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5年 第3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11-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林蛙油蛋白胰蛋白酶水解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郑雪,刘建博,王春清,赵桂英,张克勤,马丽娟
    2015, 36(11):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1
    摘要 ( 47 )   PDF (930KB) ( 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胰蛋白酶水解林蛙油蛋白,并制备不同浓度林蛙油蛋白胰蛋白酶水解物,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试验和巨噬细胞体外释放NO试验,观测林蛙油蛋白胰蛋白酶水解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林蛙油蛋白胰蛋白酶水解物对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当该水解物浓度大于100μg/m L时,对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杀伤功能的促进效果极显著(P<0.001);当该水解物浓度大于200μg/m L时,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促进效果极显著(P<0.001)。该试验表明林蛙油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物可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P<0.001),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效果增强。
    影响林蛙油营养成分的因素
    赵立香,李荣权,吴艳玲
    2015, 36(11):  4-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2
    摘要 ( 68 )   PDF (451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林蛙油营养成分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对地理环境、养殖方式、林蛙油制备方法、林蛙种类、采收季节以及贮存方法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述,以期为林蛙养殖者提供参考。
    短波紫外线照射对茼蒿贮存期间失重率和VC含量的影响
    方蕾,刘端亚,孙爽,金兆会,蔡亮亮,朱琦
    2015, 36(11):  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3
    摘要 ( 41 )   PDF (443KB) ( 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新鲜茼蒿为对象,研究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茼蒿贮存期间失重率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照能够明显降低茼蒿的失重率和VC损失,从而延长保鲜时间。
    高寒地区奶牛乳头药浴液效果对比验证分析
    庞云,韩吉雨,刘琪,李俊良,王典,兰儒冰,张彩霞,宋建宏,何志辉,宋丽华
    2015, 36(11):  7-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4
    摘要 ( 63 )   PDF (687KB) ( 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验证不同品牌奶牛乳头药浴液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效果,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提高牛奶质量,对比了3种不同品牌奶牛乳头药浴液的应用效果。将300头胎次、泌乳天数、体重相近的泌乳奶牛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在牛舍内-2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莫冻牌奶牛乳头药浴液在防冻、杀菌、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和乳房炎的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碘甘油奶牛乳头药浴液和露利牌奶牛乳头药浴液仅在杀菌方面起到明显作用。
    不同剂量川芎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岩
    2015, 36(11):  10-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5
    摘要 ( 66 )   PDF (464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实验使用普通小白鼠,随机分成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均给予不同剂量的川芎多糖灌胃,检测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以观察川芎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20 mg/(kg·BW)剂量组能同时提高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即促进胸腺和脾脏的发育,使吞噬细胞的活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川芎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紫黄散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付艳芳,姚维平,马少朋,高桂生,史秋梅,张艳英,高光平
    2015, 36(11):  12-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6
    摘要 ( 55 )   PDF (983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旨在研究中兽药复方紫黄散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昆明系小鼠,利用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紫黄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0.25 m L/(10 g·BW·d)的生理盐水、紫黄散口服液及玉屏风口服液,均连续灌胃14 d。另取健康小鼠2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给药第0天、第7天、第14天各组小鼠的血液WBC含量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给药第0天的血液WBC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表明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给药第7天和第14天,紫黄散组小鼠的血液WBC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紫黄散组小鼠给药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液WBC含量显著高于给药第0天(P<0.05);给药第7天及第14天,紫黄散组小鼠血清IL-2、IL-4、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健康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紫黄散口服液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中药免疫增效剂及其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李磊,刘畅,图门巴雅尔,宁康健,姜锦鹏,陈文静,王黎
    2015, 36(11):  15-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7
    摘要 ( 66 )   PDF (1062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免疫增效剂以其低毒、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中药免疫增效剂在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强动物抗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中药免疫增效剂及其在畜禽养殖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免疫增效剂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其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影响奶牛营养需求的生理曲线与阶段饲养技术
    赵磊,吴志红,马燕芬,高民
    2015, 36(11):  18-1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8
    摘要 ( 48 )   PDF (1167KB) ( 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奶牛处于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需求的差异很大,准确了解影响奶牛营养需求的不同生理曲线,有助于对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对影响奶牛营养需求的生理曲线与阶段饲养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经营者和牧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新型蛋白饲料——酒精糟及残液干燥物(DDGS)
    张彩云
    2015, 36(11):  22-2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09
