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7-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研究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
    刘佳森, 李蕴华, 王润元, 蒋守军, 马万山, 王利勇
    2019, 40(7):  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1
    摘要 ( 217 )   PDF (820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基因组选择信号。利用绵羊高密度SNPs芯片,运用iHS方法检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基因组选择信号,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其潜在受选择基因。选择信号检测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220个具有选择信号的基因组区段,这些区段内与895个候选基因紧密相关。基因富集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与蛋白翻译、骨骼发育、生物合成调控、肌肉器官发育、视黄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结合、核糖体组分等相关。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的种用价值以及高效开展该品种羊的群体改良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模拟急性低压性低氧对小鼠部分血气指标的影响
    申什菊, 张勤文
    2019, 40(7):  8-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2
    摘要 ( 105 )   PDF (404KB) ( 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阐明在模拟急性低压性低氧环境下血气指标的变化趋势,选取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模拟急性低压性低氧时其血液中动脉与静脉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BALB/c小鼠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逐渐增大,24 h后趋于平衡;动、静脉氧分压差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该种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BALB/c小鼠随着缺氧时间延长,代偿性提高氧的供应、提高氧的利用效率,达到适应缺氧环境的目的。
    灌喂石榴汁对大鼠体重及粪便和盲肠中鞣花酸、尿石素A含量的影响
    陈晖, 李佳豪, 李超, 苏比努尔·艾尼, 赵美玉, 依里米热·排孜热合曼, 艾克力亚·吐合提, 方美烟
    2019, 40(7):  11-1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3
    摘要 ( 281 )   PDF (507KB) ( 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给SD大鼠灌喂石榴汁,研究其体重增加和粪便及盲肠内容中鞣花酸及尿石素A含量,为深层次研究鞣花酸及尿石素A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4只平均体重为(169.08±7.88)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相同日粮基础上,试验Ⅰ组大鼠每天每只灌喂1.5 mL石榴汁,试验Ⅱ组大鼠每天每只灌喂3.0 mL石榴汁,并获取大鼠体重数据及采集粪便及盲肠内容物样品。结果①试验Ⅱ组大鼠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高36.32%;②灌喂石榴汁显著(P<0.05)增加大鼠粪便鞣花酸和尿石素A的含量;③灌喂石榴汁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大鼠盲肠中鞣花酸和尿石素A的含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结论给大鼠灌喂石榴汁可以显著提高大鼠体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大鼠粪便和盲肠内容中鞣花酸和尿石素A的含量,且灌喂3 mL/(只·d)效果最佳。
    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和肉鸡的肉品质分析研究
    张连江, 彭新月, 周海盟, 孙淑霞
    2019, 40(7):  15-1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4
    摘要 ( 91 )   PDF (499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和肉鸡之间的肉品质差异,每个品种各选取20只鸡,雌雄各半,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饲养至出栏日龄。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品种肉鸡的肉品质性状指标,以及肌肉蛋白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各品种肉鸡的相关测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性雉鸡的肌肉系水力最高,与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差异显著(P<0.05);雌性雉鸡和肉鸡的肌肉系水力显著(P<0.05)高于吉林本地三黄鸡。雄性和雌性肉鸡的滴水损失率、水浴损失率均显著(P<0.05)高于相应性别的雉鸡和吉林本地三黄鸡。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的肌肉pH24 h值未表现出品种差异(P>0.05)。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的肌纤维直径指标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雄性雉鸡的肌纤维密度最大,与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差异显著(P<0.05);3个品种雌性鸡的肌纤维密度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肌肉剪切力指标上,雄性吉林本地三黄鸡剪切力最大,与雉鸡、肉鸡差异显著(P<0.05);雌性雉鸡剪切力最小,三黄鸡剪切力最大,3个品种的雌性鸡剪切力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雌性和雄性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的肌肉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相应性别的肉鸡。相同性别的3个品种鸡,其肌内脂肪含量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3个品种鸡的肉品质指标以及肌肉蛋白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存在差异,雉鸡、吉林本地三黄鸡肉品质优于肉鸡,可作为本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研究
    赵寿保, 马进寿, 保广才, 武甫德, 李永平, 李生福, 白俊杰, 李国栋, 李吉叶, 杜元梅, 杜元生
    2019, 40(7):  19-2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5
    摘要 ( 102 )   PDF (395KB) ( 10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遗传与繁育
    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生产性能的研究
    阿力木江·斯拉木
    2019, 40(7):  22-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6
