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7-1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蛋形指数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冯静,刘会杰,王燕,马雪英
    2017, 38(12):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1
    摘要 ( 79 )   PDF (940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蛋形指数(纵径/橫径)对拉萨白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1342枚,按照蛋形指数由小到大分为4组(Ⅰ~Ⅳ组,蛋形指数均值组间差异极显著)进行孵化,比较各组种蛋在孵化期不同时间点的蛋重、失重、失重率以及孵化成绩和雏鸡初生重.结果表明,种蛋在整个孵化期都处于稳定失重过程,孵化至第11日时,Ⅰ组种蛋的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别为(3.35±1.30)g和(6.64±2.17)%;孵化至第20日时,Ⅱ组种蛋的失重和失重率最大,分为(6.66±1.43)g和(13.30±2.52)%;Ⅰ组种蛋的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及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最高,分别为98.23%、80.53%、81.98%、(69.82±3.55)%;Ⅲ组种蛋的雏鸡初生重最大,为(36.69±4.35)g,显著高于Ⅰ、Ⅱ、Ⅳ组(P〈0.05).综上提示,蛋形指数越大,种蛋失重和失重率越小,受精率越低.研究结果为了解拉萨白鸡种质特性,开展拉萨白鸡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
    小尾寒羊、陶赛特羊二元杂交F1羔羊和陶赛特羔羊血液指标、肉品质及产肉性能的比较分析
    马吉如,陈国顺,水生长
    2017, 38(12):  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2
    摘要 ( 143 )   PDF (927KB) ( 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健康、无异常、6月龄的小尾寒羊×陶赛特羊二元羔羊和陶赛特羔羊作为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检测、肉品质及产肉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血常规结果显示,除了二元杂交羊羔的平均红细胞体积与陶赛特羔羊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与陶赛特羔羊无显著差异;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二元杂交的羔羊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与陶赛特羔羊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在相同饲养条件下,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屠宰体重比陶赛特羔羊高2%以上(P〉0.05),屠宰率高3.32%以上(P〉0.05),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眼肌面积比陶赛特羔羊高6.07%(P〈0.05),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和产肉潜力均略高于陶赛特羔羊.
    谷氨酰-脯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牛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关联分析
    杨冬宁,田万年
    2017, 38(12):  13-1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3
    摘要 ( 86 )   PDF (955KB) ( 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延边黄牛群体104个个体的谷氨酰—脯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延边黄牛群体中,共检测到3种谷氨酰—脯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型、BB型、AB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25%、47%;在谷氨酰—脯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4746 bp处发现C→T突变;AB型个体背最长肌的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A型和BB型个体(P〈0.05),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AB型个体背最长肌的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显著高于AA型和BB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为牛肉品质性状的遗传标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添加酵母硒对乌珠穆沁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李全洲
    2017, 38(12):  16-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4
    摘要 ( 118 )   PDF (818KB) ( 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放牧条件下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乌珠穆沁羊日粮中酵母硒的适宜添加量.[方法]将240只乌珠穆沁羊随机分为4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日粮中添加无机硒(亚硒酸钠)0.3 mg/(kg·DM),Ⅱ-Ⅳ组为酵母硒添加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0.9 mg/(kg·DM)的酵母硒.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于试验第0天、第30天、第60天分别测定各组羊只的空腹体重,记录各组耗料量,计算并比较各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增重耗料比;同时,每组随机选取12只羊(每个重复2只)进行静脉采血,测定并比较各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结果]在0-30 d和30-60 d,Ⅲ组和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而试验期间(0-60 d)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增重耗料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酵母硒添加组(Ⅱ-Ⅳ组)的血清GH含量均显著高于无机硒添加组(Ⅰ组)(P〈0.05).[结论]锡林郭勒地区自然放牧条件下,乌珠穆沁羊日粮中酵母硒的最适添加量为0.6 mg/(kg·DM).
