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4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19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种质资源·作物遗传育种
    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叶君, 吴晓华, 李元清, 崔国惠, 王小兵, 赵春芝, 杨蕾, 张三粉, 张海斌, 于美玲
    2020, 48(1):  1-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1
    摘要 ( 338 )   PDF (1145KB) ( 15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引进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加强藜麦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并推进育种进程。【方法】 对从国内外收集的101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生育期、株高、茎粗、单株粒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藜麦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36.0%;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2%。各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为1.960~2.085,其中,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85;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960。通过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单株粒重与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关系(-0.36与-0.32)。通过聚类分析,将101份藜麦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含29份材料、第Ⅱ类群包含30份材料、第Ⅲ类群包含18份材料、第Ⅳ类群包含24份材料。【结论】 在藜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必要关注藜麦籽粒产量与营养品质协同提高的问题。
    北方春大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李强, 赵晓宇, 王雪娇, 贾利敏, 李银换, 苏二虎
    2020, 48(1):  7-1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2
    摘要 ( 356 )   PDF (562KB) ( 11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出适宜内蒙古中西部种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为今后该地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的10个大豆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品种生育日数为118~126 d,均属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品种;产量变化规律为中吉602>赤豆201>东农豆251>吉育491>吉农28>吉育306>吉育481>吉育86>龙黄1503>吉育494,其中,中吉602产量最高,为3 440 kg/hm2,比对照增产10.9%,增产极显著(P<0.01),其单株荚数也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粒数与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内蒙古中西部区适宜种植株高适中、单株生产力强、单株荚数和粒数多且百粒重相对较大的大豆品种,中吉602、吉育491和赤豆201综合性状突出,可进一步在该地区试验种植。
    SPSS软件因子法在青贮玉米自交系筛选中的应用
    邹菲, 朱雪峰, 李惠智, 魏欣彤, 海林, 李丹丹, 孟海波
    2020, 48(1):  13-1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3
    摘要 ( 192 )   PDF (521KB) ( 1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选育出一批适宜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种质资源,以缓解该地区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缺乏、基础狭窄等问题。【方法】 以114份青贮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贮玉米自交系的品质、农艺性状进行筛选与综合评价。【结果】 筛选出11份青贮玉米自交系,分别为G117、1459-2S6、15300A-1、17100-2S3、1479、13246、DK269、1785bS3、NYW1501B、1776-2S4和17115bS3。其中,有9份符合青贮玉米品质等级(国家标准)的一级标准、有2份自交系符合二级标准。【结论】 筛选出的自交系可作为优良青贮玉米资源,用于培育优质青贮玉米杂交种。
    作物栽培·生理生化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苦荞黑丰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再芳, 靳建刚
    2020, 48(1):  19-2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4
    摘要 ( 290 )   PDF (688KB) ( 14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施氮量与种植密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的两大重要技术措施,探究苦荞在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的栽培模式,能为黄土高原冷凉地区苦荞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苦荞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施氮量(纯氮75、120 kg/hm2)和种植密度(60万、90万、120万株/hm2)双因素试验,分析其对苦荞物候期、株高、主茎分枝数、倒伏率、土壤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6个处理对黑丰一号的生育期影响较小;综合双因素来看,株高、主茎分枝数、倒伏率均以施纯氮120 kg/hm2、种植密度为120万株/hm2的组合表现较好,苦荞株高为116.87 cm、主茎分枝数为13.6个、倒伏率为1.74%;土壤水分利用率和产量在两个氮肥水平下,均表现为种植密度120万株/hm2>90万株/hm2>60万株/hm2,且在互作处理下,以施纯氮120 kg/hm2、种植密度为120万株/hm2的组合最好,土壤水分利用率为2.70 kg/(hm2·mm)、产量为1 504.08 kg/hm2。【结论】 在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条件下,以施纯氮120 kg/hm2、种植密度为120万株/hm2的组合,苦荞黑丰一号各项指标表现较好,产量最高,可为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做参考。
    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一穴双株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娜, 郝云凤, 党久占, 冯君伟, 李晓红, 马俊, 宋剑君
    2020, 48(1):  25-2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5
