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2-28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著者文摘
    香烟烟雾对小白鼠肺部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
    张佩君,费悦,赵亚兰,周航,栗娜,李凡
    2019, 40(2):  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1
    摘要 ( 124 )   PDF (450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被动吸烟对小白鼠肺部组织结构的影响。对小白鼠进行烟熏处理后,取其肺部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借助显微镜观察小白鼠肺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烟熏后小白鼠肺部出现肺泡扩充,肺泡壁变薄;肺泡隔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增生;肺泡囊、肺泡管扩大或受损;细支气管管壁受损,黏膜上皮柱状纤毛细胞数量增多,排列凌乱,管腔内有异物积累,管腔变窄;终末细支气管黏膜皱襞受损严重,管壁增厚。并且通过比较可观察到香烟烟雾对成年小白鼠肺部组织结构的影响变化较幼年小白鼠更明显。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随着烟熏时间的延长,香烟烟雾中的某些物质会引起小白鼠肺部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被动吸烟对成年小鼠肺部组织结构造成的影响较幼年小鼠严重。
    模拟低压低氧环境对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申什菊, 张勤文
    2019, 40(2):  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2
    摘要 ( 144 )   PDF (324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肺组织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部分血氧值为指标,以雄性昆明系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低压氧舱模拟不同海拔环境对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肺泡隔厚度,肺气—血屏障算术平均厚度,动、静脉氧分压差和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这是低氧环境对小鼠肺组织造成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保证其适应低氧环境。
    红景天提取物对高原缺氧条件下肉鸡法氏囊疫苗免疫作用的影响
    李龙, 仇薪鑫, 刘锁珠, 闫红军
    2019, 40(2):  9-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3
    摘要 ( 125 )   PDF (396KB) ( 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对高原缺氧条件下肉鸡接种法氏囊疫苗和绵羊红细胞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10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0.15%、0.20%和0.40%红景天水提物干粉。每个组取半数鸡只于13日龄腹腔注射接种绵羊红细胞,另一半鸡只于20日龄口服接种法氏囊疫苗。研究发现,免疫接种法氏囊疫苗后2d和19d,相比于对照组,0.20%和0.40%红景天处理组显著提高了法氏囊疫苗抗体水平(P<0.05)。在腹腔注射绵羊红细胞后5d、8d和12d时,相比对照组,0.20%和0.40%红景天处理组显著提高了绵羊红细胞抗体水平(P<0.05)。该试验表明红景天提取物可以提高高海拔缺氧条件下肉鸡特异性抗体水平,因此其可能作为高海拔缺氧条件下肉鸡日粮的一种免疫调节性添加剂。
    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斌,朝洛门,陈志鹏,苏日娜,张月梅,宋越,萨娜,萨日盖,萨茹丽,赵世华
    2019, 40(2):  12-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4
    摘要 ( 108 )   PDF (504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该研究根据GenBank 中登录的MG gapA基因序列和MS heat shock ATP-dependent protease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扩增出729 bp的MG和309 bp的MS特异性片段,对禽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副鸡禽杆菌核酸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MG和MS DNA的最低检出量均为5×10^-2 ng/μL;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MS混合感染和单独感染。该研究建立的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双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快速、高效检测MG和MS提供了技术支持。
    肉仔鸡日粮中不同形态锰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评定
    郭蕊
    2019, 40(2):  16-1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5
    摘要 ( 109 )   PDF (586KB) ( 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肉仔鸡日粮中不同形态锰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锰含量为37.66mg/kg),添加2种锰源(复合氨基酸螯合锰和硫酸锰)和5个锰添加水平(0、45、90、130、180mg/kg),构成10个日粮处理组,将54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10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公母各半,开展为期42d的肉仔鸡饲养试验。分别于21、42日龄时,取各组试验鸡的肝脏、肾脏及左侧胫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肝脏、肾脏组织以及胫骨的锰浓度。将各组织锰含量与日粮锰进食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采用斜率比法计算复合氨基酸锰相对无机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锰可显著增加肝脏、肾脏和胫骨锰含量,尤以胫骨锰含量反映最敏感,呈明显的剂量效应(P<0.01);相比肝脏锰和肾脏锰含量,21日龄胫骨锰含量可作为评价锰利用率的有效指标;采用斜率比法估测的复合氨基酸螯合锰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要略高于饲料级硫酸锰。研究结果为有机锰添加剂在禽生产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研究
    曾秀玲, 熊力, 华莹, 张霞, 李涛, 程振涛
    2019, 40(2):  20-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6
    摘要 ( 151 )   PDF (549KB) ( 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三者组合的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0头,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每组10头,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与基础饲粮按质量比分别添加1.0‰、2.0‰和3.0‰复合益生菌,对照组不添加复合益生菌,以评价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B组和试验C组末重极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C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试验B组腹泻率极显著高于试验A组和试验C组(P<0.01);在免疫器官指数上,试验B组、试验C组和对照组腹股沟淋巴结指数显著高于试验A组(P<0.05),试验A组、试验B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试验C组(P<0.05),试验各组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试验B组和试验C组(P<0.05);在生理水平上,试验组仔猪血液中,中间粒细胞比率、粒细胞比率、中间细胞数量、粒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血小板数量低于对照组,且大部分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淋巴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化水平上,试验B组和试验C组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A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乳酸菌三者组合的复合益生菌与基础饲粮混合可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发酵湿料对奶牛产奶量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张永辉, 樊振, 张万祥, 朱广龙
