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研究
    APAP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组织转录组RNA-seq及相关信号通路分析
    马春丽, 王利, 王羚鸿, 董超, 潘海婷, 包玉龙
    2021, 42(4):  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1
    摘要 ( 198 )   PDF (1354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与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APAP急性肝损伤模型。构建正常小鼠肝脏组织样本和APAP急性肝损伤小鼠损伤后第2天肝脏组织样本的2个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获得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及功能注释。使用DESeq R包(1.10.0)分析具有生物学重复的差异基因的表达,利用KOBAS软件确定KEGG信号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静态富集。[结果]APAP急性肝损伤小鼠损伤后第2天与正常小鼠肝脏组织转录组相比,共有7 270个DEGs,包括3 707个显著(P<0.05)上调表达基因和3 563个显著(P<0.05)下调表达基因。在所有显著上调表达基因中,表达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是Col1a1、Gsta1、S100a6基因;在所有显著下调表达基因中,差异表达量位于前3位的基因是Slc1a2、GlulAcaa1b。共有2 515个DEGs在316个不同的KEGG通路中富集,显著上调表达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免疫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显著下调表达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是氧化磷酸化、脂肪酸降解、脂肪酸代谢、碳代谢等合成代谢信号通路。[结论]在APAP急性肝损伤过程中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ECM受体交互作用信号通路可能是急性损伤期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信号通路。
    动物组织中GLUD1基因表达与GDH蛋白结构分析
    徐鸿洋, 徐晶, 房君, 德宝军, 周欢敏
    2021, 42(4):  7-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2
    摘要 ( 247 )   PDF (12160KB) ( 2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动物不同组织中GLUD1基因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物种中GDH蛋白的结构差异,明晰GLUD1基因的表达模式与GDH蛋白的功能。[方法]分别采集大鼠、绵羊、梅花鹿的肝脏、肾脏、皮肤、脂肪和肌肉5种新鲜组织样品。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分析3种动物不同组织中GLUD1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无重复双因素分析方法表征GLU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比较人、小鼠、大鼠、山羊、绵羊、牛和猪7个物种GDH蛋白氨基酸序列,模拟这7个物种的GDH蛋白三维空间结构。[结果]GLUD1基因在大鼠、绵羊和梅花鹿的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他组织;该基因在大鼠和梅花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绵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梅花鹿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人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猪、牛、山羊和绵羊的序列相似度较高,而大鼠与小鼠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到99.10%。大鼠、人、猪的GDH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分别存在2个(第8位丙氨酸→缬氨酸、第40位丙氨酸→缬氨酸)、1个(第23位丙氨酸→丝氨酸)、2个(第33位丙氨酸→苏氨酸、第39位丙氨酸→苏氨酸)物种特异性突变位点。小鼠、大鼠、人的GDH蛋白预测为三聚体结构,山羊、绵羊、牛和猪的GDH蛋白预测为同源六聚体结构。[结论]GLUD1基因在大鼠、绵羊、梅花鹿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肝脏中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物种GD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但依旧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性,并且存在数个对应物种特异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
    马来亚豪猪中国亚种皮肤伤口无疤痕愈合能力的研究
    李彦翯, 尹俊
    2021, 42(4):  13-1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3
    摘要 ( 255 )   PDF (10315KB) ( 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马来亚豪猪中国亚种皮肤伤口无疤痕愈合方式。[方法]对马来亚豪猪中国亚种的耳部实施贯穿伤及撕裂伤,以7 d为节点拍照记录伤口愈合情况;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豪猪耳部伤口愈合进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撕裂伤口能够在63 d内以无疤痕的方式愈合,于再生区观察到新生的脂肪组织、真皮、表皮和丰富的毛囊。[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探明豪猪皮肤创伤无疤痕愈合的机理以及了解动物皮肤损伤修复的机制,可为治愈人的大面积皮肤创伤提供参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高效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排泄量的影响
    李芳, 游斌杰, 郑萍
    2021, 42(4):  19-2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4
    摘要 ( 153 )   PDF (674KB) ( 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高效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铜、铁、锌、锰)排泄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7.26±0.4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仔猪。