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5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
    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建甜菜BvCENH3基因突变体的研究
    韩平安, 唐宽刚, 常悦, 孙瑞芬, 王良, 张自强, 付增娟, 赵尚敏, 吴新荣, 李晓东
    2023, 51(2):  1-1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1
    摘要 ( 735 )   PDF (1023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甜菜BvCENH3基因进行编辑,建立甜菜高效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方法】以BvCENH3为编辑目标,设计双靶标构建基因编辑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甜菜叶柄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转基因植株突变情况,通过微滴数字PCR技术筛选低拷贝编辑植株。【结果】获得82株甜菜转基因植株,其中40株被成功编辑,编辑效率为48.78%,靶标1效率优于靶标2。突变类型有单碱基替换(T→G、A→C)、碱基缺失(TC、TCTC缺失)等5种。筛选出23株低拷贝编辑植株,BvCENH3插入拷贝数为1.1~1.9。【结论】成功对甜菜BvCENH3进行定点编辑,获得40株BvCENH3基因突变体。初步创建了甜菜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为甜菜单倍育种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裸燕麦新品种(品系)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与适应性综合评价
    郑成忠, 徐振朋, 张子臻, 王千军, 梅雪, 孙影, 王凤梧, 叶录
    2023, 51(2):  12-2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2
    摘要 ( 833 )   PDF (981KB) ( 3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适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栽培的裸燕麦品种(品系),为该地区的燕麦引种、品种选育及新品种示范推广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全国新选育出的12个裸燕麦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燕麦品种(品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参试的12个裸燕麦品种(品系)均能在当地正常成熟。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品系)有:201229-1-2、张莜8号、坝莜18号,坝莜18号在株高(136.10 cm)、主穗长(22.03 cm)、穗粒重(2.94 g)、分蘖数(3.58个)、千粒重(30.14 g)上表现较好;201229-1-2在分蘖数(4.20个)、小穗数(35.73个)、穗粒重(2.06 g)上表现较好;张莜8号在千粒重(30.14 g)上表现较好。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品系)有坝莜18号、201229-1-2、白燕16号,分别为3 250.05、3 330.00、3 157.80 kg/hm2。品质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品系)有张莜9号(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6.57%)、晋燕18号(β-葡聚糖含量最高,为5.00%)、魏都莜5号(淀粉含量最高,为61.98%)、201229-1-2(粗脂肪含量和籽粒容重最高,分别为5.51%、709.00 g/L)。主成分分析评价表明,坝莜18号、白燕16号、张莜8号、201229-1-2号综合得分较高,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均相对较为突出。【结论】综合性状较好的裸燕麦品种(品系)有坝莜18号、白燕16号、张莜8号、201229-1-2,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推广种植,尤以坝莜18号突出。
    土壤肥料·园艺
    耕作方式对内蒙古旱作区土壤水热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程志鹏, 张成泽, 王富贵, 王振, 张悦忠, 闫立伟, 梁红伟, 杨志红, 高聚林, 王志刚
    2023, 51(2):  22-3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3
    摘要 ( 1107 )   PDF (1614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动态及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内蒙古旱作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规垄作(CP)、秸秆离田免耕(NT)、秸秆覆盖免耕(RNT)、秸秆覆盖条耕(RST)4个处理,于2021—2022年玉米各生育时期监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测定各生育时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时测定产量。【结果】与CP相比,NT、RNT、RST降低了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平均温度及0~5 cm土壤活动积温,其中,NT、RNT 0~5 cm土壤活动积温2年平均分别显著降低69.81、127.52 ℃(P<0.05),而RST仅降低18.94 ℃,差异不显著(P>0.05);RNT、RST显著提高了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贮水量(P<0.05),较CP、NT平均分别提高107.75、74.14 mm和71.50、37.89 mm。玉米出苗率RST较NT、CP、RNT平均分别提高1.58%、9.28%和9.11%;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2年均表现为RST>NT>CP>RNT,其中,RST较CP、NT、RNT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1.68%、4.47%和12.69%,产量分别提高6.06%、4.22%和7.21%,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7.63%、5.61%和6.52%。【结论】秸秆覆盖条耕具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显著提高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是实现内蒙古旱作区玉米增产增效的耕作方式之一。