    2019, 40(2):  25-2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7
    摘要 ( 191 )   PDF (603KB) ( 1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饲喂微生物发酵后的发酵湿料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其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全群泌乳期奶牛,按试验目的均匀分为4组,分别为新高产空白组(1组)、新高产试验组(2组)、中低产空白组(3组)、中低产试验组(4组)。新高产试验组(2组)和中低产试验组(4组)每头牛每天饲喂2kg的发酵湿料,新高产空白组(1组)和中低产空白组(3组)不饲喂发酵湿料。[结果]发酵湿料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有明显影响(P<0.05);新高产试验组(2组)奶牛采食量高于新高产空白组(1组);粪筛数据显示,试验组与空白组相比,粪筛第一层比例普遍低2.80%~4.89%。[结论]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饲喂发酵湿料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及其对饲料的消化率。
    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和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项性龙, 胡芳, 刘国东, 王伟, 姜勋平
    2019, 40(2):  29-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8
    摘要 ( 495 )   PDF (676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和牛育肥效果的影响。选用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和牛374头,随机分成3组,A、B组为试验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培养物,C组为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酵母培养物;各组试验和牛每天早、晚各饲喂1次,正试期45d;试验结束后对各组和牛进行称重,计算并比较各组和牛在试验期间的日增重;采用粪筛分析法评价各组和牛的饲料消化率。结果表明,A、B组在试验期间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且B组日增重最大;A、B组试验末粪筛的第3层比例较试验前上升,且试验末粪筛的第3层黄色玉米碎屑均比C组少。综上提示,育肥和牛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饲用葡萄糖三丁酸酯的设计与合成
    仇晴晴,钟春艳,李振旺,孙先宇
    2019, 40(2):  33-3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09
    摘要 ( 137 )   PDF (638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D-无水葡萄糖为原料,通过苯甲醛保护、酯化反应、脱去苯甲醛保护3步反应,制备葡萄糖三丁酸酯。结果表明,最佳条件反应条件为:以DMF为溶剂,DMAP为催化剂,在常温下与丁酸反应,化合物2的产率最高,为90.5%,所得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确定。该反应具有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大量生产。
    基于Excel的个体近交系数直观估算
    李治培,赵朝步,钟华配,黄锋
    2019, 40(2):  36-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0
    摘要 ( 194 )   PDF (809KB) ( 1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计算畜群内的个体近交系数,可以把握现有畜群的遗传效应,对于畜群的选种选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有效地防止近交造成的品种退化等现象。通过Excel函数计算畜群系谱信息中共同祖先出现的次数频率,可简单快速地估算个体间的近交系数,实现近交系数的直观估算,不需要使用者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可供基层畜牧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能快速估算系谱个体的近交情况,使得对群体遗传效应的评估工作极易进行。
    基于PCR_mtDNA技术在地方鸡种源性成分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郭亮
    2019, 40(2):  41-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1
    摘要 ( 101 )   PDF (703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论述PCR_mtDNA技术在地方鸡种鉴定中的适用性研究,并对其在物种鉴定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建立高效、快速、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
    刘琳,张文敬,郝林凤,徐广祥,巴雅尔图,刘金平,武悦
    2019, 40(2):  44-4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2
    摘要 ( 125 )   PDF (746KB) ( 1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巴彦淖尔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农业大市,2018年的农作物总播面积达73.56万hm^2,该市的小麦、玉米、向日葵、加工番茄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产量达602.09万t,可收集利用的产量达318.04万t。然而,目前巴彦淖尔市秸秆利用仍停留在机械化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等较为粗放的方式上,对于秸秆能源化利用以及工业原料开发方面研究较少。介绍了该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针对该市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该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中草药提取残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赵志超,图门巴雅尔
    2019, 40(2):  47-5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3
    摘要 ( 183 )   PDF (790KB) ( 1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了中草药提取残渣的循环再利用的应用领域,并介绍了在各个领域中中草药提取残渣的应用情况与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中草药提取残渣再利用为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可持续性,从而为更加深入地研究中草药提取残渣用途,提高其利用价值,使中药行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更准确的研究思路。
    人文因素视域下西藏草地退化问题研究
    王向涛,杨军,赵星杰,孙磊,魏学红
    2019, 40(2):  53-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4
