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5-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科学
    双峰驼天然单域抗体库的构建及鉴定
    包福祥,芦婷,阿米娜,赵鑫鑫,邬春艳,温靖,杜雅楠
    2017, 38(5):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1
    摘要 ( 87 )   PDF (1925KB) ( 1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链抗体的可变区VHH是目前天然存在的具有完整功能的最小抗体分子片段,该抗体在基础研究、药物开发等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为了构建双峰驼天然单域抗体库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从5峰未经免疫的健康骆驼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其总RNA,之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全套编码重链抗体可变区的基因序列,将经过回收并酶切纯化的VHH序列克隆到噬菌体载体上,电转化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共转化343次。结果表明,构建的双峰驼天然单域抗体库库容为4.4×10~7,转化阳性率为75%,多样性良好,体现为CDR3区碱基序列及长度存在显著差异。成功地构建了双峰驼天然单域抗体库,为今后从中筛选出具有应用价值的特异性单域抗体奠定了基础。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健胃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杨萌萌,王志昇,林源,何生虎
    2017, 38(5):  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2
    摘要 ( 104 )   PDF (304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测定新型中药复方健胃分散片中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HPLC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并比较中药提取机混提法与单提复配法制备的中药复方健胃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采用Agilent SB-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盐(65∶35)缓冲液( 值=6.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于280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1~1.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0.91%;中药提取机混提法与单提复配法制备的中药复方健胃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430 7 mg/g(RSD=0.57%,n=6)和1.937 5 mg/g(RSD=2.17%,n=6)。建立的HPLC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复方健胃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并且中药提取机混提法所制备的中药复方分散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较高,效果较好。
    黑线姬鼠的耐饥试验
    张姝
    2017, 38(5):  13-1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3
    摘要 ( 180 )   PDF (236KB) ( 1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实验动物,分别在实验室温度为(10±2)℃(近春、秋季节温度)和(20±2)℃(近夏季温度)的环境中,研究断水断粮、给水断粮、断水给粮3种条件下黑线姬鼠的耐饥时间。结果表明,黑线姬鼠在(10±2)℃环境中的平均耐饥时间为(71.6±45.4)h,其中,断水断粮组黑线姬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37.6±15.1)h,给水断粮组黑线姬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53.5±18.3)h,断水给粮组黑线姬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123.8±37.4)h;黑线姬鼠在(20±2)℃环境中的平均耐饥时间为(140.4±69.7)h,其中,断水断粮组黑线姬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92.9±20.9)h,给水断粮组黑线姬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105.1±23.9)h,断水给粮组黑线姬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223.1±55.0)h。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对食物的依赖性大于对水的依赖性,且黑线姬鼠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耐饥性更强。
    Scriptaid对猪移植体细胞核在胚胎外发育的影响
    卢富春,史兆国
    2017, 38(5):  15-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4
    摘要 ( 98 )   PDF (1908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调控基因的关键蛋白酶,乙酰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共价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以改变特定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诱导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为了检测一种低毒新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对克隆猪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处理,并在体外检测了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能力。研究以对照试验作为基础,以凌源禾丰种猪场长白猪胎儿成纤维作为供体细胞,然后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获得体外发育胚胎。将重构胚胎以不同浓度(0、200、500、700、900 nmol/L)Scriptaid处理后,并进行不同时间(0、15、36、72 h)的培养,然后通过观察不同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下胚胎在2细胞阶段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再通过Real-time PCR检测2细胞阶段未处理组与Scriptaid处理组的Oct4、Sox2两个因子的相对表达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15 h囊胚发育率显著增加(P〈0.05),但2细胞阶段分裂率基本不变,而未处理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Oct4基因表达的倍数明显低于经过Scriptaid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的表达倍数(P〈0.05),这说明经过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后,克隆胚胎的Oct4表达量明显提高。未经过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Sox2基因的表达倍数和经过Scriptaid处理的克隆胚胎在囊胚期Sox2基因的表达倍数有差异但是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经过500 nmol/L Scriptaid处理之后,基因Sox2表达虽然有提高,但总体来说和未处理的胚胎相比差异不大(P〉0.05)。
    非离子氨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个体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张智浩,宋思祺,张瀚升,安丰利,刘泽生,王焕宇,王乐群,白晓鸽,王玉珏
