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8-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研究
    IL1RN基因在晋汾白猪仔猪和新山西黑猪仔猪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孙奴奴, 马晶晶
    2019, 40(8):  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1
    摘要 ( 100 )   PDF (616KB) ( 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N)是一种重要的宿主免疫调节因子,是天然存在的IL-1拮抗剂。为了解IL1RN基因在断奶仔猪不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的特征,利用Trizol法提取晋汾白猪仔猪和新山西黑猪仔猪的心脏、肝脏、脾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18种组织和细胞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IL1RN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IL1RN基因在晋汾白猪仔猪和新山西黑猪仔猪4种免疫组织和细胞(脾脏、淋巴结、巨噬细胞、白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显示:IL1RN基因在晋汾白猪仔猪和新山西黑猪仔猪的脂肪组织中均不表达,在其余各组织和细胞中均表达;IL1RN基因在晋汾白猪仔猪的巨噬细胞与淋巴结、脾脏、白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且在淋巴结与脾脏、白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IL1RN基因在新山西黑猪仔猪的脾脏、淋巴结、巨噬细胞、白细胞的表达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IL1RN基因在2个猪种的脾脏、巨噬细胞、白细胞之间的表达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淋巴结中的表达呈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2个猪种的IL1RN基因在疾病抵抗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提供了依据。
    钝化材料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Zn)形态转化的影响及其植物毒性分析
    刁立鹏, 张卓毅, 吴迪梅, 黄镇, 白若冰
    2019, 40(8):  6-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2
    摘要 ( 90 )   PDF (703KB) ( 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BCR)研究生物质炭、VT-1000菌剂2种钝化材料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Zn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植物种子的毒性。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后,猪粪中的重金属Cu、Zn总量会出现“相对浓缩效应”,致使其浓度升高;堆肥处理能促使重金属Zn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生物质炭对猪粪堆肥处理后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较好,对弱酸提取态Cu、Zn的钝化效果分别为27.23%、73.46%;经2种钝化材料处理后的猪粪堆肥对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经过堆肥处理的猪粪已充分腐熟且对种子的萌发无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生物质炭是理想的降低猪粪中Cu、Zn生物有效性的钝化材料,且有利于降低猪粪堆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污染风险。
    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mRNA表达
    李宝钧, 王伟伟, 安丽霞
    2019, 40(8):  12-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3
    摘要 ( 188 )   PDF (1613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mRNA表达情况。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cDNA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并构建进化树;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研究目的基因在斑马鱼体内的mRNA表达模式。结果在NCBI基因库中找出TRIM54、TRIM55aTRIM55bTRIM63aTRIM63bTRIM101 6个斑马鱼E3泛素连接酶基因。这些基因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编码的蛋白质均含有3个保守结构域:环锌指、B-box锌指和卷曲螺旋。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基因聚为4组:各物种TRIM54基因聚为一组;各物种TRIM55基因聚为一组,但靠近于斑马鱼TRIM101基因分支;TRIM63基因分为一组。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这些TRIM基因的mRNA均在受精后24 h的斑马鱼的肌节中表达,且TRIM55aTRIM63aTRIM101基因表达量较高。这些TRIM基因在肌肉发育和肌肉功能中可能发挥作用。结论斑马鱼的6个E3泛素连接酶基因有较高的保守性,其mRNA特异性表达于肌节部位。结果对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在鱼类肌肉中的作用和指导鱼类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T-2毒素和HT-2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屠迪, 吴映欣, 熊款款, 杨凌宸
    2019, 40(8):  17-2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4
    摘要 ( 89 )   PDF (597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2毒素和HT-2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2毒素是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真菌毒素,HT-2毒素为T-2毒素在体内与体外最为主要的代谢产物,二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对T-2毒素和HT-2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二者常见检测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T-2毒素和HT-2毒素检测方法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羊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最佳条件的探索
    春梅, 高娃, 王凤龙
    2019, 40(8):  23-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5
    摘要 ( 107 )   PDF (1527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地出现了一种羊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最终诊断为羊附红细胞体病。为给羊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ovis,M. ovis)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参考支原体培养基,进行配方改良,对M. ovis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实验室自制ZP-S-BS培养基,48 h更换半量培养基,37 ℃培养效果最佳。感染M. ovis红细胞用ZP-S-BS培养能维持长时间存活状态,洗脱的M. ovis用ZP-S-BS培养仍可连续培养260 d,且能缓慢增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玉米秸秆饲料进牧区的可行性分析