    摘要 ( 60 )   PDF (575KB) ( 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为新疆库尔勒地区引进巴彦淖尔多胎羊进行肥羔生产和肉羊杂交利用提供依据。试验比较了2017年与2018年同一饲养管理水平下杜泊羊(父本)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母本)杂交后代(杜×巴F1代)和新疆库尔勒地区本地绵羊自然交配所生产的羔羊(对照组羔羊)之间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和当地母羊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3月龄及6月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除2018年6月龄杜×巴F1代羔羊体长、胸宽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外,2017年与2018年6月龄屠宰时杜×巴F1代羔羊的体高、胸深、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2017年和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羔羊提高了21.07%和22.90%,差异均极显著(P<0.01);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净肉重、净肉率极显著(P<0.01)大于对照组羔羊;巴彦淖尔多胎母羊的难产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绵羊,羔羊成活率极显著(P<0.01)低于本地绵羊,但其受胎率显著(P<0.05)高于本地绵羊,产羔率、双羔率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了24.72%和3.41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杜×巴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优于对照组羔羊,继承了父本杜泊羊优良的生长发育性能;母本巴彦淖尔多胎羊保持了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多胎性。在该地区引入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并与杜泊公羊进行杂交,充分利用杜×巴F1代羔羊的杂种优势,将明显提高该地区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品种改良方案
    栾庆江, 叶茹, 王峰, 郭文华, 赛音, 田春英
    2019, 40(7):  27-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7
    摘要 ( 157 )   PDF (559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目前全国各地肉牛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也开始将产业重点向肉牛养殖业调整。对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肉牛品种、饲养管理、产业发展和肉牛交易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该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肉牛品种改良方案。该方案分为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为基础母牛安格斯化:利用红安格斯牛作为父本,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实现基础母牛群体安格斯化;第2阶段为两品种轮回杂交:选用另一专门化肉牛品种与红安格斯牛为主要父本品种,开展两品种轮回杂交,建立优质肉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通过制定该技术方案,以期为北方非传统肉牛养殖区开展黄牛改良和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技术指导。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以玉米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
    赵彩艳, 朱肖亭, 王二耀, 徐照学, 施巧婷
    2019, 40(7):  31-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8
    摘要 ( 124 )   PDF (469KB) ( 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酵母菌发酵,以玉米粉和麸皮为主要培养基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筛选。以接种量、料水比例、发酵温度、发酵周期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75%,麸皮21%,NH4NO3 2%,KH2PO4 1%,MgSO4 1%。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2%,料水比例1∶1.5,发酵温度30 ℃,发酵周期66 h,该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0.56%。
    黄粉虫粉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力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扬, 陈思, 朱传忠, 易敢峰, 李栋, 陈伟军, 杨新冬, 班赛男, 刘韬
    2019, 40(7):  35-4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09
    摘要 ( 394 )   PDF (1301KB) ( 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黄粉虫粉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用替代占比分别为0(对照组)、25%、50 %、75%、100%的黄粉虫粉来替代含有20%鱼粉的基础饲料。连续对牛蛙投喂[体质量(34.67±1.00)g]56 d,结果表明:黄粉虫粉替代鱼粉后对牛蛙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后腿指数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除T50%组外,其余各组显著降低(P<0.05);蛙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粗灰分含量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粉虫粉部分或者全部替代鱼粉时牛蛙饲料需进一步补充无机盐和氧化物的含量;牛蛙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显著上升(P<0.05),肝脏组织形态均正常;T100%组牛蛙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除T100%组肠黏膜固有层与黏膜下层出现轻微分离,其余肠道黏膜结构均无异常。综上结果表明,黄粉虫粉可以作为牛蛙日粮的优质低鱼粉或无鱼粉蛋白质源,替代牛蛙饲料中100%的鱼粉仍可维持牛蛙正常生长,而且还能增强牛蛙抗氧化系统的能力。
    美国肉牛饲料添加剂科学使用概述
    赵濛, 宋利文, 胡明, 高民
    2019, 40(7):  43-4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0
    摘要 ( 164 )   PDF (549KB) ( 10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饲料添加剂是肉牛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作用效果不同,且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尤为重要。综述了美国肉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和用途,旨在通过了解美国肉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为我国肉牛养殖领域中饲料添加剂的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段琼辉, 秦枫, 李永
    2019, 40(7):  48-4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1
    摘要 ( 1074 )   PDF (329KB) ( 15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麦(Hordeum vulgare)属于禾本科植物,是我国用途最为广泛的谷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酿造、食品、医药学等领域。大麦苗、大麦叶、大麦秸秆、大麦芽等均可作为畜禽饲料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将大麦开发为畜禽饲料产品,既可以缓解畜禽饲料来源不足的问题,又能够提高畜禽养殖业经济效益。介绍了大麦的营养价值,综述了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大麦在畜禽饲料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饲料中无机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徐祎然, 左鹏翔, 王志飞
    2019, 40(7):  50-5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2