    2017, 38(5):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5
    摘要 ( 102 )   PDF (974KB) ( 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因繁殖速度快,易培养,可用来检测工业污染排放、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引起的水体氨氮污染。通过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不同非离子氨浓度处理,研究氨氮污染对褶皱臂尾轮虫个体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种群生长的影响。同时,检测了不同时间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细胞内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非离子氨处理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影响不大,当海水中非离子氨浓度达到0.01‰时,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和生育总量显著降低,生育总量的降低原因可能与褶皱臂尾轮虫在生育期未结束即发生死亡有关。同时,种群试验表明,高浓度处理组褶皱臂尾轮虫的环境最大容纳量降低,雄性褶皱臂尾轮虫产生的时间提前。通过检测褶皱臂尾轮虫受非离子氨胁迫后SOD和GST在细胞内的活性检测发现,高浓度非离子氨降低了褶皱臂尾轮虫体内2种抗氧化保护酶类的活性,依据衰老的自由基学说可知,随着有机体自由基的增加,有机体的衰老变化加速,推测为褶皱臂尾轮虫个体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该试验不仅从个体水平,而且从宏观种群水平揭示了高浓度非离子氨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内层面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为非离子氨污染对海洋浮游生物的不良影响提供了有利证据。
    草业科学
    短花针茅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对放牧强度季节调控的响应
    王天乐,卫智军,吕世杰,刘文亭,白玉婷
    2017, 38(5):  25-2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6
    摘要 ( 90 )   PDF (435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对不同放牧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土壤容重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全年重牧土壤容重上升较明显;土壤含水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全年重牧土壤的0~20 cm土层下降显著(P〈0.05)。各放牧处理对0~20 cm以及3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1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春季零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处理土壤的0~10 cm土层速效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春季零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处理土壤的10~20 cm土层全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土层在不同放牧处理下变化不显著(P〉0.05);各放牧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和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0~2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理化性质指标,春季零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是最佳的草地利用方式。
    内蒙古通辽地区燕麦引种试验初步研究
    高亚敏,萨日娜,孙琳丽,申广立
    2017, 38(5):  32-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7
    摘要 ( 75 )   PDF (302KB) ( 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筛选适合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采用常规方法对6个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燕麦品种美达、梦龙生育期较短,牧王生育期较长;不同生育期的太阳神鲜草产量均最高;成熟期太阳神干草产量最高,梦龙次之,美达干草产量相对较低;在乳熟期,贝勒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相对较高,而粗纤维含量最低,其营养品质较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参试燕麦品种乳熟期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进行评价,综合得分较高的前三位是太阳神、梦龙、牧王,但太阳神抗倒伏性差,因此,初步确定梦龙、牧王为适合在通辽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燕麦品种。
    青海省共和县6个燕麦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赵德
    2017, 38(5):  36-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8
    摘要 ( 241 )   PDF (208KB) ( 2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选择适合青海省共和县气候条件的燕麦品种,2016年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引进青燕1号、加燕2号、白燕7号、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甜燕麦6个燕麦品种,在共和县江西沟乡开展引种比较试验,对物候期、形态特征、产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引2号、青引1号和青海甜燕麦生产性能表现较好,这3个参试品种在共和县人工饲草地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面积的推广应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饲粮中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不同比例对獭兔育肥后期被毛品质的影响
    贾海军,郅永伟,常磊,张乐,谷子林
    2017, 38(5):  38-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09
    摘要 ( 107 )   PDF (358KB) ( 1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獭兔育肥后期饲粮中适宜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比例,选择3月龄白色獭兔30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赖氨酸(0.80%)与含硫氨基酸(0.56%)比例为1∶0.7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Ⅴ组通过添加蛋氨酸调整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比例分别至1∶0.8、1∶0.9、1∶1.0、1∶1.1、1∶1.2;试验期为50 d,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獭兔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试验结束时,测定并比较各组獭兔的被毛密度和被毛长度,分析皮张等级及市场比价,计算各组獭兔成活率。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被毛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试验Ⅴ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组的被毛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试验Ⅴ组(P〈0.05);不同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比例对獭兔被毛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一级皮张以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最多,均为25张,试验Ⅱ组的优级皮比例最高,达到73.33%;与试验Ⅱ组相比,对照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分别少收入4.75%、8.29%、5.70%和13.62%;试验Ⅰ组成活率最高,为100%,试验Ⅴ组成活率最低,为88.00%。综上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赖氨酸含量为0.80%),獭兔育肥后期饲粮中的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比例以(1∶0.8)~(1∶0.9)效果最好。