    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燕麦群体结构建成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孙悦颖, 刘景辉, 米俊珍, 赵宝平, 李英浩
    2023, 51(2):  33-4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4
    摘要 ( 72 )   PDF (869KB) ( 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燕麦群体结构及根系生长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设不施乳酸菌复合制剂和化肥(CK)、单施化肥(A)、乳酸菌复合制剂和化肥配施(AB)、单施乳酸菌复合制剂(B)4个处理,研究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燕麦群体结构建成、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单施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燕麦有促生作用,可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建成,且成穗数较CK显著提高了6.15%~9.29%(P<0.05);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燕麦根系形态指标,但与CK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促进了燕麦增产,且单穗粒数较CK显著提高了 18.25%~23.14%(P<0.05)。乳酸菌复合制剂和化肥配施条件下,燕麦群体结构建成及根系生长表现最佳,分蘖数和成穗数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16.88%~23.90%和22.13%~27.30%(P<0.05),成穗数较A显著提高了8.76%~9.16%(P<0.05);可有效提高燕麦根系形态指标参数,根系平均表面积和根系生物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49.17%~52.01%和37.02%~44.31%(P<0.05);促进了燕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提高,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33.20%~33.23%和54.66%~60.39%(P<0.05),生物产量较A显著提高了19.73%~20.41%(P<0.05)。【结论】施用乳酸菌复合制剂能够促进燕麦群体结构建成和产量提高,改善其根系形态指标,且乳酸菌复合制剂和化肥配施效果更佳。
    鹰嘴豆氮磷钾肥配施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范雅芳, 陈文晋, 孔庆全, 贺小勇, 郭晨, 刘剑, 张利俊, 郭利明, 贺有权, 胡瑞峰
    2023, 51(2):  41-4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5
    摘要 ( 121 )   PDF (736KB) ( 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内蒙古鹰嘴豆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为当地及类似地区鹰嘴豆生产节本增效及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蒙鹰3号鹰嘴豆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回归设计,设置氮、磷、钾肥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组合,分析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鹰嘴豆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模型对单元肥效模型进行拟合,明确N、P2O5、K2O最佳施用量。【结果】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鹰嘴豆株高、植株冠幅、单株粒数和有效荚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主茎节数、单株一级分枝、荚长、荚宽和百粒质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通过比较处理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0、120.0、75.0 kg/hm2)和处理6(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120.0、75.0 kg/hm2),施N 150.0 kg/hm2较不施氮增产705.19 kg/hm2;通过比较处理4(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0、75.0 kg/hm2)和处理6,施P2O5 120.0 kg/hm2较不施磷增产556.13 kg/hm2;通过比较处理8(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120.0、0 kg/hm2)和处理6,施K2O 75.0 kg/hm2较不施钾增产254.37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120.0、75.0 kg/hm2时,鹰嘴豆的最高产量为2 582.37 kg/hm2,其肥料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一元二次模型对单元肥效模型的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N、P2O5、K2O最佳施用量为148.5、112.6和72.8 kg/hm2,鹰嘴豆最佳经济产量分别为2 535.07、2 541.57和2 589.79 kg/hm2。【结论】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120.0、75.0 kg/hm2时,鹰嘴豆的最高产量为2 582.37 kg/hm2。通过一元二次模型拟合,鹰嘴豆N、P2O5、K2O在内蒙古的最佳施用量为148.5、112.6和72.8 kg/hm2时,最佳经济产量为2 535.07~2 589.79 kg/hm2
    不同肥料处理对瑞阳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丽, 孙鲁龙, 李智锋, 张学良, 郭雄雄, 梁俊
