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作物栽培
    秸秆深翻还田对盐碱化土壤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张皓, 高聚林, 于晓芳, 马达灵, 胡树平
    2023, 51(1):  1-1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1
    摘要 ( 1094 )   PDF (1490KB) ( 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研究秸秆深翻还田下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明确耕作方式对不同程度盐碱化农田改良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2021—2022年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土地上设置农户浅旋不还田(CK)和秸秆深翻还田(DPR)两种耕作方式,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迪卡159和九圣禾257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根系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DPR土壤容重降低,含水量升高,碱解氮、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全盐量、pH值分别降低5.48%~48.98%和1.25%~13.71%;DPR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均显著增加(P<0.05),轻度盐碱化土壤玉米根系指标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增幅分别为62.13%、62.99%、26.46%和69.67%;玉米产量较CK提高14.08%~33.61%,中度盐碱化土壤的增幅最大。【结论】秸秆深翻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全盐量、pH值。随着全盐量的降低,玉米根长、根体积显著增加,从而增加根表面积,提高了玉米植株利用土壤养分的能力,最终使产量增加。
    宽窄行种植对青贮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殷建军, 郭庆瑞, 郭凤琴, 张小娟, 王力
    2023, 51(1):  16-2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2
    摘要 ( 100 )   PDF (607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适宜晋北高寒冷凉区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方法】选用高寒冷凉区大面积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3,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下,设置4个宽+窄行种植模式,分别为65 cm+65 cm、80 cm+50 cm、90 cm+40 cm、100 cm+30 cm,对关键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Pn)、产量、植株性状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大京九23各项光合指标、产量和倒伏率均以90 cm+40 cm最佳,与其他宽+窄行模式相比差异显著(P<0.05);90 cm+40 cm、65 cm+65 cm、80 cm+50 cm种植模式的青贮玉米品质均符合国家品质一级标准。【结论】密度为75 000株/hm2时,青贮玉米大京九23的最佳种植模式为90 cm+40 cm。
    分子生物学
    大蒜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赵永强, 樊继德, 陆信娟, 刘灿玉, 张碧薇, 杨青青, 葛洁, 史新敏, 杨峰
    2023, 51(1):  22-3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3
    摘要 ( 114 )   PDF (893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一套多重RT-PCR方法,用于同时检测和鉴别大蒜大田植株和组培苗5种病毒/病毒组。【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GenBank 公布的参考病毒株序列,设计了5对分别针对青葱潜隐病毒(Shallot latent virus,ShLV)、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arCLV)、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和青葱X病毒属病毒(allexiviruses)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592、431、338、265、190 bp。利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24份大蒜组培苗和48份大田样本进行病毒检测分析。【结果】通过单重/多重PCR及序列比对验证了检测系统的特异性。通过退火温度和引物比例优化,确定退火温度为56.6 ℃且ShLV、GarCLV、LYSV、OYDV、allexiviruses引物体积比为10∶8∶3∶3∶16时,扩增效果最好。5种病毒/病毒组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1.0×102 copies/μL。大蒜组培苗病毒检测结果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大田样品被至少2种病毒/病毒组感染,病毒/病毒组之间可以清晰区分。【结论】开发的多重RT-PCR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和鉴别大蒜ShLV、GarCLV、LYSV、OYDV和allexiviruses这5种病毒/病毒组的感染情况。
    基于农杆菌介导法将CP4-EPSPS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B73的研究
    韩平安, 常悦, 唐宽刚, 李晓东, 王力伟, 梁亚晖, 杨静, 石海波, 吴新荣
    2023, 51(1):  31-3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4