    摘要 ( 276 )   PDF (617KB) ( 13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以达到最佳增产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河套灌区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 玉米施氮肥后增产显著,氮肥后移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8%~27.3%,氮肥后移有利于玉米穗位叶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及SPAD值,进而提升玉米的产量。【结论】 处理2(30%种肥,35%小喇叭口期,25%大喇叭口期,10%灌浆期)施用氮肥的产量最高,表现较好,该施用方式为实现玉米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及其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贺鹏程, 刘宏金, 魏静, 张怀平, 王玉龙, 张雷, 郭晓宇, 陆大连
    2020, 48(1):  30-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6
    摘要 ( 219 )   PDF (704KB) ( 1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的全生物降解膜,探究不同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情况及其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 以6种全生物降解膜为供试材料,以普通地膜(CK1)和裸地无膜(CK2)为对照,共设置8个处理,进行了不同全生物降解膜的比较试验。【结果】 6种全生物降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以T2和T4处理降解效果最好,T1和T3处理次之;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各覆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均显著高于裸地无膜(CK2)处理(P<0.05),全生物降解膜的保温效果与普通地膜相比差异不大;各覆膜处理的大薯个数、平均大薯重、产量和商品薯率均显著高于裸地无膜(CK2)处理(P<0.05);除T2处理外,其他全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的平均大薯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地膜(CK1)处理(P<0.05)。【结论】 全生物降解膜具有代替普通地膜的生产潜力,就目前试验结果来说,建议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生产中使用T4降解膜。
    旱地番茄连作障碍机理研究进展
    李小霞, 靳鲲鹏, 李万星, 李丹, 韩文清, 苏秀敏, 王佼, 王秋兰, 曹晋军
    2020, 48(1):  35-4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7
    摘要 ( 395 )   PDF (861KB) ( 23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旱地番茄因含糖量高、酸度低、沙瓤细腻、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人们广泛热爱,但连年种植,易引起连作障碍,给旱地番茄栽培带来严重危害。针对旱地番茄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文章从土壤功能的退化、真菌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化感物质的影响3个方面阐述了连作障碍的原因,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对连作障碍机制的影响,探讨了土传病害的致病机理和化感物质的主要成分及来源,提出克服旱地番茄种植的连作障碍措施,并对旱地番茄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
    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燕麦产量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志芬,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何江峰, 王力伟
    2020, 48(1):  41-4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8
    摘要 ( 276 )   PDF (711KB) ( 18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燕麦在形态结构上的耐旱特性。【方法】 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45%、30%的3个水分处理,观察干旱胁迫对燕麦品种蒙燕1号的产量、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和灌浆期叶片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燕麦产量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对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大于对茎秆和穗的影响;叶片下表皮结构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片表皮气孔数量减少、气孔面积减小、表皮毛密度下降、表皮短细胞数量增加、表皮细胞饱满度降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肉细胞面积减小、叶绿体数量和面积减小、核染色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加、叶绿体内部类囊体基粒和基质结构逐渐解体、线粒体逐渐膨胀;长时间重度干旱胁迫导致叶绿体形状各异,叶绿体之间出现团聚现象。【结论】 燕麦对干旱胁迫适应能力较强。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白岚方, 王尚武, 刘景秀, 汪耳琪, 路战远, 王玉芬, 张德健, 李娟
    2020, 48(1):  46-5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09
    摘要 ( 173 )   PDF (454KB) ( 1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不同覆膜方式下春玉米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为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春玉米节水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春汇地露地、春汇地半覆膜、春汇地全覆膜3种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全生育期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在春玉米整个生育时期中,春汇地全覆膜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春汇地露地和春汇地半覆膜土壤含水量高74.77%、73.39%、40.43%和39.89%、36.79%、33.47%;完熟期与播种期相比,不同覆膜方式下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4.03%~13.19%;在完熟期相较于播种期的春玉米全生育期中,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幅度均为春汇地全覆膜>春汇地露地>春汇地半覆膜,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幅度为春汇地全覆膜>春汇地半覆膜>春汇地露地。【结论】 春汇地全覆膜方式能够较多地利用各层土壤的水分,而春汇地露地则较多地利用了上层土壤的水分。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采用春汇地全覆膜方式更有利于春玉米的生长。
    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施比例对上海青生物量的影响
    蔡武宁, 李小艳, 袁奇, 朱坤
    2020, 48(1):  51-5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0