    2023, 51(2):  49-5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6
    摘要 ( 79 )   PDF (696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肥处理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苹果萌芽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设置不同氮磷钾肥处理,S1处理(42﹑13﹑26 kg/hm2,42﹑21﹑41 kg/hm2,19﹑12﹑63 kg/hm2,14﹑4﹑80 kg/hm2),S2处理(46﹑8﹑30 kg/hm2,46﹑16﹑45 kg/hm2,23﹑16﹑60 kg/hm2,0﹑8﹑75 kg/hm2),S3处理(51﹑10﹑22 kg/hm2,42﹑18﹑50 kg/hm2,23﹑9﹑68 kg/hm2,0﹑10﹑80 kg/hm2),常规施肥为对照(CK),以9年生苹果品种瑞阳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与CK相比,S1、S2、S3处理苹果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产量均呈现增大趋势,S1处理苹果的产量、商品率较CK分别增加4.0%、3.8%。不同肥料处理对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影响最大的是果面色泽,与CK相比,S1、S2、S3处理的果面色泽具有降低趋势,其中S3处理的着色程度(a*值)有所增加;与CK相比,S1处理色泽亮度(L*值)、底色(b*值)显著减小(P<0.05),但色泽比、果形指数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大的有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不同肥料处理果实硬度有增大趋势,且S1处理果实硬度与CK相比显著增加9.5%(P<0.05);S1处理可滴定酸含量较CK显著降低25.0%(P<0.05);S1处理的固酸比较CK显著增大29.3%(P<0.05)。【结论】S1处理苹果的产量增加、商品率提升,苹果整体品质表现较优。
    生理生化·植物保护
    轮作对旱地谷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瑞, 梁鸡保, 白伟, 冯佰利, 漆栋良
    2023, 51(2):  56-6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7
    摘要 ( 69 )   PDF (938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旱地谷豆种植中轻简高效的轮作模式。【方法】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黑豆-谷子(B-M/M-B)、黑豆-黑豆-谷子(B-B-M)、黑豆-谷子-谷子(B-M-M)、黑豆-马铃薯-谷子(B-P-M)种植模式下谷子、黑豆光合特性、产量及效益变化。【结果】3个主要生育时期,B-P-M模式黑豆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增加(P<0.05),谷子的Pn、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P<0.05);不同轮作模式黑豆、谷子的Gs差异显著(P<0.05)。B-P-M模式黑豆和谷子的产量表现最好,分别为2 401.51、4 522.23 kg/hm2;B-M-M模式产量分别为2 336.66、3 479.25 kg/hm2;B-M/M-B模式产量分别为2 265.32、4 250.55 kg/hm2。B-M/M-B模式效益最高,为56 348.78元/hm2,产投比为2.18;其次为B-P-M模式,效益为8 531.21元/hm2,产投比为1.80。【结论】黑豆-谷子(B-M/M-B)种植模式产投比最高,适宜在旱地推广。
    种植密度对扁蓿豆生产性能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万鹏, 朱琳, 李悦煊, 李志勇, 郭茂伟, 孙娟娟, 李鸿雁
    2023, 51(2):  65-7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8
    摘要 ( 90 )   PDF (910KB) ( 2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扁蓿豆生产性能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进行,以科尔沁沙地扁蓿豆为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行距处理,设置100、140、180 cm 3个水平,副区为不同株距处理,设置100、80、60 cm 3个水平,分析不同株行距对扁蓿豆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生产性能,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株行距80 cm×140 cm处理下,扁蓿豆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29 375.000、10 784.722 kg/hm2;株行距80 cm×100 cm处理下,扁蓿豆种子产量最高,为645.833 kg/hm2;株行距80 cm×140 cm处理下,扁蓿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室内部光强均最高,分别为1.356 μmol/(m2·s)、0.018 mol/(m2·s)、0.808 mmol/(m2·s)和1 201.544 mol/(m2·s)。【结论】科尔沁沙地扁蓿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种植的适宜株距为80 cm,行距为100~140 cm,该密度下其生产性能和光合特性较好。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沙棘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崔晓晗, 叶丽红, 贾文龙, 东保柱, 张敏, 宋阳
    2023, 51(2):  74-8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09
