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科学
    酸驼乳中益生乳酸菌的分离筛选
    张七斤,吕天星,于晨龙,陈光明,苏日娜,李智
    2017, 38(8):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1
    摘要 ( 157 )   PDF (1407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评价酸驼乳中乳酸菌的益生特性。采用常规方法从内蒙古阿拉善牧区采集的酸驼乳中分离乳酸菌;利用16S rDNA PCR及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种水平鉴定;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耐酸、耐胆盐试验评价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从酸驼乳中分离到的1株疑似乳酸菌被鉴定为短乳杆菌,将其命名为Lactobacillus breris LT;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对4种常见肠道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特性,且抑菌特性不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该菌株能够在低pH值(2.0、3.0)和高胆盐含量(0.1%-0.3%)的MRS培养基上生长。该研究结果为酸驼乳中优质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饲用屎肠球菌M74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单春乔,冯柳柳,李永幸,刘艳,江国托
    2017, 38(8):  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2
    摘要 ( 138 )   PDF (952KB) ( 1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菌株M74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菌株M74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菌株M74对酸、胆盐、高温及抗生素的耐受性,然后测定其产酸量及考察益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研究其对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结果]经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屎肠球菌;菌株M74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pH值为3的条件下保持3h后,存活率为11.57%,在牛胆盐浓度为0.3%的条件下保持3h后,菌株存活率为0.64%,在60℃处理10min后,菌株存活率仍能达到25.42%,同时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抗性;产乙酸含量最高,达到4620.15μg/mL;菌株M74作为早期定植菌时,对其他益生菌有抑制作用;菌株M74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屎肠球菌M74有较好的生长耐受性,能抑制致病性菌株的生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30日龄犊牛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吾买尔·尼亚孜,吾买尔江·牙合甫
    2017, 38(8):  11-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3
    摘要 ( 133 )   PDF (216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调查新疆某牛场犊牛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该牛场92头30日龄犊牛进行直肠粪样采集,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92份犊牛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到92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93.75%)、恩诺沙星(64.50%)、诺氟沙星(59.30%)、庆大霉素(57.14%)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均超过5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6.30%)、阿莫西林(26.00%)、环丙沙星(13.60%)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相对较高;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仅为3.03%。综上提示,该牛场犊牛粪源大肠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建议该牛场应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豆粕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
    纳嵘
    2017, 38(8):  14-1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4
    摘要 ( 168 )   PDF (222KB) ( 1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以40个不同来源的豆粕饲料样品建立豆粕蛋白质含量分析的预测模型。模型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916 0,定标标准差(SEC)为0.150 3,交互验证标准差(SECV)为0.324 2。试验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定量检测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
    油菜混合青贮加工及其对山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王凤,向守红,赵耀鹏,程雨贵,周广生,朱德江,李念祖
    2017, 38(8):  16-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5
    摘要 ( 408 )   PDF (309KB) ( 1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以全株油菜为主要原料的油菜混合青贮加工方法,并评价该青贮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设计6个青贮配方(1-6号),通过掺混不同比例的花生秧、酒糟、玉米粉,使得油菜混合青贮水分含量为(60±2)%,同时添加不同含量的复合青贮菌、酿酒酵母,经过60 d发酵后,对油菜混合青贮进行感官测定和酸度测定,综合评价各青贮配方品质;以玉米青贮为对照,评价筛选出的综合品质最优的油菜混合青贮对山羊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油菜混合青贮配方中油菜、花生秧、酒糟、玉米粉比例为65∶22∶10∶3,且添加酿酒酵母200 g/t、复合青贮菌1.5 g/t时(4号配方),油菜混合青贮的综合品质最优;以该配方加工制备的油菜混合青贮饲喂山羊,其平均增重与对照组中山羊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提示,利用全株油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备的油菜混合青贮综合品质优良,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与传统玉米青贮饲料相似,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大豆皮在繁育母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杨晋青,党文庆,焦福林,何敏,张洁,梁佶宇,梁兴龙
    2017, 38(8):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6
