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6-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著者文摘
    天门冬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初步研究
    赵怡,潘贵珍,施君,韦英益,胡庭俊
    2019, 40(5):  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1
    摘要 ( 162 )   PDF (5472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天门冬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取体重为18~22g的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150mg/(kg·BW)环磷酰胺]以及4组供试药物组[每组供试药物组的小鼠在腹腔注射150mg/(kg·BW)环磷酰胺后,分别注射100、200、300、400mg/(kg·BW)的天门冬多糖溶液],连续处理7d后,检测小鼠血浆中的细胞因子(IL-2、IL-6和IFN-γ)的含量,并计算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100mg/(kg·BW)和200mg/(kg·BW)天门冬多糖试验组小鼠的血浆中IL-2和IL-6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200mg/(kg·BW)和300mg/(kg·BW)供试药物组小鼠的血浆中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天门冬多糖试验组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提高。试验表明天门冬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鼠发情率、早期胚胎及胚子数的影响
    王启航, 尕玉玲, 杨泽, 李倩, 雷晓雪, 杨宝山, 赵国栋
    2019, 40(5):  6-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2
    摘要 ( 148 )   PDF (3796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母鼠发情率和早期胚胎及胚子数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昆明小鼠[(26±1.3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试验组腹腔注射0.2mLNMDA溶液,采用棉签蘸取母鼠阴道黏液,涂片后用苏木精(HE)染色,判定母鼠发情情况。随后在发情母鼠与公鼠合笼后第3天,每组随机取10只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冲胚后在体视镜下捡胚观察胚胎个数;第9天处死剩余小鼠,取出子宫统计胚子数。试验结果显示,腹腔注射NMDA试验组母鼠发情率、胚胎数和胚子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57%、18.18%和12.94%。该试验表明腹腔注射NMDA可促进母鼠的发情,提高早期胚胎和胚子数,为NMDA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玻璃化冻存对蒙古驴卵母细胞甲基化及GFM1、MRPL15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李强, 庞玉娟, 武艺, 张焱如, 曹俊伟
    2019, 40(5):  10-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3
    摘要 ( 147 )   PDF (5113KB) ( 1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对驴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采集新鲜驴卵巢组织,将收集的卵母细胞分别按以下3种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冷冻(T1组)、冷冻复苏+成熟处理20h(T2组)、冷冻复苏+成熟处理40h(T3组);同时,取新鲜的GV期卵母细胞,分别设置相应的对照处理方式:新鲜细胞不进行成熟处理(C1组)、成熟处理20h(C2组),成熟处理40h(C3组)。各处理组细胞经转录组测序后,采用Trimmomatic(v0.3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并对后续数据进行分析。过滤后将原始数据与参考基因库比对,进行注释分析和甲基化位点识别,比较各处理组之间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T1、T2组甲基化水平分别大于C1、C2组,T3组甲基化水平小于C3组;各冷冻处理组卵母细胞的CpGs甲基化水平为T1组>T2组>T3组。共选择出总体差异基因1269个,玻璃化冷冻处理细胞与未冷冻处理细胞之间具有差异的基因确定为677个。GFM1与MRPL15基因甲基化差异最为显著,基因通路富集到线粒体延伸途径中,这是导致玻璃化冷冻后驴卵母细胞成熟率较低的因素。研究结果为确定卵母细胞冷冻最佳条件奠定了试验基础。
    三七总皂苷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王春会, 谢丽丽, 施君, 韦英益, 胡庭俊
    2019, 40(5):  16-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4
    摘要 ( 327 )   PDF (6038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3个药物处理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给予11.34、56.70、113.40mg/(kg·BW)的PNS,每天1次,连续给药14d;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mL/只,连续注射14d。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脏器指数(肝脏、脾脏、肾脏指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取各组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组织,制备病理组织切片,利用显微镜观察上述组织是否出现病理变化。[结果]3个PNS给药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1.34mg/(kg·BW)PNS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13.40mg/(kg·BW)PNS组小鼠的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肌酐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PNS对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PNS实际无毒,长期用药会产生肾毒性,提示用药不宜过量。
    不同羽色静原鸡鸡肉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
    贺林芝, 顾亚玲, 李勇, 杨文琳, 张永康
    2019, 40(5):  24-2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5
    摘要 ( 258 )   PDF (3545KB) ( 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不同羽色(白羽、麻羽、黑羽)静原鸡鸡肉的营养成分及其存在的差异性,以第5世代核心群的3个羽色(白羽、麻羽、黑羽)静原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干燥法、索氏抽提法、微量凯氏定氮法和国家标准GB5009.124—2016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分别对其胸肌、腿肌的初水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白羽、麻羽、黑羽3个群体的静原鸡胸肌、腿肌的初水分含量分别为71.10%、70.35%、70.69%和72.14%、70.13%、72.08%,差异均不显著(P>0.05)。黑羽静原鸡的胸肌、腿肌脂肪含量分别为2.19%和3.12%,为三组最高,白羽静原鸡为最低。3个群体间麻羽静原鸡胸肌蛋白质含量(24.30%)最高,白羽静原鸡次之,黑羽静原鸡最低;3个群体间腿肌蛋白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群体鸡肉中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胸肌和腿肌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含量次之。胸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均是麻羽最高;腿肌必需氨基酸麻羽最高、总氨基酸含量白羽最高。该试验结果可为消费者购买静原鸡时的不同消费倾向提供参考。
