿物质元素和限制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元素,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补饲,为生产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根据。
    中国北方放牧绵羊硒的营养状况和季节变化
    邵凯,徐桂梅,荣威恒,刘彬,余顺祥
    1997, 18(S1):  202-2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39
    摘要 ( 0 )   PDF (23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我国的4个省区15个牧场300只放牧绵羊血浆和粪硒含量的采集和分析发现,在全年的部分时间,甘肃省的各个牧场和新疆的巩乃斯羊场均存在着硒的供给不足。此种现象在夏季和秋季表现最为明显,而此时动物和牧草生长最快。此时若不给予适量的硒,很容易使动物产生硒缺乏。对羔羊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即使在夏季草场放牧时,也需给羔羊补硒。
    实现羊营养需要量模型化、计算机化──试论我国羊营养需要量研究的新目标
    卢德勋
    1997, 18(S1):  206-20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0
    摘要 ( 0 )   PDF (741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总结我国羊营养需要量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羊营养需要量研究的战略目标是走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模型化的发展道路。笔者具体指出,今后我国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应以动物营养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符合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特产、动态的、具有多种功能现代羊的饲养标准。这是羊营养研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学术见解对其他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中国美利奴育成羊夏季放牧采草量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测定
    冯宗慈,奥德,张殿荣,赵国福,王秀,王忠贵
    1997, 18(S1):  217-2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1
    摘要 ( 0 )   PDF (212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有成公羊和有成母羊分别采用全收粪法及Cr2O3外源指示剂法测定排粪量,用食道瘘管羊采集牧草样本,用Tilley-Terry法测定牧草消化率。测得8~9月份嘎达苏地区平均体重30.3kg的育成羊放牧采草量平均790,3g/日·只,占体重的2.61%。测得同一时期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0.48MJ/W0.75和0.43MJ/W0.75。
    中国美利奴育成羊冬季放牧采食量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测定
    冯宗慈,奥德,张殿荣,赵国福,王秀,王忠贵
    1997, 18(S1):  221-22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2
    摘要 ( 0 )   PDF (16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分别采用集粪袋全收粪法和外源指示剂法(Cr2O3)测定每日排粪量,跟群手工模拟采集草样,用Tilley和Terry法(1963)测定牧草及补饲草、料的干物质消化率。测得在常规生产管理条件下(归牧后补饲混合精料和青干草),中国美利奴育成公羊冬季干物质进食量平均1297g/日·只,占活重的3.14%,其中放牧采草量322g,占干物质进食总量的25%;育成母羊冬季干物质进食量平均1033g/日·只,是活重的3.00%,其中放牧米草量336g,占干物质进食总量的33.3%。试验测得在冬季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育成公、母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0.48MJ/W0.75kg和0.45MJ/W0.75kg。
    嘎达苏地区几种主要牧草的营养动态
    冯宗慈,奥德,王志铭,王秀,尹殿明,赵国福,张殿荣
    1997, 18(S1):  224-2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3
    摘要 ( 0 )   PDF (175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美利奴羊育成期营养需要量验证试验
    冯宗慈,奥德,王志铭,王秀,赵国福,张殿荣,王忠贵,郑明玉
    1997, 18(S1):  227-22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4
    摘要 ( 0 )   PDF (171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为验证“中国美利奴羊育成期营养需要量”的客观性及应用它指导、安排生产的适应性,于1988年11月16日至1989年6月11日在嘎达苏种畜场用4群特培育成公羊和3群育成母羊进行了生产现场的大群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营养需要量”和所供给营养物质进食量预测的增重指标和现场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因而可以基本肯定“营养需要量”的客观性和适用性。
    中国美利奴育成羊全年各季的营养水平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冯宗慈,奥德,张殿荣,王秀,赵国福,王忠贵
    1997, 18(S1):  230-2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5