    摘要 ( 173 )   PDF (280KB) ( 1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妊娠母猪日粮中不同含量大豆皮的饲喂效果,将36头妊娠经产大白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大豆皮(0、4%、8%、12%),探讨大豆皮对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猪在哺乳期间的平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试验2组母猪的繁殖性能最佳、维持背膘厚度和体质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提高0.7头,窝均初生质量提高0.83 kg,断奶存活率提高2.33个百分点,窝均断奶质量提高12 kg,发情间隔缩短2 d,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5.0 mm,整个繁育周期平均体质量下降12 kg。因此,建议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大豆皮的量为8%。
    草业科学
    菌草对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海燕,王平,魏建民
    2017, 38(8):  24-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7
    摘要 ( 91 )   PDF (221KB) ( 1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90只体重15 kg左右的白绒母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30只,进行饲喂试验。3个组试验羊均使用同一种精料,但饲草组成不同。其中,对照组日粮中饲草所占比例为60%(秸秆占48%,苜蓿占12%,未添加菌草);试验1组母羊空怀期日粮中饲草所占比例为60%(未添加秸秆,苜蓿占12%,菌草占48%),怀孕期及哺乳期饲草所占比例为55%(未添加秸秆,苜蓿占12%,菌草占43%);试验2组母羊空怀期日粮中饲草所占比例为60%(秸秆占12%,苜蓿占12%,菌草占36%),怀孕期及哺乳期饲草所占比例为55%(秸秆占10%,苜蓿占12%,菌草占33%)。试验期为1.5年。在正试期结束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受胎率、繁殖率、羔羊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综合考虑,试验1组经济效益较高。
    皇竹草+高羊茅不同套种模式效益研究
    郎永祥,陈伟,付薇,吴佳海,韩永芬,苏生,吴有松
    2017, 38(8):  26-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8
    摘要 ( 200 )   PDF (219KB) ( 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饲草资源利用情况,选取皇竹草和高羊茅开展不同套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桃地区皇竹草+2行高羊茅套种模式下,总鲜草产量达15 387.69 kg/667 m^2,经济效益最高可达6 155.08元/667 m^2,经济效益分别比高羊茅单播、套种1行、套种3行高4 188.76、102.72、696.61元/667 m^2。由此可见,在松桃地区大面积推广皇竹草+2行高羊茅套种模式,可大幅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牧草产量,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农户收入。
    喀斯特地区21种常见豆科饲用植物营养成分研究
    李莉,王元素,孔玲,梁显义,方亮
    2017, 38(8):  29-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09
    摘要 ( 123 )   PDF (356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样品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常见21种豆科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豆科饲用植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平均达到18.46%,最低的是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分别为9.81%和10.75%;最高的是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分别为27.67%和27.14%(P〈0.05)。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8%,最低的是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野豌豆(Vicia sepium)和葛(Pueraria lobata),分别为1.35%、1.55%和1.73%;最高的是野大豆和黄花槐(Sophora xanthantha),分别为4.14%、4.12%(P〈0.05)。粗纤维含量平均为25.04%,最低的是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嫩叶,仅为10.51%(P〈0.05);最高的是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和胡枝子,分别为38.00%和35.79%。粗灰分含量平均为7.43%,最低的是老虎刺和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分别为4.77%和4.79%;最高的是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黄花槐和白三叶,分别为10.34%、10.18%和10.09%。钙含量平均为1.87%,最低的是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杭子梢,分别为1.04%、1.10%和1.17%(P〈0.05);最高的是胡枝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槐和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分别为2.57%、2.60%、2.63%和2.79%。磷含量平均为0.34%,最高的是黄花槐和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分别为1.38%和0.82%(P〈0.05)。贵州豆科饲用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和草本为主。
    青海省共和县饲草料资源及草畜平衡分析评价
    赵德
    2017, 38(8):  33-3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0
    摘要 ( 132 )   PDF (202KB) ( 1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青海省共和县饲草料产业发展情况,对2012—2016年饲草料资源及草畜平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年间共和县实际载畜量虽然逐年减少,但超载情况依然严峻,由此看来共和县依旧要加大减畜工作力度,并做好饲草料产业发展工作。
    绿色富硒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探讨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赵宇,袁淑红,侯升林,李顺国
    2017, 38(8):  36-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1
    摘要 ( 218 )   PDF (377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富硒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种植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运输和贮藏以及台账管理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富硒饲用谷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药物科学
    nisin与中药联合应用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杨娟,周杰珑,刘鑫,吴培福
    2017, 38(8):  41-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2