    摘要 ( 308 )   PDF (777KB) ( 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缺乏,开发新的蛋白饲料资源迫在眉睫。酒精糟及残液干燥物(DDGS)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饲料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主要对DDGS的加工工艺进行综述,以期为DDGS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益生菌发酵处理玉米秸秆效果研究
    茹婷,纪亿,赵丽梅,王卫东,张美迪,冯子波,张乐芬,陈艳君,马惠茹
    2015, 36(11):  25-2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0
    摘要 ( 161 )   PDF (493KB) ( 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益生菌发酵玉米秸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动物消化利用率,节约饲料成本。选取3株分离自传统发酵面粉中的酵母菌J1、J2、J3,利用酵母菌J2、J3、J1和J2组合(J1∶J2=2∶1)、J1和J3组合(J1∶J3=2∶1)分别处理玉米秸秆,并检测发酵玉米秸秆中的CP、NDF、ADF含量。结果表明,酵母菌J2对玉米秸秆中NDF、ADF的降解影响较大,可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粗纤维,但对玉米秸秆的CP作用甚微;酵母菌J3对玉米秸秆CP含量有明显提高,但对NDF、ADF降解较少;组合菌种J1和J3对玉米秸秆CP含量也有明显提高,且可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组合菌种J1和J3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综合改善效果最佳,具有开发为玉米秸秆发酵剂产品的潜力。
    鸡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
    袁晓丹,龙淼
    2015, 36(11):  27-2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1
    摘要 ( 114 )   PDF (1011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肠道微生物参与鸡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全过程,对宿主健康起重要作用。综述了影响鸡肠道微生物平衡的因素(宿主、日龄、饲养环境、日粮、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及其调控措施,以期为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笋壳饲料高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发展前景
    曾俊棋,岳万福
    2015, 36(11):  31-3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2
    摘要 ( 40 )   PDF (712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笋壳是农业废弃物,产量巨大,是一种潜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根据笋壳的资源化利用现状,综述近年来我国笋壳高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不同刈割高度对香茅草生物量及香茅草精油含量的影响
    郇树乾,王坚,王志勇
    2015, 36(11):  33-3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3
    摘要 ( 148 )   PDF (457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田条件下,以香茅草为研究材料,研究在40、70、100、130 cm的生长高度下刈割对香茅草生物量及香茅草精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香茅草生物量和香茅油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在100 cm的刈割高度下,香茅草的生物量和香茅草精油浸提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 120 kg/hm2和371.26 L/hm2。
    西藏拉萨地区种植5种燕麦品种比较试验
    多吉顿珠
    2015, 36(11):  35-3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4
    摘要 ( 118 )   PDF (626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西藏拉萨地区对"锋利燕麦""青永473""绿麦""白燕9号"和"丹麦444"5种燕麦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比较5个燕麦品种在产草量、生长速度、株高等性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燕麦在拉萨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绿麦"在生长高度、生长速度等方面表现最好,其次为"青永473","白燕9号"综合表现最差。
    大米草饲料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
    曾俊棋,岳万福
    2015, 36(11):  38-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5
    摘要 ( 50 )   PDF (450KB) ( 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米草是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广泛,其营养丰富,是一种潜在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综述了大米草的营养含量、饲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及近年来我国大米草饲料开发的进展情况,以期为大米草饲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反枝苋的栽培技术与利用价值
    贾明,赵和平,丁海君,白春利,张雨军
    2015, 36(11):  39-3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6
    摘要 ( 271 )   PDF (458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苋科、苋属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具有饲用、粮用、药用等多种应用价值。对反枝苋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栽培管理技术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反枝苋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苏丹草开花授粉后种子发育规律及特性的研究
    王菊花
    2015, 36(11):  41-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7
    摘要 ( 70 )   PDF (681KB) ( 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苏丹草种子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生长发育特性,于2013年8月在宁夏盐池县草原试验站试验田标记盛花期花序500个,并逐个将每个花序上已经开过和未开的小花剪出。分别于处理后第5、10、15、20、25、30、35、40天共分8期观测和收获种子。于2014年5月对发芽的种子进行授粉,分别对授粉后15(处理A)、20(处理B)、25(处理C)、30(处理D)、35(处理E)、40 d(CK)的种子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其出苗率、物候期、株高、分蘖期及产草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苏丹草授粉后20 d的种子已经具有较强的发芽和出苗能力,30 d硬实,40 d完熟,20 d后用其播种虽然对植株生长的前期影响较大,但到中期该影响逐渐减弱或消失,到生长期末,其植株在高度、分蘖数及产草量等方面与用完熟种子播种长出的植株相近。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干旱原因分析
    宝乌日其其格
    2015, 36(11):  45-4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8
    摘要 ( 36 )   PDF (581KB) ( 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近年来持续干旱,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对该旗2001—2011年共11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干旱除了与降水量的减少有关,还与气温、日照、风速三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得出了三因子与蒸发量相关性大小的排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夏季气候影响评价10年回顾
    朱蒙芬
    2015, 36(11):  47-4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19
    摘要 ( 52 )   PDF (961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06年至2015年夏季(注:6月1日至8月31日)气候影响评价进行了回顾。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主要气候特点:10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值。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2007、2010、2011、2015年以旱灾为主;2013年洪涝灾害频发;2009年旱涝交替、农业气象灾害较重;2012、2014年水热匹配适宜,为偏丰年。
