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立民,刘肖莲,于清海,等.放流用牙鲆苗种培育策略[J].海洋科学,2013,37(10):142-147. [2] 宋立民,于清海,袁立来,等.回捕牙鲆生长和摄食状况调查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9,25(5):33-38. [3] 宋立民,李明泽,李仰真,等.不同条件下牙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2):94-98. [4] 佚名. 牙鲆“鲆优2号”[J].中国水产,2018(4):65-72. [5] 贾磊,宋文平,苗军,等.天津市鲆鲽类养殖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0,28(4):112-115. [6] 李楠,宋立民,吴会民,等.牙鲆‘鲆优2号’的引进、示范养殖与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21,27(2):62-67. [7] 肖颖,李晓玥,张亚宁,等.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及其鉴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4):481-486. [8] 李仰真,杨英明,刘洋,等.牙鲆“鲆优2号”不同养殖地点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J].水产学报,2020,44(3):429-435. [9] 孙俊霄,韩广坤,刘娅,等.杂交黄颡鱼与普通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耐低氧能力的比较[J].水生生物学报,2019,43(6):1271-1279. [10] 沈夏霜,敖秋桅,谭芸,等.4个品系罗非鱼生长性能的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0):193-196. [11] 刘永新. 牙鲆选育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12] 尚琨,曲凌云,王玉芬,等.患腹水病牙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原菌的特性[J].水产学报,2020,44(2):266-275. [13] 肖国华,王玉梅,朱青杰,等.牙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河北渔业,2007(10):44-46. [14] 赵贵萍,刘凯.大菱鲆和褐牙鲆腹水病的防治[J].齐鲁渔业,2008,25(7):5-6. [15] 张晓君,战文斌,陈翠珍,等.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5,29(1):31-37. [16] 陈爱平,江育林,钱冬,等.迟缓爱德华氏菌病[J].中国水产,2011(7):49-50. [17] 李楠. 牙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灭活疫苗的研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18] 侯吉伦,王桂兴,张晓彦,等.牙鲆抗淋巴囊肿病家系选育及生长和抗病性能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17,24(4):727-737. [19] 曲径,沈海平,李笑刚,等.威海地区养殖牙鲆鱼淋巴囊肿病流行病学调查[J].检验检疫科学,2001,11(6):34-35. [20] 孟庆显.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1] 杨硕.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编码目标miRNAs的筛选[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20. [22] 费辰杰. 鱼类淋巴囊肿病毒32 kDa黏附蛋白的特性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23] 王琨.氨氮对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幼鱼部分组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 [24] 张武肖,孙盛明,戈贤平,等.急性氨氮胁迫及毒后恢复对团头鲂幼鱼鳃、肝和肾组织结构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5,39(2):233-244. [25] 王梦竹. 太湖富营养化变化过程及环境驱动因子识别[D].天津:天津大学,2021. [26] 宋立民,张韦,孙晓旺,等.水产动物养殖尾水管控策略[J].农学学报,2019,9(10):59-64. [27] 赵文,严朝晖,黄学敏.养殖水体的降氨措施及氨毒性利用[J].淡水渔业,1994,24(4):23-24. [28] 冯东岳. 浅析我国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学养鱼,2015(9):1-3. [29] 薛飞,周维仁,徐为民.鱼类氮、磷营养与水体环境[J].河北渔业,2004(3):1-3. [30] 宋立民,张韦,刘肖莲,等.杂交黄颡鱼新品种试养效果评估[J].农学学报,2021,11(12):100-104. [31] 尹音. 天津城市河流水环境评估与调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2] 张韦,缴建华.天津地区水产养殖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J].黑龙江水产,2018(3):35-38. [33] 倪琦,雷霁霖,张和森,等.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J].渔业现代化,2010,37(4):1-9. [34] 李仰真. 半滑舌鳎抗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抗病品系选育[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20. [35] 付璐璐,王峥,王磊,等.近10年水产动物抗逆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52-58. [36] 张涛. 斑节对虾抗WSSV家系筛选[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2. [37] 陈林,李思发,简伟业,等.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 )生长性能的评估[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3):257-262. [38] 区又君,吉磊,李加儿,等.相同养殖条件下卵形鲳鲹3个选育群体生长特性的比较[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34(2):177-182. [39] 陈刚. 棉花滩水库库区渔业定位与布局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