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REINHARDT D, KUHLEMEIER C. Plant architecture[J]. EMBO Reports, 2002(3):846-851.
|
[2] |
COOPER R L, MARTIN R J, MARTIN K S S, et al. Registration of “Charleston” soybean[J]. Crop Science, 1995, 35(2):593.
|
[3] |
COOPER R L, MENDIOLA T S T, MARTIN S K, et al. Registration of “Apex” soybean[J]. Crop Science, 2003, 43(4):1563.
|
[4] |
刘忠堂.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大豆科学, 2002(2):117-122.
|
[5] |
任明玄. 矮化大豆GmEXPA4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2.
|
[6] |
朱洪德, 朱桂英.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12):154-159.
|
[7] |
LI Z F, GUO Y, OU 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dwarf gene GmDW1 in soybean(Glycine max L.)by combining mapping-by-sequencing and linkage analysis[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8, 131(5):1001-1016.
doi: 10.1007/s00122-017-3044-8
|
[8] |
齐宁, 刘忠堂, 郭泰, 等. 美国矮秆半矮秆大豆的特性及育种利用[J]. 作物品种资源, 1999(2):46-47.
|
[9] |
张笛, 韩冬伟, 王淑荣, 等. 欧洲大豆种质资源农艺综合性状鉴定与分析[J/OL]. 分子植物育种, 2022:1-13.(2022-04-0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20331.1013.002.html.
|
[10] |
郑伟. 矮秆半矮秆耐密植超高产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J]. 中国种业, 2012(12):15-16.
|
[11] |
郑伟, 杜长门, 郭泰, 等. 利用美国矮源创新半矮秆耐密植、超高产大豆“合农60号”[J]. 农学学报, 2013, 3(6):27-30.
|
[12] |
王连铮, 罗赓彤, 王岚, 等. 北疆春大豆中黄35公顷产量超6吨的栽培技术创建[J]. 大豆科学, 2012, 31(2):217-223.
|
[13] |
孙寰. 世界大豆高产新纪录:10414公斤/公顷——访高产纪录创造者Kip Cullers[J]. 大豆科技, 2010(2):1-4.
|
[14] |
朱文博, 韩昕儒, 问锦尚. 中国大豆生产自给的潜力、路径与挑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122-135.
|
[15] |
张永强, 张娜, 王娜, 等. 种植密度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5, 29(7):1386-1391.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5.07.1386
|
[16] |
王新兵, 侯海鹏, 马玮, 等. 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3(5):114-120.
|
[17] |
尹阳阳, 徐彩龙, 宋雯雯, 等. 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J]. 土壤与作物, 2019, 8(4):361-367.
|
[18] |
吕继龙, 何萍, 徐新朋, 等. 我国大豆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评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6):174-180.
|
[19] |
杨如萍, 宋雯雯, 孙石, 等. 中国不同地区科技示范县大豆单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J]. 大豆科学, 2012, 31(4):557-567.
|
[20] |
吕书财. 密度对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7.
|
[21] |
李灿东, 郭泰, 王志新, 等. 大豆耐密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大豆科学, 2019, 38(6):862-867.
|
[22] |
金武, 万明月, 李俊, 等. 大豆耐密植品种评价方法的建立及耐密种质的筛选[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4):1004-1015.
|
[23] |
金剑, 刘晓冰, 王光华, 等. 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结构及其与冠层辐射的关系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4):412-417.
|
[24] |
郑伟, 谢甫绨, 郭泰, 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5, 34(2):255-259.
|
[25] |
黄俊霞. 耐密大豆品种高产群体生理特征分析[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26] |
李灿东, 郭泰, 郑伟, 等. 播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耐密植大豆合农76产量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7, 36(5):727-732.
|
[27] |
刘念析, 董志敏, 厉志, 等. 不同矮秆大豆品种的耐密性研究[J]. 农学学报, 2020, 10(1):1-6.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191000225
|
[28] |
祝福杰, 何永林.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分析[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1):51-54.
|
[29] |
刘显元. 矮秆大豆黑河51大垄密栽培模式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9):37-41.
|
[30]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J]. 农机科技推广, 2020(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