    同期发情处理绵羊发情规律探讨
    包花拉,莫德日乐吐,王海军,黄晓刚,闫俊,王建国
    2015, 36(11):  5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0
    摘要 ( 39 )   PDF (1207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最佳人工输精时间,缩短胚胎移植供体、受体发情同步差,采用孕激素阴道海绵栓+PMSG+PG法对胚胎移植供体、受体绵羊进行发情同期化处理,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绵羊的发情规律。结果表明,春、秋两季供体羊黑头杜泊羊的发情率和形成功能性黄体羊只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春、秋两季受体羊杂交小尾寒羊的发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形成功能性黄体羊只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供体羊之间、2个品种的受体羊之间在繁殖季节的发情率及形成功能性黄体羊只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供体羊黑头杜泊羊和受体羊杂交小尾寒羊从撤栓到开始发情的间隔时间分别集中分布在12~36 h和24~48 h。在繁殖季节,不同品种的供体羊和2个品种的受体羊从撤栓到开始发情的间隔时间分别集中分布在12~36 h和24~48 h。提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绵羊的发情规律存在一定差异。
    分离X、Y精子准确率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
    刘宁
    2015, 36(11):  55-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1
    摘要 ( 444 )   PDF (463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X、Y精子分离技术发展迅速,利用该技术分离的X、Y精子广泛应用于人工授精,依靠观察后代表型来完成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费时费力,且效率低。X、Y精子比例的鉴定在精子分离过程及性控冻精的使用效果评价中显得非常重要。该研究对比了几种精子准确性评估方法,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畜牧业机械化》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赵凌平,王占彬,武晓红,李元晓
    2015, 36(11):  56-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2
    摘要 ( 69 )   PDF (793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畜牧业机械化》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机械与设备的类别和型号甚多,涉及面很广,但课堂讲授学时数少。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差。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畜牧业机械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结合目前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分析现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研究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途径,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生物分离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谢佳燕,刘志国,周林萍
    2015, 36(11):  59-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3
    摘要 ( 66 )   PDF (524KB) ( 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分离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对《生物分离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肉制品加工与检测》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
    满丽莉,向殿军,隋春光,王菲菲,钱峰
    2015, 36(11):  61-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4
    摘要 ( 52 )   PDF (491KB) ( 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肉制品加工与检测》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职业要求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基础兽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郭景茹,赵铁丰,张旭,郭东华,王建发,孔凡志,孙东波
    2015, 36(11):  63-6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5
    摘要 ( 41 )   PDF (521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优化实验室的资源配置,调整课程设置,引入探索性实验教学,加强综合性实验教学,改善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对基础兽医学机能学实验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基础兽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王爱华,姜国勇
    2015, 36(11):  65-6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6
    摘要 ( 54 )   PDF (767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细胞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的特点,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详细地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下一步设想,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使得《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农业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科研成果产业化思考
    张志刚,吕占军,姜惠洁,姜岩,张海莉,谭敩,杨大千,姜婧,陈雁
    2015, 36(11):  68-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7
    摘要 ( 55 )   PDF (746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的创新性、产业化3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是使农业类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根本。就农业类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进行探讨。
    《组织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体会
    李雅静,崔珈衔,陈亮,任明姬
    2015, 36(11):  70-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8
    摘要 ( 106 )   PDF (506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探索人体微观世界的兴趣,内蒙古医科大学非常重视实验课教学环节,在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上,尝试采用结合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以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医学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王菊花,蒋书东,王勇,孟秀丽,李郁,周杰
    2015, 36(11):  72-7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29
    摘要 ( 53 )   PDF (524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及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分析了目前动物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动物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转型提出初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以期能够将2门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完成从功能、代谢方面的观察到组织学观察的全过程,并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方法的研究
    孙茂红,岳春旺,王国华,葛剑,郝荣超
    2015, 36(11):  74-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0