    己烯雌酚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冒玉娟,王婧,刘佳敏,张盼盼
    2019, 40(5):  28-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6
    摘要 ( 134 )   PDF (5115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雌激素中作用最强的一种,曾一度作为促生长剂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研究发现,其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危害。阐述了己烯雌酚的残留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其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退化亚高山草甸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和适宜载畜量分析
    刘永涛,薄久智,陈功
    2019, 40(5):  33-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7
    摘要 ( 176 )   PDF (3465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2—2018年,以香格里拉退化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连续封育,测定和分析恢复演替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学组成及其变化趋势,并运用中度干扰假说判断试验区退化草地的适宜封育年限和适宜载畜量。结果表明:与退化区相比较,封育第1年、第2年和第5年均显著提高了草地地上生物量,封育期间草地地上生物量呈现幂函数型增长趋势;草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分别为518.8g/m^2和56.3个月;封育第5年草地中不可饲用植物(包含有毒有害植物)仍然占到29.2%,适宜载畜量2.81~3.37个羊单位/hm^2。该试验表明封育结合其他措施,将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改善草地质量和提高草地生产力。
    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率的月动态变化分析
    王莹,朱国栋,郭娜,王晓楠,张雅楠,李倩倩,王成杰
    2019, 40(5):  37-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8
    摘要 ( 158 )   PDF (5898KB) ( 1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内蒙古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短花针茅、克氏针茅、羊草、冷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期的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及消化率的月份动态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同一物种不同月份间、同一月份不同物种间各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呈现出递减趋势;粗灰分含量在不同物种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冷蒿的粗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短花针茅、克氏针茅、羊草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粗纤维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升高。牧草的消化率与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粗灰分与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提高该地区荒漠草原生物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苜蓿干草捆贮藏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范美超, 贾玉山, 成启明, 包健, 张静, 侯鑫狄, 赵牧其尔, 荣荣, 马天, 付智慧, 郝俊峰, 格根图
    2019, 40(5):  44-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09
    摘要 ( 155 )   PDF (4545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苜蓿干草捆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含水量为15%、打捆密度为150kg/m3的苜蓿草捆在不同贮藏时间(1、10、30、90、180、360d)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贮藏1d时相比,不同贮藏时间段苜蓿干草的C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从CP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2级。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360d时的NDF含量显著高于贮藏时间在90d之内的NDF含量(P<0.05);从NDF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2级下降到3级。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10d之后ADF含量开始显著增加(P<0.05);从ADF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4级。贮藏时间在30d以上的苜蓿干草DMI值显著低于贮藏时间在30d之内的DMI值(P<0.05);从DMI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3级。贮藏时间在90d以上的苜蓿干草DDM值显著低于贮藏时间在90d之内的DDM值(P<0.05);从DDM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4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RFV值显著降低(P<0.05),且在贮藏180~360d的时间段内,RFV值下降幅度较大;从RFV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2级下降到3级。综合比较,苜蓿干草在贮藏180d之后营养价值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贮藏180d之内出售或者饲喂家畜比较适合。
    甘草茎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潘军,迪力拜尔·阿木提,谢元元
    2019, 40(5):  48-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0
    摘要 ( 272 )   PDF (3825KB) ( 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甘草茎叶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地上部分,甘草茎叶中含有黄酮、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脂、增强免疫力。对甘草茎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单昊书, 花卫华, 闵程峰, 鲁群
    2019, 40(5):  52-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1
    摘要 ( 226 )   PDF (3860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复合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2.5月龄断奶羔羊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各组采用相同的饲养方式,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试验组Ⅱ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的复合酶。结果表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90%和13.02%,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试验组Ⅱ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间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的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试验从3组的饲喂效果分析,以试验组Ⅱ效果最佳。