    摘要 ( 157 )   PDF (661KB) ( 1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饲料中所含的无机元素对动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在饲料中过量添加无机元素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也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饲料产品中的无机元素进行检测和动态监控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年来饲料中无机元素含量检测主要应用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含量检测技术,分析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和含量检测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以期为饲料中无机元素分析方法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草业科学
    黔育1号菊苣与紫花苜蓿、鸭茅间作栽培效果研究
    覃涛英, 付薇, 苏生, 陈伟, 韩永芬, 李德芳, 马宁, 马培杰
    2019, 40(7):  55-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3
    摘要 ( 141 )   PDF (536KB) ( 14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贵州省松桃县的气候特点和牧草种植需要,用黔育1号菊苣与北林202紫花苜蓿、黔草4号鸭茅分别进行间作试验,从产量、营养品质、生产效益等方面对间作复合群体与3种牧草单播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黔育1号菊苣与不同牧草间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在贵州松桃地区,黔育1号菊苣+北林202紫花苜蓿间作,年均鲜草产量可达87.27 t/hm2,比紫花苜蓿单播产量增加36.17%,生产效益提高20.77%,粗蛋白含量达26.83%。该研究结果可为松桃县种草养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食品科学
    驴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陈建兴,洪俊,李静,马芷妍,刘桂芹,孙玉江
    2019, 40(7):  60-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4
    摘要 ( 140 )   PDF (690KB) ( 9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驴肉是良好的动物性食品来源,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驴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驴肉生产的利润空间和驴肉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量,因此,只有解决影响驴肉品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肉驴产业得到长远发展。影响驴肉品质的因素较多,包括遗传、环境、饲养、肉品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驴肉的主要营养价值,从品种、年龄、性别、日粮营养水平、部位、存储加工等方面对影响驴肉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打造高附加值的肉驴产业体系提供新思路。
    资源与环境
    不同垫料管理装置对养殖垫料发酵及鸡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
    金崇富, 陈应江, 杨智青, 时凯, 侯福银, 陈长宽
    2019, 40(7):  65-6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5
    摘要 ( 123 )   PDF (656KB) ( 7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中小型养鸡场存在的粪污影响鸡只健康和污染环境问题,考查了经2种不同可移动式发酵床垫料翻耙装置处理后的垫料发酵温度及垫料理化性质的差异,并研究了2种不同装置的应用对鸡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连续20 d的观察期内,经装置DP2016180处理的发酵床温度在每天的6:00、14:00、19:00均极显著(P<0.01)高于经装置DC2016180处理的发酵床温度;经2种不同垫料装置处理后的垫料总氮、总钾、总磷、pH值、C∶N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装置DC2016180和DP2016180进行垫料处理的鸡舍,二者的氨气浓度在第6、8、10、12、16、18、20、22、24 h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第14 h有显著差异(P<0.05),在第2、4 h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养殖垫料管理装置的科学应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经济与信息
    安徽省六安市猪预混料市场营销现状调查和分析
    徐海军, 孟现珍, 左瑞华, 夏伦斌
    2019, 40(7):  70-7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6
    摘要 ( 141 )   PDF (428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安徽省六安市猪预混料市场营销现状,并为生猪养殖户科学选择预混料以及预混料生产企业制定销售策略提供参考,通过电话调查和走访的方式,对该市生猪养殖场的猪预混料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猪场养殖年限的增加会提高预混料的使用率;对于不同养殖模式的生猪养殖场,以养殖育肥猪为主的猪场更愿意使用预混料;年出栏育肥猪数量的增加会提高预混料的使用率;合理的价格、稳定的质量、及时的供货以及优惠政策的制订,均有利于维持养殖户对预混料产品的忠诚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预混料厂家应以兽药饲料经销商作为主要分销渠道,将以出售育肥猪为主业且规模较大、养殖时间较长的猪场列为重点目标客户,加强售后服务,同时配合灵活的销售政策,培育忠诚的客户群,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猪场采购预混料时要选择品牌形象好、价格合理、质量稳定、服务良好的产品。
    国内宠物医疗行业人才发展现状探析
    张瑞春, 王金合, 郑宝亮
    2019, 40(7):  73-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7
    摘要 ( 204 )   PDF (644KB) ( 1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对宠物医疗人才的需求旺盛,竞争日益激烈,行业人才的发展也随之出现诸多问题。通过对国内宠物市场调研,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宠物医疗行业人才发展现状,对制约宠物医疗行业人才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宠物医疗行业人才发展的策略。
    教学研究
    中草药标本室的建立对中兽医药与方剂学课程的影响
    买占海, 李建龙, 卢亚宾, 史慧君, 吾买尔江·牙合甫, 况玲
    2019, 40(7):  77-7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8
    摘要 ( 125 )   PDF (466KB) ( 10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兽医药与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草药物和方剂的理论学习,通过制作中草药饮片标本、干制标本、蜡叶标本和浸制标本,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中草药标本室,也可以通过中草药标本二维码数据库的建立、常见植物标本的种植栽培,以及野外采集中草药实践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对中兽医药与方剂学课程的学习质量,以期为今后临床实践和应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高等学校家畜遗传学蒙古语授课教学模式探索
    丽春, 张颖, 王思珍, 高树新
    2019, 40(7):  80-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19
