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2-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著者文摘
    崂山奶山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刘宗正,肖娜,杨培培,刘开东,李培培,王建华
    2018, 39(12):  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1
    摘要 ( 93 )   PDF (354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崂山奶山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系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采集崂山奶山羊脂肪组织,在Ⅰ型胶原酶的分解消化作用下,将脂肪组织中的单核细胞进行分离并扩增培养;测定其生长曲线,利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对其表达的干细胞因子进行鉴定;将传至第3代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利用茜素红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崂山奶山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为长梭形、星形等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形态,但比成纤维细胞饱满,第3代细胞生长至3 d左右时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生长至6~7 d时进入平台期;经成骨诱导分化后,经茜素红染色可见骨结节被染成深红色.综上提示,崂山奶山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潜能.
    食品级重组产朊假丝酵母菌的构建及其遗传稳定性测定
    其布日,萨初拉,苏少锋,高娃,王蕴华,刘红葵,吴青海,呼和
    2018, 39(12):  6-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2
    摘要 ( 114 )   PDF (462KB) ( 1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构建食品级酵母工程菌株,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方法,将实验室已构建完成的原核表达载体PGZM18中的原核基因序列删除,设计2组引物,以PGZM18原核载体序列为模板进行引物设计,将片段序列分为2个片段P1-1和P2-1,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删除来自原核的DNA序列(包括抗药性标记Amp在内的细菌质粒序列DNA片段及原核复制区),将最终获得的PCR产物GZM18转化至产朊假丝酵母中,通过菌落计数和PCR方法测定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食品级产朊假丝酵母工程菌株构建成功,外源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为产朊假丝酵母工程菌在微生物饲料开发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苦参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调节作用
    金学琴,黎伟华,李志梅,何生存,潘琳
    2018, 39(12):  13-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3
    摘要 ( 72 )   PDF (429KB) ( 1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苦参素(OMT)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以及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OMT和水飞蓟素分别对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同时对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结束后采血并取肝组织,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GSH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与模型组相比,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显著(P<0.05)降低,OMT高剂量和中剂量给药组GSH水平极显著(P<0.01)升高,而OMT低剂量给药组GSH水平显著(P<0.05)升高;同时,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含量显著(P<0.05)降低。[结论]苦参素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能明显下调其肝脏组织中TGF-β1的基因表达,这一结果提示OMT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苦参素对肝组织中TGF-β1表达的抑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蜂蜜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徐宜宏,李晓东,姜玲玲,张彤,钟钰
    2018, 39(12):  17-2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4
    摘要 ( 91 )   PDF (534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蜂蜜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1%甲酸乙腈-Na2EDTA水溶液提取后,盐析除水,于上清液中加入C18吸附剂净化,取上清液浓缩复溶后,过膜待测。采用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定性、定量测定蜂蜜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结果表明,待测药物在0.01~5.00μg/mL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在1、5、10μg/kg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68.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2%~15.5%,方法的检出限可以达到1μg/kg。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确证能力强,适用于蜂蜜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
    漂白粉对近亲真宽水蚤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试验
    马静,曹婷婷,吴桃
    2018, 39(12):  23-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5
    摘要 ( 133 )   PDF (608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漂白粉在自然衰减情况下对近亲真宽水蚤各发育阶段的灭杀效果,在5℃和25℃条件下不同肥度的水体中进行了漂白粉对近亲真宽水蚤的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肥度及温度是漂白粉的衰减影响因子,近亲真宽水蚤的卵、成体、桡足幼体和无节幼体对漂白粉(有效氯)浓度耐受性依次减弱,漂白粉对其灭杀浓度分别为32.000、3.200、1.000~3.200、1.000mg/L。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漂白粉灭杀近亲真宽水蚤时,其使用量应考虑近亲真宽水蚤不同的发育阶段及温度、水肥度对灭杀效果的影响。
    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比较
    刘佳森,李蕴华,王润元,马万山,苏雅,蒋守军,宝华,赵景娣