    摘要 ( 1398 )   PDF (1131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培育抗除草剂玉米材料,解决玉米杂草危害问题。【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在玉米自交系B73幼胚中转入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通过PCR、qRT-PCR鉴定转基因植株;利用ddPCR技术筛选低拷贝转基因植株,并对低拷贝植株进行草铵膦抗性鉴定。【结果】在所获得的181株抗性植株中12株为阳性,转基因植株的外源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在转录水平上均能正常表达;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到低拷贝植株5株;抗性鉴定证明转基因植株均具有草铵膦抗性。收获T1代转基因低拷贝植株种子5份。【结论】建立了以B73为受体,基于农杆菌法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
    土壤肥料
    煤泥特性及其对砂性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刘誉, 索全义, 刘巍, 赵才毅, 余晓雯, 蔺方春, 张鹏, 钟磊
    2023, 51(1):  38-4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5
    摘要 ( 307 )   PDF (778KB) ( 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煤泥特性及其对砂性土物理性质的影响,挖掘煤泥在农业上的利用途径。【方法】在分析煤泥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煤泥施用量0(CK)、15 t/hm2(L-1)、45 t/hm2(L-2)、75 t/hm2(L-3)和135 t/hm2(L-4)的无植物模拟培养试验,分析施用煤泥后,砂性土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煤泥镉、汞、铅、铬、砷5类重金属含量低,仅占标准规定值的0.32%~11.55%;黏粒和粉粒高达73.43%;富含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SiO2、Al2O3(相对含量共71.17%),含植物必需大量元素K2O和P2O5(相对含量共2.02%),含植物必需中量元素CaO、SO3、MgO(相对含量共18.00%),含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Fe2O3、MnO、ZnO、CuO、NiO(相对含量共6.73%),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总有机碳含量较高,为240.5 g/kg,轻组、重组有机碳比约为1∶4。施用煤泥可优化砂性土的粒级组成,增加砂性土黏粒(d<2 μm)和粉粒(2~50 μm)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01~4.95个百分点和0.21~0.71个百分点;提高了砂性土毛管孔隙比例,增加幅度为2.29%~16.46%;降低了砂性土的非毛管孔隙比,降低幅度为1.12%~45.42%;增加了砂性土的有效水含量,提高幅度为1.04%~18.89%。与CK相比,L-3和L-4处理均显著增加砂性土内黏粒、粉粒含量和显著降低砂性土容重(P<0.05)。L-3处理土壤毛管孔隙比例最高,为24.90%;土壤非毛管孔隙比例最低,为6.31%;土壤有效水占失水比例最高,为75.27%。【结论】煤泥重金属含量低,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用泥质》的安全指标特性,具有较高的保水性能,富含多种元素,可提供充足的有机碳;对砂性土的物理性质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试验范围内施用煤泥量为75 t/hm2时效果最佳。
    故宫景福宫古树土壤肥力特征分析评价
    高星, 贾慧果
    2023, 51(1):  45-6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6
    摘要 ( 95 )   PDF (2087KB) ( 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故宫景福宫内古树土壤环境现状,保护和提升古树生态系统功能。【方法】通过采集故宫景福宫5个院落土壤并测定不同深度土壤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pH值等共12项化学指标,采用土壤单因子评价、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景福宫古树土壤肥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故宫景福宫古树土壤除少部分区域呈强碱性外,大部分院落土壤呈碱性,整体无盐渍化现象。古树土壤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机质、有效态铁、有效态铜含量基本充足。56%的土壤样品显示有效磷含量偏低;19%的土壤样品未检测出有效态锰、有效态锌。土壤微量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区域分布不均匀。古树土壤pH值权重系数最大(0.119),且与水溶性盐总量、氯离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态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效态铜、有效态锌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解性氮(0.111)和有机质(0.114)的权重系数也相对较大,且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古树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处于0.462~0.633,平均值为0.540,整体属于较好水平(IFI≥0.5)。各院落古树土壤肥力水平为景福宫西区域>景福宫西南区域>佛日楼区域>梵华楼区域>景福宫南区域。【结论】故宫景福宫区域古树土壤肥力水平整体较好,但不同院落间土壤肥力存在差异,并未达到理想的环境状态。
    植物保护·园艺
    内蒙古设施番茄、辣椒主要病毒病种类分析
    王燕春, 奥妮, 陈琪, 徐佳, 杨春喜, 宋培玲, 高娃, 王秀芝
    2023, 51(1):  61-7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7