普通氧化锌组饲喂基础日粮+普通氧化锌1 966 mg/kg,锌元素含量1 500 mg/kg;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饲喂基础日粮+高效包被氧化锌1 000 mg/kg,锌元素含量500 mg/kg;基础日粮组饲喂不添加氧化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5 d,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试验结束后计算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测定全血血红蛋白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以及血液中铜、铁、锌元素含量;计算皮毛指数;测定粪便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结果]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普通氧化锌组和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P<0.05)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P<0.05)降低;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与普通氧化锌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全血血红蛋白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基础日粮组和普通氧化锌组;血液中铜、铁元素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普通氧化锌组血液中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基础日粮组和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皮毛指数优于普通氧化锌组。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粪便中的锌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普通氧化锌组;各组粪便中的铜、铁、锰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锌元素含量为500 mg/kg的高效包被氧化锌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皮毛指数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粪便中锌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螺旋藻粉和山药粉共同添加对幼犬增重、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质量的影响
    周松涛, 唐爱民, 冀少波, 陈宝江
    2021, 42(4):  25-2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5
    摘要 ( 711 )   PDF (499KB) ( 2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螺旋藻粉和山药粉共同添加到犬粮中对幼犬增重、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7月龄的贵宾犬幼犬1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螺旋藻粉+1.0%山药粉。试验期为28 d。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幼犬日增重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指标和粪便质量指标。[结果]与试验开始时相比,试验结束时对照组幼犬体重增长了15%,试验组幼犬体重增长了18.34%,且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幼犬体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幼犬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26.67%(P>0.05)。试验组幼犬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0%、1.02%、1.00%和0.2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幼犬的粪便评分和粪便初水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犬粮中添加0.5%螺旋藻粉和1.0%山药粉有助于促进幼犬的生长,对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质量无显著影响。
    畜禽生产中氧化应激分子调控机理及营养策略研究进展
    张心壮, 曹迪, 格日乐其木格, 芒来
    2021, 42(4):  29-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6
    摘要 ( 157 )   PDF (952KB) ( 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畜禽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应激损害畜禽健康,降低畜禽生产性能。现代系统动物营养学认为畜禽体内自由基稳态失衡是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失衡,威胁畜禽健康,降低畜禽生产性能的根本原因。畜禽体内多种信号通路组成的调控网络共同维持自由基稳态。综述了p38MAPK、Nrf2-ARE、NF-κB等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在畜禽生产中的调控机制及其营养策略研究进展,以期为畜禽生产中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保障动物福利,提高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动物遗传与繁育
    绵羊不同妊娠时期卵巢转录组差异表达比较分析
    史静茹, 郭丽丽, 刘在霞, 刘永斌, 张家新, 张文广
    2021, 42(4):  37-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7
    摘要 ( 154 )   PDF (580KB) ( 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随着绵羊体内胎儿的发育,母体卵巢转录组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试验绵羊为苏格兰黑面羊和特克赛尔羊F1代杂交品种,3个妊娠时间分别为妊娠23 d、妊娠35 d和妊娠100 d。从NCBI的高通量测序数据SRA存储库下载3个妊娠时期绵羊卵巢转录组的18个样本数据。使用Z-Score方法对转录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妊娠23 d、妊娠35 d的绵羊卵巢组织进行比对,妊娠35 d、妊娠100 d的绵羊卵巢组织进行比对,使用R语言的limma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DEGs,以P-Value<0.05和|logFC|≥2作为筛选DEGs条件。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DEGs进行注释及功能富集分析,并以P-Value<0.05作为信号通路显著富集标志。[结果]在妊娠23 d与妊娠35 d组绵羊卵巢中筛选出54个DEGs,妊娠35 d与妊娠100 d组绵羊卵巢中筛选出68个DEGs,两组均包含HSP90AA1、HSP90AB1、MMP2和HSP90B1基因。妊娠23 d与35 d组绵羊卵巢的54个DEGs显著富集到包括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核糖体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信号通路、肥厚型心肌病信号通路6条通路;妊娠35 d、妊娠100 d组绵羊卵巢的68个DEGs显著富集到包括癌症相关信号通路、黏着斑信号通路、抗原加工与提呈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细菌侵袭上皮细胞信号通路、内质网蛋白质加工信号通路、核糖体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路和前列腺癌信号通路11条通路。[结论]在妊娠期间雌激素信号通路上的HSP90AA1、HSP90AB1、MMP2和HSP90B1基因表达有很大变化,这些基因可能对绵羊妊娠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白羽王鸽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
    庞金兰, 杨阿明, 成敏, 谭光辉, 张依裕
