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科学
    不同海拔藏鸡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王志敏,徐亚欧,杨磊,徐珑洋,王英明
    2018, 39(2):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1
    摘要 ( 334 )   PDF (489KB) ( 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藏鸡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遗传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高海拔藏鸡与低海拔藏鸡的差别。以西藏(海拔3800m)藏鸡、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海拔2700m)藏鸡(以下称甘孜州藏鸡)、成都彭州美丽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的藏鸡(是由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800mm处的西藏藏鸡经过9年的选育而来,以下称低海拔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鸡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高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高于低海拔藏鸡.该3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西藏藏鸡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低于低海拔藏鸡,该2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加大的趋势。西藏藏鸡的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甘孜州藏鸡和低海拔藏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甘孜州藏鸡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藏鸡(P〈0.01)。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生长于3800m处的西藏藏鸡在1000m海拔的环境条件下经过9年的选育与培育其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生理指标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均发生了极显著(P〈0.01)的变化.说明这些指标与藏鸡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部分替代人工饲料对黑斑蛙生长影响研究
    张家琛,肖小朋,蔡珉敏,郑龙玉,喻子牛,杨瑞斌,周学永,张吉斌
    2018, 39(2):  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2
    摘要 ( 392 )   PDF (1045KB) ( 1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武汉品系亮斑扁角水虻老熟幼虫部分替代饲养黑斑蛙的人工饲料,并对黑斑蛙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黑斑蛙人工饲料中添加亮斑扁角水虻幼虫0、25%、50%、75%、100%时.黑斑蛙增重率分别为8.14%、8.52%、3231%、18.19%、18.99%,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22%/d、0.23%/d、0.79%/d、0.47%/d、0.49%/d。当替代量在50%时,黑斑蛙肥满度、肌肉粗脂肪、肌肉粗蛋白的含量达到最高值,收获黑斑蛙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其余处理组相比也达到了最优值。因此,使用亮斑扁角水虻幼虫部分替代人工饲料养殖黑斑蛙有较好效果,替代量为50%时最佳.为水虻及其衍生产品在蛙类养殖上的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不同硒源对滩羔羊瘤胃前背盲囊乳头的影响
    陈绍淑,徐晓峰,朱明明
    2018, 39(2):  14-1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3
    摘要 ( 170 )   PDF (199KB) ( 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硒源对滩羔羊瘤胃前背盲囊乳头生长发育的影响。选50只体重相近、年龄相仿(约45日龄)、健康无病的公滩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只。其中,对照组日粮添加亚硒酸钠,试验组日粮添加酵母硒,2组日粮中硒含量均为0.30 mg/kg DM。试验羊饲喂60 d后,屠宰取瘤胃,应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定2组羔羊瘤胃前背盲囊(瘤胃房)乳头高度、宽度和密度。结果表明,瘤胃前背盲囊乳头高度、宽度和密度均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瘤胃前背盲囊的角质层厚度和固有膜宽度为对照组稍高于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30 mg/kg的酵母硒较亚硒酸钠更能促进瘤胃前背盲囊乳头的生长发育。
    综合评分法优化独活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李海欧,陈琪,林英华,雷雯朴,孙耀,段鹏飞,陈治宇,盛华,金蓉,赛那
    2018, 39(2):  17-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4
    摘要 ( 85 )   PDF (189KB) ( 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独活挥发油β-环糊精(B—CD)包合技术,提高其制剂的疗效,以独活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通过超声法包合独活挥发油,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法分别对影响包合工艺的关键因素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如下:超声时间为30 min,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10(mL:g),水与β-CD的比例为1l:1(mL:g)。研究结果为提高独活有效成分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遗传与繁育
    西藏地区改良黄牛和本地黄牛血液代谢指标和肉品质的差异比较
    李斌,任傲,奥斯曼,巴桑珠扎,陈艾莉,周传社,姜南
    2018, 39(2):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5
    摘要 ( 155 )   PDF (454KB) ( 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的目的是比较高海拔地区改良黄牛与本地黄牛血液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差异。从血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来看.本地黄牛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改良黄牛(P〈0.05);色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10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苏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3种氨基酸的含量,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地黄牛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改良黄牛(P〉0.05)。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上来看,总胆固醇、尿素氮、总抗氧化能力3项指标,本地黄牛显著大于改良黄牛(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含量,本地黄牛高于改良黄牛,且极显著(P〈0.01);补体第四成分、甘油三酯、葡萄糖、IgA、IgG、IgM、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脂蛋白胆固醇9项指标.本地黄牛均高于改良黄牛,但不显著(P〉0.05);极低密度脂蛋白、C3、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4项指标,本地黄牛均低于改良黄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肉品质上来看,改良黄牛和本地黄牛的大理石纹评分、眼肌面积、剪切力、蒸煮损失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基于RNA-Seq分析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皮肤基因表达的影响