    2018, 39(12):  27-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6
    摘要 ( 176 )   PDF (603KB) ( 1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野生瑶山亚种树鼩实验室驯养繁殖研究
    黄正团,苏傲蕾,袁小芳,曹颖颖
    2018, 39(12):  31-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7
    摘要 ( 90 )   PDF (678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进行实验室饲养驯化,繁殖培育瑶山亚种树鼩实验动物化种群。[方法]将野生瑶山亚种树鼩饲养在温度、湿度等条件可控的实验室中,引进初期以果蔬为主要饲粮,后期逐步过渡到以日常饲料为主,经过1个月左右使其适应实验室饲养环境;挑选符合种源要求的瑶山亚种树鼩,按公母比例为1∶1进行配种合笼,以体重增加以及腹部触诊判断母树鼩是否怀孕,对繁殖期母树鼩及仔树鼩进行特殊饲养管理。[结果]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经过1个月左右的饲养驯化,成活率达到96%,平均增重达到50g左右;母树鼩配种受孕率为24.53%,产仔12胎,产仔数42只,每胎平均产仔3.5只,出生存活率为92.86%,离乳存活率为42.86%。[结论]实现了对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的实验室饲养驯化,瑶山亚种树鼩的实验室繁殖工作虽已取得一定突破,但仍需进一步解决实验室饲养条件下母树鼩配种怀孕率低和仔树鼩存活率低等问题。
    鹦鹉性别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吴建民,梁靓,王建发,武瑞
    2018, 39(12):  37-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8
    摘要 ( 291 )   PDF (706KB) ( 2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鹦鹉是雌雄单态的鸟类之一,从外观上难以直接对它们的性别做出判断。鹦鹉以其靓丽的羽毛以及能够模仿人类语言等特点,被大多数人欣赏和爱护,因而经常被人们作为宠物饲养。鹦鹉性别鉴定,尤其是幼鸟时期的性别鉴定意义重大,是开展鹦鹉育种、濒危鹦鹉物种保护工作以及进化研究的基础。总结了目前鹦鹉性别鉴定的常用技术与方法,在立足于雌雄鸟类自身激素分泌不同的基础之上,为鹦鹉性别鉴定方法提出了新的构想,旨在为鹦鹉性别鉴定以及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倍肽德酵母培养物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刘建忠,项性龙,郑应家,胡芳,刘金银,石俭省
    2018, 39(12):  41-4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09
    摘要 ( 91 )   PDF (727KB) ( 1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母猪哺乳日粮中添加倍肽德酵母培养物替代部分常规饲料原料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品种相同、体重和胎次相近,健康的产前7d妊娠母猪24头,分成3组,A组为未添加倍肽德酵母培养物的对照组;B组为用倍肽德酵母培养物替代A组配方中5%麸皮的试验组;C组为用倍肽德酵母培养物替代A组配方中2%豆粕和3%的玉米的试验组。结果显示,B组仔猪10日龄、18日龄的均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0~18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B组达230.55g,A组185.56g,而C组为178.89g,B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C组,比A组、C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高24.25%、28.87%;A组、B组、C组仔猪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B组相对其他2组仔猪存活率最高;各组母猪泌乳量的统计结果显示,B组母猪泌乳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母猪哺乳期日粮中合理使用倍肽德酵母培养物,对仔猪生长性能及母猪的泌乳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可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秧混合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
    侯鹏霞,蒙向武,赵丹青,马吉锋,王建东,杨宇为,梁小军
    2018, 39(12):  45-5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0
    摘要 ( 196 )   PDF (787KB) ( 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马铃薯秧青贮的可行性,并筛选出马铃薯秧适宜的青贮方式。[方法]以新鲜马铃薯秧和全株玉米为青贮材料,将马铃薯秧设5个水平,即分别按重量的10%、20%、30%、40%、50%与全株玉米混合,每个水平设3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试验组分别添加纤维素酶、乳酸菌),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45d后对混合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发酵指标测定。[结果]10%~50%比例的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的pH值均低于4.2,不仅可贮存成功,而且达到了优等水平。同一处理条件下,马铃薯秧的比例为10%、30%、50%时,随着马铃薯秧比例的增大氨态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10%、30%、50%马铃薯秧比例中,对照组间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30%马铃薯秧比例中的A3B1含量最高(10.62%);10%~40%马铃薯秧比例中,随着马铃薯秧比例的增大,添加乳酸菌试验组的粗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同一处理条件下,20%马铃薯秧比例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50%马铃薯秧比例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马铃薯秧比例的增大呈上升趋势,50%马铃薯秧比例的对照组、纤维素酶添加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结论]降霜前刈割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添加比例为20%~40%时的青贮饲料品质较好,且在实践中可添加乳酸菌促进发酵,以提高青贮品质和适口性。
    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生产现状及质量分析
    杨丽萍,严菘,高婷婷,王斌强,张帅,杨明华
    2018, 39(12):  51-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1
    摘要 ( 194 )   PDF (760KB) ( 1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好地掌握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状况,采用抽样方法对云南省5个州市17个粮改饲试点县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质量抽查,通过感官评价及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了质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状况良好,通过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综合评分,评价为优有31个样品(占总数79.49%),评价为良的7个样品(占总数17.95%),评价为差的有1个样品(占总数2.56%)。同时,通过此次抽查也可以看出云南省全株玉米青贮目前存在:全株玉米收获时间过早,青贮制作技术有待提高,青贮玉米品种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青饲料的卫生与安全饲喂技术研究