    摘要 ( 542 )   PDF (681KB) ( 20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上海青最优氮、磷、钾肥料配比。【方法】 结合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采用“3414”肥料效应部分方案设计上海青施肥试验,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下上海青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 N2P2K2的施肥方案下上海青鲜重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有利于维持土壤营养结构并防止土壤碱化,确定了N2P2K2的施肥方案效果较好。【结论】 在此基础上以P2K2水平为基础开展氮肥效益曲线拟合,修正上海青最优施肥方案为2.373∶2∶2,此时可食部分鲜重和上海青氮、磷、钾含量均靠近极大值点,收益最高。
    叶面喷施硅肥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陈茜午, 温蕊, 张永虎
    2020, 48(1):  56-6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1
    摘要 ( 365 )   PDF (752KB) ( 13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液体硅肥对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设置硅肥不同的喷施浓度(0.6、0.9、1.2、1.5 L/hm2),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对抗倒伏能力较弱的谷子品种金苗K1进行喷施,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硅肥施用浓度的增加,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喷施浓度为0.6~1.5 L/hm2时,各处理的生育期分别为118、118、117、117 d,比对照提前2~3 d;各处理产量均较对照增产显著(P<0.05),增产幅度20%~25%,同时喷施硅肥后谷子的抗倒伏性强于对照。【结论】 液体硅肥的喷施可以较小程度地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倒伏情况的发生。
    叶面施硅对独头蒜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永强, 樊继德, 陆信娟, 刘灿玉, 张碧薇, 杨峰
    2020, 48(1):  61-6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2
    摘要 ( 181 )   PDF (476KB) ( 1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硅元素在江苏徐州市独头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叶面施硅对独头蒜生产中大蒜植株生长性状、鳞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叶面连续喷施5 mmol/L的硅酸钠溶液可以提高大蒜植株的地上部长势、鳞茎产量和商品性,但也会影响大蒜鳞茎独头率和品质。与对照相比,施硅处理的大蒜植株株高、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和功能叶片数分别增加17.24%、14.47%、5.41%、10.58%、9.66%和9.35%;鳞茎独头率降低1.97%,单重提高8.01%,高品级独头鳞茎产量和数量占比分别提高21.85%和29.99%、低品级占比分别降低14.93%和11.31%;单头独头鳞茎干物质含量提高9.72%,干率提高2.10%;独头鳞茎单头大蒜素含量提高5.25%,但浓度却降低2.14%。【结论】 叶面施硅在徐州市独头蒜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跃飞, 李彬, 陶加乐, 胡莉, 曹影, 靳辉勇
    2020, 48(1):  65-6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3
    摘要 ( 214 )   PDF (524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甘蓝的氮磷钾吸收特性。【方法】 以“苏甘25”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部分实施方案,研究氮磷钾配比对甘蓝产量、品质、植株养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 氮磷钾配施后增加了甘蓝植株各部分鲜重、干重;增加了叶球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氮磷钾配施提高了植株各部分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养分。其中,处理E(N2P2K2)的产量最大、品质最优、植株及土壤养分相对较好。【结论】 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植株养分含量及土壤养分等指标,建议施N(300 kg/hm2)、P2O5(75 kg/hm2)、K2O(360 kg/hm2)是一种较好的氮磷钾配比,对甘蓝栽培有一定指导意义。
    内蒙古阿荣旗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分布
    平翠枝, 罗方, 张传玲, 李晓东, 王宇
    2020, 48(1):  70-7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4
    摘要 ( 224 )   PDF (421KB) ( 11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内蒙古阿荣旗耕地质量。【方法】 于2017年对阿荣旗12个乡(镇)以及农场和林场等耕地养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根据2017年阿荣旗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全旗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51.14 g/kg,属于1级(高)水平;全氮含量为2.43 g/kg,属于2级(较高)水平;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4.01 mg/kg和255.29 mg/kg,均属于1级(高)水平。阿荣旗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各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在17.63%~37.76%,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1982—2006年相同点位的调查结果显示,耕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磷含量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本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为加强阿荣旗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改良利用土壤、科学施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T-DNA插入突变体表型特征分析
    史志丹, 宋培玲, 郝丽芬, 皇甫海燕, 燕孟娇, 杨永青, 吴晶, 赵丽丽, 李子钦
    2020, 48(1):  75-8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5