    摘要 ( 157 )   PDF (848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西藏藏北地区那曲市附近3个典型乡(镇)——那曲镇、罗玛镇、孔玛乡所属的行政村,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中的半结构式访谈对当地的牧户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以透过人文因素视角对草地生态问题进行研究,挖掘和剖析牧户特定的生态观念及生产方式,从而为该地区草地—家畜—人群生态体系和谐共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草地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表明,70%的牧户认为草地质量变差,且65.0%的牧户认为鼠、虫害是造成草地退化的首要原因;在对草地退化所采取措施的认知中,21.7%的牧户认为应该减少牛、羊数量。
    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吴晶,王娟,钱一相,胡骑,孙强
    2019, 40(2):  57-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5
    摘要 ( 142 )   PDF (882KB) ( 1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收集云南省2012—2016年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规模养殖情况、活猪价格、猪粮比及不同规模养殖盈利情况,分析了云南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养猪大省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李娜,任殿玉,王小亮,吴图布信
    2019, 40(2):  62-6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6
    摘要 ( 137 )   PDF (872KB) ( 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牧业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初步实现了农牧业提质增效、牧民增收、草原增绿。但锡林浩特市仍处于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农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立足于锡林浩特市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当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陕西省延安市巨菌草的引进与产业化进展调查
    杜森有,陈朋刚
    2019, 40(2):  66-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7
    摘要 ( 145 )   PDF (919KB) ( 1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陕西省延安市巨菌草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该市巨菌草的引进与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巨菌草产业的对策及建议,从而为加速延安市产业扶贫步伐,加快其规模化发展,推动延安市粮改饲项目的推进和特色资源、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及产业链的延伸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同挤乳频率对奶牛泌乳的影响
    陈宇,靳向阳,张震,朱河水
    2019, 40(2):  68-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8
    摘要 ( 167 )   PDF (882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挤乳操作对奶牛泌乳性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从挤乳频率和挤乳间隔时间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挤乳操作对奶牛泌乳量和乳中成分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达到通过调整挤乳频率提高奶牛生产力的目的。
    藏猪健康养殖技术
    蓝岚,何冰梅,马金英
    2019, 40(2):  72-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19
    摘要 ( 90 )   PDF (928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消费者对藏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规模化养殖程度低是藏猪养殖的现状,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养殖以及高产品种(系),藏猪产业发展迟缓。就藏猪健康养殖技术展开综述,以期为高海拔藏区藏猪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应用型本科畜牧兽医专业“3+2”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潘军,迪力拜尔·阿木提,杨开伦
    2019, 40(2):  75-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0
    摘要 ( 82 )   PDF (1029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和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开展“3+2”模式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为案例,分析了“3+2”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阐述了“工学交替、理实双循环、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概括了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考核和转段要求。
    数字病理在动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宋祥军,祁克宗,涂健,刘红梅,邵颖
    2019, 40(2):  78-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1
    摘要 ( 106 )   PDF (968KB) ( 1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课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提升动物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水平,建立了动物病理数字切片库。利用“动物病理学国家级精品共享课”资源,通过“动物病理学在线考试系统”创立了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实现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其动态学习、思维能力。
    SBT融合TBL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张强,杜宁,姚嵩坡,王明富,尹相林,周健,张东东,王佐卿,周文翠
    2019, 40(2):  81-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2
    摘要 ( 70 )   PDF (967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生课堂教学应以培养自我学习、创新思维、批判思辨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为目标,创新和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方法势在必行。SBT(专题研讨教学)和TBL(团队学习教学)是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法,二者各具优、缺点,但互补性较好。探讨了SBT与TBL融合教学法在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结果表明,SBT与TBL融合教学法能够提高研究生自我学习动力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混合式教学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李晓斌,陈晖,李凤鸣,臧长江,米热古丽·伊马木,陈开旭
    2019, 40(2):  85-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3