    摘要 ( 133 )   PDF (226KB) ( 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评价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中药联合应用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nisin、五味子、诃子、乌梅、枳壳、松针单独用药时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nisin与5味中药联合使用时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MIC。结果表明,nisin单独使用时对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没有抑菌效果,五味子、诃子、乌梅的MIC均为62.5mg/mL,枳壳的MIC为125.0 mg/mL,松针的MIC为250.0 mg/mL;nisin与松针联合使用时无抑菌作用,与五味子联合使用时MIC分别为1.25 mg/mL和15.625 mg/mL,与诃子、枳壳、乌梅联合使用时MIC均为2.5 mg/mL(nisin)和31.25 mg/mL(中药)。综上提示,nisin与五味子、诃子、枳壳、乌梅联合应用时,可提高这4味中药的抑菌效果。
    中药水溶性成分研究进展
    柴贝贝,王莉贞,李贺,姜维佳,胡梅,赵雨川,吴永继,司红彬
    2017, 38(8):  43-4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3
    摘要 ( 110 )   PDF (384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药理作用、提取分离工艺和质量标准三方面对中药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中药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水产科学
    四川裂腹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周礼敬,刘桂兰,杨林,詹会祥
    2017, 38(8):  48-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4
    摘要 ( 382 )   PDF (283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给四川裂腹鱼人工养殖提供基础资料。贵州省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田坝桥基地进行了四川裂腹鱼的野生鱼驯养、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试验,驯养鱼池分普通微流水池和仿生态微流水池2种,人工繁殖试验中采用两次注射法对雌鱼进行催产。结果发现,野生鱼经50 d左右驯化可正常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大规格个体驯养成活率较低;人工养殖条件下繁殖时间较野生环境下晚约1个月,雌鱼绝对怀卵量较野生鱼稍大,平均为14 470粒/尾,受精率为73.25%,出苗率为61.6%;培育约100 d,幼鱼平均体长5.8 cm/尾,平均成活率为66.3%,经1.5年养殖,平均体重可达1 kg/尾。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仿生态池驯养成活率明显高于普通鱼池,四川裂腹鱼在人工微流水养殖条件下生长较缓。
    资源与环境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2017年春季气候资源分析评述
    李志梅
    2017, 38(8):  52-5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5
    摘要 ( 133 )   PDF (214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2017年春季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土壤湿度等气候资源的统计,概括了该旗春季气候特点及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了春季主要气候事件,如寒潮、大风、干旱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虽然2017年春季气候条件较差,但对该旗畜牧业生产却未造成明显经济损失,尽管如此,各相关部门仍应重视加强抗旱保墒工作,以防因夏季无有效降水天气过程出现而形成春夏连旱,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畜牧业经济损失。
    微生物菌剂处理畜禽养殖场含氨和硫化氢气体
    刘建伟,段粹
    2017, 38(8):  54-5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6
    摘要 ( 277 )   PDF (401KB) ( 1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氨和硫化氢气体是畜禽养殖场产生最多的废气,其污染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含氨和硫化氢气体的处理技术中,微生物菌剂法因效果好、费用低和无二次污染物产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微生物菌剂处理含氨和硫化氢废气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吸收废气组分。并通过代谢活动将废气组分分解为低害或无害物质的过程。目前该技术应用较多,但其处理废气的效果依赖于接种微生物对废气物质的吸收降解和对土著产臭微生物的抑制情况。对于微生物菌剂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与土著产臭微生物的竞争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保证较好的废气处理效果。此外,分离得到处理含氨和硫化氢废气效果较好的菌株仍是该技术的关键所在。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
    潘丽华
    2017, 38(8):  59-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7
    摘要 ( 82 )   PDF (113KB) ( 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内蒙古鄂温克地区近50年温度变化特征分析,发现鄂温克族自治旗年平均气温为-1.5℃,线性倾向率为0.51℃/10 a,变暖趋势明显。1961—2010年月平均气温普遍呈升高趋势,在0.28-1.03℃/10 a,2月升温趋势最大,其次为3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明显。
    遗传与繁育
    盐池滩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崔保国,徐彦龙,陶金忠,赵金宇,张守元,钟振宇
    2017, 38(8):  61-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8
    摘要 ( 129 )   PDF (211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评价宁夏盐池滩羊选育场近年来舍饲条件下的选育成果,分析滩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从369只羔羊中筛选110只二毛期[(35±5)日龄]羔羊,对其二毛性状进行遗传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选育场滩羊的初生重、侧部毛长、侧部弯曲数、35日龄校正体重、35日龄校正侧部毛长、35日龄校正侧部弯曲数的遗传力分别是0.02、0.07、0.04、0.13、0.09和0.12,提示该选育场舍饲滩羊的主要经济性状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
    汶上芦花鸡引种饲养试验
    楼立峰,王欢欢,章学东,范京辉,葛莹
    2017, 38(8):  64-6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19
    摘要 ( 124 )   PDF (216KB) ( 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进汶上芦花鸡种蛋2 000枚,孵化出1 520只苗鸡。育雏期(1-35日龄)采用平养,育成期(36-154日龄)采用放养加补饲的方式饲养,产蛋期(169-301日龄)采取三阶梯笼养方式饲养,按照常规免疫。开产时母鸡体重1 213 g,公鸡体重1 810 g,43周龄蛋重49.7 g,成年母鸡体重1 595 g,公鸡体重为2 249 g。
    食品科学
    鸡蛋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及蛋品质的变化研究
    薛艳蓉,茂文,赵瑞生,王呈,刘波,李建国
    2017, 38(8):  67-6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0