    摘要 ( 0 )   PDF (246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嘎达苏种畜场对中国美利奴育成羊进行了连续10个月的大群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冬春季节对育成公、母羊补料量分别达到152kg/只和110kg/只的条件下平均每日粗蛋日和代谢能进食量分别达到149.5g/d、108.1g/d和3.34Mcal/d与2.38Mcal/d。而夏季放牧季节粗蛋白质和代谢能进食量分别为134.3g/d、113.2g/d和1.609Mcal/d、1.358Mcal/d。由于补饲充足,在补饲期内育成公、母羊的日增重分别达到143.3g/d和83.3g/d,大大高于它们在夏秋季单纯放收条件下平均增重42.5g/d和45.6g/d的水平,为育成羊18月龄达到参加配种体重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由于冬春季节营养充足,试羊羊毛生长速度与夏秋季相似,全年均衡,有成公。母羊每日净毛生长量分别平均为9.34g/d和7.75g/d。
    中国美利奴育成羊蛋白质维持需要量的测定
    冯宗慈,奥德,王志铭
    1997, 18(S1):  233-23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6
    摘要 ( 0 )   PDF (325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18只中国美利奴育成羊用3种含氮水平日粮所作的氮平衡试验得出:①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维持氮的需要量分别是0.8679g/W0.75·d和0.5721g/W0.75·d,公羊显著高于母羊。主要原因是育成公羊内源尿氮(EUN)的排出量是0.1044g/W0.75·d,有成母羊的排出量是0.0607g/W0.75·d,公羊显著高于母羊,这可能与公羊体内蛋白质代谢强度比母羊旺盛有关。②影响绵羊粪氮排出量的主要因素是氮的进食量和粗纤维的进食量,在一般口粮条件下,后者影响更大。本试验测得代谢粪氮排出量(Y)与粗纤维进食量(x)间,有如下回归关系:Y=2.7441+0.0190x(R=0.95)。
    嘎达苏良种细毛羊冬春季的营养水平及其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冯宗慈,奥德,杜敏,包向东,邹道训,赵国福
    1997, 18(S1):  238-2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7
    摘要 ( 0 )   PDF (285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对520只羊近7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果,1.5岁已配种的良种细毛羊在妊娠前期达到每只每日食入代谢能2.526Mcal,粗蛋白质115g;妊娠后期达到每只每日食入代谢能3.006Mcal,粗蛋白质142g就能够满足需要,在哺乳前期每羊每日食入3.881Mcal代谢能,187g粗蛋白质和哺乳后期每羊每日食入2.766Mcal代谢能,120g粗蛋白质时仍低于泌乳需要,特别是衔接哺乳前后期的4月份到5月初母羊减重较多,达到每日90.7g,因此应适度提高这一时期营养水平。试验期内,试羊平均每只每天比非试验群多采食0.564McalME和35.6gCP,由于提高了营养水平,试羊在剪毛后体重、净毛产量、毛长几方面分别比上年度同龄特一级母羊提高了5%、7.4%和2.1%,与本年度相同放牧点上未增加补饲成年母羊相比,体重由试验前低6kg到试验结束时剪毛后体重相差1.53kg,而在毛量、毛长、羔羊初生重、羔羊离乳重方面则分别超过成年母羊12%、8.8%、1.5%和9.5%。
    嘎达苏良种细毛羊母羊营养需要量及冬春季补饲标准的验证
    冯宗慈,奥德,杜敏,范国臻,王忠贵,邹道训,张殿荣,赵国福,包向东
    1997, 18(S1):  243-2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8
    摘要 ( 0 )   PDF (44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4年冬至1985年春在嘎达苏种畜场用50O多只繁殖母羊及800多只育成母羊按照《良种细毛羊(母羊)营养需要量及冬春补饲标准》进行了大规模补饲试验。根据对试羊各补饲期采食营养量的测算和对日增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及繁殖母羊羔羊的初生重、离乳重等各项生产成绩的测定,得出:补饲标准中对繁殖母羊各不同补饲阶段所提出的营养需要量及育成母羊在整个补饲期平均营养需要量,与其实际生理需要基本相符,按标准中提出的方案予以补饲能够满足营养需要,保证良种细毛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得以正常发挥。在此种情况下,2周岁初产母羊的平均生产成绩可达到:羔羊初生重3.96kg,羔羊离乳重29.44kg,母羊剪毛后体重42.11kg,产净毛4.19kg,毛长10.51cm。有成母羊生产成绩为:补饲期总增重16.37kg,平均每日98g,净毛产量3.76kg,15个月毛长12.18cm,剪毛后体重39.18kg。
    嘎达苏良种细毛羊母羊营养需要量及冬春季补饲标准
    冯宗慈,奥德,杜敏,范国臻,王忠贵,邹道训,张殿荣,赵国福,包向东
    1997, 18(S1):  251-2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49
    摘要 ( 0 )   PDF (18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520只良种细毛母羊从妊娠到羔羊离乳连续进行了7个月的饲养试验,结合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的消化试验,测得良种细毛母羊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干物质进食量、放牧采食量,冬春季节牧草及补饲草、料的营养成分等一系列基本数据。依据母羊不同繁殖生理时期对营养的需要量和预期生产水平(羔羊初生重,泌乳量、剪毛量等)及草料贮备情况,制订出良种细毛羊母羊在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哺乳后期及育成母羊的补饲方案。
    乌珠穆沁羊当年羔羊蛋白质维持需要量的研究
    卢德勋,奥德,田果良,杜敏
