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嘉彦,汪启超.绩溪黑猪品种简介及保种现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3):47-48. [2] 薛金良,陈宏权,王业良,等.绩溪黑猪调查报告[J].浙江畜牧兽医,1987(1):13-16. [3] 农业部办公厅.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7(2):35-39. [4] 殷宗俊. 安徽地方猪种质资源及其特性与开发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131-134. [5] 方灶平,丁月云,黄龙,等.绩溪黑猪纯繁与杂交猪繁殖性能的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3):162,193. [6] 丁月云,余大华,吴仕安,等.胎次对皖南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0):122-124. [7] 夏成兴,章澄宇,胡嘉彦.对散养户利用饲草饲养皖南黑猪的初步研究[J].中国猪业,2013,8(S1):191-192. [8] 严燕,张晓东,王阳,等.不同日龄皖南黑猪体重及体尺变化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6):192-194. [9] 余斌. 创新畜牧业工作模式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J].畜禽业,2012(8):62-63. [10] 王恒. ESR和FSHβ基因与安徽四个地方猪种产仔性状的关联分析[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11] 李庆岗,王重龙,杨家军,等.5个安徽地方猪种和5个引进猪种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J].养猪,2018(3):67-72. [12] 张伟力. 中国地方猪种优良肉质的开发利用[J].猪业科学,2009,26(11):32-35. [13] 潘玉春. 浅谈地方猪种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猪业,2013,8(12):43-45. [14] 郑雪君,杨婷婷.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16):24-27. [15] 董卫星,陶立,熊国远,等.安徽省养猪业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4(6):1105-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