    遗传与繁育
    安徽省绩溪县皖南黄牛的品种简介和保种思路
    胡嘉彦
    2017, 38(5):  42-4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0
    摘要 ( 129 )   PDF (259KB) ( 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皖南黄牛具有耐耙、耐粗饲、耐温等特性,但其原有纯种数量的日益减少,又给该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挑战。对皖南黄牛品种的形成条件、外貌特征、品种性能、养殖现状、品种改良情况、屠宰及销售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皖南黄牛的保种思路。
    生物工程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现状及社会效应
    赵锁花
    2017, 38(5):  44-4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1
    摘要 ( 158 )   PDF (261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转基因动物研究现状及社会效应的分析,阐明转基因动物对人类所起的重大作用及其存在的潜在风险,意在使人们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进而使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经济与管理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生态移民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张瑞霞,姜冬梅
    2017, 38(5):  47-4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2
    摘要 ( 122 )   PDF (365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移民是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牧户收入,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决策,但由于该工程是一个长期工程,艰巨而复杂,移民安置问题突出,给生态移民工程的推进造成障碍。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120户牧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生态移民工程对牧户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第一,生态移民的经济效应为负,没有达到帮助牧民脱贫的初衷;第二,该工程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草场在牧户之间的流转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高校实验动物产业化模式研究
    韩帅,满达,朱晓伟
    2017, 38(5):  5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3
    摘要 ( 124 )   PDF (417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动物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高校产业化发展是国际形势也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途径。实验动物中心是医学类高校实现产业化的发展点,也是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服务平台,对当地药物研究利用、地区性高发疾病建模、临床研究交流发展都将起到长期的推动和影响。针对高校实验动物生产规律控制成本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校本质属性进行反思,从而真正实现具有高校特色的实验动物产业化发展。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的研究
    丁源,郝普国,包瑞,包牧原,李培锋
    2017, 38(5):  56-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4
    摘要 ( 162 )   PDF (1589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实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所产乳制品的可追溯性,提高该地区消费和出口性乳制品质量,加强对呼和浩特地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科学化管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利用B/S模式,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运用SSH三层架构,利用JSP语言编程,构建呼和浩特地区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根据国内研发的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可流通码到追溯码的加密算法,设计了一种简化的16位编码方案,使用数据缓存、条形码识别技术和回溯码等技术,解决了一品一码和安全追溯的问题。[结果]从整个食品链的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乳制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利用追溯码确保了乳制品信息的准确与共享。[结论]通过软件测试的各种方法,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保证了系统的可实施性,能够在多种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得到应用,成功实现了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
    养殖户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行为研究
    单达琦,赵元凤
    2017, 38(5):  63-6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5
    摘要 ( 101 )   PDF (342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养殖户个人特征、养殖经营特征、饲养风险特征、奶牛保险政策对养殖户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行为的影响,对某地区116户养殖户在2013—2015年的病死牛处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养殖户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行为比例随养殖户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养殖规模越大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行为比例越高;奶牛死亡比例越低养殖户无害化处理比例越高,随着养殖户采取风险防控措施数量的增加,养殖户对病死牛采取无害化处理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无贷款的养殖户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行为比例高,相比购买了奶牛保险的养殖户而言,未购买奶牛保险的养殖户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行为比例较低。