    摘要 ( 130 )   PDF (934KB) ( 8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鉴定油菜黑胫病菌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方法】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黑胫病菌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胞外酶进行研究。【结果】 大部分突变体的菌落形态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异;突变体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均低于野生型菌株,只有1个突变体产孢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所测突变体中53%的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致病性无显著差异;有7个突变体致病性显著升高,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均可分泌蛋白酶和淀粉酶,不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结论】 获得了与野生型菌株表型最为相近的突变体T34,为黑胫病菌与寄主互作机制及其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同马铃薯品种抗疮痂病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赵远征, 徐利敏, 聂峰杰, 贾瑞芳, 王东, 张笑宇, 吕英, 李宇晨, 郭景山, 刘璇
    2020, 48(1):  81-8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6
    摘要 ( 148 )   PDF (560KB) ( 1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水平,以便进一步筛选抗病品种。【方法】 利用田间接种方法,对4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 高感品种共17个,分别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22号、黄金薯、荷兰806、早大白、中薯12号、中薯10号、红美、兴佳2号、晋薯16号、云薯801、中薯3号、中薯4号、冀张薯20号、思凡特、丽薯6号、尤金;中感品种共5个,分别为中薯18号、冀张薯5号、大西洋、N3、中薯19号;中抗品种共18个,分别为中薯21号、中薯26号、冀张薯3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中薯2号、后旗红、康妮贝克、冀张薯12号、希森X、中薯15号、中薯6号、克新1号、夏波蒂、MX-8、中薯9号、希森3号、N5;高抗品种共8个,分别为布尔班克、希森5号、冀张薯14号、中薯13号、冀张薯15号、超荷、N1、希森6号。人工接种疮痂病菌对中薯15号、冀张薯14号、费乌瑞它、夏波蒂的单薯重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余44个马铃薯品种单薯重并未造成影响。【结论】 48个供试品种中无免疫品种,大部分品种表现为高感或中抗,疮痂病菌对多数品种单薯重无影响。
    百里香乙醇提取液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作用
    张禄, 康利平, 刘佃林
    2020, 48(1):  87-9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7
    摘要 ( 210 )   PDF (687KB) ( 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揭示百里香乙醇提取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乙醇萃取,利用索氏抽提装置对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茎叶鲜样、茎叶干样、鲜花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液稀释不同倍数,并添加到PDA培养基中,进行黄瓜枯萎病病菌的培养试验,同时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生长情况及抑菌效果进行观测。【结果】 黄瓜枯萎病病菌在添加百里香乙醇提取液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降低;百里香各部位乙醇提取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率因部位和稀释浓度不同而不同,在培养144 h后,百里香茎叶鲜样乙醇提取液稀释2倍的处理抑菌率最高,达45.51%,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百里香乙醇提取液对黄瓜枯萎病病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开发成黄瓜枯萎病抑菌剂的潜力。
    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除草剂对春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苏雅杰, 赵存虎, 杜磊, 云晓鹏, 田晓燕, 白全江
    2020, 48(1):  93-9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8
    摘要 ( 263 )   PDF (636KB) ( 1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早期防除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危害,明确试验药剂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春玉米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三元混配除草剂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和单剂900 g/L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悬浮剂、87.5% 2,4-滴异辛酯乳油对春玉米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防除杂草试验。【结果】 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不同用量[1 732.5、2 310.0、2 887.5、4 620.0 g(a.i)/hm2]处理可以有效地防除田间一年生杂草稗草、狗尾草、反枝苋和龙葵,施药后45 d各处理总株防效均在96.9%以上,优于各单剂处理的防效,而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三元混配除草剂各处理增产作用显著,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增产幅度达35.4%~50.8%。各药剂处理对春玉米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 利用该三元混配除草剂进行春玉米田土壤封闭处理,田间选择用药量1 732.5~2 310.0 g(a.i)/hm2,可实现一次用药有效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避免杂草与春玉米生长早期竞争水肥、节本增效的【目的】。
    园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ITS初步鉴定
    庞杰, 刘海, 康立茹, 于传宗, 王海燕, 李亚娇, 孙国琴
    2020, 48(1):  98-10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19
    摘要 ( 290 )   PDF (1443KB) ( 30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的分布和种类。【方法】 采用野生食用菌常用的鉴定方式——ITS测序对收集到的野生羊肚菌进行鉴定。【结果】 鄂尔多斯市收集到的羊肚菌ITS序列长度为1 185 bp,其中CG为54.43%,NCBI数据库序列号为MN872380。【结论】 鄂尔多斯市野生羊肚菌为黄色羊肚菌类,但其拉丁学名尚不能通过单一的ITS确认,有待进一步通过LSU、EFla、RPB1和RPB2等多基因联合分析确定。
    药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邝贤婷, 谭笑, 陈思仪, 刘淑霞, 生书晶
    2020, 48(1):  102-10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20
    摘要 ( 211 )   PDF (730KB) ( 13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药用植物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单纯靠人工栽培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要,而离体培养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药用植物资源短缺的难题。文章概述了愈伤组织、细胞培养、不定根诱导以及毛状根体系等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离体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快速繁殖、药用植物活性化合物、生物转化以及次生代谢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野生黑果枸杞试管苗移栽基质的筛选
