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3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科技创新支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专栏——新理论新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专题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本土牛牛肉黄脂现象的相关基因和代谢组学研究
    王潇, 李慧, 苏少锋, 赵濛, 田菁, 赵鸿雁, 左兰明, 梁智杰, 王金环, 田如刚
    2023, 44(6):  1-1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1
    摘要 ( 1322 )   PDF (1815KB) ( 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初步探索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本土牛牛肉黄脂现象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从呼伦贝尔市选取72头本土牛,每头牛均采集皮下脂肪及肝脏组织样本。采用5分制主观评分方法,对皮下脂肪样本进行颜色评分。以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ARMS)分析参与β-胡萝卜素代谢过程的相关通路中关键基因BCO2 SNPW80X、BCMO1 SNP4、RDHE2 SNP2、ALDH8A1 SNP16和PPARCG1A SNP12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情况。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脂肪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挖掘不同颜色脂肪样本的代谢差异物,并将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72份皮下脂肪组织以白色为主,黄色脂肪(评分3分及以上)比例占到30.55%,BCO2、BCMO1、RDHE2和PPARCG1A等基因在不同样本中存在SNP差异,但这些差异与脂肪颜色无显著(P>0.05)相关性。黄色脂肪样本与白色脂肪样本相比,共鉴定到235个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可富集到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和胆汁分泌等信号通路。[结论]呼伦贝尔地区本土牛牛肉黄色脂肪组织样本与白色脂肪组织样本相比,有多个代谢物存在差异,涉及的信号通路与脂肪形成、体内β-胡萝卜素转运和β-胡萝卜素跨膜运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与BCO2、BCMO1、PPARCG1A等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后续可对相关分子调控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为含β-胡萝卜素饲料的制备和定向调节肉牛脂肪颜色提供理论基础。
    基础研究
    蒙药红花清肝13味丸治疗CCl4诱导小鼠肠道损伤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
    魏媛媛, 红梅, 王海生
    2023, 44(6):  13-2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2
    摘要 ( 73 )   PDF (2772KB) ( 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参与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以及蒙药红花清肝13味丸治疗过程的重要信号通路及基因。[方法]将18只6~8 周龄、体重为20~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n=6)、模型组(n=6)和治疗组(n=6)。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1次生理盐水,剂量为10 mL/(kg·BW),连续7 d;治疗组每天灌胃1次红花清肝13味丸,剂量为616.5 mg/(kg·BW),连续14 d;最后一次灌胃4 h后,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合物(CCl4∶橄榄油=1∶4,V/V),剂量均为10 mL/(kg·BW)。肠道损伤处理后第2天,分别采集3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利用获得的测序数据,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预测和功能分析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筛选红花清肝13味丸治疗后显著下调信号通路富集的基因群,并与红花清肝13味丸药物靶点基因进行互交分析。[结果]①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治疗组分别获得了1 419个和2 875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获得了2 28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 139个,下调表达基因1 149个。对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被激活的信号通路包括破骨细胞分化﹑B细胞﹑趋化因子﹑炎症性肠病﹑JAK-STAT等;对治疗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被激活的信号通路包括FOXO﹑mTOR﹑长寿调节等,被抑制的信号通路包括破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B细胞﹑结肠直肠癌等。②筛选出治疗组显著抑制信号通路富集的基因群,与红花清肝13味丸药物靶点基因进行互交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在转录组数据中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的4个基因,分别为JUNSTAT1﹑NFKBIAFOS。[结论]CCl4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以及蒙药红花清肝13味丸治疗过程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趋化因子﹑炎症性肠病﹑JAK-STAT﹑长寿调节等,主要基因包括JUNSTAT1﹑NFKBIAFOS。研究结果为明晰蒙药红花清肝13味丸预防及治疗肠道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棉酚对雄性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
    李啊诗, 刘盼, 张新楠, 胡雨露, 李玉杰, 赵扬, 吴尚泽, 贺建忠, 张梦迪
    2023, 44(6):  22-3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3