    摘要 ( 122 )   PDF (475KB) ( 10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强化蒙古语授课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并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高等院校蒙古语授课班家畜遗传学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MOOC平台,采用线上汉语线下蒙古语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专业课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从家畜遗传学课程自身特点出发,对课程教学进行新方法的摸索,旨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高素质人才。
    兽医外科与手术学教学新方式的探讨
    杨凌宸, 曹迎春, 贾杏林, 向建洲
    2019, 40(7):  83-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0
    摘要 ( 162 )   PDF (467KB) ( 1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外科与手术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掌握该门课程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大赛中提高及适应社会5个方面对该门学科的教学新方式进行了探究与讨论,旨在提高兽医外科与手术学的教学质量,不断向社会输送高水平人才。
    家畜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徐晓静, 王秀梅
    2019, 40(7):  86-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1
    摘要 ( 132 )   PDF (350KB) ( 1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畜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借助显微镜观察动物有机体的微细结构、学习其相关功能的学科。为了提高家畜组织胚胎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改革家畜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式十分重要。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家畜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家畜组织胚胎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互联网+”背景下毛皮动物饲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何玉华, 马丽娟
    2019, 40(7):  88-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2
    摘要 ( 172 )   PDF (679KB) ( 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互联网+”为背景,对毛皮动物饲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毛皮动物饲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以及该课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鲁文赓, 许美花, 郑家三, 陈媛媛, 徐郑美, 杨威, 范钊, 原冬伟
    2019, 40(7):  93-9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3
    摘要 ( 115 )   PDF (343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角度,就如何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培养合格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疾病防治
    河北保定部分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研究
    张金合, 孔维杰
    2019, 40(7):  95-9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4
    摘要 ( 128 )   PDF (437KB) ( 6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与泌乳量、泌乳期、季节之间的联系,以河北保定地区5个奶牛场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乳房炎多发生在泌乳90~150 d,泌乳天数越长发病头数越多;从产奶量来看,泌乳量越高发病牛比例越高;从发病季节来看,奶牛乳房炎在秋季发病率高,春季、夏季和冬季发病率低。
    1例犬肱骨外髁骨折的病例报告
    王峥,朱婷婷,魏雪,韦人月,阮红日,仇爽,聂静,郑家三
    2019, 40(7):  98-1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5
    摘要 ( 461 )   PDF (626KB) ( 1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肱骨外髁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肱骨远端骺板骨折,其发病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幼龄犬高发,无品种差异。多数情况下不能自愈,因属于关节内骨折,误诊、漏诊或治疗不当会引起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导致犬肘关节功能受限,出现支跛、关节炎等继发症。就临床上诊治的1例犬肱骨外髁骨折的术式通路、治疗措施等进行总结,以期对犬肱骨外髁骨折的诊治提供帮助。
    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gC的研究进展
    魏金凤, 杨康利, 徐征, 侯蕾蕾, 王延辉
    2019, 40(7):  101-10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6
    摘要 ( 164 )   PDF (526KB) ( 10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能够引起猪的大面积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被广泛使用于猪的伪狂犬病防治。PRV的囊膜糖蛋白gC基因(gC)是病毒增殖所非必需的基因,但是缺失gC基因的PRV不能有效地黏附靶细胞表面。通过综述PRV的囊膜糖蛋白gC的结构和功能,以及gC蛋白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为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1例犬畸胎瘤的诊疗报告
    赵宝宝, 王宇
    2019, 40(7):  105-10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7
    摘要 ( 196 )   PDF (674KB) ( 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8年12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接收一病犬,其外阴异常增大,生殖道口有淡红色液体流出,触诊阴门内有一肿瘤硬物,表面光滑,呈淡粉色,不规则形状,初步诊断为阴道肿瘤。手术切除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未成熟的畸胎瘤。
    3例犬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张晓晓, 赛务加甫
    2019, 40(7):  109-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7.028
    摘要 ( 284 )   PDF (33706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病史调查、临床特征观察、血液学指标、尿比重检测以及影像学检验等进行确诊,对某宠物医院接诊的3例犬急性肾衰竭诊断分析。结果显示,3例犬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精神沉郁、厌食或食欲下降、呕吐、腹泻、尿量异常等;患犬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增多,血肌酐、尿素氮和无机磷指标都高于标准值的上限;患犬的尿比重均较低;影像学检查有2例肾脏体积无变化,1例肿大。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