    1997, 18(S1):  255-2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0
    摘要 ( 0 )   PDF (315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9只6月龄乌珠穆沁羯羊用3×3拉丁方设计方案进行了三期氮平衡试验。试验羊分别饲以7%、8.5%和10%3个日粮粗蛋白水平。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出体重26kg乌珠穆沁羊的蛋白质维特需要量为45.7g/d(N×6.25)。用析因法进一步估算出体重26kg乌穆沁羊的蛋白质生长需要量。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出乌珠穆沁羊的代谢粪N为12.51g/kg粪干物质;内源尿N为0.1839g/W0.75d。
    8~10月龄羔羊的体组成和体成分
    冯宗慈,奥德,卢德勋,杜敏
    1997, 18(S1):  260-26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1
    摘要 ( 0 )   PDF (343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测定绵羊体组成及体成分的制样技术及计算方法,附表中列出了不同品种及不同饲养管理下,8~10月龄羔羊屠体各部分所占比例及屠体营养成分的详细资料。8~10月龄羔羊去毛空体中蛋白质含量比较恒定,受营养水平及品种影响较小,平均为(15.47±0.76)%(n=35)。去毛空体中脂肪含量有随营养水平增高而上升的趋势,羔羊去毛空体干物质含量及单位去毛空体重量的能值都与脂肪含量变化趋势相同,而水分含量的变化与脂肪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推导出每克去毛空体能值的计算公式。由于品种、年龄的差异,羊毛占空体重的比例变化较大,在3.43%~9.75%之间。羊毛中沉积的蛋白质总量可占到空体蛋白质总量的14.98%~33.90%,羊毛中沉积的能量占到空体能量的7.53%~19.17%。
    当年羔羊育肥试验
    奥德,冯宗慈,王茂,杜敏
    1997, 18(S1):  265-26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2
    摘要 ( 0 )   PDF (364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饲养试验表明,试验组经过62天的育肥饲养之后,体重和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45kg和5.62kg,t检验表明增重、胴体重之间差异均异常显著(P<0.01);比较屠宰试验表明,试验的终屠宰与零屠宰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活重分别增加6.36kg和1.26kg,空体重试验组增加5.74kg,而对照组却减少了1.46kg。
    反刍动物饲料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反刍动物饲料开发战略刍议
    卢德勋
    1997, 18(S1):  271-2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3
    摘要 ( 0 )   PDF (500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反刍动物饲料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并着重提出以高技术为依托,与本地饲料资源相匹配,在瞄准乳牛、肉羊和秸秆养干等产业的同时,积极培养和发展牧区放牧牛羊补饲产品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以生产调控饲料产品为中心的反刍动物饲料工业体系,进行科工贸一体的集团化开发战略。
    利用当地资源优化配合反刍动物蛋白质浓缩料的新技术
    卢德勋,熊本海,羿静
    1997, 18(S1):  278-2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4
    摘要 ( 0 )   PDF (34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卢德勋博士新近提出的限制性氨基酸指数(LAAindex)为基础的优化配合反刍动物蛋白质浓缩料的新技术。初步研究表明,该种技术对于在氨基酸水平上评定单个蛋白质饲料、蛋白质浓缩料以至整个反刍动物日粮蛋白质营养状况和优化配合蛋白质浓缩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反刍动物的营养添加剂和调控剂
    王洪荣
    1997, 18(S1):  285-2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5
    摘要 ( 0 )   PDF (392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反刍动物营养添加剂(非蛋白氮、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和营养调控剂(瘤胃素、缓冲剂、甲烷抑制剂、二芳基碘化物、酶制剂、促生长剂、重新分配剂等)的性能、效果和用法,并加以讨论。
    应用糊化玉米缓释尿素产品饲养试验
    奥德,高民,杜敏,珊丹
    1997, 18(S1):  291-29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6
    摘要 ( 0 )   PDF (21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选用试牛18头,分成试验和对照2组进行。试验期内,2组在管理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摄入代谢能16.34Mcal/d·头,粗蛋白0.75kg/d·头;对照组摄入代谢能16.59Mcal/d·头,粗蛋白041kg/d·头。试验表明:在试验组的日粮中,由尿素提供的粗蛋白占到了日粮粗蛋白的36%,而试牛并未发生中毒现象。这间接说明,本产品具有缓择作用;2组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原因主要是由于饲料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可利用的能量偏低,并与可发酵氮的比例不相匹配所造成。
    绵羊对不同加工工艺的糊化玉米尿素产品利用率的研究
    高民,卢德勋,冯宗慈,奥德,王洪荣,杜敏,珊丹,张海鹰