    摘要 ( 1270 )   PDF (2367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棉酚对不同生长阶段雄性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为肉鸡养殖中棉籽粕的合理应用积累基础试验数据。[方法]选取48只同批次1日龄健康雄性良凤花肉仔鸡,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C)、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和高剂量组(H),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C组以及L组、M组、H组每天分别灌胃蒸馏水以及100、150、200 mg/(kg·BW)棉酚1次,直至20日龄,共灌胃20 d;试验期间,记录各组肉仔鸡的采食及增重情况,计算不同生长阶段的料重比;分别于6、11、16和21日龄采集肉仔鸡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于21日龄采集肾脏组织样本,制备HE染色切片,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15日龄阶段,L组、M组和H组的料重比极显著(P<0.01)高于C组;6~15日龄阶段,M组的料重比极显著(P<0.01)高于L组;16~20日龄阶段,L组和H组的料重比极显著(P<0.01)高于C组,M组的料重比呈负增长。6~21日龄阶段,C组的血清CAT和GSH-Px活力呈上升趋势,L组、M组和H组均呈下降趋势;11日龄时,L组的血清CAT和GSH-Px活力显著(P<0.05)低于C组,M组和H组的血清GSH-Px活力极显著(P<0.01)低于C组;16日龄和21日龄时,L组、M组和H组的血清CAT和GSH-Px活力均极显著(P<0.01)低于C组;21日龄时,M组的血清GSH-Px活力极显著(P<0.01)低于L组。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棉酚灌胃组肉仔鸡的肾小球肿胀,肾小囊间隙变窄,肾小管坏死,肾组织受损伤程度为M组>H组>L组。[结论]从1日龄开始给雄性肉仔鸡连续灌喂20 d剂量为100、150和200 mg/(kg·BW)的棉酚,可降低其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能力,并对肾脏造成损伤;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以150 mg/(kg·BW)的剂量影响最为明显。
    金针菇菌糠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酶活性分析
    周云昊, 李小冬, 宋莉, 尚以顺, 刘凤丹, 裴成江, 李世歌, 刘军林
    2023, 44(6):  31-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4
    摘要 ( 1272 )   PDF (1555KB) ( 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离筛选金针菇菌糠来源的纤维素降解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所产纤维素降解酶活性,为菌糠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接种金针菇菌糠样品,采用硝酸纤维素钠培养基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刚果红培养基初步分析分离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和生物安全性预测挑选候选菌株,然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不同温度下生长曲线测定以及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动态分析。[结果]样品经硝酸纤维素钠培养基筛选培养后获得30个独立菌落,所有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都能形成明显的透明圈,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16S rDNA测序分析显示,30株分离菌被鉴定为韩国假单胞杆菌、明斯特小陌生菌、深红沙雷菌等9个菌种;结合生物安全性预测及纤维素降解能力初筛结果,选取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编号:JK-32)、明斯特小陌生菌(Advenella mimigardefordensis,编号:JK-52)、深红沙雷菌(Serratia rubidaea,编号:JK-56)、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编号:JK-57)、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s,编号:JK-62)、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编号:JK-66)作为候选菌株开展后续试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显示,6株候选菌株接触酶活性试验均为阳性,甲基红试验和二乙酰试验均为阴性。JK-62株的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小,细菌生长速率和最终细菌浓度在所有候选菌株中表现较好;JK-56株在温度较低(28~34 ℃)的培养条件下,生长速率和最终细菌浓度均低于其他候选菌株,而当培养温度上升到40 ℃时,其生长速率与其他菌株相近,并且最终细菌浓度较高。在培养第1~7天,JK-56株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在所有菌株中均最高;在培养第2、4、5天,JK-66株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K菌株。JK-66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较高,在不同检测时间点均显著(P<0.05)高于CK菌株;在培养第2~4天,JK-56株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K菌株。JK-66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候选菌株中表现较好;在培养第3~7天,JK-56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候选菌株中仅次于JK-62株和JK-66株。在培养第2~5天,JK-56株的滤纸酶活性在候选菌株中最高,在培养第5天时显著(P<0.05)高于CK菌株,在此期间,JK-66株的滤纸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深红沙雷菌JK-56株和黏质沙雷菌JK-66株纤维素降解酶活性整体水平较高,且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表现突出,可以与具有较强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菌种配合成复合菌系应用于金针菇菌糠饲料化开发利用。
    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高志存, 高芸, 余舒宁, 袁雪波, 王薇, 万彬彬, 崔惠娟
    2023, 44(6):  41-4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5
    摘要 ( 1279 )   PDF (635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优化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草鱼膨化配合饲料为试验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考查分析4个因素(液料比、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不同水平对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饲料粗脂肪超声提取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超声提取工艺测定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并与索氏提取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重复6次,以此验证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参数。超声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后,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重复6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测定饲料原料和常见动物性饲料产品粗脂肪含量的差异。[结果]影响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各因素的排序为超声次数>液料比>超声时间>浸泡时间;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7.5 mL/g,浸泡0 min,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提取2次;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下,草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粗脂肪含量为4.76%(n=6),而索氏提取法粗脂肪含量为4.77%(n=6),试验证明超声提取工艺稳定且可行;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13种不同饲料样品的粗脂肪含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确定的饲料中粗脂肪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稳定且可行。
