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业学报 ›› 2021, Vol. 49 ›› Issue (6): 45-50.doi: 10.12190/j.issn.2096-1197.2021.06.05
李昌龙1,2,3, 赵鹏1,2,3, 姜生秀2,3, 戚福俊1,2,3, 马玉莲1,2,3
LI Changlong1,2,3, ZHAO Peng1,2,3, JIANG Shengxiu2,3, QI Fujun1,2,3, MA Yulian1,2,3
摘要: 【目的】 为斧形沙芥(Puionium dolabratum)人工栽培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通过对斧形沙芥叶和根系的生长量、生物量及其分配的测定,研究斧形沙芥的生长规律。【结果】 斧形沙芥叶和水平根系的生长量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垂直根系的生长量符合多项式规律;垂直根系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有利于幼苗的保存和抗逆性的提高,水平根系通过拓展土壤水分吸收面积适应荒漠干旱气候。叶、总根系、水平根系和垂直根系的生物量呈同步指数函数增长,但增长机制有所不同;叶主要通过增加叶片数量提高生物量,垂直根系不发达,主要通过根径的横向生长方式增加生物量,而水平根系极度发达,通过根系水平拓展增大生物量;生物量增速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和水平根系生物量增速最大,总根系次之,垂直根系最小。在斧形沙芥生长过程中,叶生物量分配占据绝对优势(70%~90%),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总根系生物量分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根系的生物量分配中,垂直根和水平根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二者之间生物量分配差距逐渐减少。【结论】 斧形沙芥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叶和水平根系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增长均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特点,适合在干旱荒漠区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