    资源与环境
    枯草芽胞杆菌主要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吴骏晨,王美玲,朱赟程,徐凤宇
    2017, 38(5):  67-6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6
    摘要 ( 162 )   PDF (324KB) ( 1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枯草芽胞杆菌被广泛用于饲料生产与生物农药的制备。总结了枯草芽胞杆菌产生的主要抗菌物质抗菌蛋白和抗菌脂肽的特性,以期为拓展其应用提供参考。
    川芎多糖的研究进展
    李娟,吴永胜,邱时秀
    2017, 38(5):  71-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7
    摘要 ( 137 )   PDF (170KB) ( 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芎多糖是提取川芎的副产物,其提取工艺多,川芎多糖能促进细胞活性生长。对川芎的组成成分、提取工艺及其功能进行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冰雹天气分布特征分析
    孟莹
    2017, 38(5):  73-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8
    摘要 ( 130 )   PDF (141KB) ( 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1961—201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国家一般气象站冰雹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冰雹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冰雹日数年平均值为1.5 d,年降冰雹最多达7 d(1980年和1984年);年际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冰雹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发生在夏季。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近35年牧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金磊
    2017, 38(5):  75-7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19
    摘要 ( 104 )   PDF (240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气象局1981—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旗近35年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该旗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线性趋势不明显,波动较大。生长季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初霜期出现偏晚和终霜期出现明显偏早,是造成无霜期呈延长趋势的主要原因;≥0℃、≥5℃、≥10℃有效积温均呈增加趋势。
    教学研究
    应用型高校动物营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刘华伟,赵金山
    2017, 38(5):  80-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0
    摘要 ( 97 )   PDF (262KB) ( 1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适应学校应用名校工程建设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对动物营养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和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赵云焕,刘纪成,易本驰,李建柱,王俊锋,李军,程万莲,赵聘
    2017, 38(5):  82-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1
    摘要 ( 133 )   PDF (270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方本科院校的动物科学专业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根据信阳农林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设教学团队,以及采用综合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基于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牛生产学》实践教学改革
    任子利,王建洲,赵彦玲
    2017, 38(5):  85-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2
    摘要 ( 113 )   PDF (260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培养西藏动物科学专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对该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的《牛生产学》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改革、教学实习改革等方面。通过实施改革措施,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兴趣、动手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都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培养西藏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同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PBL教学模式在《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的应用探讨
    原冬伟,郭东华,张旭,范春玲,孙斌
    2017, 38(5):  87-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3
    摘要 ( 116 )   PDF (258KB) ( 1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病理解剖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适应高等院校对学生培养的要求,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就PBL教学模式在《动物病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以病例以为引导,相关问题为主线,实现师生间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与临床实践探讨
    刘博,贺鹏飞,王宇,呼格吉勒图,张剑柄
    2017, 38(5):  90-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4
    摘要 ( 192 )   PDF (196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并重,二者缺一不可。《兽医内科学》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在兽医临床工作从业者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阐述,旨在为深化其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进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畜牧生产
    苏尼特羊30月龄羯羊屠宰试验
    斯琴巴特尔,苏德斯琴,额尔德木图,斯琴巴特,毕力格巴特尔,辛满喜,于江,鄂巍,叶茹,朱江,呼和,赛娜,乌仁图格苏
    2017, 38(5):  92-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5