    丽春,付绍印,王建蒙,王位
    2018, 39(2):  26-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6
    摘要 ( 101 )   PDF (315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绒山羊皮肤毛囊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与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选取处于皮肤毛囊发育生长起始点(5月)的内蒙古绒山羊罕山型个体6只,分别作为埋植组(皮下埋植MT,n=3)和对照组(不埋植MT,n=3),以绒山羊个体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RNA—Seq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在测序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了462个在埋植组与对照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08个,下调表达254个;KEGG富集性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癌症信号通路、鳞状细胞癌信号通路、黑色素合成、Wnt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Wnt信号可能在褪黑激素调控皮肤毛囊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褪黑激素影响毛囊生长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依据。
    miRNA在动物繁殖性能中的研究进展
    祁云霞,达赖,付绍印,何小龙,张兴夫,王标,特日格勒,刘永斌
    2018, 39(2):  31-3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7
    摘要 ( 153 )   PDF (800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在18~25 nt的小分子RNA,它们不编码mRNA,但是在基因的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上发挥重要的调控效应,控制着机体生长发育、分化、代谢和疾病等许多生物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表达异常与多种生殖道疾病密切相关.引起生殖力下降甚至不育。综述了miRNA的发现、生物合成与作用机制,以及在动物繁殖性能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miRNA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不同微生物处理玉米胚芽粕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黄燕华,光雅慈,吴杰,张正帆
    2018, 39(2):  34-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8
    摘要 ( 120 )   PDF (301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不同微生物处理玉米胚芽粕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高产细菌素乳酸菌、酿酒酵母茵、枯草芽胞杆菌3种微生物及其组合对玉米胚芽粕进行发酵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选出发酵效果较佳的混茵组与原料采用体外发酵法测定其产气量(GP)、pH值、干物质降解率(DMD)、氨态氮(NH3-N).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混茵组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下降(P〈0.05)。②混茵组2-48 h的累积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0.05),混茵组产气曲线的平滑度B值、达到理论产气量最大值一半所需时间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⑧混菌组在48 h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菌组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生物处理玉米胚芽粕能提高该原料的营养价值,而混菌处理效果更佳.混菌发酵处理可提高反刍动物对其利用价值。
    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葵花盘中铬、氟含量的测定
    陈艳君,马惠茹
    2018, 39(2):  38-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09
    摘要 ( 144 )   PDF (182KB) ( 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向日葵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其副产物葵花盘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行业中。为了安全合理地使用该地区的葵花盘,完善巴彦淖尔地区饲料原料数据库,试验以巴彦淖尔地区6个旗(县)采集的葵花盘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葵花盘中铬和氟的含量。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6个旗(县1葵花盘中铬与氟的含量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其中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双河镇葵花盘中铬与氟的含量与其他旗(县)相比均较高。
    草业科学
    放牧条件下和牛生长性能分析及其与牧草生长规律同步化模式的研究
    成立新,勿都巴拉,高玉林,乌兰巴特尔,哈达朝鲁,劲松,李玉荣
    2018, 39(2):  40-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0
    摘要 ( 162 )   PDF (204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对放牧条件下和牛不同阶段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结合牧草生长状况研究和牛生长发育与牧草生长规律同步化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4-12月龄和12-22月龄和牛增重缓慢;放牧和牛体高呈规律性变化,5—10月牧草产量及和牛平均日增重变化规律一致,均在9月达到最高值。
    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侯留飞,唐俊伟
    2018, 39(2):  42-4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1
    摘要 ( 125 )   PDF (180KB) ( 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营养成分,对其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性荒漠类天然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这说明该类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优于其他天然草地类。
    9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兴仁县放马坪草场的适应性评价