    基于混料设计的复配抗氧化剂配方优化
    石立芳,朱小勇,李建东,户倩倩
    2017, 38(12):  19-1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5
    摘要 ( 149 )   PDF (893KB) ( 1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以α-生育酚为单一抗氧化剂对鱼粉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比了α-生育酚与乙氧喹啉在鱼粉中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α-生育酚作为新型安全的抗氧化剂能够替代乙氧喹啉在鱼粉中进行应用.同时,为探索α-生育酚、VC、茶多酚、柠檬酸四元混料系统对复配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的影响,采用混料设计试验方法,综合均匀设计思想和极端顶点设计建立混料回归模型,确定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方为α-生育酚:VC:茶多酚:柠檬酸=60.0:13.6:10.0:14.4.在该最佳配方下,鱼粉60℃加速8 d后酸价上升率仅为11.4%.通过交互作用分析揭示了抗氧化剂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规律:VC与柠檬酸交互作用、茶多酚与柠檬酸交互作用对复配抗氧化剂在鱼粉中的抗氧化效果影响极其显著(P〈0.01).
    光照控制对蒙古国彩色绒山羊羯羊不同季节营养利用影响研究
    张春华,孙海洲,珊丹,李胜利,凌树礼,任晓萍,桑丹,张崇志,金鹿,赵存发
    2017, 38(12):  23-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6
    摘要 ( 101 )   PDF (923KB) ( 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绒山羊非生绒期,分别测定光照控制和自然光照条件下蒙古国彩色绒山羊羯羊的放牧采食量、营养利用情况和产绒量,对比研究放牧条件下控制光照对蒙古国彩色绒山羊羯羊营养利用率和产绒量的影响,以期为光控增绒条件下绒山羊日粮的高效配制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在放牧条件下,将12只2.5周岁蒙古国彩色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光照控制组(光控组)和自然光照组(对照组),其中光控组通过采用光控增绒棚将光照时间限定为每天7 h,对照组采用自然光照,测定2组绒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NDF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①光控组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期光控组增重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③整个试验期光控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均稍低于对照组,10月光控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月光控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整个试验期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均低于推荐的需要量;⑤5月和8月蛋白采食量可以满足其营养需求,10月蛋白采食量严重不足,应进行补饲.
    功能性饲料苦豆渣对泌乳奶牛乳营养成分及乳体细胞数的影响研究
    尤美云,刘建平,连海飞
    2017, 38(12):  27-2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7
    摘要 ( 89 )   PDF (2182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评价日粮中添加苦豆渣对泌乳期奶牛乳中营养物质含量及乳体细胞数的影响,为将苦豆子开发为奶牛功能性饲料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泌乳期奶牛2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按照牧场饲养规程进行饲喂,试验组在对照组日喂精料的基础上添加8%的苦豆渣,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32 d.分别于正试期第1、6、14、25、32天采集试验组及对照组奶牛乳样,利用常规方法检测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含量及乳体细胞数.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苦豆渣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0.07%、0.47%、0.30%、0.60%,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苦豆渣,可使奶牛乳体细胞数在整个试验期内减少约45万个/mL.研究结果为苦豆渣功能性饲料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法夫酵母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肌肉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陈浩,盛振波
    2017, 38(12):  30-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8
    摘要 ( 133 )   PDF (842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开展肥育猪的饲养试验及屠宰试验,探讨预混料中添加法夫酵母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肌肉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为开发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将72头肥育猪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预混料、4%预混料+VE、4%预混料+法夫酵母,饲喂期26 d.试验结束时,计算并比较各组肥育猪的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屠宰后测定并比较各组肥育猪肌肉中的胆固醇含量.[结果]试验组日增重比空白对照组提高13.75%(P〈0.05),比阳性对照组提高8.77%(P〈0.05);空白对照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3.65%和2.63%,3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料肉比为3.08,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下降了9.94%和8.88%(P〈0.05);试验组肌肉胆固醇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下降7.27%和6.42%,3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肥育猪预混料中添加法夫酵母能够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明显降低其肌肉中的胆固醇含量.