    1997, 18(S1):  294-29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7
    摘要 ( 0 )   PDF (25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5只体重约26kg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和T型回肠瘘管的周岁羯羊,以研究糊化玉米缓释尿素产品对氮利用率和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产品能明显降低尿素在瘤胃内的分解速度和提高糊化玉米的发酵速度,从而使日粮氮利用率较对照组增加7~20个百分点,氮绝对沉积量提高14%~77%。
    糊化淀粉和缓释尿素产品对营养物质消化部位的影响
    高民,卢德勋,冯宗慈,奥德,王洪荣,杜敏,珊丹,张海鹰
    1997, 18(S1):  298-2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8
    摘要 ( 0 )   PDF (416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5只体重26kg左右的羯羊,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糊化淀粉及理释尿素产品对营养物质消化部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糊化缓释处理的玉米尿素产品对饲粮全消化道干物质、氮表现消化率没有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有机物瘤胃消化,缓释瘤胃内的尿素氨的释放,使氮、碳源发酵趋于同步,刺激内源氮的有效再循环,从而增加瘤胃内微生物氮产量,并改善瘤胃后营养物质间平衡,保证过瘤胃营养物特别是氮源在小肠部分的充分吸收利用。
    金属氨基酸螯合物的应用前景
    王洪荣,卢德勋
    1997, 18(S1):  304-30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59
    摘要 ( 0 )   PDF (24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国际上金属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和在养殖业中应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笔者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今后我国应加强对金属氨基酸整合物的作用机理及相关问题研究并尽快制定产品规格,使这一新技术在推动我国养殖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豆科牧草沙打旺低水分青贮的调制
    奥德,王志铭,王庆基,田文军
    1997, 18(S1):  307-3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0
    摘要 ( 0 )   PDF (186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梭状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一样,也会在厌氧条件下生存、繁殖,并能产生对青贮有害的产物。阻止的方法:一是使乳酸菌迅速利用底物生成乳酸抑制其生长发育。二是降低底物在青贮前的含水量,因为含水量较低的贮料不利于梭菌的生存。
    牧区大规模调制应用青贮的方法
    奥德,于中流,刘玮,冯宗慈,杜敏
    1997, 18(S1):  310-3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1
    摘要 ( 0 )   PDF (296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可以将割倒、切碎等多道工序变为一道工序的青贮作物收获机调制青贮,既省工、省时,又简单、易行,不失为一种先进适用的制作手段;为验证补饲青贮饲料效果的饲养试验表明:放松加补饲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11g/只,单纯放牧的对照组,平均日减重10g/只,经过t检验,2组31天内的体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
    热喷技术与饲料资源开发
    贺健,周秀英,侯桂芝,高文渊,邢忠,戴晖
    1997, 18(S1):  314-31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2
    摘要 ( 0 )   PDF (348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地介绍了热喷工艺流程、设备以及对粗饲料、饼粕类饲料、禽类粪便和其它一些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热喷处理效果。
    饼类饲料热喷处理对羊瘤胃生态环境指标的影响
    王学荣,卢德勋,贺健
    1997, 18(S1):  319-31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3
    摘要 ( 0 )   PDF (322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6只装有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病管的成年半细毛羊进行试验。通过对饲料子物质在瘤胃内的消失率、瘤胃挥发性脂肪酸、pH值和NH3-N浓度以及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和进入二十指肠氨基酸数量的测定,分别对生大豆粕、菜籽饼和蓖麻饼的热喷处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热喷处理大豆粕、菜籽饼和蓖麻讲,显著地降低了干物质在瘤胃内的消失率;对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进入小肠内氨基酸总量和赖氨酸数量。
    热喷麦秸营养补添效果的研究
    卢德勋,侯桂芝,武立怀,王志铭,贺键
    1997, 18(S1):  324-3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4
