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2-19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著者文摘
    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模式与土壤肥力响应分析
    王卓, 李志伟, 王树彦, 胡杨, 张贵华, 张陈, 马立晓, 姚丽君
    2019, 47(2):  1-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1
    摘要 ( 167 )   PDF (299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可持续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旱作玉米种植试验,分析了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对照)4种种植模式的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评估种植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使玉米的生育节点提前,明显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模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各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双垄间作;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植株整体性状优于无膜覆盖双垄沟播,植株穗行数和行粒数在2种种植模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春季和秋季土壤肥力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秋季低于春季本底水平;在4个处理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以及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的春季和秋季土壤速效磷以及全磷含量差异显著,但秋季全磷含量高于春季水平,而秋季速效磷含量低于春季水平;在4个处理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以及全膜覆盖双垄间作的春季和秋季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秋季低于春季本底水平。
    水稻秧苗调理剂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段立华;刘佳蔚;梁喜龙;方淑梅
    2019, 47(2):  6-10.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2
    摘要 ( 243 )   PDF (401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理想的秧苗素质对水稻后期的产量形成与品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以垦粳7号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空白和商品调理剂双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的水稻秧苗调理剂对水稻秧苗生长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水稻秧苗调理剂,可降低株高,增加茎基宽、根条数、根长及根体积,改善生理代谢(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而强化秧苗素质。综合来看,处理4(5g/L)的效果较好。
    干旱胁迫对麻栎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刘旭;罗桂杰
    2019, 47(2):  11-1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3
    摘要 ( 110 )   PDF (407KB) ( 1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对麻栎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一年生麻栎幼苗为供试材料,试验共设W1、W2、W3、W44种水分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麻栎幼苗的相对株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相对冠幅以及生物量增量都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生物量增量在W2、W3、W4处理之间变化并不明显;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细胞质膜透性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增大,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先增加,但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25%(W4处理)时,SOD、POD、CAT活性降低。随着水分胁迫加剧,麻栎幼苗通过增加根冠比以及提高保护酶活性。
    泌盐盐生植物泌盐腺研究进展
    王洋;刘艳
    2019, 47(2):  15-1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4
    摘要 ( 161 )   PDF (512KB) ( 1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泌盐腺是泌盐盐生植物特有的泌盐结构。泌盐盐生植物通过泌盐腺分泌盐离子适应盐碱环境。泌盐腺根据其形态、功能不同划分为盐腺、盐囊泡。文章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泌盐腺的类型、形态结构、泌盐方式、泌盐机理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了解和完善泌盐盐生植物泌盐特性和耐盐机制提供依据。
    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田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
    高凌智;李彬;史海滨;戚迎龙;赵举;尹春艳;狄彩霞;栗艳芳
    2019, 47(2):  20-2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5
    摘要 ( 140 )   PDF (669KB) ( 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求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温度变化规律,采用HOBOU30小型气象站监测的田间小气候数据,研究紫花苜蓿在第1茬返青末期、第1茬开花期和第2茬开花期的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第1茬返青末期晴朗日的土壤温度呈现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土层越深保温效果越好;在第1茬开花期阴雨天的土壤温度呈现自浅向深逐渐稳定的变化规律;在第2茬开花期出现暴雨后5cm处土壤温度的下降斜率与气温接近,但时间滞后约2h;15,25cm处的土壤温度下降斜率相对较低。
    不同改良剂对盐碱地苜蓿生长及丛枝菌根共生的影响
    吴澜;乌恩;钱洁鑫;乌音嘎;春花
    2019, 47(2):  26-3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6