    刘嘉伟, 何丽君, 陈海军, 高粉红, 郑燕, 陈嘉玮, 郭娟
    2020, 48(1):  107-11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21
    摘要 ( 154 )   PDF (489KB) ( 6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野生黑果枸杞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观察其成活水平。【方法】 以内蒙古阿拉善盟、青海省格尔木市野生黑果枸杞无菌试管苗为材料,设3个不同成分的混合基质为处理:壤土+蛭石(3∶1)、壤土+营养土(3∶1)、壤土+蛭石+营养土(3∶1∶1),将无菌试管苗移栽入基质,并观察幼苗的长势情况。【结果】 在不同基质处理下,2个地区的野生黑果枸杞在壤土+蛭石+营养土(3∶1∶1)基质下株高、叶长、叶片数均表现较好;在移栽成活率方面,阿拉善盟野生黑果枸杞表现为壤土+营养土(3∶1)基质下存活率最高,格尔木市野果生黑枸杞表现为壤土+蛭石+营养土(3∶1∶1)基质下存活率最高,分别为72.92%、72.00%。【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壤土+蛭石+营养土(3∶1∶1)基质是野生黑果枸杞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
    1-甲基环丙烯对红星苹果20 ℃室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张雪丹, 胥洪, 孙山, 辛力
    2020, 48(1):  112-11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22
    摘要 ( 136 )   PDF (1010KB) ( 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及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苹果20 ℃室温贮藏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常温下贮藏苹果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红星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1.0 μL/L 1-MCP熏蒸处理后20 ℃室温贮藏的苹果色泽、硬度、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结果】 1-MCP处理的L、a、b值低于同时期的CK,20 ℃室温贮藏50 d时1-MCP和CK硬度分别为54.62 N和33.19 N,可溶性糖分别为7.00%和6.33%,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0.94%和10.62%,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17%和0.14%。【结论】 1-MCP处理具有抑制果色变红和变黄,保持果实硬度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
    西浦森林公园不同环境蜜源植物多样性分析
    杨舒涵, 崔佳凤, 于菁妮, 韩月新, 王铭悦, 田晔, 王海涛, 罗志文
    2020, 48(1):  118-12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23
    摘要 ( 142 )   PDF (641KB) ( 1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研究西浦森林公园蜜源植物的分布现状,明确蜜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以促进小兴安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法】 采用样地法、样线法、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西浦森林公园不同环境中蜜源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资源调查。【结果】 西浦森林公园内共有78种蜜源植物,分别隶属于28科68属;在4个样地中乔木区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路边植物均匀度指数最高,灌木区优势度指数最高。【结论】 西浦森林公园蜜源植物种类丰富,适宜进行蜂类养殖和访花昆虫的饲养。
    安徽稻茬小麦产量差异性与生产限制因子构成解析
    何贤芳, 赵莉, 刘泽, 汪建来
    2020, 48(1):  123-12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24
    摘要 ( 179 )   PDF (678KB) ( 15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稻茬小麦产量水平差异与生产限制因子。【方法】 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调研安徽省沿淮、江淮、沿江3个稻茬麦区小麦产量现状和限制因素构成。【结果】 安徽省稻茬麦区当前从事小麦生产的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占总人数的79.52%;稻茬麦产量从北往南递减,变幅为3 048.60~5 685.60 kg/hm2,平均产量为4 978.5 kg/hm2,总体平均产量呈现沿淮地区>江淮地区>沿江地区,降水、病害和光照时长是导致南北区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全省尺度稻茬小麦平均产量差异达2 637.00 kg/hm2,区域内产量极差分别为2 778.00、2 502.00、1 575.00 kg/hm2,品种选择、耕作方式和田间管理水平的不同是区域内产量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稻茬小麦生产的非人为可控限制因素主要有赤霉病和穗发芽;人为可控限制因素主要有品种选择不合理,播种质量差、出苗质量低和农机农艺不配套;社会限制因素主要有投入大、成本高、市场粮价低、效益差和化肥农资价格高且不稳定;生态限制因素主要有土壤质地差、土壤耕层浅和土壤不够肥沃以及干旱、涝渍、光照不足和有效积温不足。【结论】 提升中、低产田块的产量潜力是缩小区域内稻茬麦产量差异的有效途径;适宜的小麦品种与布局,建设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机与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机手的科技培训是缩小稻茬麦区产量差异的技术核心手段。
    基于随机森林法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研究——以阿荣旗部分区域为例
    包珺玮, 于利峰, 乌兰吐雅, 许洪滔, 乌云德吉, 于伟卓
    2020, 48(1):  129-1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1.25
    摘要 ( 242 )   PDF (7070KB) ( 12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未来大尺度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以内蒙古阿荣旗部分区域为例,采用Sentinel_2A影像主要数据源,利用随机森林法结合农作物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参数特征,提取研究区的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种植面积信息,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和评价。【结果】 4种农作物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0.02%,Kappa系数为0.727 7,分类精度较好。【结论】 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结合均值飘移算法能够明显改善影像“椒盐现象”,并提高农作物的分类精度。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