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4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10-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
    不同播种期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赵莉, 何贤芳, 都斌斌, 刘泽, 汪建来
    2020, 48(5):  1-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1
    摘要 ( 446 )   PDF (17309KB) ( 7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小麦籽粒灌浆对播种期的响应规律及其与千粒重的关系。【方法】以安徽省生产上应用的21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个播种期处理,分别为2018年10月30日(SD1)、11月14日(SD2)和11月29日(SD3),采用裂区设计,播种期为主区,品种为副区。【结果】不同播种期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在灌浆进程中均呈单峰曲线,在灌浆前期增速较快,后期增速逐渐减缓,各取样时期千粒重随播种期的推迟不断下降,且存在显著差异。5月12日前,SD1处理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显著高于SD2和SD3处理;5月17日之后,SD2与SD3处理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显著高于SD1处理,收获期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千粒重和籽粒灌浆速率3个播种期处理存在差异,宁麦21和新麦26在3个播种期各取样时期千粒重高于大多数品种,灌浆速率先高后低;未来0818在3个播种期各取样时期千粒重低于大多数品种,灌浆速率先低后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期下,灌浆前期、中期小麦籽粒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存在正相关,5月17日的小麦籽粒灌浆速率与各播种期处理的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灌浆后期小麦籽粒灌浆速率与千粒重无明显相关。【结论】不同播种期小麦籽粒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前期与中期的籽粒灌浆速率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灌浆各个时期的千粒重逐渐下降,且存在显著差异,灌浆前期、中期的籽粒灌浆速率随播种期的推迟不断下降,灌浆后期籽粒灌浆速率随播种期的推迟有所增加。适当提高小麦灌浆前期、中期的籽粒灌浆速率能有效地增加千粒重。
    阴山北麓不同前茬作物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海斌, 蒙美莲, 陈有君, 叶君, 邵盈, 张婷婷, 孟丽丽
    2020, 48(5):  10-1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2
    摘要 ( 289 )   PDF (852KB) ( 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气候条件下不同前茬作物对后作马铃薯库活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为选择适宜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前茬作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开展定点试验,设绿肥作物前茬(LM)、向日葵前茬(XM)、燕麦前茬(YM)、马铃薯前茬(MM)共4个处理,大区试验,每个大区面积0.06 hm2(200 m×3 m),对比分析不同前茬作物对马铃薯库活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在阴山北麓气候条件下,绿肥作物为前茬时马铃薯库活性最大,为0.069 4 g/(g·d),其次为燕麦前茬;马铃薯全株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全株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均表现为绿肥作物前茬>马铃薯前茬>燕麦前茬>向日葵前茬,而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块茎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则表现为绿肥作物前茬>燕麦前茬>马铃薯前茬>向日葵前茬;茎叶与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平衡期出现最早的是绿肥作物前茬与燕麦前茬,均为34 d左右,马铃薯前茬出现最晚,为56 d左右;绿肥作物前茬和燕麦前茬的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为46 992 kg/hm2和46 073 kg/hm2;植株枯萎病发病率、块茎枯萎病发病率和块茎黑痣病病情指数均以马铃薯前茬表现最高,而块茎疮痂病病情指数以马铃薯前茬为0,其次是向日葵前茬。【结论】综合分析不同前茬作物对马铃薯库活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认为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前茬作物以绿肥作物最好,其次是燕麦。
    麦后复种鲜食菜豆农艺性状及效益分析
    孔庆全, 赵存虎, 贺小勇, 陈文晋, 田晓燕, 张自强, 洪钟, 杨杰, 陈景莲, 郭晓晴
    2020, 48(5):  17-2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3
    摘要 ( 391 )   PDF (397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实现小麦、菜豆一年两熟耕作的可行性,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方法】2017—2019年在土默川地区于小麦收获后,采用复种穴播的方式开展鲜食菜豆种植试验,对菜豆的农艺性状和鲜荚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麦后复种鲜食菜豆的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在小麦收获后,复种菜豆采摘鲜荚3年平均产量为6 006.5 kg/hm2,与单种小麦相比平均增收45 673.50元/hm2,平均纯增收益37 999.38元/hm2。【结论】在内蒙古土默川地区气候条件下可以进行小麦、菜豆一年两作生产,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比单收小麦效益明显提高。
