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6-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研究
    利用总蛋白评价猪肺炎支原体HN0613株免疫原性的研究
    黄玉欣, 李鹏昊, 刘鹏, 朱巧燕, 李向东, 田克恭
    2019, 40(6):  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1
    摘要 ( 94 )   PDF (710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体外培养难度大,其滴度一般通过颜色变化单位(colour change unit,CCU)来反映,但该方法检测值跨度较大,无法进行精准定量。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Mhp的免疫原性,对Mhp HN0613株的总蛋白进行检测,发现同等CCU滴度水平的不同Mhp样品总蛋白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Mhp HN0613株的CCU滴度水平、总蛋白含量和动物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CCU滴度水平条件下,Mhp HN0613株的总蛋白含量与其免疫原性呈一定的正相关性。为了验证以总蛋白含量作为辅助CCU滴度评价Mhp免疫原性方法的可行性,对Mhp HN0613株进行静置培养;48 h后其CCU滴度水平为5×109 CCU/mL,且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为0.030 mg/mL,高于同等CCU滴度水平、培养42 h样品的总蛋白含量;根据Mhp HN0613株的总蛋白含量与其免疫原性的相关性,表明培养48 h样品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8 h的Mhp HN0613株样品具有更好的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检测结果,证明Mhp总蛋白检测法可作为一种辅助CCU滴度评价Mhp免疫原性的可靠方法。
    20种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聂佳伟, 李淑红, 彭华, 郭泽婷
    2019, 40(6):  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2
    摘要 ( 202 )   PDF (458KB) ( 5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对犬源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效果,将30种单味中草药配伍后得到20种复配物并制成水提物,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编号为15和16的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1.25 mg/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1.0 mm和38.0 mm,犬源葡萄球菌对这2个复方均表现为极敏;其他复方中草药对犬源葡萄球菌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为兽医临床筛选高效低毒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HSL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燕, 李赞, 田万年
    2019, 40(6):  9-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3
    摘要 ( 65 )   PDF (549KB) ( 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克隆牛HSL基因的CDS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谱分析。根据GenBank登录的牛HSL基因序列(NM_001080220)设计1对引物,对牛组织样品中的HSL基因CDS序列进行RT-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SL基因在牛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所编码的牛HSL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牛HSL基因CDS全长为2 271 bp,编码756个氨基酸,与GenBank登录的牛HSL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9.9%。HSL蛋白含有一个HSL-N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无信号肽结构,具有疏水性。半定量RT-PCR显示,HSL基因在检测的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肝脏、大网膜、皮下脂肪、肌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网膜和皮下脂肪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脾脏、肝脏、肺脏、肌肉和心脏中度表达。该试验可为研究牛HS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参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绵羊肺脏中的表达分布研究
    张忠华, 谭紫仙, 李静, 杨琨
    2019, 40(6):  13-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4
    摘要 ( 61 )   PDF (452KB) ( 4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绵羊肺脏中的表达分布特征。方法取成年绵羊肺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利用HE染色法观察绵羊肺脏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绵羊肺脏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肺脏的各类型细胞均可见VEGF表达,在绵羊肺脏导气部的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呼吸部的肺泡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以及肺的血管内皮细胞均可检测到VEGF的强阳性表达信号。结论VEGF广泛分布于绵羊肺脏组织中,对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筛选
    张丽芝, 翟羽佳
    2019, 40(6):  16-1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5
    摘要 ( 90 )   PDF (471KB) ( 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筛选适宜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以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4株菌的单菌和多菌组合进行固体发酵试验筛选最佳发酵菌种,同时研究了固体培养基灭菌与不灭菌工艺对其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固体培养基不灭菌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4株菌中产朊假丝酵母单菌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75%;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双菌组合的发酵效果优于三菌和四菌发酵,发酵后产物的真蛋白含量最高,为13.88%。由该试验结果可以确定固态发酵葡萄皮渣的最佳菌种组合为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
    遗传与繁育
    不同品种受体对绵羊胚胎移植效果及羔羊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何小龙, 刘学文, 常福恩, 李思勤, 付绍印, 达赖, 王标, 祁云霞, 特日格勒, 刘永斌
    2019, 40(6):  20-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6
    摘要 ( 116 )   PDF (475KB) ( 6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探讨以小尾寒羊和蒙古羊作为受体时,二者的胚胎移植效果及所产羔羊的早期生长性能之间的差异。选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n=11)和澳洲白绵羊(n=110)作为供体,以小尾寒羊(n=196)和蒙古羊(n=504)作为受体;对供体母羊进行超数排卵以及人工授精处理,记录供体母羊的收集胚胎总数和可用胚胎数,计算平均每只羊收集的可用胚胎数以及胚胎合格率;对小尾寒羊和蒙古羊进行同期发情及胚胎移植处理,记录受体母羊的产羔数,计算繁殖率;计算并比较不同受体母羊所产羔羊的平均初生重、成活率以及70日龄断奶羔羊数、70日龄断奶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每只母羊提供的断奶羔羊数。结果表明,从供体母羊中共获得可用胚胎549枚,平均每只羊收集可用胚胎4.54枚,胚胎合格率为82.56%;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移植受体母羊529只,所产羔羊240只,平均繁殖率为45.37%;小尾寒羊的发情率和繁殖率明显高于蒙古羊;共获得70日龄断奶羔羊211只,羔羊成活率为87.92%,平均日增重为280.00 g;小尾寒羊和蒙古羊所产的羔羊初生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小尾寒羊所产羔羊的70日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蒙古羊,而蒙古羊所产羔羊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平均每只小尾寒羊母羊可提供的断奶羔羊数(0.42只)略高于蒙古羊(0.39只),小尾寒羊作为胚胎移植受体略具有优势。综合分析表明,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小尾寒羊和蒙古羊均可以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来使用。