    摘要 ( 66 )   PDF (2816KB) ( 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沙棘叶片解剖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沙棘抗旱耐涝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年生中国沙棘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水涝处理,以常规灌水为对照(CK),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其幼叶及老叶解剖结构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变化情况。【结果】干旱条件下,沙棘幼叶的叶片、表皮及栅栏组织显著增厚(P<0.05);老叶的叶片、下表皮及栅栏组织厚度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上表皮及海绵组织显著增厚(P<0.05);幼叶栅海比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较CK升高,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降低,老叶与之相反;幼叶的叶脉、维管束及木质部最大导管直径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老叶显著增粗(P<0.05)。水涝条件下,沙棘幼叶变薄,老叶厚度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K相比,幼叶及老叶均表现出栅栏组织变薄、海绵组织增厚、栅海比和CTR降低、SR升高;幼叶主叶脉和木质部最大导管直径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维管束直径显著减小(P<0.05),而老叶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靠近顶端生长点的沙棘幼叶通过调节叶肉结构适应不同水分条件,靠近茎基部的老叶通过调节叶脉维管组织适应不同水分条件。
    设施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高婧, 刘燕, 杨永青, 狄洁增, 王永, 康立茹, 肖猛
    2023, 51(2):  83-9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0
    摘要 ( 64 )   PDF (1456KB) ( 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设施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对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3个设施番茄种植地块的疑似灰霉病病样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在离体茎秆和果实上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致病性回接测定和再分离。【结果】从病茎和病果上共分离到7株病原菌,ITS rDNA序列与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同源性为99.60%~100%(GenBank的序列登录号为KP151610、KX426964、ON566787),说明7株菌均属于灰葡萄孢菌。挑选其中2株菌G4和JW1接种到健康的设施番茄茎秆和果实上,灰霉病的发病率为100%。【结论】引起设施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与环境
    氨氮质量浓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
    朱教宁, 高莉, 张静璇, 李永平, 汤昀, 史向远, 王秀红
    2023, 51(2):  91-10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1
    摘要 ( 72 )   PDF (1233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氨氮质量浓度对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及产甲烷菌群落的影响。【方法】以鸡粪和玉米秸秆的混合物作为发酵原料,以不添加氮源的处理为对照,通过添加外源氮源设置不同氨氮质量浓度1 500、3 000、4 500、6 000 mg/L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的产甲烷特性和产甲烷菌群落变化规律。【结果】氨氮质量浓度<3 000 mg/L时,对发酵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氨氮质量浓度≥3 000 mg/L时,厌氧消化系统受到明显的抑制,表现为产甲烷高峰期滞后、原料累积产甲烷量下降、游离氨(FAN)含量增加、挥发性脂肪酸(VFAs)积累。氨氮质量浓度为3 000、4 500、6 000 mg/L 时,其原料累积产甲烷量分别为119.50、96.60、64.52 mL/gVS,较对照分别降低16.66%、32.67%、55.03%,其中,6 000 mg/L的氨氮质量浓度已超过了IC50(半抑制浓度)。当氨氮质量浓度<3 000 mg/L时,嗜乙酸型产甲烷菌属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为优势产甲烷菌属;当氨氮质量浓度继续提升至3 000 mg/L及以上时,产甲烷菌群发生改变,甲烷鬃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氨氮耐性较高的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属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和甲烷囊菌属(Methaanoculleus)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结论】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系统内的氨氮质量浓度高于1 500 mg/L时,对嗜乙酸型产甲烷菌产生了抑制作用,造成发酵原料累积产甲烷量降低,促使优势产甲烷菌群由嗜乙酸型逐渐向氢营养型转变。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
    刘博, 刘冠志, 刘果厚, 慕宗杰, 包海明
    2023, 51(2):  101-10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2
    摘要 ( 93 )   PDF (623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厘清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为该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形成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名录,并通过区系研究方法对其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53种,隶属24科38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2种、内蒙古珍稀林木29种。种子植物的生活型以木本植物为主,共29种,占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总种数的54.7%;草本植物23种,占总种数的43.4%。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共43种,占总种数的81.1%。植物区系以华北分布种和东亚分布种为主。【结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地理成分较为丰富,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反映了大青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水产·农业信息技术