    2021, 42(4):  42-4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8
    摘要 ( 237 )   PDF (419KB) ( 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解析白羽王鸽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为今后在贵州地区科学系统地培养白羽王鸽积累参考数据。[方法]对30日龄白羽王鸽的体尺和屠宰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羽王鸽在30日龄时具有较高的屠宰率(87.200%),平均活重(429.960±51.781)g,全净膛重(319.253±40.342)g,全净膛率74.610%,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白羽王鸽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白羽王鸽胫长、活重和屠宰重与体斜长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翅重与体斜长极显著(P<0.01)相关;龙骨长与胸深、胸宽、全净膛重、胸肌重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胸深与胸宽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胫围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活重、屠宰重、胸肌重和腿肌重呈现显著(P<0.05)正相关;屠宰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头重和翅重与活重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头重、翅重与屠宰重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该研究设立了白羽王鸽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同时对白羽王鸽活重、屠宰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和胫围分别建立了回归模型,模型拟合度F检验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白羽王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羊同期发情腹腔镜输精最佳时间的研究
    赵霞, 马跃军, 李玉荣, 刘斌, 吴铁成, 乌兰其其格, 苏雅拉图, 乌仁图雅
    2021, 42(4):  46-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09
    摘要 ( 582 )   PDF (391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确定羊同期发情腹腔镜输精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繁殖机能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的适龄母羊,在试验母羊阴道内放置孕酮海绵栓10~14 d,撤栓时肌肉注射250~330 IU/只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撤栓后12~24 h开始试情,早晚各1次。按撤栓后时间及发情时间不同分4组进行腹腔镜输精:1组为撤栓后46~50 h输精(n=138),2组为撤栓后50~54 h输精(n=156),3组为撤栓后54~58 h输精(n=275),4组为羊发情后30~36 h输精(n=226)。输精后第40~45天进行B超检查,计算各组母羊受胎率。[结果]发情后30~36 h输精的母羊(4组)受胎率最高,为97.79%,其次为撤栓后50~54 h输精的母羊(2组),受胎率为97.44%,撤栓后46~50 h输精的母羊(1组)受胎率为91.30%;撤栓后54~58 h输精的母羊(3组)受胎率最低,为89.82%。[结论]采用同期发情配合腹腔镜输精技术进行母羊人工授精,最佳输精时间为撤栓后50~54 h以及母羊发情后30~36 h。
    血小板衍生因子A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吴子贤, 李蕴华, 张斌, 张军, 赵艳红, 刘佳森
    2021, 42(4):  49-5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0
    摘要 ( 116 )   PDF (611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小板衍生因子A(platele-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是PDGF家族中的一种多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细胞与细胞间质相互作用、影响毛囊生长的功能。从PDGFA的蛋白结构、主要基因表达通路Wnt、SHH、BMP和在皮肤、肺部以及绒毛生长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PDGFA在毛囊生长和周期维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绒毛生长机理提供参考。
    动物生产与管理
    规模化养殖罗曼粉商品蛋鸡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曲线拟合分析
    植石全, 张恒通, 韦武奇, 李晓阳
    2021, 42(4):  54-6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1
    摘要 ( 357 )   PDF (1646KB) ( 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规模化养殖罗曼粉商品蛋鸡的产蛋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9万羽罗曼粉蛋鸡,统计18~85周龄的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采用分室模型、杨宁模型、伍德模型对产蛋率进行拟合分析,采用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模型对累计产蛋数进行拟合分析,并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分室模型、杨宁模型和伍德模型的产蛋率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935、0.997和0.450,杨宁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最接近;Gompertz模型拟合累计产蛋数曲线效果最好,拟合度为0.996,预测拐点周龄为47.38周,拐点产蛋数为166.36枚,极限产蛋数为365.12枚,比实际低11.64枚。[结论]杨宁模型和Gompertz模型分别对规模化养殖罗曼粉商品蛋鸡产蛋率和累计产蛋数的拟合效果最佳,适用于评估和预测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罗曼粉商品蛋鸡的产蛋性能。
    马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陶金山, 苏少锋, 张建强, 吴海青, 赵俊利, 呼和, 杜明, 李雅静, 芒来, 赵一萍
    2021, 42(4):  61-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2
    摘要 ( 285 )   PDF (838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肠道微生物群对其营养消化及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具有不同功能,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马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结构遭到破坏,可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和机体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多种疾病。介绍了马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结构组成特征,阐述了影响马肠道微生物群变化的各类因素,以期为改善马肠道营养健康、开发马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马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生物钟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春华, 张崇志, 金鹿, 桑丹, 李胜利, 王泽平, 刘要仙, 乌龙都特, 孟根曹, 孙海洲