    大麦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马宇, 巴图, 吕二锁, 郭呈宇, 徐寿军, 徐广祥, 李建波, 姜晓平, 刘志萍
    2020, 48(5):  21-2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4
    摘要 ( 261 )   PDF (606KB) ( 8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围绕大麦育种及栽培研究现状,从研究方法、方向、成效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国内大麦育种栽培面临的专用型品种不足、栽培技术粗放、栽培模式单一、综合质量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啤用、饲用、粒苗兼用型等育种研究目标及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机械化高效作业方法等栽培方向,建议在今后育种上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加快新品种选育,同时完善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提高机械化栽培程度,节约成本。
    选育抗寒丰产小麦新品种的“超低温越冬选择法”
    杨学举, 张树华, 赵勇, 徐渴
    2020, 48(5):  26-2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5
    摘要 ( 245 )   PDF (472KB) ( 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国家和河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品种抗寒性鉴定地点的北京延庆和河北遵化,多数年份为暖冬年,易出现抗寒性差的小麦品种不能被检出等问题。因此,选择冬季气温更低的河北省蔚县(90%的年份1月最低温度低于-18 ℃)作为小麦育种早代(F4)新品系抗寒性的鉴定试验点,进行超低温越冬法选择对抗寒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形态、生理和分子层面综述了小麦抗寒性的鉴定方法和筛选指标,评价了“超低温越冬选择法”的科学依据、实施效果、鉴定技术,旨在为“超低温越冬选择法”在抗寒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大豆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靳鲲鹏, 李丹, 李小霞, 曹晋军, 韩文清, 刘永忠, 李万星
    2020, 48(5):  30-3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6
    摘要 ( 486 )   PDF (505KB) ( 13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诱变育种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育种方法,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手段。文章综述了甲基磺酸乙酯(EMS)、乙烯亚胺(EI)等化学诱变方法,电离辐射、激光等物理诱变方法以及航天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机理;分析了诱变对大豆植株的表型、生理生化、抗病性的影响及突变体的筛选鉴定方法,并对今后大豆诱变育种技术进行了展望。
    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乌兰察布市22份马铃薯品种的分析与评价
    王丹, 张志成, 曹兴明, 刘拴成
    2020, 48(5):  34-4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7
    摘要 ( 336 )   PDF (680KB) ( 7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加工性状突出且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旨在为新品种的选育及种质改良提供优质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20份引进和2份当地主栽的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营养品质评价为:HR066>HR052>YS024> D034>LK99>YS017>希森3号>云薯10号>HR068>D048>D037>冀张薯12号(CK1)>中薯9号>华薯1号>HR090>龙薯5号>YS008>Shepody(CK2)>YS001>HR075>YS022>YS033。通过聚类分析将马铃薯品种分为3类,第1类为YS001、中薯9号、HR090、华薯1号、HR068、YS033、HR075、龙薯5号、Shepody 、YS022、LK99和云薯10,属于油炸加工类型;第2类为D034、HR052和HR066,属于全粉加工类型;第3类为D037、D048、YS017、冀张薯12号、YS008、希森3号、YS024,属于鲜食类型。【结论】筛选出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冀张薯12号(CK1)和Shepody(CK2)且加工特性突出的马铃薯优质种质材料6份,适合淀粉加工的材料为D034、HR052和HR066,适合鲜食的材料为YS017和D037,适合油炸的材料为云薯10号。
    不同品种和青贮方式对玉米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郑美, 李娟, 孙峰成, 李福, 张德健, 王金玲
    2020, 48(5):  43-4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8
    摘要 ( 430 )   PDF (717KB) ( 9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玉米秸秆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有着重要的饲用价值,但利用率低,目前仍存在秸秆燃烧和闲置废弃污染现象。青贮是提高玉米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玉米青贮的总体研究方向,主要从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青贮处理方式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内蒙古地区玉米青贮品种的选择、青贮预处理方式以及青贮条件筛选提供参考。
    低谷蛋白水稻的淀粉颗粒扫描电镜观察及RVA谱特征研究
    郭涛, 张焕霞, 薛芳, 王海凤, 姜艳芳, 房文文, 林香青, 张士永
    2020, 48(5):  49-5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09