    杜泊羊和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后代肉品质分析研究
    阿力木江·斯拉木, 王春梅, 早热古丽·热合曼
    2019, 40(6):  24-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7
    摘要 ( 127 )   PDF (443KB) ( 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价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后代的肉品质,以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当地绵羊羔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测定2种羔羊肌肉组织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矿物质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肌肉组织的pH45 min值和熟肉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低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杂交F1代羔羊肌肉中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杂交F1代羔羊肌肉中的铁含量极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1),且铜、锰、镁、钙、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综上表明,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的肉品质优于当地绵羊羔羊。
    不同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
    茹婷, 桑丹, 孙海洲, 娜美日嘎, 李胜利, 张春华, 金鹿, 张崇志, 何云梅, 贾春雷
    2019, 40(6):  27-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8
    摘要 ( 143 )   PDF (447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采用CIDR(孕酮阴道栓)+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GF(氯前列烯醇)和CIDR+PMSG 2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养殖场中本地绵羊(即巴美肉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二者的发情率。结果表明,CIDR+PMSG+PGF处理组试验羊的发情率为74%,CIDR+PMSG处理组试验羊的发情率为94%。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采用CIDR+PMSG处理方法对巴美肉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更佳。
    哺乳动物雌性生殖系统β-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王东阳, 包图雅
    2019, 40(6):  30-3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09
    摘要 ( 105 )   PDF (515KB) ( 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β-防御素(beta-defensian,BD)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系统中广泛表达,在免疫、预防生殖道感染及胎儿正常发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对哺乳动物β-防御素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系统组织中的分布、作用及其调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揭示β-防御素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影响,从而为β-防御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影响猪精液液态常温保存的主要因素
    刘忠刚, 韩淑敏, 王雪洋, 魏国生, 李井春, 李雁冰
    2019, 40(6):  34-3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0
    摘要 ( 120 )   PDF (449KB) ( 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生猪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现代快递业的飞速发展和猪同期发情技术的成熟,液态保存的精液可以在全球范围实施人工授精。与冷冻保存相比,常温保存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提高良种公猪遗传资源的利用率与猪精液的常温保存技术密不可分。从温度、季节、稀释液添加物质等方面对猪精液液态常温保存进行了综述。
    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戴豪杨, 白雪, 王建蒙, 柴圆, 付绍印, 刘永斌, 张文广
    2019, 40(6):  37-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1
    摘要 ( 977 )   PDF (450KB) ( 4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作为遗传信息的介质,决定了生物的性状表现。基因序列变异的发生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趋势。在二倍体生物中等位基因是一对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效应根据细胞类型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表现出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等位基因差异表达对基因的表达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并最终可能与生物的表型多态性联系起来。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分析已经在动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鉴定调控遗传变异的能力。对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的遗传学机制,以及加快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科学
    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乐, 秦枫
    2019, 40(6):  41-4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2
    摘要 ( 143 )   PDF (534KB) ( 6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过去传统的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相比,近年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向着过程简单化、微型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综述了几种近年来常用的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并对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资源与环境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探索
    刘统高, 李晓娜, 吴永儒
    2019, 40(6):  45-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3
    摘要 ( 148 )   PDF (538KB) ( 4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畜牧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介绍了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奶牛场几种粪污处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沙坡头区奶牛场粪污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进一步助推沙坡头区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畜牧生产
    我国农区大型肉牛养殖场管理技术探讨
    郭文华, 姜卓, 栾庆江, 王峰, 赛音, 田春英
