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研究
    马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建兴, 马芷妍, 刘永斌, 刘娟, 董彦飞, 孙玉江
    2019, 40(11):  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1
    摘要 ( 91 )   PDF (820KB) ( 1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马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 (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初步研究分析,从而发现该酶基因序列编码特征及其二级结构规律。结果表明:马PDK4的CDS区AUU、AUG和GAU密码子出现的次数最多(14次),分别占总413个密码子的34‰。未参与编码的密码子UGC的RSCU值最小(为0),ACA密码子的RSCU为最大值2.22,CAU、CAC、CGA、AAA、AAG 5个密码子的RSCU值为1(即未发现密码子使用偏好)。马PDK4的CDS区共翻译出412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以亮氨酸的比例最高,色氨酸的比例最低。PDK4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β折叠和α螺旋为辅,构成其复杂的空间结构。马PDK4多肽链中亲水性氨基酸分布多于疏水性氨基酸,PDK4蛋白质整体疏水性较差。预测马PDK4多肽链的等电点为6.64。
    巴戟天多糖对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的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数、胫骨钙磷灰分和血清电解质的影响
    孔安安, 陶坤盛, 曹芹芹, 刘迪一, 杨秋婷, 张晴, 郑世豪, 仝宗喜, 黄淑成
    2019, 40(11):  7-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2
    摘要 ( 156 )   PDF (699KB) ( 1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旨在探究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How polysaccharides,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数、胫骨钙磷灰分和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福美双诱导TD组(TD组)饲喂基础饲料,在第4天到第7天的饲料中添加100 mg/kg的福美双进行TD模型建立;巴戟天多糖组(MOP组)在接受TD造模处理后,在第7天到第15天的饲料中添加400 mg/kg的巴戟天多糖。结果与CON组相比,从试验开始到试验第7天,TD组肉鸡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降低,料肉比增加(P>0.05);在试验第7天、第11天和第15天时,TD组肉鸡的胫骨生长板宽度和生长板宽度系数显著(P<0.05)增加,胫骨重量和胫骨长度显著(P<0.05)降低,胫骨重量指数降低(P>0.05),胫骨灰分含量显著(P<0.05)降低,并且血清中电解质紊乱;与TD组相比,在试验第11天和第15天时,MOP组肉鸡的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MOP组肉鸡的生长板宽度和生长板宽度系数显著降低(P<0.05),胫骨重量、胫骨长度和胫骨重量指数均显著(P<0.05)提高;在试验第11天时,MOP组肉鸡的胫骨灰分含量显著(P<0.05)提高;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MOP组肉鸡的血清电解质含量趋于平衡。结论饲料中添加巴戟天多糖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由福美双诱导的肉鸡TD症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血液样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刘瑜, 毕孝瑞, 张彤, 姜玲玲, 金雁, 徐宜宏, 李晓东, 耿庆华
    2019, 40(11):  13-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3
    摘要 ( 148 )   PDF (516KB) ( 1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建立鸡血液样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MRM扫描模式检测。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的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鸡血液样品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实现了动物血液样品中12种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定性、定量分析。
    FGF21对NEFA介导肝脂质沉积及AMPK调控因子的影响特征
    王訢丞, 吕鑫泉, 赵福江, 范云珲, 董志昊, 陈媛媛, 杨威
    2019, 40(11):  17-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4
    摘要 ( 133 )   PDF (630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旨在阐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AMPK磷酸化调控因子的影响机制,并明确FGF21对高NEFA介导的小鼠肝细胞脂滴代谢的影响特征。对AML12小鼠肝细胞进行添加NEFA和(或)沉默FGF21处理,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细胞FGF21、肝激酶B1(LKB1)、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K)mRNA表达水平;用油红O染色检测肝脂沉积水平。结果显示,沉默FGF21,显著(P<0.05)降低LKB1表达,而对TAK1、CaMKK表达量没有显著(P>0.05)影响。高浓度NEFA下,沉默FGF21肝细胞脂质沉积水平显著增高。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高NEFA下肝细胞FGF21可能通过诱导LKB1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减少肝细胞脂质沉积。
    过氧化氢和甲醛对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消毒效果观察
    王晓东, 杨文, 陈健茂, 杨萌萌, 王志昇
    2019, 40(11):  21-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5
