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洪涛,樊锐锋,赵金椽,等.金莲花属植物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7):239-250. [2] 郑志新,范翠丽,李继红,等.药用植物金莲花研究现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2):46-48. [3] 雷蓉,冯丽,刘永利,等.金莲花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5,38(5):1085-1091. [4] 蔡红业,吴谨,王雪莲,等.金莲花的本草考证[J].中国药房,2023,34(21):2678-2683. [5] 于连云. 蒙药金莲花资源分布、种植现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3):39-41. [6] 魏洪杰. 金莲花的利用价值与栽培保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3):73-74. [7] 段晓洁. 金莲花种子检验标准化及其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 [8] 严力群,丁万隆,朱殿龙,等.金莲花种子寿命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20):2185-2187. [9] 丁万隆,陈君,张丽萍,等.贮藏方法对打破金莲花种子休眠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0(5):10-13. [10] 张秀海,梁宏霞.赤霉素可促进金莲花种子萌发[J].中国花卉盆景,2007(2):28. [11] 郭聪聪,沈永宝,史锋厚.白皮松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代谢和内源激素对温度变化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41(3):25-36. [12] 卢旭东,张凤兰,杨忠仁,等.不同温度处理对乳苣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49(6):913-919. [13] 袁涵. 四种莎草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与休眠打破方法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3. [14] 顾增辉,龙雅宜.金莲花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活力的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4):30-33. [15] 王玄,袁思安,张建军,等.金莲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185-189. [16] 杨晓洲. 温度对金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6(6):28-29. [17] 刘晓光,顾翰琦,单梅华,等.金莲花种子发芽的条件因素及组织培养研究[J].种子,2020,39(1):83-87. [18] 张芹,李保会,龙双红.不同处理条件对金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6):23-26. [19] 李娜,黄璐琦,邵爱娟,等.金莲花种子休眠和贮藏特性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1):1-5. [20] 张娟,刘佳星,王建民,等.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野生金莲花种子发芽率及生长性状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0,48(6):98-102. [21] 范翠丽,曹熙敏,李继红,等.张家口地产野生金莲花种子萌发及育苗条件筛选[J].中药材,2016,39(4):708-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