    纤维素酶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
    王文丹,唐新仁,吴天佑,叶耿坪
    2017, 38(12):  34-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09
    摘要 ( 195 )   PDF (859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在奶牛日粮中适量添加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以及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主要从纤维素酶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纤维素酶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2017年内蒙古鄂温克地区生长季(4-9月)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分析
    张敬超
    2017, 38(12):  37-3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0
    摘要 ( 104 )   PDF (779KB) ( 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气象局1981-2017年气象资料,以及鄂温克旗牧业试验站生态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生态监测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牧草生长季(4-9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地下水位随降水的变化呈升降的正相关变化,土壤监测地段土壤墒情(4-9月)随着降水的多少,变化非常明显,牧草返青晚,牧草生长高度、覆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历年同期产值,春夏连旱、旱情严重,受灾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71.3%.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生态保护建议.
    湖北省石首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马玉洁,刘宇林,张玉山,朱艳新,徐猛,黄盛方
    2017, 38(12):  40-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1
    摘要 ( 128 )   PDF (817KB) ( 1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北省石首市畜禽粪污来源主要是生猪粪污以及蛋鸡粪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维持在55%左右.介绍湖北省正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整合各项技术形成新的处理模式,以期为提高当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供参考.
    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周新建,贾海燕,侯升林,李顺国
    2017, 38(12):  43-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2
    摘要 ( 215 )   PDF (860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实现饲用高粱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编制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方法]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按照GB/T 1.1的要求进行编写.[结果]规定了饲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收获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生产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结论]为饲用高粱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6个苜蓿品种在豫南地区的适应性及灰色关联评价
    刘金海,曾理,王鹤桦
    2017, 38(12):  47-4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3
    摘要 ( 169 )   PDF (846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豫南地区开展6个紫花苜蓿品种(维多利亚、三得利、金皇后、多伦、南拳、维纳尔)的品比试验,筛选高产、优质的苜蓿品种,为该地区"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提供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对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育期观测、干草产量测定及营养成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拳紫花苜蓿返青早、生长期最长,粗蛋白含量也最高,为19.10%,年均干草产量也最高,3年平均值为31.82 t/hm2,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关联度排序依次为:南拳、三得利、维纳尔、多伦、维多利亚、金皇后.综上提示,南拳紫花苜蓿高产、质优,建议推广种植,三得利、维纳尔、多伦可作为备选品种.
    籽粒苋新品系及其病虫害防治
    温素英
    2017, 38(12):  5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4
    摘要 ( 95 )   PDF (867KB) ( 1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巨苋是一种粮食、饲料、蔬菜和观赏兼用、营养丰富的优质高产作物,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可固氮、生物产量高,且粗蛋白含量高、质量优,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很高,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旱、抗倒伏、耐盐碱、耐瘠薄、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利用价值高等特点,不仅可以食用、饲用,还在特殊营养、医疗、美容、盆景观赏等方面具有发展潜力,应用前景广阔.对籽粒苋新品系——巨苋的特征特性及其主要病虫害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内蒙古草原虫害防治对策及效益研究
    刘思博,殷国梅,高博,张园园,薛艳林,张英,马崇勇,单艳敏,贾明,丁海君,白春利,孙林,田彦军,高霞
    2017, 38(12):  55-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5
    摘要 ( 101 )   PDF (1857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的天然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受气候、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草原虫害危害严重,因此,做好草原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对草原虫害监测预警进行了实践分析,主要包括常规调查、固定监测、农牧民测报员体系、"3S"技术应用和建立草原害虫监测预警体系等方面;对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绿僵菌、阿维菌素、印楝素、苦参碱、烟碱·苦参碱、牧鸡、牧鸭)生态治理及其施药方式等方面对防治进行了实践分析,并就当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测预警、强化基础设施、加大科研力度的建议;对防治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草原虫害防治工作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分析认为,草原虫害防治效益明显,应加强防治工作;在其防治对策中,政府重视是保障,监测预警是基础,加大投入是根本,专业防治是关键,强化培训是重点.
    内蒙古包头市草原专用肥应用研究探讨
    高福光,蔚建峰,武文广,杜华,刘心宽,刘政,吴哈达
    2017, 38(12):  66-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6
    摘要 ( 106 )   PDF (909KB) ( 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内蒙古包头市草原退化和人工草地产量低、病虫害防治困难、品质差、抗逆性弱等问题,引进2种草原专用肥用以改善该地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现状.结果表明,"超敏蛋白草原专用肥"和"多肽草原专用肥"均可提高包头市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以及天然草地植被的产量.大力推广草原专用肥新品种,加大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能够推动牧草抗逆性、产量等优质表现良好的肥料,从而提高人工草地的质量和效益.