    摘要 ( 558 )   PDF (1180KB) ( 10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明稻米谷蛋白含量降低对淀粉颗粒结构及RVA(rapid viscosity analyzer)谱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分析谷蛋白含量降低对稻米淀粉颗粒结构和淀粉RVA特征的影响。【结果】与背景亲本圣稻735相比,圣稻LG03的株高降低,穗粒数略微减少,总蛋白含量降低,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低谷蛋白含量新品系圣稻LG03的淀粉颗粒形态无显著变化,但大小均匀度降低;淀粉RVA分析表明,圣稻LG03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糊化温度、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均减少,而回复值和消减值增加。【结论】谷蛋白含量降低对稻米淀粉颗粒形态影响不大,但颗粒大小均匀度降低,导致其淀粉RVA特征值发生改变。
    蔗糖诱导拟南芥突变体rhd3合成花青素及基因表达分析
    聂可心, 李微, 李小龙, 郭嫒, 张靠稳, 王静
    2020, 48(5):  55-6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0
    摘要 ( 455 )   PDF (837KB) ( 4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拟南芥内质网蛋白基因AtRHD3(root hair defective 3)在花青素合成中的作用。【方法】以蔗糖为诱导因素,比较拟南芥野生型Col-0及突变体rhd3中花青素的积累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花青素合成通路中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以5%蔗糖(sucrose,Suc)为诱导因素,随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野生型Col-0及突变体rhd3中花青素含量逐渐增加,且突变体rhd3中花青素积累量显著高于野生型Col-0,表明AtRHD3在蔗糖诱导的花青素合成中起负调控作用。与野生型Col-0相比,在突变体rhd3中结构基因AtDFRAtANSAtUF3GT和正调控基因AtPAP1AtPAP2AtTT8AtTTG1表达水平较高,而负调控基因AtMYBL2表达水平较低。【结论】在蔗糖诱导的拟南芥花青素合成中,AtRHD3通过影响花青素合成通路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负调控花青素的合成。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
    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产量、养分吸收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君, 段玉, 刘亚红, 梁俊梅, 王博, 安昊, 连海飞
    2020, 48(5):  62-6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1
    摘要 ( 653 )   PDF (1080KB) ( 4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阴山北麓地区种植燕麦的施肥效应,为阴山北麓地区旱地燕麦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开始于2004年),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燕麦产量、植株养分吸收和燕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NPK+O)和氮磷钾化肥平衡施用(NPK)可显著提高燕麦产量、千粒重、株高、单株穗长和单株小穗数,与对照相比,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9.86%和38.97%;可显著提高燕麦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量和植株养分吸收量,最大叶面积指数为2.62,最大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为6 066 kg/hm2;燕麦植株的最大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15.28、26.77和132.92 kg/hm2。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NPK+O)和氮磷钾化肥平衡施用(NPK)可显著提高燕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8.17和7.84 kg/(hm2·mm),比对照分别提高46.5%和40.0%。氮磷钾化肥平衡施用(NPK)处理的当季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6.37%、17.93%和59.92%。每生产100 kg燕麦籽粒吸收N 3.38~6.21 kg,平均4.93 kg;吸收P2O5 1.09~1.49 kg,平均1.31 kg;吸收K2O 3.98~7.43 kg,平均5.77 kg。【结论】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NPK+O)和氮磷钾化肥平衡施用(NPK)显著提高了燕麦产量、养分吸收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作物增产的养分管理模式。
    不同新型复合肥对滴灌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
    刘先芬, 乔志刚, 靳慧卿, 朱志蒙
    2020, 48(5):  69-7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2
    摘要 ( 368 )   PDF (593KB) ( 6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适合内蒙古武川县滴灌马铃薯施用的新型复合肥,探究不同新型复合肥施用对滴灌马铃薯商品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4种复合肥为供试材料,采用等价肥(价格相同)和等量肥(总养分含量相等)两种试验设计,设置8个处理,进行了等价肥和等量肥对比试验。【结果】等价肥对比试验中,A2产量最高为33.45×103 kg/hm2,较A-CK增产9.31%;除A1外,各处理商品率均高于A-CK,A3和A2较A-CK分别高了14.67和6.33个百分点。等量肥对比试验中,B1和B3产量较高,分别为39.45×103 kg/hm2和38.85×103 kg/hm2,分别较B-CK增产21.20%和19.35%;各处理商品率均高于B-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3处理(缓控释肥,750 kg/hm2)下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商品率均表现良好,在武川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不同氮磷钾含量复合肥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曹彦, 张晓英, 焦伟红, 刘金善, 张存霞, 刘凯, 贾海滨