    摘要 ( 161 )   PDF (290KB) ( 1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贮藏时间对鸡蛋微生物及蛋品质产生的影响,从某大型养殖场随机采集同批次健康鸡蛋,在模拟市场销售的条件下贮藏,期间检测新鲜鸡蛋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新鲜度评价指标,每隔2 d检测1次,27 d结束。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蛋细菌总数总体上呈逐渐增加趋势,鸡蛋外壳细菌总数从10^3CFU/枚增长至10^9 CFU/枚,而鸡蛋内容物细菌总数也从0 CFU/枚增长至10^5 CFU/枚;检出了大肠菌群,但未超出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鸡蛋标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蛋蛋重降低,气室高度增加,浓蛋白减少,在第12天开始出现散黄现象。试验表明,新鲜鸡蛋的保存期不宜超过12 d。
    经济与管理
    四川省广安市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林涛
    2017, 38(8):  70-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1
    摘要 ( 112 )   PDF (247KB) ( 1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畜牧业呈现快速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生猪和家禽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广安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全市畜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仍然存在养殖模式落后、生产效率与效益偏低、规模化程度不高、畜产品质量不优、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等问题。在调查生产现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该市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对策,旨在加快该市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畜牧业转型升级、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拓守珍
    2017, 38(8):  73-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2
    摘要 ( 145 )   PDF (227KB)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全面了解掌握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奶产业生产状况,针对沙坡头区30个奶牛养殖场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和分析。通过认真分析奶业发展态势,以期为科学制定奶业发展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
    影响农产品分析检测服务平台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办法
    刘玉兵,李凤玉,姜明明
    2017, 38(8):  76-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3
    摘要 ( 111 )   PDF (258KB) ( 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分析了农产品分析检测服务平台存在的设备采购统筹不够服务功能无法集成、设备精密成本高教学常态化较难、专业人员较为分散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等三大制约因素,结合学院建设农产品分析检测服务平台的历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该平台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
    内蒙古宁城县生猪产业发展攻略
    陈凤英,哈图,王金玲
    2017, 38(8):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4
    摘要 ( 153 )   PDF (257KB) ( 1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生猪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期为该县的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教学研究
    虚拟仿真实验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郭晶,李旭勇,刘文强
    2017, 38(8):  81-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5
    摘要 ( 79 )   PDF (227KB) ( 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虚拟仿真实验是建立在虚拟仿真技术之上,模拟现实实验环境的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集成技术。将虚拟仿真实验引入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后降低了实验成本,拓展了实验内容,有效解决了教学需求和实验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通过对2届受试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证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引入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物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解析与提升对策研究
    梁喜龙,方淑梅,张盼盼,陈蕊,靳亚忠
    2017, 38(8):  84-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6
    摘要 ( 98 )   PDF (251KB) ( 1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目前作物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作物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要树立新型培养理念和制定个性培养计划、重视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管理、重视论文过程性管理的高等农业院校作物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建议。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樊红云,刘冬雪
    2017, 38(8):  87-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7
    摘要 ( 121 )   PDF (231KB) ( 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双创”背景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架构和能力培养路径,“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和设置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针对“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措施,以期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时形成完整、连贯、协调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研究性教学在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谢佳燕,刘志国,周林萍
    2017, 38(8):  90-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8
    摘要 ( 106 )   PDF (272KB) ( 1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性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到生物制药技术课程教学中,从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完善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