    刘力,马惠茹,陈艳君,高瑞萍
    2018, 39(12):  57-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2
    摘要 ( 96 )   PDF (797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青饲料是家畜的重要饲用资源,其适口性好,富含营养素。合理利用青饲料,可以提高家畜养殖生产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但是,青饲料作物中的一些成分或者在某些条件下的分解、转化产物都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引起饲料的卫生与安全问题。青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生氰糖苷、光敏物质、草酸盐、马铃薯素以及一些牧草中的毒素。对青饲料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及特征进行介绍,对由这些物质引起的动物中毒病的发病机理和救治方法进行综述,在该基础上探讨了青饲料安全饲喂技术,以期为提高青饲料在家畜养殖中的科学饲喂水平提供参考。
    鄂西南低山平原播种期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旦增卓嘎,李青英,扎西占堆,陈景瑞,向欣,李念祖
    2018, 39(12):  60-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3
    摘要 ( 76 )   PDF (853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不同播种期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生物产量与品种、播种期及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用了6个玉米品种和4个播种期来研究不同播种期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选品种中青贮专用型、粮饲兼用型各3个。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在不同品种与播种期之间表现出组内的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内个别播种期或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构成玉米生物产量的组成因子依次为刈割全株重、刈割秸秆重、绿叶数量、穗位、株高和果穗重,而品种与生物产量呈现出显著负相关。鄂西南低山平原适合种植的青贮专用型品种为雅玉青贮8号,适宜在4月下旬播种;蠡玉16在不同播种期下对生物产量的影响较大,播种期提前时生物产量相对较高,作为粮饲兼用型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汞毒性研究进展
    李志强,韩俊艳,郭宇俊,何丹
    2018, 39(12):  64-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4
    摘要 ( 114 )   PDF (869KB) ( 1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汞主要以元素汞、无机汞与有机汞3种形态存在,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具有复杂的毒性作用机制。对汞污染的来源、汞中毒症状、汞毒代动力学及毒理机制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陈木兰,尹雪,孙华程,薛树媛
    2018, 39(12):  69-7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5
    摘要 ( 126 )   PDF (959KB)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作物秸秆是该地区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全年总产量约630万t。结合内蒙古东部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储量及资源配置特点,分析了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并根据半农半牧区对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点和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旨在为兴安盟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转型背景下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索
    孙青松,于妮娜,王奔,李沐森,李国江
    2018, 39(12):  73-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6
    摘要 ( 114 )   PDF (930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转型发展阶段中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探索,以期为转型背景下该课程的建设、兽医学科的发展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蓝墨云班课在动物寄生虫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叶秀娟
    2018, 39(12):  76-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7
    摘要 ( 172 )   PDF (922KB) ( 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墨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阐述了蓝墨云班课在动物寄生虫课程教学的应用情况,指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动物寄生虫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动物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应用
    刘英玉,郑晓风,李建龙
    2018, 39(12):  79-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8
    摘要 ( 117 )   PDF (973KB) ( 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动物卫生法学中的要求及意义,提出了以总论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全面认识教材、合理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法律制度框架和分析体系,以正确应用动物卫生行政法律法规为目标的教学措施,旨在为培养出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动物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兽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草业科学专业中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教学的思考
    任健,代微然,马向丽,陈功,单贵莲
    2018, 39(12):  81-8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19
    摘要 ( 120 )   PDF (973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草学作为新兴一级学科,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使得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对核心课程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草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
