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种质资源·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
    晋北地区苦荞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
    杨媛, 王慧, 石金波, 李占成, 杨芳
    2019, 47(4):  1-7.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1
    摘要 ( 141 )   PDF (502KB) ( 8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晋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优良品种(系),试验对引进的50份苦荞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田间鉴定,结果表明:黑苦荞、毕节黑苦荞、营盘苦荞、88-29(Ⅳ-136)产量高于3 000.0 kg/hm2,其中88-29(Ⅳ-136)最高,为3 297.2 kg/hm2;试验发现矮秆品种(系)和大粒品种(系)各1份,分别为82-4-6和中阳苦荞。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9.5水平上聚为3大类。研究结果对筛选优异苦荞资源,促进苦荞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沙芥果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鲍红春, 郝丽珍, 张凤兰, 杨忠仁, 李小雷, 郑清岭
    2019, 47(4):  8-1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2
    摘要 ( 215 )   PDF (790KB) ( 1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寻找对白菜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进而研究沙芥化感作用,通过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沙芥果皮浸提液中的甲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萃取相及剩余水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沙芥果皮各分离相萃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呈现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化感综合效应介于-0.01~-0.49。相同浓度处理下,沙芥果皮各分离相萃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为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剩余水相>石油醚相,乙醚相为优势分离相。从沙芥果皮各分离相萃取液中鉴定出的主要化合物为酚酸类、有机酸类、醇醚类、芳香烃类物质,其中邻苯二甲酸和15-冠醚-5为各分离相共有的物质。各分离相萃取液浓度高于0.75 g/mL对白菜种子发芽、幼苗苗高和根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供锌水平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
    孙艳楠, 齐冰洁, 贺鑫, 王敏, 刘景辉
    2019, 47(4):  15-2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3
    摘要 ( 123 )   PDF (726KB) ( 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燕麦锌高效的生理机制,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6个锌水平下4个燕麦品种锌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不同燕麦品种苗期进行锌效率差异性评价的最佳锌胁迫浓度为10-8 mol/L。4个低锌水平(0,10-9,10-8,10-7 mol/L)对地上部生长及锌积累的影响程度大于根系,在低锌培养下4个燕麦品种苗期锌效率系数为燕科1号>白燕7号>草莜1号>加7,燕科1号为锌高效燕麦品种,加7为锌低效燕麦品种,白燕7号和草莜1号则为中度敏感品种;低锌胁迫对锌高效品种燕科1号的整株锌积累量、地上部锌积累量及根系锌积累量影响均较小,且在低锌胁迫下燕科1号根冠比均小于其他3个品种,而锌转运系数则大于其他3个品种,说明锌高效燕麦品种对低锌胁迫适应性更强。
    蚯蚓肽对拟南芥生长和细胞质Ca2+浓度的影响
    孟令博, 祁智, 孙永伟
    2019, 47(4):  22-2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4
    摘要 ( 108 )   PDF (809KB) ( 8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蚯蚓肽对拟南芥生长及细胞质Ca2+浓度的影响,选取9种蚯蚓肽添加到拟南芥生长培养基中,观察其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肽Lumbricin-PG-27、AVPF、VQ-5、F-1和LumA5对拟南芥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LumA5的促进作用最强。以9种蚯蚓肽溶液处理稳定表达水母发光蛋白基因的拟南芥幼苗,发现蚯蚓肽LumA5可以使拟南芥细胞质钙离子浓度[Ca2+]cyt升高,添加抑制剂Alloxan、GdCl3、Neomycin可显著抑制LumA5引起的细胞质钙离子浓度[Ca2+]cyt的升高,这一发现为蚯蚓肽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供了科学依据。
    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聂利珍, 房永雨
    2019, 47(4):  27-3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5
    摘要 ( 157 )   PDF (527KB) ( 30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的强有力工具。文章对CRISPR/Cas9和CRISPR/Cpf1两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作用机理、区别及其在模式植物和农作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进一步揭示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物栽培·土壤肥料·节水灌溉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厉雅华, 张向前, 路战远, 程玉臣, 张德健, 刘战勇, 李福
    2019, 47(4):  33-3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6
    摘要 ( 99 )   PDF (1448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合理耕作方式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研究分析了免耕秸秆还田(NT)、旋耕秸秆还田(RT)、传统翻耕秸秆不还田(T)、传统翻耕秸秆还田(TS)、深松秸秆还田(DT)5种耕作方式对播前和收获后油菜田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免耕秸秆还田(NT)处理的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较高,旋耕秸秆还田(RT)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不同耕作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明显;0~60 cm土层平均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播前>收获后,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播前<收获后,土壤脲酶活性除传统翻耕秸秆不还田(T)处理、传统翻耕秸秆还田(TS)处理表现为播前<收获后外,免耕秸秆还田(NT)、旋耕秸秆还田(RT)、深松秸秆还田(DT)处理均表现为播前>收获后。
    晋东南旱作区玉米秸秆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李万星, 李丹, 靳鲲鹏, 李小霞, 曹晋军, 刘永忠