    德国"双轨制"教学模式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畜牧兽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刘犇
    2017, 38(12):  70-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7
    摘要 ( 72 )   PDF (868KB) ( 1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德国"双轨制"教学模式实质是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办学,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该模式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从法律和经费保障体系、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性科研活动,以及建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德国"双轨制"教学模式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畜牧兽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探析
    蒋平,左瑞华
    2017, 38(12):  73-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8
    摘要 ( 102 )   PDF (779KB) ( 1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各大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环境下,分析当前中兽医学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存在课时少、教学周期短、课程开设单一、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等问题.结合生产实际,从确定教学目标、改革教育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改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建议,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兽医学的热情,从而适应动物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毛伟,钱英红,何秀玲,刘博,关红
    2017, 38(12):  76-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19
    摘要 ( 100 )   PDF (780KB) ( 1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药理学实验作为兽医药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兽医临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传统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实验教学课时不足、不同兽医相关专业之间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差别不大、传统的兽医药理学实验课程考核和评估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开展设计性实验、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兽医药理学实验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酌情增加实验动物的种类和实验课课时、引入实验课操作性考试来考核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建议,旨在提高兽医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兽医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动物安全生产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李艳玲,齐晓龙,曹素英
    2017, 38(12):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0
    摘要 ( 134 )   PDF (788KB) ( 1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已逐渐在人们膳食结构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因而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农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畜牧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动物安全生产学教学体系,在课程建设中必须注重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农业院校生产类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为背景,从教学理念、方法、实践、考核等几方面探讨了该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井波,贺建忠,陶大勇,石长青,吴静,高军
    2017, 38(12):  81-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1
    摘要 ( 136 )   PDF (873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具有明显职业教育特征的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实践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合新疆本土,尤其是南疆地区需求的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PBL结合病案手术录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动物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王福军,韩丹丹
    2017, 38(12):  84-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2
    摘要 ( 115 )   PDF (796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病案手术视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物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65名2015级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33人,开展"PBL+病案手术视频"模式教学;对照组32人,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授课,分析对比2组不同教学方法在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在疾病问题讨论、外科技术理论掌握和实训课总成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教学效果较好,但在手术操作技能表现方面,2组学生的成绩差异并不显著.表明PBL结合病案手术录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所帮助,对实践教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抛锚式"教学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估
    李在建,刘文强,秦绪岭,朱明霞
    2017, 38(12):  87-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3
    摘要 ( 135 )   PDF (829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抛锚式"教学法也称"问题式教学"或"案例教学".在教学应用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第一,对"抛锚式"教学方式在动物生理学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探究;第二,如何在"抛锚式"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实验成绩以及实验表现进行评估;第三,学生和教师在实验中采用"抛锚式"教学法时所承担的角色."抛锚式"教学法可以给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亦符合我国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基于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思考及实践
    何玉珍,唐兴
    2017, 38(12):  89-8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4
    摘要 ( 136 )   PDF (748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中职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展目标及相关人才培养指导意见的要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对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实验教学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促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教学模式的开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水产养殖过程中计算机视觉的应用
    骆桂兰,陈军,王会聪,王煜恒
    2017, 38(12):  91-9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5
    摘要 ( 146 )   PDF (783KB) ( 1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计算机视觉的概念,并比较传统人工测量手段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同.对养殖水环境监控、鱼类生长监控、鱼类行为监控及投饵监控等方面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我国高档肉牛饲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万余
    2017, 38(12):  93-9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6
    摘要 ( 120 )   PDF (816KB) ( 1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当前我国高档肉牛青年母牛、犊牛和育肥牛饲养技术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并集成高档肉牛养殖技术以及促进我国高档肉牛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参考.