    王超, 金海, 李长青, 田丰, 王利, 张海鹰, 李子钦, 薛树媛
    2019, 40(8):  30-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6
    摘要 ( 95 )   PDF (636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内蒙古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现状,阐述了全区玉米秸秆生产量和饲料化利用情况,分析了玉米秸秆饲料进牧区的路径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期为秸秆饲料进牧区提供理论依据。
    抗菌肽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王雪洋, 韩淑敏, 李金库, 张帆, 李井春, 魏国生, 李雁冰
    2019, 40(8):  35-3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7
    摘要 ( 110 )   PDF (460KB) ( 1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菌肽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农业生产当中,在畜禽生产中使用抗菌肽,可以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畜禽免疫力。综述了饲料中允许添加的抗菌肽及其功能,并着重介绍了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畜牧生产者提供有效参考。
    草业科学
    4个燕麦品种在黄河滩区生产性能和农艺性状的研究
    郭孝, 齐爽, 牛晖, 邓红雨, 胡华锋
    2019, 40(8):  38-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8
    摘要 ( 95 )   PDF (476KB) ( 7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燕麦播种量为225 kg/hm2时,通过对比试验,分别测定五寨、林纳、坝莜3号和加燕4个燕麦品种在不同生长期茎叶比、鲜干比、株高、干草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和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燕麦4个品种在扬花期茎叶比分别为65.34%、58.18%、70.05%、54.72%,鲜干比分别为3.12、3.17、3.07、3.31;燕麦的生长速度呈现出“低—高—低”的“S”形动态模式,在抽穗—扬花期生长速度最大,盛花期株高达分别到108.58、103.43、100.37、113.42 cm,干草产量分别为549.17、514.74、519.63、531.53 g DM/m2。4个燕麦品种均适合在黄河滩种植和生长,表现出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其中加燕品种各项性能表现更好。
    不同刈割时间对农科1号木地肤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展春芳, 伊风艳, 孙海莲, 王岳, 杨鼎, 王海明, 王颖杰
    2019, 40(8):  42-4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09
    摘要 ( 110 )   PDF (604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农科1号木地肤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时间(7月28日、8月19日、9月16日)刈割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刈割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返青后,农科1号木地肤生长缓慢,进入分枝期(5月下旬)后生长加快,到开花期(8月中旬至9月初)生长几乎停止;8月19日刈割,干物质产量可达15 045.5 kg/hm2,高于7月28日及9月16日;8月19日刈割,粗蛋白含量与7月28日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P<0.05)高于9月16日,同时随着刈割时间的延后,茎叶比、粗纤维、ADF、NDF的含量逐渐升高;各部位中蕾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4.07%,品质最好,其次是叶,最后是茎;8月中旬农科1号木地肤的茎叶比为0.56,与7月下旬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P<0.05)低于9月中旬的茎叶比。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8月中旬至9月初开花期对农科1号木地肤进行刈割可收获较多的叶、蕾和较高的干物质产量,且品质较好。
    荒漠草原区“草田轮作”模式及牧草高效种植技术
    白春利, 赵和平, 师永明, 丁海君, 刘思博
    2019, 40(8):  47-4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0
    摘要 ( 141 )   PDF (481KB) ( 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荒漠草原区无霜期短、水资源缺乏、饲草料匮乏等实际情况,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部荒漠草原区具有灌溉条件和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养殖合作社,开展了草田轮作技术研究。通过牧草和经济作物品种选择、水肥一体化栽培、适时收获等技术集成,进行“紫花苜蓿—草谷子—马铃薯—青贮玉米”的轮作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模式可以增加牧草产量,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是提高该地区土壤肥力和获得良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该地区草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内蒙古五原县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王瑞珍, 李彬瑞, 刁生鹏, 刘润平
    2019, 40(8):  50-5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1
    摘要 ( 162 )   PDF (241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内蒙古五原县当地物候条件的青贮玉米品种。对五原县引进的金岭37、金岭17、金岭67、金岭10、文玉3号、金亿418、金亿14号、金亿13号、金亿12号、金亿1157共10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比较其形态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金亿13号青贮整株鲜重产量最高,为105 276 kg/hm2。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最适宜五原县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为金亿13号。
    遗传与繁育
    犬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胡文举, 宋艳画
    2019, 40(8):  53-5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2
    摘要 ( 769 )   PDF (677KB) ( 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犬精液冷冻保存技术起步较晚,尚处在研究探索阶段,犬精液冷冻保存技术还不成熟,冷冻精液受胎率、窝产仔数与自然交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品种、地域、采精时间的不同,精液冷冻效果也不一致。从犬精液的冷冻保存方法、冷冻保护剂、解冻方法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犬精液冷冻研究成果,为探索更加有效的犬精液冷冻技术,提高犬精液冷冻效果提供参考。
    资源与环境
    景观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史超逸, 孟德惠, 朱媛君, 杨晓晖
    2019, 40(8):  58-6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3