    创新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以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
    赵娜,范为群,赵晓瑞
    2017, 38(8):  92-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29
    摘要 ( 86 )   PDF (248KB) ( 1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企入校是校企合作发展的创新模式。以宁夏农业学校和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从引企入校的实施背景、目标、过程、收获与成效以及体会展开阐述,探索建立畜牧兽医方向校企合作新模式,分析了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校企合作模式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何淑玲
    2017, 38(8):  95-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0
    摘要 ( 111 )   PDF (242KB) ( 1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分析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训条件着手,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中高职贯通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衔接策略分析
    姜明明,姜鑫,范学伟
    2017, 38(8):  97-9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1
    摘要 ( 108 )   PDF (234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社会认可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课程标准5个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积极与畜牧行业和现代养殖企业深度合作,围绕黑龙江省畜牧业的特点,培养融“养、防、治”于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共同开发构建了“校企合作、行校结合”渐进式“5+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443”课程体系。探索并实施了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明确培养目标、统一课程标准、完善内容衔接、科学考核评价、组建中高职衔接教学团队五大对策。
    疾病防治
    番鸭细小病毒病和鹅细小病毒病的特征和防控
    吴娟,卢梁萍,戴银,张丹俊,赵瑞宏,胡晓苗,侯宏艳,沈学怀,潘孝成,周学利
    2017, 38(8):  100-10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2
    摘要 ( 348 )   PDF (241KB) ( 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番鸭细小病毒病和鹅细小病毒病已成为水禽养殖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其病原分别是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二者临床上常在同一地区流行,有时还会发生混合感染。鹅细小病毒病和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类似,均表现废食和下痢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虽然MDPV和GPV生物学特性相似,但二者致病力却有显著差异,MDPV只感染番鸭,GPV则既可感染鹅,又可感染番鸭,采用雏禽攻毒试验,可初步区分2种病毒。2种疫病均重在预防,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在该病流行地区,对雏禽免疫,或者在种禽产蛋前免疫,使禽苗获得被动免疫,均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母猪难产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王洁,张继友
    2017, 38(8):  102-1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3
    摘要 ( 122 )   PDF (237KB) ( 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生猪养殖业持续性发展以及人们对猪肉制品消费需求的日益上升,促使养猪业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在饲养母猪期间,出现母猪难产的现象十分普遍,若不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了造成母猪难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降低由母猪难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例犬淋巴外渗的诊治
    张红艳,谭德展
    2017, 38(8):  105-10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4
    摘要 ( 376 )   PDF (220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犬淋巴外渗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对1例犬腹部淋巴外渗治疗方法进行了创新,以高频电刀为主要工具进行手术,达到了根治的目的,同时为手术治疗该种疾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内蒙古某肉牛场呼吸道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曹禹,刘明明,于仁冬,刘宇,周玉龙
    2017, 38(8):  107-1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5
    摘要 ( 117 )   PDF (1456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7年5月,内蒙古某肉牛场暴发呼吸道疾病,为了确诊该次疾病的病原,无菌采集牛鼻汁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对牛鼻汁中的病原进行PCR检测,并针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细菌分离结果将该分离菌初步鉴定为链球菌;药敏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强力霉素和阿奇霉素高度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病料中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支原体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引起该肉牛场肉牛发病的病原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支原体和链球菌。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张军民
    2017, 38(8):  110-1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7.08.036
    摘要 ( 123 )   PDF (202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乳房炎成了危害奶牛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试验从部分地区选择了1 00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应用CMT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判定。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36.50%(365/1000),临床型乳房炎阳性率为18.20%(182/1000),总阳性感染率为54.70%(547/1000)。经分离纯化鉴定出主要病原185株细菌,葡萄球菌55.14%(102/185)、链球菌30.27%(56/185)、大肠杆菌14.59%(27/185)。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药敏性有差异。试验结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