    摘要 ( 121 )   PDF (452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观察过氧化氢和甲醛对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内表面、台面以及空气的消毒效果,选择消毒效果良好的消毒剂。方法采用空气落下菌检测法和表面细菌拭子检测法,对过氧化氢和甲醛熏蒸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观察。结果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分别经过氧化氢和甲醛熏蒸消毒后,进行空气落下菌的检测,过氧化氢和甲醛对大鼠繁殖室和小鼠繁殖室空气的杀菌率分别为100%、97.5%和100%、100%;将墙壁、地面和笼架表面的菌落数进行检测,过氧化氢和甲醛对大鼠繁殖室墙壁、地面和笼架的杀菌率分别为100%、99%、100%和95%、100%、99%,对小鼠繁殖室墙壁、地面和笼架的杀菌率均为100%。结论过氧化氢蒸汽消毒是比较理想的消毒方法,很好地控制了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环境微生物,安全性高且消毒效果明显。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日粮中不同水平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王敬尧, 白丽丽, 谢湧芳, 朱寿谦, 李大彪
    2019, 40(11):  24-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6
    摘要 ( 130 )   PDF (394KB) ( 1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日粮中来源于柠条的缩合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体重为40 kg左右的健康杜蒙绵羊羯羊15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饲粮中不含单宁;试验Ⅰ组(n=5)和试验Ⅱ组(n=5),饲粮中分别含2%和4%单宁。分别于试验期晨饲前(0 h)和晨饲后3、6、9 h采集各组绵羊瘤胃液,测定和比较各组绵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浓度。结果表明,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对杜蒙绵羊的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3 h和6 h后,绵羊瘤胃NH3-N浓度显著(P<0.05)降低;饲喂含有2%(试验Ⅰ组)和4%(试验Ⅱ组)单宁的日粮6 h和9 h后,绵羊瘤胃BCP浓度显著(P<0.05)提高。日粮中添加2%和4%来源于柠条的单宁,对绵羊瘤胃pH值无影响,可降低瘤胃NH3-N浓度,提高瘤胃BCP浓度。
    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有机酸型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王丽娟, 胡国清, 李桂娟
    2019, 40(11):  27-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7
    摘要 ( 129 )   PDF (524KB) ( 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不同剂量有机酸型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日龄相近、初始体重为(8.70±0.20)kg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处理1、2、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25 mg/kg金霉素和50 mg/kg喹烯酮,处理2组和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0.4%和0.7%有机酸型酸化剂(甲酸、乳酸、柠檬酸和富马酸),试验共进行14 d。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2、3组相比于对照组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20.60%、7.90%和15.30%;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和3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13.20%、7.60%和13.3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和3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16.11、11.11和15.91个百分点;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和3组日均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处理1组和处理3组对断奶仔猪日增重和料重比的改善程度接近。结果表明,通过添加有机酸型酸化剂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添加高剂量的有机酸型酸化剂能达到金霉素和喹烯酮组合使用的效果。
    体外法研究不同剂量延胡索酸二钠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姜宇晨, 张哲, 石彩霞
    2019, 40(11):  31-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8
    摘要 ( 104 )   PDF (492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添加不同剂量延胡索酸二钠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发酵底物以可溶性淀粉和纤维素为碳源,以胰蛋白胨为氮源,对照组不添加延胡索酸二钠,试验1、2、3组分别添加占发酵底物干物质1.0%、2.0%和3.0%的延胡索酸二钠。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的延胡索酸二钠(试验1组)可显著(P<0.05)提高瘤胃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产量以及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添加2%的延胡索酸二钠(试验2组)可显著(P<0.05)提高瘤胃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干物质降解率;添加3%的延胡索酸二钠组(试验3组)的瘤胃氨氮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产量、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丙酸产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表明,添加1%和2%的延胡索酸二钠会显著提高绵羊瘤胃发酵性能,但添加3%的延胡索酸二钠,瘤胃发酵能力有所降低。
    短期营养补饲对放牧戈壁短尾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利, 李长青, 田丰, 张海鹰, 郭天龙, 王超, 丁跃胜, 薛树媛, 金海
    2019, 40(11):  35-3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09
    摘要 ( 124 )   PDF (394KB) ( 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荒漠草原牧草产草量和营养价值的季节性变化,母羊配种期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母羊繁殖力较差。通过优化放牧戈壁短尾母羊配种期前饲料营养搭配,在配种前25 d给母羊饲喂高营养饲料,短期内提高母羊营养补饲水平。结果表明:短期高浓度营养补饲后,2个试验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40%、19.69%,产双羔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92%、10.20%。在该种短期营养补饲模式下,母羊的产羔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牧民的养羊收入得到提高。