    摘要 ( 111 )   PDF (747KB) ( 7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景观空间异质性是一个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其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巨大影响,而生态系统服务会随着景观格局的改变而改变。景观空间异质性可划分为景观组成异质性与景观构型异质性。这两方面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和内容有所不同。目前很多学者都是对“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对应关系,或者生态系统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缺乏将景观格局、生态系统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三者结合起来,并关注三者变化与相互关系的研究。关于景观异质性是通过何种途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总结国内外的有关文献,简述景观空间异质性是如何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以期为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甘肃省庆阳市家畜粪污风险评价与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刘雨田, 李世恩, 张金霞, 施海娜, 张郁萍
    2019, 40(8):  64-6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4
    摘要 ( 130 )   PDF (584KB) ( 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甘肃省庆阳市家畜粪污肥料的安全性,促进粪污资源的健康化、合理化、精细化利用,实现科学种养结合模式,采集该市猪场、牛场、羊场的家畜粪便,经塑料大棚堆积发酵熟化后,测定粪便肥料的主要卫生学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2项卫生学指标,包括粪中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均符合《有机肥标准 NY 525—2012》的要求。猪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以锌(Zn)、铜(Cu)为主,其中,Zn含量为4 125.00 mg/kg,Cu含量为342.00 mg/kg;对照国家推荐标准《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25246—2010》中的重金属限制值,猪粪肥料中Zn含量超出最大限制值(3 400 mg/kg)21.32%,且Cu含量较高,超出部分作物限制要求。牛粪肥料铬(Cr)含量较高,为217.30 mg/kg,超出相关标准(150.00 mg/kg)44.87%。羊粪肥料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为避免粪污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建议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将猪粪与牛粪或羊粪按比例混合堆积发酵生产有机肥,并根据作物需要科学施用。
    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成立新, 岳林芳, 郑重, 郭萱, 卢龙, 凤英, 吴春梅, 乔健敏, 李蕴华, 王志铭, 宝华
    2019, 40(8):  68-7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5
    摘要 ( 137 )   PDF (728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畜牧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禽粪污产量持续增加,导致粪污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调研了内蒙古自治区11个旗(县、区)、95户大中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并通过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等方式调研了3 700户规模化养殖企业,从内蒙古自治区畜禽粪污的基本特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特征和对策与建议方面分析了自治区畜禽养殖粪污及资源化利用的情况。
    经济与信息
    内蒙古乳品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鲁雪婷
    2019, 40(8):  73-7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6
    摘要 ( 122 )   PDF (625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乳品生产基地,乳品产业是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其进出口贸易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数据分析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乳品产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乳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措施,以提高内蒙古乳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云南省维西县农户养殖现状调查与建议
    钱一相, 王娟, 赵彦光, 王金荣, 李志军, 吴晶, 杨馨, 孙强
    2019, 40(8):  78-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7
    摘要 ( 132 )   PDF (633KB) ( 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云南省维西县养殖业的发展现状,采用入户走访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维西县所辖的10个乡(镇)40个村委会103户农户进行了调查。发现维西县还存在产业小散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养殖方式落后、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养殖效率及效益较差等问题。提出今后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规划和布局畜牧产业,收集和保护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积极引进及推广畜禽良种,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等建议。
    畜牧生产
    丘陵坡地油茶林下新型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钢, 李红波, 莫华, 彭晋香, 罗安红, 王文龙, 韩庆
    2019, 40(8):  83-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8
    摘要 ( 100 )   PDF (476KB) ( 4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充分利用茶林间隙土地实施种养立体开发,对丘陵坡地水土保持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创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丘陵坡地的千亩油茶林为试验基地,通过油茶林下利用牛粪、羊粪养殖蚯蚓和土鸡,探索与实践了一种“茶—蚓—禽”种养结合新型生态模式,对丘陵坡地油茶林下间隙养殖蚯蚓的技术参数和实际效果进行介绍,旨在利用丘陵坡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立体综合利用效率,对解决当前丘陵坡地油茶种植普遍存在的前期投入大、产出低、树间土地利用少等现实问题,以及发展丘陵坡地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研究
    双创背景下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石建州, 高宛莉, 王冰, 赵金兵
    2019, 40(8):  86-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19