    2021, 42(4):  67-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3
    摘要 ( 172 )   PDF (787KB) ( 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钟普遍存在于生物界,能够使生物体本身的节律与环境的节律同步化,调控着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对昼夜节律生物钟的作用机制、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生物节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草业科学
    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季节变化研究与盈亏分析
    玉梅, 李长青, 王利, 郭天龙, 王超, 金海, 张海鹰, 田丰
    2021, 42(4):  74-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4
    摘要 ( 198 )   PDF (832KB) ( 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旅游干扰对呼伦贝尔景区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志美, 海棠, 陈杨, 乌仁其其格
    2021, 42(4):  83-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5
    摘要 ( 152 )   PDF (641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旅游活动对呼伦贝尔市呼和诺尔景区植物群落及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依据游客聚集程度及草地植被踩踏状况,将景区分为重度干扰区、中度干扰区、轻度干扰区、围封区;比较4个不同旅游干扰区域草地植物的群落高度、多度、盖度,以及土壤线虫的种类、数量、群落多样性。[结果]重度干扰区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其他3个区域均存在显著(P<0.05)差异,重度干扰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中度干扰区、轻度干扰区存在显著(P<0.05)差异。共分离土壤线虫6 444条,56属,平均密度为437条/100 g干土;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杂食/捕食线虫的数量分别占分离线虫总量的56.24%、20.79%、18.72%、4.25%;重度干扰区、中度干扰区、轻度干扰区、围封区分离出的线虫优势属的个体数分别占各自区域内线虫总捕获个体数的70.17%、67.47%、39.72%、48.42%。围封区0~10 cm土层线虫数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区域,轻度干扰区、围封区土壤线虫属数显著(P<0.05)高于重度干扰区及中度干扰区;0~10 cm及10~20 cm土层轻度干扰区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H′值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区域;0~10 cm土层围封区土壤线虫MI值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区域;0~10 cm土层围封区NCR值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区域;围封区BI值显著(P<0.05)高于重度干扰区。[结论]旅游活动改变了该景区内草地植物群落的组成以及多样性,对土壤线虫群落的数量、多样性及功能结构产生了影响。适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植物及土壤线虫群落的正向演替,围封处理有利于退化草原的恢复。重度旅游干扰的草原旅游活动对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线虫多样性有明显的负面效应,需要进行管控及土壤恢复。
    降水、氮沉降及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进展
    晔薷罕, 萨茹拉其其格, 温超, 伊风艳, 张璞进, 木兰, 单玉梅
    2021, 42(4):  89-9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6
    摘要 ( 154 )   PDF (848KB) ( 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草地生态系统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边疆稳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的人为干扰打破了草地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及稳定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现象严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的稳定是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凋落物分解过程是草地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降水格局变化、大气氮沉降增加及放牧干扰的响应已有较多的研究。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降水、氮沉降和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以及草地类型的异质性而不同,也有针对同一地区开展的研究呈现不同结果的现象。目前对这三种干扰因素中的两因素或三因素交互作用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而研究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影响对正确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品科学
    驴皮低温酶解脱毛方法及其对阿胶质量的影响
    刘永清, 李小波, 刘厚霞, 王娟, 付改玲
    2021, 42(4):  98-1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7
    摘要 ( 462 )   PDF (620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开发一种适合阿胶产业化生产的高效驴皮脱毛方法。[方法]低温条件下(4 ℃),选用1%碱性蛋白酶和1%中性蛋白酶对醒发的干驴皮开展酶解脱毛试验,比较2种酶解方法处理下驴皮的脱毛时间、脱毛率,并对脱毛过程中驴皮的气味进行评价。以1%碱性蛋白酶和1%中性蛋白酶酶解处理驴皮以及机械脱毛鲜驴皮为材料熬制阿胶,比较不同原料熬制阿胶的出胶量、出胶率、外观、气味等;测定以2种蛋白酶酶解处理的驴皮为原料熬制的阿胶质量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水不溶物以及4种氨基酸含量,并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提供的相应质量标准进行对比。[结果]低温条件下(4 ℃),利用1%碱性蛋白酶(pH值=10.5)或1%中性蛋白酶(pH值=7.5)酶解处理驴皮第2天表现出脱毛效果,处理第5天醒发的干驴皮脱毛率可达90%,有臭味产生但非驴皮腐败臭味,而是脱毛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气味。以1%碱性蛋白酶、1%中性蛋白酶酶解脱毛后的驴皮以及机械脱毛鲜驴皮为原料熬制阿胶,出胶量分别为113.0、109.4、129.3 g,出胶率分别为13.8%、13.1%、13.2%;2种酶解处理驴皮熬制的阿胶色红、气味芳香,与鲜驴皮熬制的阿胶相比色泽更鲜亮。2种酶解处理驴皮熬制阿胶的水分、灰分、水不溶物均符合并优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的质量标准,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含量也远高于《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中的质量标准。[结论]低温条件下(4 ℃),1%碱性蛋白酶和1%中性蛋白酶可对醒发干驴皮进行有效酶解脱毛,且脱毛后驴皮熬制的阿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标准。