    摘要 ( 1031 )   PDF (991KB) ( 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内蒙古主要设施蔬菜生产区的番茄、辣椒进行病毒病检测,明确当前优势病毒种类、分布和侵染情况,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病毒病的危害、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2021—2022年,在内蒙古主要设施蔬菜生产区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采集番茄、辣椒疑似病毒病样品,利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结果】共采集感病样品327份,检出病毒15种,其中,赤峰市12种、呼和浩特市8种、包头市7种;番茄上共检出病毒12种,辣椒上共检出病毒8种。检出率较高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蚕豆萎蔫病毒2号(BBWV2)、番茄斑萎病毒(TSWV)。CMV总检出率为66.35%,且在番茄、辣椒以及不同采集区的检出率均大于60%;PMMoV、BBWV2总检出率分别为14.22%、11.37%,主要侵染辣椒,在辣椒上的检出率分别为45.61%、36.84%;TSWV仅在番茄样品中检出,总检出率为11.37%,且在赤峰市番茄上的检出率最高(23.71%)。PMMoV、BBWV2、南方番茄病毒(STV)、辣椒脉黄化病毒(PeVYV)、烟草扭脉病毒(TVDV)、马铃薯Y病毒(PVY)、辣椒隐潜病毒2号(PCV2)、甜椒内源RNA病毒(BPEV)在内蒙古番茄、辣椒上属首次报道。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辣椒复合侵染率高达49.12 %,以CMV与其他一种或多种病毒的复合类型为主,占复合侵染总比率的66.20%。【结论】CMV为当前内蒙古设施蔬菜番茄、辣椒的优势病毒,常与其他病毒构成复合侵染。CMV、PMMoV、BBWV2均为内蒙古辣椒上的优势病毒;TSWV在赤峰市番茄上发生严重,且扩展速度快。
    油菜水浸提液自毒作用的研究
    石丹妮, 冯煜琳, 常静, 李睿光, 高玉莲, 李海平
    2023, 51(1):  72-7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8
    摘要 ( 228 )   PDF (843KB) ( 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油菜水浸提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室内提取油菜水浸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3个浓度(0.025、0.050、0.100 g/mL)分析其对油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主要营养物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油菜水浸提液0.050 g/mL和0.100 g/mL可显著降低油菜种子发芽率(P<0.05);0.025 g/mL浓度时油菜茎长表现为促进作用,0.050、0.100 g/mL浓度时油菜茎长表现为抑制作用;3个浓度均对油菜幼苗根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油菜水浸提液浓度升高,油菜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0.100 g/mL浓度可显著降低油菜蛋白质含量(P<0.05);0.050 g/mL浓度时油菜的脯氨酸含量较对照高115.39%;经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处理后油菜的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水浸提液浓度为0.025 g/mL时油菜幼苗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处理后的油菜丙二醛含量变化不同。【结论】油菜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
    鹰嘴豆生物活性成分、功效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冯浩强, 海婷玉, 吴星霖, 万政良, 张严亮, 戴小华
    2023, 51(1):  79-8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09
    摘要 ( 114 )   PDF (759KB) ( 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鹰嘴豆为豆科植物鹰嘴豆的干燥种子,营养价值较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癌、抑菌等功效。鹰嘴豆的成分不同所用的提取方法也不同。文章对鹰嘴豆的生物活性成分、功效、提取方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鹰嘴豆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功效的研究拓宽思路。
    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细蒙, 黄茜, 郑慧欣, 金慧羚, 黄欣阳, 孟信刚
    2023, 51(1):  85-9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10
    摘要 ( 144 )   PDF (839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的发展完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高分辨质谱技术发展迅速,因其较高的分辨率和质量精确度,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文章概括了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气相、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综述了近5年来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食品和环境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不同萃取方式下熟化马铃薯挥发性物质分析
    张欣昕, 张福金, 康博洋, 郭志刚, 黄洁
    2023, 51(1):  100-10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12
    摘要 ( 73 )   PDF (629KB) ( 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明熟化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方法】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提取熟化马铃薯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2种萃取方法共鉴定出5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SDE法鉴定出24种,醛类、醇类和杂环化合物鉴定物质占比较多,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的44.27%、23.79%和18.34%;其次是酮类、烷烃类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1.00%以上;酸类物质相对含量最低,为0.83%。HS-SPME法鉴定出29种,为醛类、醇类、酮类、杂环化合物和其他物质,其中醛类物质最多,占比73.57%,烷烃类、酯类和酸类均未检出。【结论】2种萃取方法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10种,以醛类为主,被认为是熟化马铃薯的主体风味成分,其中,3-甲硫基丙醛、5-甲基呋喃醛、苯乙醛和壬醛相对含量较高,初步判定是马铃薯的关键香气成分。
