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玉麟. 中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1-4. [2] 李凤学,汪家灼,赵强,等.向日葵种子产业的建立和发展[J].种子世界,2006(4):3. [3] 金梦阳,危文亮,严新初.我国向日葵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38-242. [4] 李荣德,李嫒嫒,牛庆杰.我国向日葵品种登记状况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43(3):518-523. [5]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EB/OL].(2021-07-23).http://www.moa.gov.cn/xw/zwdt/202107/t20210723_6372671.htm. [6] 李军,闫文芝,张静,等.种植密度对食用向日葵籽粒性状和产量及其他经济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9):26-27. [7] 孙祥春,苗三明,王雪娇,等.种植密度与株行距配置对河套地区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1,49(1):34-39. [8] 宋殿秀,崔良基.氮、磷、钾配施对食葵杂交种籽粒经济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6(3):20-23. [9] 马军,王文军,郭永利,等.钾肥作用与向日葵主要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5(7):67-68. [10] 王文军,李岑,梁春波,等.钾肥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2):41-44. [11] 郝改莲. 蜜蜂传粉及与授粉植物之间的形态学适应[J].生物学教学,2014,39(8):2-3. [12] 李新,山军建.人工辅助授粉对油用向日葵不同类型组合制种产量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4(1):29-30. [13] 徐箭,吕仕大,吕阳春.浅谈油食两葵在杂交制种中的不同表现[J].现代农业,2010(2):45. [14] 崔兴林. 蜜蜂授粉在向日葵制种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2(20):66-67. [15] 刘国华,王建奇,鲁峰,等.河西走廊向日葵制种人工授粉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8(3):52-53. [16] 胡宝忱,贾春天,韩雷,等.向日葵杂交种制种技术的探讨[J].园艺与种苗,2009,29(1):33-35. [17] 段维,李汉华,杨涛,等.食用向日葵高产制种技术探析[J].园艺与种苗,2015(8):60-62. [18] 崔兴林,陈学红,武兴宝.食用向日葵优质高产制种技术[J].种子科技,2011,29(10):33-34. [19]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油葵密度、施肥水平与产量相互关系的探讨[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1):2156-2161. [20] 高成平. 不同种植密度对向日葵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8,38(2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