    摘要 ( 62 )   PDF (496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该教学方法做了概念的解释,并阐明构成PBL的基本要素、教学思路与设计,同时对PBL的教学优势及对教师和学生素质的要求方面也进行阐述。
    《组织胚胎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
    李雅静,张少杰,崔珈衔,王利,任明姬
    2015, 36(11):  76-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1
    摘要 ( 63 )   PDF (498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需借助显微镜对组织、器官切片进行观察,使得其实验课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数字切片及网络课堂教学手段引入《组织胚胎学》的实验教学可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缺陷。初步探索构建该课程数字化实验教学体系。
    青霉素类抗生素说课设计
    孙虹,周静
    2015, 36(11):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2
    摘要 ( 52 )   PDF (437KB) ( 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说课是教师在系统备课的基础上,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阐明自己的教学观点、设计方案及理论依据,由同行教师进行评议的一种教研活动。以对青霉素的讲解为例,从说教材、说方法、说目标、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评价方面阐述该节说课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说课的探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现阶段安徽省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的部分注意事项
    李满兵
    2015, 36(11):  80-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3
    摘要 ( 62 )   PDF (473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动物检疫在动物疫病防控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从部分省、市的特别规定,活禽跨省调运特别规定,羊调运的特别规定,调运犬、猫的特别规定,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规定几方面,介绍了现阶段安徽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的部分注意事项,以供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参考。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研究——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为例
    晔薷罕,吕文利,伊风艳,刘亚红,常虹,孙海莲,刘永志
    2015, 36(11):  81-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4
    摘要 ( 67 )   PDF (1356KB) ( 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我国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4年以来,该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对象(牧民)对该政策的反馈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牧户对该政策持支持态度,但牧户认为养畜标准、补贴金额、实施年限等方面应定期进行修订;部分牧民对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与该政策之间关系的认识仍不明确;该政策实施过程中涉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长效机制,适当调整草畜平衡标准,建立草原补贴奖励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等建议。
    管理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规划执行模式研究
    刘野,徐闯,王伟利,初振东
    2015, 36(11):  86-8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5
    摘要 ( 49 )   PDF (1061KB) ( 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取实例法、图例法对"十二五"时期高校落实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实施规划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办学效能,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大事,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总结在规划落实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SPOP管理模型,探索规划落实的有效途径。
    地方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施SPOP管理模式研究为例
    徐闯,初振东,王伟利,刘野
    2015, 36(11):  89-8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6
    摘要 ( 55 )   PDF (700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取实例法对"十二五"时期高校落实规划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探索SPOP管理方法对高校规划落实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高校内涵建设,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治理结构,这也是有效落实发展规划,提高办学效能,促进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形势下对完善草场承包到户制度的思考——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常虹,赛希雅拉,晔薷罕,木兰
    2015, 36(11):  92-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7
    摘要 ( 86 )   PDF (1050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牧区草原承包制从20世纪80年代推广至今,历时近30年。草场承包到户使牧区生产力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转化成了推动牧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但是也对草原生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国家为保护草原生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实施了一系列工程项目。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牧户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进行了调研,对新形势下草场承包到户对牧区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出台保护草原的政策和法规实施效果如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对草原承包制度现存问题的忽视致使巨额的资金投入很难实现预期的治理目标。在深刻分析草原承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完善草场承包制度提出了建议。
    基层气象行政执法力量薄弱问题的应对措施
    王广生
    2015, 36(11):  95-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8
    摘要 ( 60 )   PDF (502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基层气象部门行政执法力量不足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期为基层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品牌农牧业发展初探
    金丽萍,金彩霞,殷国梅
    2015, 36(11):  97-9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39
    摘要 ( 60 )   PDF (751KB) ( 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繁荣,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全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内蒙古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介绍了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品牌农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该旗品牌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河北省乳粉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王洁,马长海,王屹乾
    2015, 36(11):  100-1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0