    适宜青贮玉米-饲用大豆间作模式的大豆品种筛选
    卢相义, 徐玉鹏, 阎旭东, 屈新月, 张海峰, 滕霄, 肖宇, 曹培霞
    2023, 44(6):  47-5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6
    摘要 ( 1382 )   PDF (2395KB) ( 2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出适宜河北省东部低平原区青贮玉米-饲用大豆间作模式的大豆品种。[方法]选取3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在35 m2(5 m×7 m)小区种植,株距10 cm,行距40 cm,种植密度为17万株/hm2,小区随机分布,重复3次。记录所有大豆品种进入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的时间,计算不同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播种至鼓粒期所需天数)。在大豆进入鼓粒期时进行收割,测定鲜重产量;每个品种每个小区随机选取5株大豆植株,杀青、烘干、粉碎后测定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和粗脂肪(CF)含量。使用SPSSAU软件自带的熵权TOPSIS综合评价功能对所有大豆品种的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对各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鲜重产量和饲用品质综合评价排序制作综合分析图。[结果]瑞豆一号的生育期最长,达到100 d;油6019、金豆99、安豆109生育期达到97 d,濮豆5110生育期为95 d;中黄78、北豆17、北豆30、丰豆3号和临豆10号的生育期最短,只有85 d。濉科23(40.48 t/hm2)、濉科9(38.34 t/hm2)、菏豆12(38.06 t/hm2)是鲜重产量最高的3个品种。苏豆16(10.29%)的粗灰分含量最高,金豆99(9.80%)、濉科9(9.76%)、圣地1号(9.57%)的粗灰分含量也较高;皖豆37(29.17%)、嘉科豆1号(25.38%)的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安豆109(6.33%)、丰豆3号(5.93%)、皖豆15(4.97%)的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丰豆3号(24.05%)、临豆10(24.38%)和皖豆37(24.46%)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品种;濉科12(31.52%)、金豆99(32.82%)和濮豆5110(33.39%)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品种。饲用品质综合评价排名前五位的大豆品种为金豆99、濮豆5110、安豆109、濉科12、皖豆37。不同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鲜重产量和饲用品质综合评价排序综合分析图显示,瑞豆一号、安豆109、濮豆5110和金豆99四个品种在三个方面表现均较好。[结论]瑞豆一号、安豆109、金豆99和濮豆5110四个品种可以作为河北省东部低平原区青贮玉米-饲用大豆间作模式的候选品种。
    香茅的生物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莲红, 韩学琴, 罗会英, 邓红山, 刘进娣, 刘昀, 金杰, 张美艳
    2023, 44(6):  57-6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7
    摘要 ( 56 )   PDF (833KB) ( 2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香茅含有萜类、醛类、醇类、黄酮类、多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发挥抑菌、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调控肠道健康等生物活性功能,对畜禽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能力、抗寄生虫能力以及畜产品品质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综述了香茅的营养价值、生物活性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旨在为香茅的开发及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动物遗传与繁育
    绵羊卵泡中抗氧化酶表达的研究
    岱红艳, 白雪, 张宁, 张家新
    2023, 44(6):  66-7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8
    摘要 ( 1214 )   PDF (824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绵羊不同直径有腔卵泡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情况,为明晰卵泡的抗氧化功能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绵羊不同直径(大腔≥6.0 mm,中腔2.0~6.0 mm,小腔≤2.0 mm)有腔卵泡的卵泡液,利用试剂盒检测卵泡液中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RDX)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小腔、中腔、大腔卵泡的卵泡膜细胞、壁层颗粒细胞、卵丘细胞中Cu/Zn-SODCATGPX3和PRDX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直径有腔卵泡的卵泡液中TAC和ROS含量均无显著(P>0.05)差异。卵泡液中SOD、GPX、PRDX活性随着卵泡直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小腔卵泡的卵泡液中SOD、GPX、PRDX活性极显著(P<0.01)高于大腔卵泡;卵泡液中CAT活性随着卵泡直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大腔卵泡和中腔卵泡的卵泡液中CAT活性极显著(P<0.01)高于小腔卵泡。小腔卵泡的卵泡膜细胞和壁层颗粒细胞中Cu/Zn-SODGPX3和PRDX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中腔卵泡和大腔卵泡,而中腔卵泡卵丘细胞中Cu/Zn-SODGPX3和PRDX6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小腔卵泡和大腔卵泡;大腔卵泡的卵泡膜细胞和壁层颗粒细胞中CAT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小腔卵泡和中腔卵泡,大腔卵泡和中腔卵泡卵丘细胞中CAT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小腔卵泡。[结论]绵羊不同直径有腔卵泡的TAC和ROS含量无显著变化,但抗氧化酶SOD、CAT、GPX和PRDX在不同直径卵泡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具有空间特异性,说明绵羊有腔卵泡抗氧化功能的调节是多因素协同的过程。
    FABPs基因家族在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
    林彭楚彬, 孙三山, 高亚杰, 阮超, 严杜建
    2023, 44(6):  76-8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09