    2019, 40(6):  49-5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4
    摘要 ( 122 )   PDF (575KB) ( 5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我国农区大型肉牛养殖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我国农业用地紧张、草场资源有限的生产实际,提出选择性地借鉴奶牛养殖的成功经验、制定精准化生产管理计划、精细分群、繁殖控制等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农区大型肉牛养殖场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其与机体炎症反应的关系
    宝华, 宋利文, 张春华, 羿静, 马燕芬
    2019, 40(6):  53-5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5
    摘要 ( 122 )   PDF (522KB) ( 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应激诱导机体自由基的产生是有氧代谢的一个组成部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某些白细胞群体在疾病防御过程中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的氧化损伤会直接或间接诱导许多疾病的发生,进而影响动物健康和福利。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补充抗氧化剂来优化。概述了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揭示抗氧化剂预防免疫功能障碍和宿主组织氧化损伤的分子机理,避免围产期奶牛发生由氧化应激诱导的代谢病和临床型疾病提供新思路。
    茶园地散养方式对瑶山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段培强, 潘方燕, 韩雪, 陶宇航
    2019, 40(6):  58-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6
    摘要 ( 108 )   PDF (478KB) ( 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茶园地散养方式对瑶山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0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瑶山鸡共计1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只,每组再分为6个重复小组,每小组10只。分别采用一般坡地散养和茶园地散养方式进行饲养。饲养至90日龄时进行屠宰,并对生产及屠宰性能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一般坡地散养方式的瑶山鸡90日龄体重低于茶园地散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茶园地散养组(P<0.05),料重比高于茶园散养组;茶园地瑶山鸡90日龄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瘦肉率均高于坡地散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茶园地散养组的肝重、脾脏重显著高于一般坡地散养组(P<0.05);茶园地散养组瑶山鸡的组氨酸、精氨酸、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坡地散养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与一般坡地散养方式相比较,茶园地散养方式更利于瑶山鸡的生长。
    经济与信息
    河北省奶业一体化经营模式研究
    徐玥, 吴梦婷, 刘永馨, 刘倩, 王洁
    2019, 40(6):  62-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7
    摘要 ( 139 )   PDF (711KB) ( 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河北省奶牛养殖业存在的奶牛存栏量大幅下降、养殖成本过高、环保压力加大、受到国外进口奶粉冲击较大、养殖户与乳品企业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在对当前河北省奶业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和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实施奶业一体化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该地区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养殖户走出困境、提高养殖效益提供思路。
    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转型背景下动物普通病学教学改革
    田万年, 李荣权, 刘倩宏
    2019, 40(6):  67-6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8
    摘要 ( 92 )   PDF (441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普通病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教学已不符合对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为解决该类问题,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碎片化移动微学习在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井汇源, 张艳, 孙彦婷, 董望
    2019, 40(6):  70-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19
    摘要 ( 120 )   PDF (646KB) ( 5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内容广,知识更新快。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满足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期待,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移动微学习,由于迎合了娱乐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外语类文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在微生物学等非文科类专业尚未全面推广。介绍了碎片化移动微学习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蓝墨云班课在基因组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张冰冰, 王桂华, 刘昕旸, 余丽芸, 佟春玉, 张红梅, 侯喜林, 杨威
    2019, 40(6):  74-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0
    摘要 ( 93 )   PDF (455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蓝墨云班课为平台进行的教学模式,即利用手机的学习功能进行移动信息化教学。蓝墨云班课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将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为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基因组学双语教学课程中应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实践的优势进行研究,得出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移动信息化双语教学方法可以在高校中推广应用的结论。
    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谭占坤, 商振达, 强巴央宗, 任子利, 刘锁珠
    2019, 40(6):  77-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1
    摘要 ( 92 )   PDF (515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专业获批了国家第一批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为响应国家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力改革。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实践应用性较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教学法为介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优化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提高动物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
    石建州, 高宛莉, 王, 冰, 张东林, 赵金兵
    2019, 40(6):  81-8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2