    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王雪飞, 侯春彬, 王剑飞, 王秀君, 刘峥峥, 王炼
    2019, 40(11):  38-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0
    摘要 ( 131 )   PDF (518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试验以中兽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对怀孕后期母猪进行产前调理,通过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旨在为猪饲料中添加使用安全、绿色、有机的中药复方制剂奠定基础。方法将50头预产期相近的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第2组为试验组,饲料中按1.5%添加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试验组每头母猪添加中药量每天45 g。母猪产仔当天停止给药。母猪生产后,对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死胎数、弱仔数、木乃伊胎数,以及母猪有无流产等情况进行记录。23 d断奶后对仔猪的腹泻和死亡进行记录。结果①试验组有1头母猪产前出现发烧和食欲不振的情况;对照组有5头出现相同症状;②母猪生产后,对照组产下仔猪227头,死仔12头;试验组产下仔猪254头,死仔9头;③对照组平均窝产活仔数9.08头;试验组平均窝产活仔数10.16头;④对照组发生腹泻的仔猪74头,腹泻率为32.6%;试验组发生腹泻的仔猪10头,腹泻率为3.9%;⑤断奶后对照组窝均健仔数为7.16头;试验组窝均健仔数为9.28头。⑥对照组最后存活179头,存活率为78.9%;试验组最后存活232头,存活率为91.3%。结论①通过运用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对母猪进行产前调理,能够有效预防哺乳期仔猪腹泻的发生。②在怀孕期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补中益气散能够提高母猪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
    草业科学
    不同苋科饲草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初步评价
    吴平, 罗贵巧, 范彦, 何玮, 徐远东
    2019, 40(11):  42-4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1
    摘要 ( 92 )   PDF (526KB) ( 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挖掘利用苋科饲草资源,以采自重庆市的16份苋科饲草为供试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方面的11项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份苋科饲草材料中,15号材料(编号:2015502019,名称:飞天苋)综合得分最高,表现最优,其次是3号(编号:xky201703002,名称:籽粒苋)、5号(编号:2016501818,名称:红苋菜)和9号(编号:2015502704,名称:天荨米)。这4份材料有进一步观察选育和开发利用的价值。
    内蒙古阴山北麓小针茅草原的群落特征和分类
    木兰, 孙海莲, 晔薷罕, 邱晓, 单玉梅, 温超, 卢利娜, 张璞进
    2019, 40(11):  47-5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2
    摘要 ( 128 )   PDF (1732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针茅(Stipa klemenzii)草原是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的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畜牧业基地。利用2012年和2017年生长季的野外调查数据并结合已有资料,对阴山北麓的小针茅草原群落特征和分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针茅草原的群落数量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波动性,平均物种数为9种/m2,高度(10±4) cm,总盖度(12±5)%,生物量干重(57±33)g/m2,多样性指数在0.7左右(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丰富度指数为2.09,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55。小针茅草原共调查到种子植物79种,分属21个科,51个属,其中含种最多的科有禾本科、豆科、菊科,存在度大于60%的种有小针茅、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细叶葱(Allium tenuissimum)和乳白花黄芪(Astragalus galactites);强旱生和典型旱生植物共有57种,占总物种数的72%;以多年生杂类草和一、二年生植物居多,各占48%和24%;区系地理成分以东古北极和亚洲中部成分为主,各占33%和32%。小针茅草原可划分出3个群系,7个群丛组和13个群丛,其中银灰旋花和多根葱群系为小针茅群系的退化类型。以退化指示种为亚优势种和建群种的群落,在阴山北麓广泛分布,反映出小针茅草原现阶段退化依然比较严重。
    施肥对轻度退化草甸草原割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殷国梅, 阿拉坦其其格, 刘思博, 那日苏, 魏晓斌, 丁海君, 薛艳林, 白春利, 崔志刚, 张英
    2019, 40(11):  53-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3
    摘要 ( 242 )   PDF (511KB) ( 8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在草甸草原轻度退化割草地上喷施多功能肥料,对比施肥前后割草地草群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分析轻度退化割草地喷施肥料后的植物群落特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割草地草群的盖度影响不大,但能够明显提高草群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施肥2年割草地的草群高度较对照草群平均增加了7.32 cm,草群地上生物量增加了39.42 kg/667 m2
    遗传与繁育
    hCG促进马属动物排卵的研究进展
    吴海青, 萨初拉, 苏少锋, 赵俊利, 刘永斌, 李玉荣
    2019, 40(11):  57-6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4
    摘要 ( 107 )   PDF (547KB) ( 9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属动物属季节性单胎动物,从母马或母驴出现发情表现到排卵,持续3~13 d不等,该生理特征极大地影响其繁殖效率。hCG作为LH类似物不会受性激素反馈调节机制的制约,广泛应用于马属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从性激素在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马属动物主卵泡波与LH诱导的优势卵泡排卵、外源性激素对马属动物卵泡发育的影响、hCG的结构与功能、hCG在延长母马黄体期的应用和hCG在马属动物超数排卵中的应用6个方面内容阐述hCG促进马属动物排卵的研究进展。