    2019, 47(4):  40-4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7
    摘要 ( 158 )   PDF (1502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土壤微生物与秸秆覆盖的关系,试验利用 Illumina HiseqTM 2500 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RNA V3+V4区与真菌ITS1区序列,分析5种不同覆盖方式在玉米4个关键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覆盖方式对细菌的结构及多样性影响不显著,各处理随时间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对真菌影响显著。其中,无序覆盖(WX)、整秆覆盖(ZG)、地膜覆盖(DM)3种秸秆覆盖方式随生育时期的进程土壤真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粉碎旋耕(FS)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烧秆(SG)表现为下降平缓再下降的趋势。与不覆盖的耕作方式相比,玉米秸秆覆盖会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与结构,改善土壤质量,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持续提供营养物质。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秦永林, 石晓华, 贾立国, 康文钦, 樊明寿
    2019, 47(4):  47-5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8
    摘要 ( 125 )   PDF (658KB) ( 9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钾积累量以及钾肥利用率和后效的影响,旨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下钾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不同水平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产量效应、钾肥吸收以及钾肥利用率对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响应。结果显示: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T2)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T0)增产达到显著(P<0.05);钾积累量规律相似,在马铃薯和小麦种植季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T2)钾积累量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T0)和其他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P<0.05),说明适量的有机肥替代量具有增产和增加钾积累量的作用。马铃薯种植季钾肥利用率为7.2%~38.2%,钾肥偏生产力为28.7%~297.9%;小麦种植季钾肥利用率为26.2%~50.9%,钾肥偏生产力为4.0%~26.7%。在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推荐有机肥钾替代化肥钾比例不超过60%,有机肥钾替代化肥钾比例在30%~60%时对马铃薯、小麦增产效果好。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 赵思华, 高宇, 韩云飞, 任永峰, 赵沛义
    2019, 47(4):  52-5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09
    摘要 ( 153 )   PDF (542KB) ( 1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等实际问题,在清水河县进行秸秆直接还田小区试验,探究 0,3 000,6 000,12 000 kg/hm2秸秆还田量下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产量变化规律,旨在明确秸秆还田对该区域玉米农田土壤养分提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提升,减缓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在产量方面,3 000,6 000,12 000 kg/hm2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3%,13.1%,10.1%和8.5%,11.4%,9.3%。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秸秆还田可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其中以6 000 kg/hm2还田措施效果最好,可作为一种提质增效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推广应用。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侯峰
    2019, 47(4):  57-60.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0
    摘要 ( 171 )   PDF (1144KB) ( 7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科学合理选择适合黑龙江垦区的玉米施氮量,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N1(0)、N2(90 kg/hm2)、N3(120 kg/hm2)、N4(150 kg/hm2)4个施氮处理,研究了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期至成熟期表现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N4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增加氮肥施用量提高了茎干物质量,N3、N4均显著高于对照;N3在灌浆期显著提高了苞叶、雌穗干物质积累量,N3、N4均显著提高了孕穗期、成熟期苞叶和雌穗干物质积累;N4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和N2、N3处理。综合分析认为,N4对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效果最佳。
    生物质炭基肥对玉米和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臧清波, 马玺, 张静峰, 陈馨雨, 祁智
    2019, 47(4):  61-6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1
    摘要 ( 150 )   PDF (949KB) ( 11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质炭基肥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裂解形成的稳定的富碳固体产物。为探讨生物质炭基肥在农业上的应用,文章以玉米10个品种(华科425、德单1001、先玉335、大丰30、中科玉505、必祥809、和育185、呼丹9、先玉696、金正泰622)和水稻5个品种(龙洋16、新湖122、稻花香2号、水稻209、庆20-4)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探索三聚地沃生物质炭基肥对两种农作物不同品种之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基肥显著提高玉米8个品种的产量,包括华科425、德单1001、先玉335、大丰30、中科玉505、必祥809、和育185、呼丹9,增产10.02%~24.32%;施加生物质炭基肥显著提高水稻2个品种龙洋16和新湖122的产量,分别增产了13.00%和11.54%,只显著提高新湖122的千粒重,但不影响龙洋16的千粒重,生物质炭基肥对玉米和水稻的增产效果不同,且有品种特异性。
    苗前滴灌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 路战远, 聂晶, 崔艳, 安昊, 高宇, 赵沛义
    2019, 47(4):  66-72.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2