    兽医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丁月霞,马驿,陈进军
    2018, 39(12):  84-8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0
    摘要 ( 107 )   PDF (972KB) ( 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桥梁课程。课程内容中引入病例分析,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实践分析。结果显示,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中进行病例分析均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学生饲养宠物的管理模式探讨——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韩战强,李鹏伟,朱金凤,王申锋,王荷香,梁楠
    2018, 39(12):  86-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1
    摘要 ( 335 )   PDF (970KB) ( 1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饲养宠物的管理难题,在进行充分的理论思考和一定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校内、校外宠物定点管理模式来妥善解决学生饲养宠物的问题,以期为高职院校“宠物养护与驯导”等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决策方案和措施。
    新生犊牛脐炎并发脓毒性关节炎的诊治及防控
    郑文亚,刘犇
    2018, 39(12):  89-9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2
    摘要 ( 611 )   PDF (1044KB) ( 1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1例犊牛脐炎并发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并对病死犊牛进行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同时制定相应的产房管理制度,新生犊牛发病率大大降低,为新生犊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参考。
    西藏农区犊牛死亡原因调查
    赵丽,陈晓英
    2018, 39(12):  92-9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3
    摘要 ( 197 )   PDF (994KB) ( 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认西藏农区黄牛、奶牛、犏牛和牦牛犊牛死亡率比例较高的原因,经实地走访调查、对发病牛、死亡牛剖检、采样于实验室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使病原菌侵入并迅速繁殖,最终导致犊牛致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西藏农区犊牛病死率为9.34%,其中以昌都犊牛死亡率为最高达10.10%、拉萨市8.50%的犊牛死亡率为最低;西藏农区虚弱犊牛、发病犊牛、濒死犊牛血液、组织样本大肠埃希菌平均阳性率为48.05%,沙门菌平均阳性率为31.54%;濒死犊牛的血清经ELISA、凝集试验等方法检测口蹄疫、牛弓形体病等血清抗体水平均衡,均在98%以上。通过该调查研究,为防治西藏农区犊牛死亡提供了理论参考。
    1例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的诊治体会
    丁丽军,赵莎莎
    2018, 39(12):  95-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4
    摘要 ( 151 )   PDF (1092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感染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可导致犬的泌尿生殖道的炎症、长期失血,严重影响犬只健康。介绍了1例犬传染性性病肿瘤的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内蒙古清水河县肉驴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斯钦孟和
    2018, 39(12):  98-1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5
    摘要 ( 130 )   PDF (1059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填写问卷等方式收集材料和数据,调研内蒙古清水河县肉驴产业发展背景、现状,并分析了该县肉驴养殖企业的收支情况。结果表明,清水河县自然条件适合发展肉驴养殖业,并且肉驴养殖企业的入驻和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户养殖肉驴的积极性,也给产业扶贫带来了新启示。但是,该县肉驴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再加上自然条件的约束以及路、水、电、通信网络建设的落后,以及肉驴养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等原因降低了肉驴养殖企业的收入;散户肉驴养殖技术和经营方式停留于传统的方式,制约着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创建休闲与观光旅游业相结合的肉驴产业发展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清水河县科学发展肉驴产业提供参考。
    河南省家禽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状及发展对策
    石建州,王冰,张鹏飞,蒋苗苗,王慧芳,赵金兵
    2018, 39(12):  103-10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6
    摘要 ( 130 )   PDF (1041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家地理标志指用来标示原产于某地区,并且具备由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要素所确定的特定质量和特色产品的一种商业标记。地理标志产品是宝贵的财富,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保护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利用工作需要改进。对河南省家禽类地理标志产品卢氏鸡、正阳三黄鸡、固始鸡和漯河麻鸡的特性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家禽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发展对策。
    西藏边坝县藏东黑山羊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宋天增
    2018, 39(12):  109-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12.027
    摘要 ( 155 )   PDF (1041KB) ( 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西藏昌都市对边坝县农牧业发展区位定位,边坝县将大力发展以藏东黑山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鉴于藏东黑山羊种源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特色资源无法发挥其资源优势和远远不能满足边坝县藏东黑山羊产业发展需求的情况,提出培育适应饲草料短缺的高海拔环境的节粮型无角、多胎、快长、繁殖率高和屠宰率高的藏东黑山羊新品种方案,以期为边坝县藏东黑山羊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