    全贵阳,马培杰,李亚娇,孟军江,韩永芬,蔡大明
    2018, 39(2):  45-4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2
    摘要 ( 134 )   PDF (240KB) ( 1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贵州省兴仁县放马坪草场对9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田间品比试验.并测定了供试品种的株高、生长速率、物候期、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同时通过对这9个紫花苜蓿品种1个生育期的观测,综合分析了越冬率、株高、再生率、产草量、鲜干比等各项指标。结果得出:在贵州兴仁县表现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是9号多叶王、2号CW787、7号TG7,这些品种在该地区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药物科学
    马蔺的研究概况
    翁慧琳,李彦慧,王怀民,沈金权,赵立香
    2018, 39(2):  48-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3
    摘要 ( 141 )   PDF (213KB) ( 1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对马蔺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深入了解马蔺的特性及其应用价值。
    食品科学
    生鲜乳品质的影响因子——酸度
    冯小慧,王丽芳,张三粉,杜琳,宋洁,胡泽光
    2018, 39(2):  5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4
    摘要 ( 166 )   PDF (196KB) ( 1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酸度是近年来生鲜乳中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鲜乳的新鲜度,从而影响生鲜乳的品质。通过综述生鲜乳中酸度的来源、正常范围、酸度不正常的原因.提出了酸度异常的预防措施。
    资源与环境
    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2017年气象灾害分析
    张桂英,董佳蕊,姜佳慧
    2018, 39(2):  59-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6
    摘要 ( 123 )   PDF (709KB) ( 1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7年对中国北方来说是近50年来气候最异常、气象灾害最频发的一年。位于我国面积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奈曼旗这一现象更为明显,2017年干旱、高温、暴雨、局地霜冻都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给当地的农牧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就奈曼旗2017年出现的异常气象因子与历史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当地的农牧林业生产避免、减轻、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理论参考。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探究
    王泽平
    2018, 39(2):  63-6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7
    摘要 ( 130 )   PDF (202KB) ( 1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规模化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现状不容乐观。针对行业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确、投入资金和治理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确立农牧业行业管理部门的主导地位、加大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与新型环保设备相适应的环保服务网络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规范伊金霍洛旗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排放提供参考。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冻土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潘丽华
    2018, 39(2):  66-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8
    摘要 ( 197 )   PDF (260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描述分析和累积距平的方法对内蒙古鄂温克地区1981--2010年30年的最大冻土深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温克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为244 cm,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为288 cm;最小值出现在1983年,为222 cm;两者相差66cm。最大冻土深度呈逐渐增大趋势。
    经济与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遥感空间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任婷婷,辛庆强,许洪滔,潘亮,吕猷
    2018, 39(2):  70-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19
    摘要 ( 112 )   PDF (1475KB) ( 1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遥感空间管理系统以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录入栅格数据、矢量数据、监测报告、样方照片等信息,按照数据分类级别进行浏览、查询、检索、空间分析,最终实现可视化地图分布展示,直观、准确地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资源信息。介绍了该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包括总体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关键技术、系统应用等,以期为相关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内蒙古科左后旗西门塔尔牛产业发展概述
    张志宏,郭杰,李红艳,李欣,李旭光,于芳萱,巴哈斯胡,何曙光
    2018, 39(2):  75-7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0
    摘要 ( 152 )   PDF (210KB) ( 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科左后旗是乳肉兼用型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的核心产区,西门塔尔牛质量、数量及养殖综合技术水平率先实现了跨越。推进了西门塔尔牛产业化的格局形成。介绍了科左后旗西门塔尔牛产业基本情况、发展特点、牛品种改良工作具体措施及今后的发展目标,以期为促进内蒙古科左后旗西门塔尔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畜牧生产
    内蒙古通辽地区中国西门塔尔牛母牛养殖分析与探讨
    张志宏,郭杰,胡日查,辛春宝,戴雪,李旭光,谢海波
    2018, 39(2):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1
    摘要 ( 203 )   PDF (313KB) ( 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内蒙古通辽地区中国西门塔尔母牛养殖基本情况。分析了母牛养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母牛养殖水平的综合措施.以期为促进内蒙古通辽市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浪腾