    摘要 ( 119 )   PDF (630KB) ( 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苜蓿种植的效应,该研究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图科技园区的盐碱土紫花苜蓿地,开展了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苜蓿生长与丛枝菌根共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剂有效促进了苜蓿生长与丛枝菌根共生,但不同改良剂处理对苜蓿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同。其中,有机肥+改良剂T处理株高、产量和叶片SPAD值最大,分别比对照高27.1%、126.2%和4.0%;改良剂E处理叶重、叶/茎和菌根侵染率最大,分别比对照高64.5%、42.1%和59.9百分点;复合肥+有机肥+改良剂E处理茎重最大,比对照高19.2%;复合肥+有机肥+改良剂T+改良剂E处理碳含量最大,比对照高87.4%;改良剂T处理氮含量最大,比对照高291.4%,此处理碳/氮最小,比对照低67.3%;改良剂T+改良剂E处理磷含量最大,比对照高246.5%;复合肥+有机肥+改良剂T处理根围菌根菌孢子密度最大,是对照的7.8倍。根据改良剂对苜蓿各指标的影响效果和各指标的实际利用价值,对不同处理进行了综合评分,各处理得分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改良剂E(10.35)>改良剂T(8.61)>有机肥+改良剂T(8.12)>复合肥+有机肥+改良剂T(7.76)>复合肥+改良剂T+改良剂E(7.51)>有机肥+改良剂T+改良剂E(7.49)>复合肥+改良剂E(7.43)>有机肥+改良剂E(7.34)>复合肥+有机肥+改良剂E(6.99)>复合肥+改良剂T(6.50)>复合肥+有机肥+改良剂T+改良剂E(5.98)>改良剂T+改良剂E(5.42)>对照(1.50)。根据不同改良剂处理对盐碱地苜蓿种植的效应可知:在与试验地理化性质相似的盐碱土上种植苜蓿,改良剂E、改良剂T和有机肥+改良剂T3种处理对苜蓿种植的效应较好。
    中国五大自然区域玉米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
    孙洪仁;张吉萍;冮丽华;吕玉才;王应海
    2019, 47(2):  36-4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7
    摘要 ( 190 )   PDF (735KB) ( 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给玉米测土施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理论数据整合法、土壤养分含量与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西北荒漠绿洲区和西南山地丘陵区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与适宜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平原玉米土壤速效钾第1~5级丰缺指标依次为≥167,121~167,63~121,33~63和<33mg/kg,黄淮海平原依次为≥176,112~176,46~112,19~46和<19mg/kg,西南山地丘陵区依次为≥186,124~186,55~124,24~55和<24mg/kg,黄土高原依次为≥269,187~269,91~187,44~91和<44mg/kg,西北荒漠绿洲区土壤速效钾第1~6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05,166~205,110~166,73~110,48~73和<48mg/kg;当钾肥当季利用率50%时,土壤速效钾丰缺级别第1~6级的籽实玉米(目标产量6~15t/hm^2)适宜施钾量依次为0,25~63,50~126,76~189,101~252,126~315kg/hm^2,青贮玉米(目标产量30~120t/hm^2)适宜施钾量依次为0,21~84,42~168,63~252,84~336,105~420kg/hm^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盐渍土土壤盐碱特征的变化
    景宇鹏;高娃;狄彩霞;栗燕芳;莎娜;王文曦;张欣昕;连海飞
    2019, 47(2):  46-5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8
    摘要 ( 139 )   PDF (739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土默川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盐渍化土壤盐碱特征的影响,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盐渍化土壤经5种不同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全盐量、pH、碱化度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全盐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属中强度变异性,其中牧草地和林地剖面土壤全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盐荒地和改良地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农用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pH与碱化度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盐碱地在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大小依次为:盐荒地>改良地>牧草地>林地>农用地,该研究可为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种施硒肥对春小麦富硒效应及硒素分配的影响
    赵利梅;孙文静;高炳德
    2019, 47(2):  52-5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09
    摘要 ( 124 )   PDF (758KB)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高。在种施硒肥用量75~300g/hm2(折合Se素34.29~136.89g/hm^2)范围内,可使籽粒Se含量达到0.103~0.218mg/kg的安全富硒水平。而采用拌种或侧深施两种方法之间,籽粒Se含量无显著差异;种施硒肥(150g/hm^2)后,春小麦在生育期中全株Se含量为0.093~0.514mg/kg,平均为0.219mg/kg,比对照提高2.6倍。不同器官Se素含量的顺序是叶>籽粒>颖壳>茎。成熟期对各器官富集效应的顺序是:茎>籽粒>颖壳>叶;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呈“S”形曲线。种施硒肥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Se素最快吸收速率达0.017μg/(d·株),比对照提高32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e素在叶中的分布逐渐降低,籽粒中分布逐渐提高。成熟期,种施硒肥Se素收获指数为42.0%,比对照提高了4.3百分点,促进了Se素向籽粒的运转。
    不同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金月;梁存柱;崔利剑
    2019, 47(2):  59-6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0
    摘要 ( 238 )   PDF (879KB) ( 1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不同养分添加对草地群落的影响,通过人工添加氮肥、磷肥、钾肥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植物叶片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及植物C∶N、C∶P、N∶P、C∶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养分添加后,裂叶蒿和展枝唐松草双子叶植物较羊草、贝加尔针茅、日阴菅单子叶植物能更好地吸收肥料中的养分,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C、N、P的储存能力。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余雅婧;李跃进;李青春;王丹斓
    2019, 47(2):  66-7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1