    摘要 ( 54 )   PDF (623KB) ( 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s,FABPs)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通过调节细胞内脂肪酸的转运代谢影响细胞分化,在机体的炎症调节与免疫代谢中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FABPs基因家族与畜禽表型的关联性对于提高畜禽个体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FABPs基因家族成员的主要功能及在动物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综述了该基因家族代表性成员H-FABP基因和A-FABP基因在畜禽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该基因家族开展畜禽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改善畜禽生产性状提供参考。
    GnRH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类似物在马属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泽廷, 苏少锋, 赵俊利, 孙培陪, 白晋宇, 吴海青
    2023, 44(6):  82-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0
    摘要 ( 55 )   PDF (609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繁殖率低是制约马属动物产业发展的瓶颈,繁殖调控技术不完善也是导致该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通路中起关键作用。GnRH可以有效促进马属动物卵泡发育及排卵。GnRH是具有十肽结构的化合物,通过改变十肽结构中不同位置的氨基酸合成不同的GnRH类似物。GnRH及其类似物可通过刺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分泌、抑制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影响动物繁殖性能。GnRH及其类似物已被证明可提高马属动物的繁殖性能。对Gn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GnRH类似物在马属动物繁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GnRH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GnRH类似物在马属动物繁殖调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动物生产与管理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探究阿拉善双峰驼血清激素水平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
    道勒玛, 郭丽丽, 杜海波, 张文广, 曾亚英
    2023, 44(6):  88-9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1
    摘要 ( 1199 )   PDF (760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阿拉善双峰驼血清激素水平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5峰体况及胎次相近的泌乳初期阿拉善双峰驼,测定其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雌三醇、雌酮、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孕酮、催乳素、生长激素、皮质醇、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瘦素)和泌乳性能指标(乳产量、乳蛋白率、乳脂肪率、乳糖率、灰分含量)。对血清激素水平和泌乳性能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以泌乳性能各指标为X组变量,对应的综合变量为V;以血清激素水平为Y组变量,对应的综合变量为W;利用这两个综合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探究血清激素水平与泌乳性能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泌乳性能指标X组中,乳产量的变异程度最大,其次是乳脂肪率,乳糖率、灰分含量、乳蛋白率的变异系数较小;在血清激素水平指标Y组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孕酮,其次是雌二醇,然后依次是促黄体素、去甲肾上腺素、卵泡刺激素、5-羟色胺、皮质醇、雌酮、催乳素、肾上腺素、胰岛素、雌三醇、生长激素、瘦素、胰高血糖素。血清激素水平内部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雌三醇的血清水平与雌酮(r=0.88,P<0.001)、促黄体素(r=0.70,P<0.001)、催乳素(r=0.59,P<0.001)显著正相关。泌乳性能与血清激素水平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乳蛋白率与雌三醇的血清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结论]阿拉善双峰驼泌乳初期的乳蛋白率与雌三醇、雌酮、促黄体素和催乳素的血清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妊娠后期母猪体况评分、背膘厚度及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东伟, 刘则学, 王向明
    2023, 44(6):  94-9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2
    摘要 ( 120 )   PDF (528KB) ( 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妊娠后期母猪的胎次、体况评分及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同生产批次的丹系妊娠后期(妊娠109 d)母猪654头,分别根据胎次分布、体况评分以及背膘厚度将其分为1~3胎组、1~5分组以及≤10 mm组、11~15 mm组、16~20 mm组、21~25 mm组、>25 mm组,并将1胎组、体况评分3分组、背膘厚度16~20 mm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同一指标下的其他组作为试验组。将体况评分、背膘厚度和胎次数据与总产仔数、活仔窝重、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木乃伊胎数和死胎数一并录入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中的“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处理。[结果]妊娠母猪随胎次的增加,总产仔数、活仔窝重、活仔数和健仔数呈现出显著(P<0.05)增加的趋势。妊娠后期母猪背膘厚度在16~20 mm范围内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达到最大值,弱仔数和死胎数达到最小值;妊娠后期母猪背膘厚度在21~25 mm范围内时,弱仔数、木乃伊胎数和死胎数增加。妊娠后期母猪体况评分为4分时,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最多。[结论]妊娠后期母猪的胎次、体况评分和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发挥有影响,可以作为预测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猪舍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樊梅娜, 张修, 王丽荣
    2023, 44(6):  100-10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3