    摘要 ( 213 )   PDF (139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尼特羊具有耐寒、抗旱、生长发育快、生命力强等特点,是较能适应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一个地方良种。为掌握放牧加补饲条件下苏尼特羊30月龄羯羊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屠宰试验。结果显示,苏尼特羊30月龄羯羊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
    城口山地鸡与新疆拜城油鸡外貌特征及体尺、体重比较
    王君岩
    2017, 38(5):  94-9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6
    摘要 ( 387 )   PDF (160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重庆城口山地鸡与新疆拜城油鸡2个地方品种的外貌特征及150日龄胫长、胸宽、胸骨长、体斜长、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城口山地鸡羽毛通体为黑色,多红色单冠,喙青色,皮肤多为白色;拜城油鸡羽毛多为杂色,公鸡多大单冠,母鸡多毛冠,喙灰色或黑色,皮肤多为白色或灰白色。150日龄城口山地鸡胫长和鸡胸骨长大于150日龄拜城油鸡,150日龄拜城油鸡胸宽和鸡体斜长大于150日龄城口山地鸡,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150日龄城口山地鸡体重为(1 926.6±95.3)g,150日龄拜城油鸡为(1 679.7±56.6)g,差异极显著(P〈0.01)。
    昭乌达肉牛育种各阶段生产性能分析
    梁术奎
    2017, 38(5):  96-9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7
    摘要 ( 112 )   PDF (233KB) ( 1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昭乌达肉牛新品种育种是选择内蒙古赤峰本地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一代,组建育种核心群,进一步进行级进杂交,通过3代以上杂种肉牛的整群选育,横交固定,培育出的新品种。为了比较昭乌达肉牛与本地蒙古牛的生产性能,抽测了赤峰市辖区内40头本地蒙古牛、105头昭乌达肉牛在育种中不同代数西蒙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阶段杂交牛与本地蒙古牛相比,其改良后代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均有提高,其中F3代各项指标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蒙古牛。并且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随着杂种后代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不同管理方式对干料槽饲喂生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肖志雄,肖和良,贺文俊,杨建安
    2017, 38(5):  98-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8
    摘要 ( 129 )   PDF (225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比较不同管理方式对采用干料槽饲喂生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360头4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组。试验Ⅰ组采用粗放式管理方式,于每天早晨在干料槽一次性放满饲料,半个月或1个月以上清理1次食槽;试验Ⅱ组采用半粗放管理方式,于每天早晨在干料槽一次性放满饲料,1周清理1次食槽;试验Ⅲ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根据猪的大小、头数、料肉比(或饲料生产厂家建议料肉比)计算一天饲料量,按饲料量分上、下午各投放1次饲料,当天晚上将食槽中饲料清理干净。试验期内,全部试验猪均采用干料槽饲喂,饲喂相同饲料,每天登记用料量,逐栏记录,并注意观察猪的健康状况,定期称重。结果发现,试验Ⅲ组日增重和料肉比均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Ⅰ组。由该试验结果可知,采用干料槽饲喂生猪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会提高生猪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凡士林涂抹法与冷藏法对鸡蛋保鲜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沙其拉,黎明
    2017, 38(5):  100-1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29
    摘要 ( 277 )   PDF (233KB) ( 1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比较研究凡士林涂抹法与冷藏法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响。选择重量相近、食用期限相同的白皮鸡蛋160枚,试验开始随机选取10枚鸡蛋测量其重量、哈氏单位、蛋黄指数作为初始数据,剩余150枚鸡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温储藏)、凡士林涂抹组(常温储藏)与4℃冷藏组,试验期为25 d,每5 d各组随机选取10枚鸡蛋测量并比较其重量、哈氏单位、蛋黄指数。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各组鸡蛋重量、哈氏单位、蛋黄指数分别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鸡蛋的各项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最为显著,而凡士林涂抹处理与冷藏保存均有效减缓了鸡蛋各项指标的下降,且在该试验条件下,冷藏法保存鸡蛋的效果要优于凡士林涂抹法。
    疾病防治
    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的超声影像学监测
    丁志强,刘俊平,张金文,周世兵,李航,刘占江
    2017, 38(5):  103-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30
    摘要 ( 110 )   PDF (1953KB) ( 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的作用机理,通过直肠检查结合超声仪探查确诊16头患持久黄体的奶牛,分为治疗组(n=10)和空白对照组(n=6),治疗组采用氯前列烯醇给予治疗,空白对照组则不给予药物处理。结果发现采用氯前列烯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空白对照组自愈率为16.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确实对黄体有特异性溶解作用,对子宫机能恢复起到理想的作用。试验期间,应用超声仪对患畜黄体及卵泡的变化进行监测,从超声影像诊断结果来看,治疗组奶牛黄体在停药后1~2 d直径下降明显,其卵泡直径在停药后1~2 d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空白对照组平均黄体直径在整个监测周期内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不变。
    羊产前瘫痪概述及病例分析
    龚团莲
    2017, 38(5):  109-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31
    摘要 ( 314 )   PDF (830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述了羊产前瘫痪的主要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及综合预防措施,介绍了某羊场发生的羊产前瘫痪病例的诊疗过程,以期为兽医临床中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牦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涂永强,蒋艳君,王照燕,余廷辉,王燕军,蓝岚
    2017, 38(5):  111-1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5.032
    摘要 ( 91 )   PDF (167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牦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以期为牦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提供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