    饲喂葛叶对豆天蛾幼虫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谢洁微, 李雪玲, 施庆珊, 吴俊松, 朱剑锋, 李锐明, 胡文锋
    2023, 51(1):  107-11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13
    摘要 ( 129 )   PDF (1795KB) ( 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葛叶替代传统的大豆叶饲喂对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ingtauica)幼虫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大小一致、健康水平接近的0日龄豆天蛾幼虫,分别用葛叶(试验组)和大豆叶(对照组)饲喂,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头幼虫,对比分析幼虫生长性能、存活率、饲料转化率、料重比、营养成分、肠道菌群多样性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大豆叶相比,饲喂葛叶的豆天蛾幼虫(25日龄)存活率(57.54%)和饲料转化率(0.24 g/g)更高、料重比(1.90 g/g)更低。饲喂葛叶的豆天蛾幼虫生长性能较好,葛叶组25日龄幼虫的平均体长(72.27 mm)、平均体宽(11.99 mm)和平均体重(7.34 g)均高于大豆叶组;幼虫(干重)粗蛋白(64.12%)、粗脂肪(18.15%)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37.72%)均高于大豆叶组。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葛叶组幼虫中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大豆叶组,主要包括厚壁菌门和多种有益菌属。【结论】综合考虑幼虫品质和经济效益,用葛叶替代大豆叶可以提高豆天蛾幼虫的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多样性。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
    “双碳”目标下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张标, 黄天辰
    2023, 51(1):  118-12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14
    摘要 ( 152 )   PDF (970KB) ( 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双碳”和粮食安全双重目标约束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撑和政策参考。【方法】以我国粮食主产区安徽省为例,基于2011—2020年16个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和Tobit模型,从时序和空间角度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评估,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综合效率为0.593,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纯技术效率为0.808,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规模效率为0.731,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规律。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大部分地区在农业绿色生产的资源利用和规模投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冗余,导致其效率未达到生产最优;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而城镇人口比重和受灾情况则显著降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结论】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化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积极因素。
    高光谱技术在园艺学科研究的文献分析
    樊丽, 黄云, 胡伟, 张辰, 刘艳
    2023, 51(1):  128-1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1.15
    摘要 ( 122 )   PDF (1140KB) ( 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高光谱技术在园艺学科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探究高光谱技术在园艺学科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文文献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我国高光谱技术在园艺学科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文献的历年发文量、研究主题分布、期刊来源分布、资助基金分布、作者和机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1月—2022年4月,我国园艺学科高光谱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共筛选出696篇,期间发文量逐年增加,其中,2012—2016年发文量增长较快;2021年发文量最高,为79篇。高频主题词主要包括高光谱、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检测、叶绿素含量、高光谱成像等,发表文章中资助基金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浙江大学何勇教授,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结论】近年来高光谱技术在园艺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多,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研究水平和层次大幅度提高。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