    摘要 ( 65 )   PDF (1022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近年来河北省本土乳粉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乳粉质量安全问题阻碍本土乳粉业发展;乳粉生产成本高;乳粉业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少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控制奶源,重建管理机制;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引导乳粉企业合理兼并重组;加快配套奶源建设,降低成本;依靠先进科技,丰富产品品种;创新营销模式,培养知名品牌等对策建议。
    中小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孟和那仁
    2015, 36(11):  103-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1
    摘要 ( 65 )   PDF (483KB) ( 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分析了中小型猪场在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加强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重视后备猪培养、加强配种管理、及时淘汰低性能母猪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蓝舌病研究进展
    韩明浩,张胜男,常建华,吴树清
    2015, 36(11):  105-10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2
    摘要 ( 84 )   PDF (1511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以昆虫为传播媒介的反刍动物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可引起高热稽留、消瘦以及口、鼻和胃黏膜出现感染性炎症等症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划定为A类动物疫病。从蓝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免疫、病理变化、诊断、预防措施等方面,对蓝舌病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该病提供参考。
    1例青海藏獒犬巴贝斯虫病的诊疗
    伊平昌,王守宁
    2015, 36(11):  110-1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3
    摘要 ( 63 )   PDF (680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1例青海藏獒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提出了使用特效杀虫药物,同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的治疗原则,以期为兽医临床防治巴贝斯虫病提供参考。
    欧美散养鸡感染的弓形虫基因型研究进展
    郑斌,尹志奎,郑爱武
    2015, 36(11):  112-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4
    摘要 ( 250 )   PDF (1352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在弓形虫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食入感染了弓形虫的鸡肉可以影响到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弓形虫在遗传上有多样性,弓形虫的毒力和致病力与基因型相关,不同地区的鸡感染弓形虫的基因型不同。对欧美散养鸡感染的弓形虫基因型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鸡肉制品的安全供给和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帮助。
    奶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
    杨斌,凤英,达来宝力格,张月梅,宋爱军,陈伟,兰天驰,金海,赵世华
    2015, 36(11):  118-11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5
    摘要 ( 136 )   PDF (465KB) ( 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刍动物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是羊较常见的一种眼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病动物失明。2015年5月,某奶山羊养殖场发生该病,主要对该病的诊治经过作一介绍,以期为兽医同仁及养殖户提供参考。
    1例猪圆环病毒2型继发支原体肺炎病例的诊治报告
    朱钱龙,尧国荣,袁冠马,吕庆春,邵国平
    2015, 36(11):  119-11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6
    摘要 ( 105 )   PDF (698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江西某猪场生长育肥猪出现以慢性消瘦、全身出现红色小丘疹,后期呼吸困难、咳嗽及喘气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依据发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并通过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圆环病毒2型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的感染。后经全群消毒,隔离并使用泰万菌素、四环素、黄芪多糖及复合多种维生素拌料和饮水等处理方式并结合头孢噻呋钠肌注,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1例犬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刘芳,凡国庆,董海聚
    2015, 36(11):  122-12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7
    摘要 ( 775 )   PDF (723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真菌性皮肤病是指多种动物被毛、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大量繁殖,黏附并侵入浅表的皮肤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浅表器质性病变,是犬类常见的临床疾病,其致病菌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组成。犬皮肤真菌病十分顽固,不但在犬之间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同时也可感染人。该病的常规诊断方法简单但不十分可靠,近几年国内上市的真菌培养基使得致病真菌的检测快速而准确。就1例德国牧羊犬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进行介绍,以期为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羊焦虫病及其防治
    王海国,陶大勇,张国新
    2015, 36(11):  124-1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8
    摘要 ( 65 )   PDF (729KB) ( 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羊焦虫病是一种寄生在羊的红细胞内的原虫所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该病的病原是泰勒科的山羊泰勒虫和巴贝斯科的莫氏巴贝斯焦虫,其主要特征是病羊高热、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和贫血,具有较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着重对羊焦虫病病原、流行病学、致病作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
    猪瘟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及免疫效果影响因素
    史学志
    2015, 36(11):  126-1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49
    摘要 ( 99 )   PDF (735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猪病,给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针对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常见的改良型猪瘟病毒活疫苗能够有效地对病毒感染起到完全保护作用。但猪瘟疫苗能否成功免疫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疫苗的类型、母源抗体水平、初次接种的日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示范中心四子王基地简介
    2015, 36(11):  129-1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5.11.050
    摘要 ( 90 )   PDF (197KB) ( 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台试验示范中心四子王基地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畜仪业科研综合试验示范平台,承担着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示范推广和人才后养等重要职能。该基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北部,具有策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