    摘要 ( 0 )   PDF (380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装配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成年杂种揭羊9只,分3组进行试验:①热喷麦秸组:该组试羊除每日每只给饲400g基础混合材料外,自由采食热喷麦秸;②热喷麦秸营养补添组:该组试羊饲喂方式基本上和热喷麦秸组相似,所不同的是除基础混合糖料和热喷麦秸外,每日每只试羊另外补饲50g鱼粉和0.75kg青草;③非热喷组:该组试羊每日每只除给饲400g基础混合格料外,另外自由采食未经然喷处理的麦秸。所用的基础混合材料的组成(%)为:玉米60.0;铁皮22.5;大豆饼15.0和混合矿物质2.5。试验总共进行118天。试验期间除观察羊毛生长和增重指标外,主要是对各组试羊的疙胃微生态环境进行了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有周胃内48小时干物质消失率;粗蛋白降解率;瘤胃液的PH值,氨N水平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数量和比例;瘤胃食糜的N/S比;微生物蛋白产量;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进入十二指肠的氨基酸数量以及采食量等多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热喷麦秸补添鱼粉和青饲后,降低了瘤胃内乙酸的比例,提高了丙酸的比例,NGR指标也趋于改善;瘤胃和十二指肠食糜流通量增加;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数量增多;采食量明显提高;同时羊毛生长和增重指标也要比其它两组高。
    热喷蓖麻饼去毒效果毒理试验研究
    刘晓松,高文渊,李国林,李京玉,和平
    1997, 18(S1):  330-3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5
    摘要 ( 0 )   PDF (181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小白鼠采用热喷蓖麻饼饲喂试验,来进行小白鼠的生物学及毒理学测定,对其毒素是否消除,无毒部分蛋白质成分是否受到影响,及动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等问题进行观察。通过病理学、毒理学、急性及亚急性中毒试验、增重试验等,证明了热喷蓖麻饼可以作为植物蛋白质饲料来利用,并提出了最佳安全剂量及逐步增加配合剂量的使用方法。
    热喷麦秸饲喂羔羊试验报告
    侯桂芝,周秀英,贺健
    1997, 18(S1):  334-3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6
    摘要 ( 0 )   PDF (211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选用14只5~6月龄的杂种公羔,分成2组,全部舍饲。试验组饲以热喷麦秸;对照组饲以未经热喷的粉碎麦秸。2组精料补充料同质同量。以增重和饲料报酬作指标来评定热喷处理的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用热喷处理麦秸公羔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21.7%,差异极显著(P<0.01);每千克增重耗料量下降50%左右。
    瘤胃纤毛虫在反刍动物营养和代谢中作用的研究概述
    高民
    1997, 18(S1):  338-3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7
    摘要 ( 0 )   PDF (27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瘤胃纤毛虫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中的作用及对瘤胃内环境指标影响进行了综述。针对纤毛虫正反两方面营养作用,提出控制其种群和密度,结合其它调控技术措施来发挥纤毛出营养潜力的观点。
    通过瘤胃内环境指标对放牧羊整体营养状况检测技术的研究
    李玉荣,卢德勋,奥德,王学荣,高民,王志铭,杜敏,武立怀
    1997, 18(S1):  342-34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8
    摘要 ( 0 )   PDF (179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以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数学为手段,从瘤胃生态环境入手,对放牧羊的整体状况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检测的营养检测技术。此项成果添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一种改进的铬的测定方法
    高民,冯宗慈
    1997, 18(S1):  345-34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69
    摘要 ( 0 )   PDF (117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过氧化钠法的高灵敏度及普通浓硫酸─铜酸钠─过氨酸氧化法操作简便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铬测定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强、准确度高和测定范围广的特声。
    在实用饲粮条件下仔猪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卢德勋,段林瑞,奥德,郭庆亭,杜敏
    1997, 18(S1):  347-34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1997.S1.070
    摘要 ( 0 )   PDF (405KB) ( 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35日龄早期断乳的杂种猪59头,分别进行了3次试验。籍助生长指标和氨代谢指标对体重10~20kg仔猪的蛋白质需要量和能量需要量以及其它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实用饲粮条件下,对于体重10~20kg仔猪来说,以采用20%粗蛋白水平和3.ZMcal/kg饲粮消化能水平为宜。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