    摘要 ( 1227 )   PDF (1869KB) ( 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猪舍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了解不同类型猪舍环境中细菌群落的结构差异以及潜在的致病菌属。[方法]利用空气沉降法采集规模化猪场妊娠猪舍、保育猪舍、分娩猪舍的环境微生物样本,每种类型猪舍选取3栋猪舍采样,共9个样本。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以细菌16S rDNA的V3~V4变异区为对象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QIIME2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猪舍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在97%相似度阈值下9个样本共得到OTU 29 126个,涵盖31门66纲160目320科899属1 831种的细菌。分娩猪舍以及保育猪舍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及谱系多样性指数整体高于妊娠猪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为猪舍环境的四大优势菌群;变形菌门在3个类型的猪舍中相对丰度均最高,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以及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在不同类型猪舍中差异较大。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分别是分娩猪舍、妊娠猪舍以及保育猪舍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属。猪舍环境空气中存在创伤球菌属(Helc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军团菌属(Legionella)、沙雷菌属(Serratia)等多个对动物具有潜在致病力的菌属。[结论]猪舍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分娩猪舍以及保育猪舍在细菌种类、系统进化多样性以及丰富程度上高于妊娠猪舍。研究发现的猪舍环境中潜在动物致病菌属为猪舍环境消毒的药物选择提供了依据。
    草业科学
    不同一年生牧草在毛乌素沙地的适应性评价
    房永雨, 伊风艳, 史志丹, 郭呈宇, 呼木吉勒图, 金山, 丁海君
    2023, 44(6):  108-11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4
    摘要 ( 61 )   PDF (802KB) ( 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适宜毛乌素沙地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一年生牧草品种。[方法]以菌草、饲用甜高粱、饲用玉米等12个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营养品质进行观察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12个牧草品种均能够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完成营养期生长并可收获牧草;巨菌草的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饲用甜高粱品种绿巨人;各牧草品种干草产量表现与鲜草产量相似;粗蛋白产量最高的为巨菌草,其次为菌草品种绿洲1号;12个引进牧草品种的主要性状中,株高与鲜干草产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株高、干草产量与粗蛋白含量、相对饲料价值呈显著(P<0.05)负相关;隶属函数分析得分由高到低排名前三的品种依次为巨菌草、一年生草木樨、高丹草品种巨浪。[结论]经综合评价分析,在12个牧草品种中,巨菌草、一年生草木樨、高丹草品种巨浪的适应性较好。研究结果为毛乌素沙地引进适宜牧草品种提供了参考。
    动物疾病防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规模化羊场腹泻羔羊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
    董贵, 于月通, 马志远, 王尧, 盛光玉, 陶大勇, 齐萌
    2023, 44(6):  116-12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5
    摘要 ( 52 )   PDF (1754KB) ( 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规模化羊场腹泻羔羊源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从和田地区3个规模化羊场收集70份腹泻羔羊肛拭子,采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以及细菌16S rDNA序列PCR扩增、测序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大肠杆菌系统发育群分型以及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经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从70份腹泻羔羊肛拭子中分离鉴定出38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54.3%(38/70)。系统发育群分型鉴定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以B1群为优势群(68.4%,26/38),其次是A群(26.3%,10/38)和D群(5.3%,2/38),未检测出B2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8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中检测出4种,携带fimC基因的菌株比例最高,为92.1%(35/38);其次是irp2基因47.4%(18/38)、hlyF基因36.8%(14/38)和fyuA基因34.2%(13/38),未检测出eaeASTLTStx1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8种大肠杆菌耐药基因中检测到6种,以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基因携带率最高,为42.1%(16/38),未检出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结论]和田地区腹泻羔羊源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应加强对该地区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的监测。
    噬菌体在畜禽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任仕航, 段慧慧, 杜向党, 商艳红
    2023, 44(6):  123-12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23.06.016
    摘要 ( 106 )   PDF (805KB) ( 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生素在畜牧行业的长期广泛使用导致了严重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噬菌体是一种可以侵袭和裂解细菌的病毒,具有特异性强、存在广泛、研发成本低等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噬菌体在畜禽业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其被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策略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从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出发,阐述噬菌体治疗畜禽细菌性感染的研究以及噬菌体在畜禽养殖、食品生物控制等方面的开发应用,以期为噬菌体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