    摘要 ( 149 )   PDF (815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探究了农牧交错带草地、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并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草地和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1.22g/kg和23.14g/kg,显著高于耕地,并且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值也都高于耕地。整体来看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等级水平低于草地和林地;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养分综合得分林地>草地>耕地;与1982年相比,2017年草地、耕地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04.0%和21.6%,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恢复,且草地土壤养分恢复程度大于耕地。据此,对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加大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及耕地的管理是维持土壤可持续发展的较好选择。
    阿尔山落叶松根际土壤固氮菌多样性研究
    郭振华;陈立红
    2019, 47(2):  73-7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2
    摘要 ( 112 )   PDF (797KB) ( 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根际固氮菌的多样性,试验采用平板分离法,结合16S rDNA序列比对,对落叶松根际土壤固氮菌组成类群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自落叶松根际土壤共分离纯化细菌菌株28株,分属于10属18种,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沙雷菌属(Serratia)、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根瘤菌属(Rhizobium)、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红球菌属(Rhodococcus)、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其中Pseudomonas、Phyllobacterium、Arthrobacter为优势菌属。研究结果阐明了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根际固氮菌的组成及其多样性。
    阴山北麓不同灌水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星岑
    2019, 47(2):  79-8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3
    摘要 ( 103 )   PDF (796KB) ( 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控制马铃薯生育期内2个关键生长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水分的试验,从理论上探明膜下滴灌马铃薯水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确定马铃薯水与高产统一的灌溉制度。研究表明:马铃薯生育期内的2个关键时期,不同灌水量与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灌水量的增大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也在增加;马铃薯的产量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马铃薯的产量明显增加,但当土壤含水量小于某一特定值的时候,马铃薯的产量变化不大;马铃薯产量与块茎增长期的株高相关性较小,与块茎增长期的茎粗相关性较大。
    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孙圣;冯福应;张子义
    2019, 47(2):  83-87.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4
    摘要 ( 148 )   PDF (812KB) ( 1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获得防治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生防细菌,该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供试的70株细菌进行筛选,初筛结果表明:共有18株供试菌株对苹果轮纹病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计算抑菌率发现,4株细菌BS-1、B16、B169和1301的抑菌率在50.00%以上,其中B16的抑菌率最高,达到59.30%。经鉴定,BS-1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16、B169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1301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该研究表明,BS-1、B16、B169和1301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迷向丝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赵丽君;郑强;王道勇;杨春霞
    2019, 47(2):  88-90.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5
    摘要 ( 241 )   PDF (816KB) ( 1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减轻苹果蠹蛾的危害,采用迷向技术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悬挂1次迷向丝防效达86.71%,增加收入1135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悬挂2次迷向丝蛀果率仅为0.60%,迷向率高达94.86%,防效达95.83%。因此,悬挂2次迷向丝可以较好地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提高防效。
    不同放牧方式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物种间关联的影响分析——以中蒙边境两个苏木为例
    敖敦格日乐;罗培;G.Yumchmaa;Ts.Bazarkhand;E.Altanbold;赛西雅拉图
    2019, 47(2):  91-9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6
    摘要 ( 146 )   PDF (866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物种间关联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文章以中蒙边境两个苏木为例,选用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研究区内两个苏木的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蒙古国纳兰苏木相比,中国那仁宝拉格苏木草场的植物群落种间关系联结较为松散,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互斥现象;那仁宝拉格苏木植物群落内一年生植物比重增加,挤压原生多年生优势种生存空间;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物种间关联产生重要影响,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可能导致草原种间失联,从而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内蒙古自治区1971—2018年春季终霜冻日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张宇;尤莉;关彦如;武荣盛
    2019, 47(2):  97-103.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7