    摘要 ( 138 )   PDF (953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实验课熟悉程度,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尝试应用混合式教学方法。结果显示,使用混合式教学组的学生平均实验成绩为(91.25±2.48)分,传统教学组的学生平均实验成绩为(89.65±2.19)分,混合式教学组的学生比传统教学组的学生平均实验成绩提高1.78%;使用混合式教学后的平均实验成绩为(91.35±2.48)分,混合式教学前的平均实验成绩为(87.35±3.35)分,使用混合式教学后比未使用时的实验成绩提高4.58%。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参与度、积极性较高,能够明显提高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动物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雷程红,李建龙,卢亚宾,李斌,王世民,陈凯云,刘向阳,寇茜茜
    2019, 40(2):  88-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4
    摘要 ( 118 )   PDF (979KB) ( 1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初步探索了将德育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教学全过程当中浸润思想教育,力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高校教育中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血清学调查
    方变变, 罗晓平, 耿万恒, 李军燕, 王鹏龙, 乌云塔娜, 萨日娜, 高海英
    2019, 40(2):  91-9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5
    摘要 ( 189 )   PDF (979KB) ( 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放牧牛羊弓形虫病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阿拉善盟及呼伦贝尔市随机采集的286份放牧牛羊血清样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绵羊血清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1.68%,其中,阿拉善盟阳性率为4.84%,呼伦贝尔市阳性率为0.56%;经统计学分析,两个地区的绵羊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牛血清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为0。[结论]内蒙古主要牧区放牧绵羊存在弓形虫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弓形虫病防治措施。
    中草药防治畜禽球虫病的研究进展
    訾云飞,訾占飞,冯敏,李宏,赵利军,董海娟
    2019, 40(2):  94-9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6
    摘要 ( 91 )   PDF (1031KB) ( 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球虫病对畜禽养殖业危害较大,畜禽在感染球虫后死亡率高,耐过动物体重减轻甚至停止生长。中草药具有提高畜禽抵抗力、缓解球虫病临床症状、促进畜禽生长等功效,是一类新型低毒、安全环保的抗球虫药物。通过查阅采用中草药防治畜禽球虫病的相关文献,介绍中草药抗球虫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科学防治球虫病提供参考。
    牛、羊包虫病及其实验室诊断技术
    郭宇,刘威,李军燕,云涛,兰天驰,罗晓平
    2019, 40(2):  98-10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7
    摘要 ( 132 )   PDF (1051KB) ( 1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寄生于终末宿主(犬、狼、狐狸等)小肠的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牛、羊、猪、骆驼、人类等)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且多为隐性感染,病原体不易检出,严重危害牧区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对包虫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技术作一介绍,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控制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例猫股骨头颈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赵莎莎,丁丽军,袁华根,颜卫
    2019, 40(2):  102-10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8
    摘要 ( 732 )   PDF (1275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猫单纯的股骨头颈部骨折临床上较少,其发病原因是骨盆或股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导致,也常继发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骨质疏松,轻微的外力就可造成动物的股骨头颈部骨折。介绍了猫股骨头颈部骨折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过程,以供参考。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试验
    宋越,苏胜杰,杨斌,张帆,戴伶俐,王娜,刘威,陈伟,张月梅,赵世华
    2019, 40(2):  105-1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29
    摘要 ( 121 )   PDF (1078KB) ( 1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确定采集自内蒙古地区某牧场的病料内的病原菌,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出的2株病原菌进行16S rDNA扩增、细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出暗红色或黑色并且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测定的结果相一致;分离菌的16S rDNA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16S rDNA PCR扩增结果相一致;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果提示,该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主要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2株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陈虹豆,张伟锋,徐智亮,丁松林,郑文亚,吴青青,温宇婷,刘犇
    2019, 40(2):  108-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2.030
    摘要 ( 158 )   PDF (1108KB) ( 1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赣西某肉牛养殖场有犊牛出现消瘦、食欲下降和排腥臭稀便等症状,为确定病原采集了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采用Bio-X犊牛消化道五联原位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快速诊断,同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了确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选取了磺胺嘧啶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和氧氟沙星等多种抗菌药对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通过临床快速诊断与实验室诊断确定该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对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和头孢拉定等抗菌药表现完全耐药。该养殖场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并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数日后无新发病例并且发病牛的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