    2018, 39(2):  81-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2
    摘要 ( 109 )   PDF (245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强调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要求具备完善的防疫体系、科学的饲料配方、严格的管理等,倾向于科学化的管理,注重科技力量,旨在实现最大化的养殖效益。就牛羊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解决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教学研究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教育“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朱爱文,赵旭庭,周春宝,王利刚
    2018, 39(2):  84-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3
    摘要 ( 142 )   PDF (347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学徒制模式是以企业为主导,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学历层次结构合理、专业知识渊博、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中的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沈向华,杜晨光
    2018, 39(2):  88-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4
    摘要 ( 155 )   PDF (344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对马术运动的风靡,相关企业对于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与相关企业对专门人才需求对接,提高马术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中尝试的过程和经验进行了探讨,并就确保其顺利有序开展的实施措施进行了思考总结。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教师队伍培养的思考
    段琼辉,黄陈,李永
    2018, 39(2):  92-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5
    摘要 ( 117 )   PDF (211KB) ( 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大批优质毕业生的保障之一。从师资队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学徒制做了些许思考,提出了通过建设校企双方相互聘用、共同教学的方式来解决兽药专业群教学实践活动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校企共建动物科学生产实习基地的运行管理——以牛生产学为例
    赵增元,傅祥伟,张建云,张微,曹兵海,李树静,田见晖,莫放
    2018, 39(2):  95-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6
    摘要 ( 88 )   PDF (278KB) ( 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生产实习教学是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中国农业大学自与企业共建牛生产实习基地以来,对该实习基地的管理进行不断探讨、改革和完善,建立了科学可行的基地运行模式,丰富了牛生产实习的教学内涵,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取得明显实践教学效果。
    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动物医学专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毅,王菊梅,侯宇,罕柯孜·阿卜拉,苏战强
    2018, 39(2):  99-9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7
    摘要 ( 70 )   PDF (296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动物医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对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013级、2014级8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的培养、个人自觉程度、纪律制度的约束和专业兴趣引导是学好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授课水平、学生汉语表达能力为次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兴趣培养,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以及优秀的课堂管理和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是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动物医学专业的有效途径。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郭凤英,贾俊涛,乌伦吉如嘎
    2018, 39(2):  103-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8
    摘要 ( 120 )   PDF (227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药理学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和纽带。该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是夯实理论知识的一种手段。根据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探索并改进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临床一线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吕红超,程小果,陈申秒
    2018, 39(2):  106-10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29
    摘要 ( 162 )   PDF (200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由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一侏儒综合征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群中流行,严重影v向了养鸭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从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演化、诊断与防治手段方面对新型鸭细小病毒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探究及净化实施方案
    姜斌,任逸懿,赵妍,陈漪,吴波
    2018, 39(2):  109-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8.02.030
    摘要 ( 163 )   PDF (298KB) ( 3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的暴发流行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探究新型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流行趋势,规模猪场如何选择有效的防控措施和伪狂犬病毒净化实施方案来减轻损失,针对当前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技术和净化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