    仔猪教槽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沙文锋,顾拥建
    2019, 40(5):  55-5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2
    摘要 ( 153 )   PDF (3693KB) ( 1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槽料具有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断奶体重的作用,其可辅助乳仔猪在哺乳期学会采食饲料,是一种为代替全乳而配制的饲料。简述了仔猪教槽料的功效、加工工艺、饲料形态、无抗教槽料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仔猪教槽料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马铃薯秧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侯鹏霞,马吉锋,杨宇为,王建东,梁小军
    2019, 40(5):  59-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3
    摘要 ( 261 )   PDF (3114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规饲料的短缺和养殖成本增加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积极开发及利用非常规饲料是弥补资源短缺的主要技术举措。综述了马铃薯秧作为非常规饲料的开发利用情况,以期为马铃薯秧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柳树叶饲料化调制加工技术研究
    荣荣,贾玉山,包健,侯鑫狄,赵牧其尔,张静,范美超,马天,付智慧,郝俊峰,格根图
    2019, 40(5):  62-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4
    摘要 ( 192 )   PDF (4763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索垂柳(Salix babylonica)树叶的饲料化加工技术,在研究6个生育期(展叶期、开花初期、飞絮期、青绿期、枯黄期、落叶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基础上,分别将其调制成青贮饲料,测定并比较不同生育期柳树叶制备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及发酵品质指标,并对枯黄期和落叶期树叶进行添加乳酸菌菌剂青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原料营养物质判断,展叶期柳树叶营养品质与优质豆科牧草品质近似,但是随着生育期的延迟,柳树叶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显著下降。将不同生育期柳树叶直接青贮之后,无品质改善效果,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差,饲用价值不大。但是,添加乳酸菌菌剂后调制的柳树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综上表明,柳树叶如果直接饲喂利用,最好选择在较为幼嫩的展叶期;如果开发利用其他生育期或枯落后的柳树叶,以添加乳酸菌菌剂调制成青贮饲料为好。
    乌鲁木齐市居民生鲜牛肉消费偏好分析
    余红,梁亚凤
    2019, 40(5):  67-7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5
    摘要 ( 233 )   PDF (4830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调查乌鲁木齐市居民对生鲜牛肉的消费偏好,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32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结果表明,喜欢吃牛肉的人占84.09%,但每天消费牛肉的人仅占8.33%;50.00%的消费者喜欢无包装产品;多数消费者家庭月均牛肉消费量在3kg左右。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了扩大优质肉牛养殖规模,加强品牌建设,改进包装设计,优化牛肉分割,提高生鲜牛肉质量等建议。
    中药巴戟天对动物骨骼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孔安安,曹芹芹,黄淑成,仝宗喜
    2019, 40(5):  73-7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6
    摘要 ( 178 )   PDF (4752KB) ( 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骼的生长发育对动物非常重要,其正常的生长主要通过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来共同维持骨的动态平衡。巴戟天作为一种中药,不仅在抗衰老、增强免疫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在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方面尤为突出。就巴戟天通过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如何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巴戟天作为一种口服添加制剂在改善动物骨骼生长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8β-甘草次酸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王诗浓,张宇,张彤,王加茹,徐宛婷,张翼,罗英花,金成浩
    2019, 40(5):  78-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7
    摘要 ( 142 )   PDF (3812KB) ( 1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甘草是一味对人体较好的固本中草药,常用于治疗脏器寒热、饮食中毒、伤寒、喉咙疼痛、肺热咳嗽、稚童病症等症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甘草提取物亦有良好的抗癌功效,18β-甘草次酸通过前体甘草酸水解制得,是相对高效的抗癌成分。18β-甘草次酸可通过遏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遏制癌细胞侵袭转移、抗氧化、遏制新血管生成、遏制淋巴管生成、调节激素分泌等途径发挥抗癌作用。对18β-甘草次酸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ISEC教学理念在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满丽莉,向殿军
    2019, 40(5):  82-8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8
    摘要 ( 191 )   PDF (5294KB) ( 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SEC即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教学强调的是国际化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明辨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具有新型教学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过程性的评价机制及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等众多优势。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评价体系及教学团队5个方面阐述了ISEC教学的特点,结合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课程特点,从教师观念的转变、学生观念的转变、合理教学大纲的制定、合理评价体系的制定、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明辨性思维的培养、ISEC师资队伍的建设7个方面对ISEC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动物生理学课程范式教学改革探索