    GnRH类似物疫苗免疫去势效果的影响因素
    邢雪静, 尹国安
    2019, 40(11):  61-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5
    摘要 ( 156 )   PDF (523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GnRH类似物疫苗主动免疫动物机体可达到与手术去势类似的效果,同时避免了手术去势对动物机体产生的影响。抗原、佐剂、免疫次数、免疫剂量以及免疫时间都会对其免疫效果产生影响。采用GnRH类似物疫苗免疫动物通常需要有力的佐剂以及多次加强免疫来克服个体反应的差异性。
    谷胱甘肽对犬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胡文举, 宋艳画
    2019, 40(11):  65-6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6
    摘要 ( 477 )   PDF (635KB) ( 1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谷胱甘肽(GSH)对犬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采用按摩法采集5只杂种土犬的精液,离心去精清后,在冷冻液中分别加入0.5、1.0、1.5、2.0、2.5 mmol/L的GSH,制成0.25 mL的冻精进行冷冻保存,以不添加GSH的处理组作为对照组。解冻后在含有5% CO2的空气、37 ℃、相对饱和湿度条件下孵育10 h,分别在孵育0、2、4、6、8、10 h时检查精子活力。结果显示:冻融后0 h,0.5、1.0 mmol/L GSH处理组的精子活力较高,分别为0.36和0.38,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2.0、2.5 mmol/L处理组,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 mmol/L处理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最高,为85.10%,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同时,其精子畸形率最低,为23.00%,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冻融后体外孵育2、4 h时,0.5、1.0 mmol/L处理组的精子活力均较高,其中,0.5 mmol/L处理组在体外孵育4 h时,其精子活力仍可达到0.30;孵育6 h时,1.0 mmol/L处理组精子活力最高,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2.0、2.5 mmol/L处理组;孵育8 h时,各GSH处理组的精子活力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孵育至10 h时,各GSH处理组的精子活力较其他孵育时间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未检测到对照组中有呈直线运动的精子。综上提示,在犬精液冷冻液中添加0.5~1.0 mmol/L的GSH能够显著提高冻融后的精子质量和体外存活时间。
    经济与信息
    河北省张家口市羊肉消费特点分析
    白园园, 张雷, 于小杰, 高芹, 董晓雪, 王鑫洋, 张莹, 王净
    2019, 40(11):  70-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7
    摘要 ( 143 )   PDF (691KB) ( 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河北省张家口市羊肉消费情况,了解羊养殖主要区域羊肉消费情况。结果显示:张家口市居民羊肉消费量占总肉类消费量的23.93%;考虑羊肉质量安全和种类者占52%,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价格占23%,收入、年龄和季节共占25%;消费者更喜爱放牧方式饲养的羊肉,到羊肉专卖店购买鲜羊肉者居多,羊肉消费类型以羊肉卷、羊肉串为主。该研究将羊养殖与消费联结,通过分析河北省农牧交错带羊肉消费特点,以引导当地肉羊业养殖方向。
    畜牧生产
    “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产肉性能测定试验
    周宁聪, 张勇, 张惠文
    2019, 40(11):  75-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8
    摘要 ( 164 )   PDF (460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地指导乌兰察布市优质育肥羔羊生产体系建设,进一步了解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与当地蒙古羊羔羊在养殖效益方面的对比情况,进行了“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产肉性能试验。试验分为试验组(“杜蒙萨”三元杂交羔羊组)和对照组(蒙古羊羔羊组)2个组,每组采取随机取样方式选择试验用羊。经过体重测定与屠宰试验测定,统计试验数据,通过分析试验数据进行经济效益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对生长及产肉性能测定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杜蒙萨”三元杂交组羔羊平均初生重、断乳重、5月龄出栏活重、5月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蒙古羊羔羊。试验充分证明了在牧区推广“杜蒙萨”三元杂交羊生产体系建设,是实现牧区草原生态高效养殖和促进农牧民养殖户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资源与环境
    肉牛粪污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乔健敏, 岳林芳, 成立新, 郑重, 李子健, 凤英, 李蕴华, 王志铭, 宝华, 于朝晖
    2019, 40(11):  79-8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19
    摘要 ( 248 )   PDF (605KB) ( 1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获得有效降解肉牛粪污中纤维素的细菌,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方法对牛粪及其自然堆肥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对已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和滤纸条降解试验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牛粪样品及堆肥中3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一步筛选得到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4株,分别为XQ-1、XQ-2、XQ-3、XQ-4,其对滤纸条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经16S rDNA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
    教学研究
    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牛生产学课程考核方法的完善
    莫放, 李胜利, 刘佳, 张微
    2019, 40(11):  84-8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0