    摘要 ( 94 )   PDF (764KB) ( 9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低而不稳等生产问题,进行了马铃薯苗前不同滴灌量及覆膜、不覆膜处理并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变化、水分利用和产量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WF)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W),单株干物质表现为WF4和W4(225 m3/hm2)措施下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62.0%~169.5%和59.9%~77.4%,WF3(180 m3/hm2)和W3次之,分别较对照增加122.2%~156.6%和42.9%~69.3%。WF3和W3叶面积指数表现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94.2%和60.2%。(2)适量增加滴灌量,可延长马铃薯花期,225 m3/hm2和180 m3/hm2滴灌量下花期较对照延长9~10 d。(3)0~40 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表现为WF4和W4最高,且覆膜措施高于不覆膜;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为W3和WF3,其产量分别较对照高13.8%和27.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高5.4%和25.0%。WF3较W3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16.1%和27.4%。结论为采用覆膜种植方式,在苗前适量滴灌,能够促进马铃薯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油菜黑胫病及其防控措施综述
    杨永青, 宋培玲, 郝丽芬, 陈文贺, AlexanderIdnurm, 栗艳芳, 赵吉, 李子钦, 张宝辉
    2019, 47(4):  73-80.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3
    摘要 ( 100 )   PDF (1544KB) ( 10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菜黑胫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真菌病害,由病原菌强毒型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弱毒型Leptosphaeria biglobosa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威胁着油菜籽的产量、品质,同时影响着世界油菜籽贸易。L. maculans曾造成加拿大、澳大利亚油菜的严重减产,目前暂未在我国发现,属于检疫性病原菌。每年我国进口的油菜籽主要来自L. maculans流行的地区,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L. maculans随油菜籽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极高,加之我国目前的栽培品种对其的抗性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对黑胫病及其病原菌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文章综述了油菜黑胫病的病原菌、分布及入侵、造成的影响以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采用的防治措施,旨在增加对L. maculans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认识,为我国L. maculans的预警及今后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黄花菜锈病研究进展
    张黎杰, 周玲玲, 余翔, 孟佳丽, 吴绍军, 田福发
    2019, 47(4):  81-8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4
    摘要 ( 172 )   PDF (833KB) ( 8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花菜锈病是各黄花菜主产区的常发病害,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文章综述了黄花菜锈病的分布、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发病条件和规律、侵染生活史、侵染机理、防治及抗锈资源筛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黄花菜锈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不同降解地膜对河套灌区向日葵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珍, 韩甫鑫, 仲生柱, 温晓亮, 李焕春, 聂晶
    2019, 47(4):  87-9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5
    摘要 ( 67 )   PDF (532KB) ( 9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地膜残留污染已经成为河套灌区主要的面源污染物的问题,试验以5种可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主产区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的对照相比,覆膜均促进了向日葵的生长,并使其产量增加,增产幅度为3.4%~31.8%;由于配方不同,5种降解膜的降解特性以及对向日葵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快降膜和白降膜降解速度最快,诱导期分别为56 d和58 d,其次是中降膜和黑降膜,诱导期均为68 d,慢降膜降解速度最慢,诱导期为78 d;在全生育期内,除慢降膜外,其他降解膜均完全降解;从向日葵的生长发育情况看,与常规膜相比,降解地膜对向日葵出苗率和叶片数无影响,慢降膜增加了株高,快降膜和白降膜降低了株高、茎粗和花盘直径;从产量结果看,与常规膜相比,慢降膜、中降膜、黑降膜无显著差异(P>0.05),快降膜和白降膜减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综合考虑,诱导期在68 d以上、完全降解期在138 d以内的中降膜和黑降膜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向日葵生长匹配较好,既可以获得较高产量,也可以完全降解无残留。
    可降解地膜在覆膜玉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钱亚光, 刘宏金, 季凤辉, 胡舒凯, 郭晓宇, 徐振兴, 乔金柱, 王翠艳, 侯长江
    2019, 47(4):  92-96.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6
    摘要 ( 96 )   PDF (459KB) ( 7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治理残膜污染,推广可降解地膜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通过覆膜玉米大田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降解膜的田间降解特性以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玉米种植与裸地种植相比有提高地温、增加产量的作用,且增产差异显著,与普通PE地膜相比无显著差异;6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优于普通PE地膜;在暴晒试验中,3个厂家的光氧化-生物降解膜降解早于全生物降解膜,均在覆膜40 d后开始表现出降解现象;覆膜玉米大田试验中,作物收获时6种可降解地膜均处于降解大裂期;填埋试验中,3个厂家的全生物降解膜在填埋180 d时表现降解加速,3个厂家的光氧化-生物降解膜未出现降解现象。因此,在喀喇沁旗覆膜玉米种植中,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PE地膜具有可行性。
    内蒙古阿拉善西部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金月, 崔利剑, 王刚, 范冰, 武海明, 梁存柱
    2019, 47(4):  97-10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7