    席丽,秦新喜,李志强,张进良,韩进诚,杨广礼
    2019, 40(5):  86-8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19
    摘要 ( 134 )   PDF (4110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生理学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和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一门课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侧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自身特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新旧范式比较、学习模式、辅助课程等方面进行范式教学改革探索,旨在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在动物组织胚胎学部分章节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冯昕炜, 石长青, 艾克拜尔·热合曼
    2019, 40(5):  90-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0
    摘要 ( 106 )   PDF (2937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动物组织胚胎学部分章节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7级动物医学1~3班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动物科学2~4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该章节的考试成绩最高分上无差异,但实验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均超过90%。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能够作为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部分章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加强兽医寄生虫学标本室建设提升寄生虫形态学教学水平
    陆静,王瑞,李泽浩,王文龙
    2019, 40(5):  93-9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1
    摘要 ( 172 )   PDF (3994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升寄生虫形态学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内蒙古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寄生虫教研室积累的大量寄生虫标本进行授课,通过加强兽医寄生虫标本室建设和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升标本管理水平及寄生虫标本服务教学的水平,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教具在兽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计红,沈冰蕾,李士泽,甄莉,刘艳芝,郭景茹,李鹏
    2019, 40(5):  97-9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2
    摘要 ( 143 )   PDF (3119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具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切辅助课堂教学的器材。教具在兽医专业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目前我国兽医专业使用的主要教具类型及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教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河南省郑州市某宠物医院2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杨瑞,孙彦婷,张艳
    2019, 40(5):  100-10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3
    摘要 ( 558 )   PDF (3273KB) ( 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犬血液寄生虫病,以春、夏季节多发,患病犬出现高热、黄疸、尿液发红、严重贫血、消瘦、精神萎靡等临床症状。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某宠物医院的2例犬巴贝斯虫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了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方法。
    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探究
    王娜,张帆,戴伶俐,宋越,刘威,杨斌,张月梅,赵世华
    2019, 40(5):  104-10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4
    摘要 ( 201 )   PDF (2949KB) ( 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羔羊腹泻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和规律性。新生羔羊常感染该病,并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该病诱因复杂,只有弄清发病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减少或控制羔羊腹泻病。主要对羔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农牧民和养殖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地区牛轮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贾伟强,胡林杰,孟野,翟海瑞,盛守志,靳广杰,周玉龙
    2019, 40(5):  107-10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5
    摘要 ( 108 )   PDF (3191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地区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应用RT-PCR技术对随机采取的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的轮状病毒VP7基因进行扩增,采用多重半套式PCR方法对VP7基因阳性样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显示,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中牛轮状病毒VP7基因均为阳性;VP7基因阳性样本经RT-PCR分型鉴定,均属于G10型。该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引起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轮状病毒主要为G型,因此需要针对G型轮状病毒加以防控。
    非洲猪瘟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苏娇
    2019, 40(5):  109-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5.026
    摘要 ( 337 )   PDF (3938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virus,ASFV)引起家猪或野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不明原因死亡、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及脾肿大且质脆为主要特征。该病的致死率最高可达100%,是一种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