    摘要 ( 98 )   PDF (466KB) ( 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对课程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的手段,也是度量和评价教学效果优劣的标准。牛生产学课程考核方法改进目的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牛生产学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程考核改进思路,总结了课程考核的一系列具体方法,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新形势下动物传染病教学的改革探讨
    么乃全, 李新殿, 徐凤宇, 李公美
    2019, 40(11):  87-9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1
    摘要 ( 262 )   PDF (767KB) ( 1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传染病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环节。根据新形势下动物传染病流行和防控特点的变化,探讨高校动物医学专业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目的,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兽医人才。
    所农业院校大学生对马学教育的认知研究
    邓亮, 韩国才, 韩雨薇, 汤驰, 白文林
    2019, 40(11):  92-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2
    摘要 ( 176 )   PDF (514KB) ( 9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掌握农业院校大学生对马学教育的认知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两所农业院校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有过与马相处的经历,且大多是在旅游景区和马术俱乐部等体育娱乐场所与马相处,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马在现代社会中的体育和娱乐功能。受生源地和院校是否开设马学相关课程的影响,仍有部分学生对现代马业认识模糊。应通过开设马学相关专业加强知识和技能培养,并加大媒体宣传和社会推广,完善大学生对马学教育认知,推动我国马产业持久健康发展。
    微课在家畜解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荆海霞, 张勤文, 陈付菊, 常兰, 魏青, 梁林
    2019, 40(11):  96-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3
    摘要 ( 120 )   PDF (446KB) ( 1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微课在家畜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动物医学专业2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微课的课前、课堂和课后全过程应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在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后,成绩显著提升,与试验组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微课引入家畜解剖学的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解剖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徐前明, 王桂军, 李郁, 孙裴, 吴尚桦, 夏坤龙
    2019, 40(11):  99-1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4
    摘要 ( 126 )   PDF (629KB) ( 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是兽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对教学模式、方案和考核方式等进行系列改革,采用形式多样化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并运用综合评估方式评价该实践教学效果,结合学习反馈机制加以完善,以期为实践教学的调整和实施提供借鉴。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兽医病毒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董望, 王海花, 曹素芳, 包文奇, 邢召, 井汇源, 吕慧芳
    2019, 40(11):  103-10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5
    摘要 ( 151 )   PDF (496KB) ( 8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病毒学的知识点琐碎而抽象,理解困难,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的兽医病毒学表现形式单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较低。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兽医病毒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兽医人才。
    疾病防治
    1例东福利生羔羊放线杆菌病的诊治
    杨斌, 钱琳娜, 许哲峰, 李岩, 萨日盖, 杨燕燕, 王标, 田瑛, 达来, 赵世华
    2019, 40(11):  106-10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6
    摘要 ( 149 )   PDF (532KB) ( 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放线杆菌为动物黏膜共生菌,当口腔黏膜或皮肤出现创口时侵入机体,引起发病,呈散发流行,但也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大量动物发病,为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针对2019年春季发生于呼和浩特地区某羊场的羔羊放线杆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兽医人员和养殖户参考。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关键技术
    李良华, 宋忠旭, 董斌科, 赵海忠, 孙华, 彭先文, 梅书棋
    2019, 40(11):  109-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11.027
    摘要 ( 112 )   PDF (25402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病原学特征,提出了针对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防控的有效措施及关键技术,以期为生猪养殖场在寒冷季节科学预防PED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