    建昌马的形成与发展
    周潇,杨世忠,林代俊,王毅
    2017, 38(12):  96-9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7
    摘要 ( 123 )   PDF (795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昌马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体格较小,四肢强健,以驮载和骑乘为主,擅长跋山涉水、在崎岖山路间行走,性成熟早,繁殖率高,繁殖年限较长,是我国西南山地马的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高山、台地占全州面积的85%,是彝族人民聚集地,养马的历史源远流长,建昌马既是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役用工具,又是彝族人民的重要文化传承载体.该州境内年平均气温在9.6-22.3℃,降水充沛,全年日照时间在1800-2600 h,草地资源丰富,为养马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建昌马之种名出现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建昌马进行了调查研究,1987年建昌马作为地方马品种之一,同时被载入《中国马驴品种志》和《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本品种选育和导入杂交是建昌马选育的主要技术手段,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自2011年以来开展了"引进河曲马改良建昌马试验"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罕山白绒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张志宏,王景山,阿木古楞,敖国民,董福臣,郭杰,王春香,张晓军
    2017, 38(12):  99-9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8
    摘要 ( 94 )   PDF (816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白绒山羊2016年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并与1995年品种验收时数据进行对比,其主要性能指标绒厚度、产绒量、体重与1995年品种验收时数据相比提高显著.其中,绒厚度:成年公、母羊分别为9.31 cm和6.98 cm,提高55.17%和26.91%;产绒量:成年公、母羊分别为1385.86 g和831.75 g,提高83.87%和66.22%;体重:成年公、母羊分别为64.94 kg和45.08 kg,提高40.41%和48.39%;绒细度:成年公、母羊分别为14.97μm和12.96μm,变化不显著.截至2016年6月底,扎鲁特旗罕山白绒山羊群体数量达190.0万只,与1995年品种验收时相比提高了250.4%.建议做好品种选育工作,以促进罕山白绒山羊产业发展.
    仔猪保育期常见问题探析
    孙文高,钱峰
    2017, 38(12):  101-10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29
    摘要 ( 127 )   PDF (780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了外三元(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品种)保育期仔猪饲养管理中常见的季节性气喘、仔猪黄白痢、仔猪关节肿大及跛行等问题,并详细提出了有关保育期仔猪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温湿度以及饮水、空气质量的相关要求,对有效防范保育期仔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犬尿石症不同诊断与治疗方式的效果对比
    盛振波,陈浩,徐慧龙,司如群,茆骏
    2017, 38(12):  104-10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30
    摘要 ( 136 )   PDF (832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比较犬尿石症不同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某动物医院收治的疑似患有尿石症的18只病犬分别进行临床检查、X射线检查、B超检查,比较3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并将确诊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B超检查在犬尿石症的诊断中效果最确实,检出率为94.44%;其次是X射线检查,临床检查的检出率最低.手术疗法是治疗犬尿石症的有效手段,治愈率达到87.5%以上.
    一例犬淋巴外渗的治疗
    郝子悦
    2017, 38(12):  108-10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31
    摘要 ( 400 )   PDF (773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家庭饲养宠物数量的急剧增长,宠物疾病也愈来愈多,且发病率呈上升总势.在犬所发生的疾病中,虽然淋巴外渗的病例并不多见,但仍有一定的发病概率.介绍了一例患淋巴外渗金毛犬的诊治过程,以供同行参考.
    一株鸭源枯草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胡晓苗,张丹俊,戴银,赵瑞宏,潘孝成,周学利,侯宏艳,沈学怀,朱传明
    2017, 38(12):  110-1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12.032
    摘要 ( 162 )   PDF (1558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鉴定从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脑组织中分离到的混合感染细菌,采用常规方法观察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特征、生化反应特点,采用细菌16S rDNA 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胰蛋白大豆肉汤培养基上形成边缘不规则,凸起,表面灰白色,粗糙的大菌落;镜检呈革兰阳性杆菌,能够产生芽胞;在兔血平板上生长时出现明显的β溶血环;生化反应特点与枯草芽胞杆菌模式株基本相符,但略有不同;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报道的枯草芽胞杆菌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最终确定分离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分离菌株对红霉素、万古霉素、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和多西环素中等敏感,仅对头孢噻肟耐药.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提供了科学用药方案.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