    盐度对养殖大麻哈鱼生长性能、鳃三磷酸腺苷酶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李培伦, 刘嘉成, 鲁万桥, 王继隆
    2023, 51(2):  108-11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3
    摘要 ( 71 )   PDF (808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盐度对养殖大麻哈鱼生长性能、鳃三磷酸腺苷酶(ATP酶)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设置淡水(CK)、盐度8‰、盐度16‰和盐度24‰处理,42 d后统计大麻哈鱼(2龄)的生长性能,测定鳃ATP酶活力,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盐度8‰处理大麻哈鱼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374.95 g、29.41%和0.61 %/d,显著高于CK和盐度24‰处理(P<0.05);盐度16‰处理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大麻哈鱼鳃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盐度8‰处理酶活力最高,分别为1.89、1.46 U/mg。肝脏SOD、CAT活力均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盐度16‰处理酶活力最高,分别为244.49、34.16 U/mg;GSH-PX活力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CK、盐度8‰、盐度16‰处理显著高于盐度24‰处理(P<0.05);ACP活力随盐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AKP活力随盐度升高逐渐下降,CK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CK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T-AOC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麻哈鱼在2龄生长阶段养殖水体中适宜的盐度应介于8‰~16‰。
    基于时序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地表覆盖物多维光谱特征分析——以新疆阿拉尔市垦区为例
    卢吉瑞, 陈万基, 赵阳, 张仁凤
    2023, 51(2):  116-12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4
    摘要 ( 66 )   PDF (1992KB) ( 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新疆南部主要农作物光谱特征,为该地区大范围农作物的识别监测、精准提取等提供便捷。【方法】基于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对新疆南部阿拉尔市垦区地表覆盖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端元光谱特征分析提取信息,构建二维(波长-反射率)光谱空间模型和三维(时相-波长-反射率)光谱空间模型,分析垦区4—10月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光谱特征。【结果】根据不同时相相同区域的光谱曲线特征判断出了垦区农田所种植农作物的缓苗期、旺盛期、结果期等生长周期;通过计算地表覆盖物光谱曲线平均值,构建了平均光谱曲线,反映出其在特定时间段内总体反射率特点,棉花整体反射率高于玉米和枣树,红外波段区间水稻的吸收能力明显较强,沙地、水体光谱曲线趋于平滑稳定;以时间为基础,最大值光谱反射率曲线可突出农作物的特性,棉花反射率较高,玉米反射率偏低,水稻反射率相对稳定。在植被生长周期内单个时间点的光谱反射率切面曲线均遵循植被光谱曲线特征,可见光区间为波谷,波峰出现在近红外区间,棉花、枣树、玉米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在三维光谱空间模型中,波谱曲面整体趋势相似;沙地、水体整体反射率不高,多集中于25%以下,其光谱反射曲线各具特点。【结论】新疆南部阿拉尔市垦区的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内,不同波长所对应的反射率不同;在植被缓苗期可见光波段对光的吸收能力均偏弱,反射率较高;在植被旺盛期可见光波段对光的吸收能力均偏强,反射率较低。沙地较农作物反射率相对稳定,水体反射率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且数值不高。
    深度学习与全景图像技术在植物景观指标量化中的应用研究
    王思阳, 路毅
    2023, 51(2):  126-1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3.02.15
    摘要 ( 67 )   PDF (1713KB) ( 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与全景图像技术在植物景观指标量化中的应用特征,为评价指标的量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植物景观评价进行检索,统计传统植物景观高频评价指标的应用特征,根据是否适于应用深度学习与全景图像技术指标量化进行划分,并分析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形式、促进作用及难以操作的原因。【结果】深度学习与全景图像技术在植物景观指标量化中,具有数据收集完整性和数据处理科学性的优化作用;同时该技术简化了繁复的人工操作流程、降低了技术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在植物景观指标量化中适用性较广。【结论】在适用范围上,深度学习适用性广泛;在适用条件上,大多受制于图像传递信息的局限性,需要传统调研方式进行补足;在未来发展上,深度学习与全景图像技术在植物景观指标量化中依旧存在很多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有待实践。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