    摘要 ( 117 )   PDF (1017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内蒙古自治区94个国家级气象站1971—2018年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最低地温≤0℃为指标,统计分析了内蒙古各地春季终霜冻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终霜冻的平均日期与纬度、海拔相关显著,纬度和海拔越低,出现越早;终霜冻日期的年际变率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海拔越高年际变率越大;大部分测站的终霜冻日期存在提前趋势,趋势系数与海拔有一定关联,海拔增高有利于趋势提前;大部分测站的终霜冻日期存在气候突变,突变年份与纬度有一定关联,纬度增高有利于突变偏晚;平均每年终霜冻的无灾害等级、轻度灾害等级、中度灾害等级和重度灾害等级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49%,18%,16%,17%;在近48a中,无灾害等级的站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轻度灾害等级的站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中度灾害等级的站数略呈下降趋势,重度灾害等级的站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终霜冻日期进行自然正交展开(EOF)分析,得到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时间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体现了气候因素的影响;第二模态表现为南北反向型,荷载值与内蒙古自治区各站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对应较好,没有提前或推后的变化趋势,体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
    宿晓红葡萄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罗桂杰;刘博;陈芬
    2019, 47(2):  104-110.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8
    摘要 ( 139 )   PDF (977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宿晓红葡萄色素提取工艺的优选方法及影响宿晓红葡萄色素稳定性因素,试验采用化学溶剂法提取宿晓红葡萄色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试验探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0min,料液比为1∶15。同时,对宿晓红葡萄色素耐光性、耐氧化还原性、耐酸碱性、耐糖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宿晓红葡萄色素在pH值1.0~4.0的酸性环境下稳定;该色素对光照敏感,长时间照射会导致色素快速降解;在试验中加入低浓度Na2SO3、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有利于色素稳定性的保持;高浓度的柠檬酸、Zn2+对色素有一定的护色作用;Ca^2+<1.0mol/L、蔗糖浓度<20%具有较好的辅色效果,大于这个范围辅色作用减弱。
    地方特色金针菜品种大乌嘴提纯复壮技术研究
    周玲玲;张黎杰;田福发;姜若勇
    2019, 47(2):  111-11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19
    摘要 ( 148 )   PDF (916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乌嘴金针菜的幼嫩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成功建立大乌嘴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对大乌嘴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影响差异显著。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激素浓度为6-BA3mg/L和NAA0.4mg/L;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激素浓度为6-BA3mg/L和NAA0.2mg/L;诱导生根的最适激素浓度为NAA0.2mg/L或IBA0.2mg/L。该研究为金针菜品种大乌嘴大规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黄瓜嫁接育苗的研究进展
    朱春侠;姜伟;刘文;王永;杜金伟;郝丽芬;杜刚强;陈俊英
    2019, 47(2):  115-118.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20
    摘要 ( 231 )   PDF (946KB) ( 1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嫁接是一项高效的抗病、增产技术,可以解决设施农业的土壤连作障碍。嫁接后的株苗不仅可以克服土传病害,还可以提高产量、增强株苗的抗逆性。文章以黄瓜作为综述对象,介绍了3种嫁接砧木,简述了5种嫁接方法及操作要领,探讨了激素在嫁接育苗中的作用及应用,叙述了机械化嫁接育苗技术的发展及现状,以期为黄瓜嫁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鹰嘴豆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陈文晋;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田晓燕;席先梅
    2019, 47(2):  119-123.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21
    摘要 ( 1553 )   PDF (980KB) ( 11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鹰嘴豆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豆类作物,营养价值丰富。文章从鹰嘴豆的概念、分布范围、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内外鹰嘴豆的研究状况,提出当前我国鹰嘴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并对今后我国鹰嘴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文章对于鹰嘴豆的研究方向以及科学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分析
    肖飞俊
    2019, 47(2):  124-12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22
    摘要 ( 115 )   PDF (990KB) ( 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文章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存在较大问题。其主要问题是:专业性的人才缺乏、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整体水平低且发展缓慢。鉴于此,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政府的重视程度、培育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多措并举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整体水平。
    特色农业视角下山西小米的品牌价值及其实现
    常乐玥;翟绪军
    2019, 47(2):  130-13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2.23
    摘要 ( 133 )   PDF (1002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品牌农业是特色农业建设中的必由之路,将会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山西省盛产杂粮,被誉为“小杂粮王国”。小米是山西省最为主要的杂粮作物,可以借用地方特色来打造山西小米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其品牌知名度,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进而带动农民增收。文章从山西小米的品牌价值入手,分析保证山西小米品牌价值实现所具备的条件,提出“山西小米”品牌价值实现的路径。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