    摘要 ( 102 )   PDF (904KB) ( 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阿拉善西部荒漠典型荒漠区和极旱荒漠区中14个优势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依据显著性分析将植物群落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为Ⅰ~Ⅳ级,Ⅰ级为柽柳群落和合头藜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3.62 g/kg),Ⅱ级为盐爪爪群落、黄沙蒿群落和星毛短舌菊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2.38 g/kg),Ⅲ级为珍珠群落和绵刺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1.66g/kg),Ⅳ级为白沙蒿群落、泡泡刺群落、梭梭群落、红砂群落、白刺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和刺旋花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1.00 g/kg);在垂直分布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层深度间呈曲线形相关或直线形相关,且群落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方静, 赵小庆, 史功赋, 程玉臣, 张向前, 张德健, 郝楠森, 武海明, 赵玉河, 路战远
    2019, 47(4):  102-107.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8
    摘要 ( 201 )   PDF (846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际微生物是指紧密附着根际土壤颗粒中的微生物。根际微生物在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防治病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主要从农作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农业措施对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深入研究与利用提供借鉴。
    土壤微生物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史功赋, 赵小庆, 方静, 程玉臣, 张德健, 张向前, 张渊, 武海明, 赵玉河, 路战远
    2019, 47(4):  108-11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19
    摘要 ( 166 )   PDF (886KB) ( 1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根系、土壤及土壤中的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动态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植物根系通过分泌物来选择富集偏好微生物,反过来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营养的摄取以及提高宿主植物抗病性等。文章主要从微生物-土壤-植物、微生物-植物两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土壤微生物产品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前景。
    园艺
    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理特性及离子分布的影响
    宋阳, 崔晓晗, 张明, 苗春乐, 崔世茂, 叶丽红
    2019, 47(4):  115-121.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20
    摘要 ( 130 )   PDF (996KB) ( 6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番茄(CM96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和离子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随NaCl处理时间的增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番茄叶片内活性氧未能被保护酶系统完全清除,仍有大量残留。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CM966根系与茎中K+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反,其叶片中K+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而CM966叶片与茎中的Na+含量呈上升趋势。当NaCl处理浓度<100 mmol/L时,CM966根中Na+含量呈上升趋势,大于150 mmol/L后呈降低趋势。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体内器官的K+/Na+呈下降趋势。
    不同胡萝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丰产性比较
    张艳萍, 陈源闽, 廉勇, 王葆生, 于跃
    2019, 47(4):  122-125.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21
    摘要 ( 84 )   PDF (499KB) ( 12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筛选出适合内蒙古种植的春播型胡萝卜品种,对引进的15个胡萝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N帝冠的平均产量最高,为92 375 kg/hm2,商品率为72.3%,根长为20.0 cm,根粗为5.1 cm,单根重为264 g,抽薹率为2.9%;中种989的平均产量为83 566 kg/hm2,根长为19.6 cm,根粗为5.1 cm,单根重为264 g,抽薹率为2.4%,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以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
    贵阳市河滨公园植物种类调查及配置分析
    张福星, 付素静, 李木良, 李春娥, 李晓红
    2019, 47(4):  126-129.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22
    摘要 ( 168 )   PDF (613KB) ( 1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通过对河滨公园植物配置进行调查,分析该公园植物现有状况、景观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河滨公园绿地的优化配置方案,旨在为贵阳市公共绿地植物选择、种植设计及植物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武汉解放公园中部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张辛阳, 冀邓卓, 曾艳
    2019, 47(4):  130-134.  doi:10.3969/j.issn.2096-1197.2019.04.23
    摘要 ( 123 )   PDF (700KB) ( 11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武汉市解放公园中部核心景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群落常规样方法对其典型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今后公园植物配置提供本底资料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个样方中共有植物48科67属67种;植物丰富度趋势各不相同,乔木层中丰富度最高的是Z2样方,灌木层的丰富度普遍最低,草本层在5块样地中的丰富度较为均匀;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呈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趋势;包含蜜源植物14种、药用植物47种、油脂植物12种、材用植物13种、纤维植物6种和观赏植物62种。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