    摘要 ( 94 )   PDF (557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遗传学实验是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动物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选择和优化实验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以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为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体验式教学在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皮少星, 张彩英, 曹华斌, 胡国良, 郭小权
    2019, 40(6):  85-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3
    摘要 ( 98 )   PDF (485KB) ( 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目前高校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并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疾病防治
    规模化驴场中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感染情况调查
    于永峰, 夏, 楠, 孙晓波, 庞雪晴, 刘文强
    2019, 40(6):  88-9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4
    摘要 ( 150 )   PDF (499KB) ( 5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山东省聊城市规模化驴场中马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来源。方法从聊城的规模化驴场采集病料和血清,通过HI试验检测驴血清中的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抗体的阳性率。使用RT-PCR技术扩增肺脏和鼻腔棉拭子样品中的马流感病毒M基因,对获得的马流感病毒M基因与不同流感病毒的M基因进行序列比对,推测其来源。结果HI试验表明,120个血清样品中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3.3%(40/120);其中,母驴的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5%(17/40)、公驴为32.5%(13/40)、驴驹为25.0%(10/40)。通过RT-PCR检测发现,32.3%(21/65)的样品可测出目的条带。通过序列比对得出,该试验获得的流感病毒M基因与马属动物的H3N8亚型流感病毒高度同源(CY032222、CY032318、CY028821等),同源性最高可达99.8%。结论马流感病毒在聊城周边的数个规模化养驴场发生流行。该研究从驴体内分离的流感病毒M基因属于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M基因。
    新疆阿拉尔市就诊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张梦迪, 张汐, 黄晋晋, 王艳文, 袁歆玮, 王彦宇, 贺建忠
    2019, 40(6):  92-9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5
    摘要 ( 103 )   PDF (503KB) ( 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阿拉尔市就诊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等对该地区就诊犬138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在粪样结果中发现犬肠道寄生虫有4种,分别是犬弓首蛔虫、犬等孢球虫、犬钩虫和犬复孔绦虫,其感染率分别是33.33%、18.12%、8.69%和3.62%,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3.77%。在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犬只中,有23例混合感染2种肠道寄生虫,有11例混合感染2种以上肠道寄生虫,其混合感染率为39.77%;犬弓首蛔虫和等孢球虫为优势虫种。
    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的血清学检测与PCR鉴定
    戴银, 胡晓涵, 胡晓苗, 赵瑞宏, 张丹俊, 侯宏艳, 沈学怀, 潘孝成, 周学利
    2019, 40(6):  96-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6
    摘要 ( 167 )   PDF (421KB) ( 3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安徽省番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省内部分番鸭群进行鹅细小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病鸭进行了病原的PCR检测。结果发现,在被检测的44份血清样本中鹅细小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34.1%;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样品中,有2份为鹅细小病毒阳性,1份为番鸭细小病毒阳性,且3份被检样品均来自雏番鸭。该研究结果表明,该省番鸭群中存在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貂源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的分离鉴定
    陈欣婷, 李清欣, 张彦龙
    2019, 40(6):  99-1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7
    摘要 ( 172 )   PDF (659KB) ( 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引起水貂肺炎死亡的病因,对送检的病死水貂进行剖检。从病死水貂病料中分离出了一株革兰阳性球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化学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与进化树分析,将其鉴定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莫西沙星等药物敏感,但对四环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水杨酸治疗奶牛蹄皮炎效果评价
    岳阳, 王建发, 武瑞
    2019, 40(6):  103-10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8
    摘要 ( 161 )   PDF (435KB) ( 5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水杨酸治疗奶牛蹄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45只蹄皮炎患病奶牛,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只为阴性对照组,不给予治疗措施;20只为抗菌药物对照组,给予林可霉素进行治疗;20只为水杨酸治疗组,给予40%水杨酸软膏。分别于给药第0、3、14、30天对奶牛进行跛行评分与皮肤疼痛评分并记录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给药第3天时,抗菌药物对照组和水杨酸治疗组都没有出现痊愈的病例,经过治疗后跛行程度明显减轻。给药第14天时,水杨酸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5%,明显高于抗菌药物对照组(25%);治疗有效率为75%,高于抗菌药物对照组(60%)。给药第30天时,水杨酸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5%,高于抗菌药物对照组(55%)。结论水杨酸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治疗奶牛蹄皮炎的药物使用。
    1例猫股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丁丽军, 赵莎莎
    2019, 40(6):  106-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29
    摘要 ( 171 )   PDF (532KB) ( 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猫股骨骨折多因直接外力、患病动物自身骨质等问题而发生。介绍了1例狸花猫股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及术后护理过程,以期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牛羊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郭宇
    2019, 40(6):  110-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9.06.030
    摘要 ( 620 )   PDF (521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牛羊魏氏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引起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痢疾、牛猝死症等疾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给牛羊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牛羊常见的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牛羊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