    摘要 ( 87 )   PDF (443KB) ( 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作为指导思想,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以便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双创人才。
    基于畜牧生产实际的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
    周杰, 王菊花, 蒋书东, 涂健, 阮祥春, 王勇, 彭梦玲
    2019, 40(8):  89-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0
    摘要 ( 89 )   PDF (564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与畜牧生产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课程对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性、动物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与专业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并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基于微课的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田莉莉, 张玲, 王书全
    2019, 40(8):  93-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1
    摘要 ( 82 )   PDF (461KB) ( 8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对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探究基于微课的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及授课流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步应用,并评估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动物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凌英会, 朱露
    2019, 40(8):  96-9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2
    摘要 ( 93 )   PDF (522KB) ( 6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分子生物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随着课程知识的不断更新,尤其是数据库时代的到来,之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跟不上现代教学需求。针对以动物科学等专业为授课对象的动物分子生物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方式和多元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创新型科研人才奠定基础。
    动物医学临床教学数据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王希春, 冯士彬, 李玉, 阮祥春, 李锦春, 刘亚, 韩春杨, 刘翠艳, 李郁, 孙裴, 徐前明, 涂健, 王桂军, 吴金节
    2019, 40(8):  100-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3
    摘要 ( 113 )   PDF (560KB) ( 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了实现该目标,除了要求授课教师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更需要拥有大量典型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和畜禽疾病诊断中心为平台,收集大量宝贵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最新的临床诊疗技术,构建了动物医学临床教学数据库,使得诊疗动物种类多样化,案例信息全面化、系统化。该数据库的建成和应用,为临床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料,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动物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发展。
    疾病防治
    犬脓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彭华, 李淑红, 聂佳伟, 郭泽婷
    2019, 40(8):  104-10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4
    摘要 ( 126 )   PDF (385KB) ( 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犬脓皮病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细菌培养、分离、革兰染色和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别病原菌;采用Kirby-Bauer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犬发病部位的病原菌为中间型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啶和头孢氨苄敏感,敏感率为20%;对羧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中度敏感,中度敏感率为20%;对红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青霉素和苯唑西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6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啶和头孢氨苄敏感,敏感率为20%;对羧苄西林和哌拉西林中度敏感,中度敏感率为20%;对红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青霉素和苯唑西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60%。
    家禽安卡拉病研究进展
    刘畅, 图门巴雅尔, 路振香, 宁康健, 姜锦鹏, 李磊
    2019, 40(8):  107-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5
    摘要 ( 85 )   PDF (481KB) ( 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禽安卡拉病是由禽腺病毒4型(FAV-4)所引起的,以心包积液和肝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生有扩大的趋势。对家禽安卡拉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检测方法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思路。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致病菌分离鉴定及2种常见用药方案的疗效研究
    张金合, 孔维杰
    2019, 40(8):  110-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8.026
    摘要 ( 98 )   PDF (446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奶牛乳腺炎致病菌种类,同时比较青霉素、链霉素合并使用与沃瑞特单独使用在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中的疗效差异,以100头患有临床型乳腺炎的奶牛为研究对象,对从乳样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将上述患牛分为对照组(4头)、沃瑞特组(50头)、青链霉素组(46头)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致病菌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37.0%、大肠杆菌为30.1%、克雷伯菌为 18.3%、链球菌为2.4%,其他菌为12.2%,占比例最高的是葡萄球菌;2种用药方案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青链霉素组治愈率为78.26%,沃瑞特治愈率为66.00%,青链霉素组治愈率显著高于沃瑞特组。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