    经济与信息
    合作社模式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研究——基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合作社牛奶销售联盟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彭华, 张超, 农杰宁, 董晓霞
    2021, 42(4):  103-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8
    摘要 ( 96 )   PDF (1087KB) ( 6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奶牛养殖加工利益联结不紧,从根本上制约着奶业健康发展。为充分借鉴国际大型奶业企业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的经验,该研究基于世界奶业20强企业之一——古吉拉特邦合作社牛奶销售联盟有限公司(Gujarat Cooperative Milk Marketing Federation Ltd.,GCMMF)及其下属合作社官方网站资料信息,分析其在产品研发、产品营销、品牌策略等方面的利益创造机制及利用Amul合作模式构建利益分配机制方面的成果,提出我国应借鉴其发展经验,立足国内市场稳定奶业发展,强化中小奶农在行业的地位,发展干乳制品产业以完善产业链条。
    兽医药物科学
    福美双对肉鸡股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巴戟天多糖保护效果的研究
    曹芹芹, 岳珂, 林露茜, 徐婷婷, 张朝栋, 郑晶晶, 孔安安, 仝宗喜, 黄淑成
    2021, 42(4):  110-1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19
    摘要 ( 150 )   PDF (1227KB) ( 1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福美双对肉鸡股骨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肉鸡股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3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福美双组以及低、中、高剂量MOP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第4~7天,福美双组和各MOP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福美双;在整个试验期内,低、中、高剂量MOP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50、500、1 000 mg/L MOP。试验期为15 d。观察各组肉鸡临床表现;在试验第7、11、15天进行股骨和血液样品采集,对股骨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股骨剪切力、物理指标(重量、长度、体积、密度)、干物质含量、钙磷含量、灰分(DM)、灰分(FM)、灰分密度,检测血浆钙离子和无机磷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福美双组肉鸡出现跛行,严重者无法站立,股骨明显比对照组肉鸡短。试验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福美双组股骨剪切力显著(P<0.05)降低。在整个试验期间,福美双组股骨的4项物理指标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低剂量MOP组的股骨重量显著(P<0.05)高于福美双组,试验第15天低剂量MOP组和中剂量MOP组的股骨长度显著(P<0.05)高于福美双组。试验第7天,福美双组股骨钙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福美双组股骨干物质含量、灰分(FM)、灰分密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高剂量MOP组与福美双组相比股骨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增加。试验第15天中剂量MOP组的血浆无机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升高。[结论]福美双通过降低股骨强度、物理指标以及钙沉积,抑制肉鸡股骨生长发育;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肉鸡股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缓解效果。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张朝栋, 曹芹芹, 徐婷婷, 林露茜, 岳珂, 郑晶晶, 黄淑成
    2021, 42(4):  118-1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20
    摘要 ( 430 )   PDF (682KB) ( 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组织维持平衡的关键在于骨代谢的动态平衡。一旦骨代谢失衡,就会导致骨损伤甚至骨骼疾病。中药骨碎补含有主要活性成分——骨碎补总黄酮,该活性物质对骨质疏松、骨缺损、骨折和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有治疗作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骨组织、血管、骨细胞以及调控机制四个方面综述骨碎补总黄酮对骨代谢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氟苯尼考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的防治效果研究
    何杰珩, 刘广超, 马驿, 彭金菊, 丁月霞
    2021, 42(4):  124-12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1.04.021
    摘要 ( 245 )   PDF (624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氟苯尼考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评价其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的9种抗菌药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筛选敏感抗菌药物,进一步选择小白鼠开展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抗菌药物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的防治效果。[结果]在9种常见的抗菌药物中,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2种药物的MIC为1 μg/mL,MBC为2 μg/mL;抑菌效果最差的是延胡索酸泰妙菌素,MIC为64 μg/mL,MBC为128 μg/mL。利用多杀性巴氏杆菌人工感染小白鼠,治疗试验与预防试验均设置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攻毒细菌)以及药物治疗或预防组(攻毒细菌+氟苯尼考);治疗试验获得氟苯尼考的保护率为78.6%,预防试验的保护率为84.6%。[结论]氟苯尼考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