    2020, 48(5):  74-7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3
    摘要 ( 336 )   PDF (439KB) ( 7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适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胡麻生产的最佳施肥模式,为乌兰察布市胡麻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8种不同氮磷钾含量的复合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施用不同氮磷钾含量复合肥对胡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适当施肥有助于提高胡麻出苗率,莱四维特的出苗率最高,同时莱四维特的产量相关性状最优;芭田、莱四维特、联盟 3种复合肥显著提高胡麻产量。【结论】综合分析,莱四维特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适合乌兰察布市的胡麻生产。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
    钾元素缺乏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
    李石恒
    2020, 48(5):  78-8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4
    摘要 ( 581 )   PDF (588KB) ( 11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揭示缺钾对油麦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无土基质栽培,测定不缺钾(CK)、缺钾50%和缺钾100%营养液处理下油麦菜叶片数、根长、叶长、叶宽、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根冠比等形态指标。【结果】不同程度钾元素缺乏对油麦菜生长状况的影响在第28天最为明显,采用不缺钾营养液处理的油麦菜,长势最好,叶片数最多,叶长、叶宽、叶面积、根长、重量最大,含水量最高;缺钾100%营养液处理的油麦菜,植株最小,叶片数最少,叶长、叶宽、叶面积、根长、重量最小,含水量最低;缺钾50%营养液处理的油麦菜,植株生长情况居中。【结论】钾元素能够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发育,提高油麦菜的根长、叶长、叶宽、叶面积、重量;油麦菜对钾元素的敏感性较强。
    阴山北麓地区降水特性和作物需水耦合关系分析——以武川县为例
    康文钦, 杜磊, 于利峰, 侯智惠, 许洪滔, 赵俊利, 侯安宏
    2020, 48(5):  83-8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5
    摘要 ( 357 )   PDF (882KB) ( 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旱作农业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配套农艺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武川县2000—2019 年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地区马铃薯、春小麦2种作物在各生育时期的需水特征及作物需水和降水耦合情况。【结果】马铃薯、春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分别为337.70 和 315.30 mm;马铃薯在块茎膨大期需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 32.17%;春小麦在拔节期、抽穗期需水量较大,分别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 25.56%和21.28%;马铃薯、春小麦在全生育期需水量大于同期有效降水量;在作物主要生育时期,马铃薯和春小麦需水和降水的耦合度λ<1,降水无法满足作物需水量;春小麦需水与降水的耦合度与月份表现出良好的 3 次多项式关系,拟合程度较高,决定系数(R2)为0.934 3。【结论】阴山北麓地区因降水结构和降水有效性不足造成与作物主要生育时期需水量耦合度低,即无法满足作物关键生育时期对水资源的需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解决旱作农业区作物生产需水与降水的平衡关系。
    园艺·草业
    不同休眠深度对草莓光合特性和15N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
    付崇毅, 王永, 杨叔青, 刘湘萍
    2020, 48(5):  90-9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6
    摘要 ( 227 )   PDF (540KB) ( 5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不同休眠深度对草莓光合特性和15N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在冬季草莓休眠期间,比较休眠深(植株矮化)的草莓和休眠浅(植株未矮化)的草莓叶形态指标、光合特性差异;利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不同休眠深度草莓15N吸收分配差异。【结果】休眠越深,草莓的叶柄越短,单叶面积越小。休眠深的草莓净光合速率低于休眠浅的草莓,胞间CO2浓度和8:30—10:30气孔导度高于休眠浅的草莓。在草莓休眠状态下,根系是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器官,同时也是氮素分配利用率最高的器官;休眠深的草莓根系对15N的吸收征调能力最强,而休眠浅的草莓叶片对15N的吸收征调能力最强;叶片的15N分配率会随着休眠的加深显著降低,休眠深的草莓叶片15N分配率为18.84%,休眠浅的草莓叶片15N分配率为36.74%。【结论】冬季日光温室草莓的休眠深度会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和氮素吸收分配。
    低温胁迫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沈虹, 孟佳丽, 吴绍军, 余翔
    2020, 48(5):  95-10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7
    摘要 ( 587 )   PDF (679KB) ( 7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低温对不同西瓜材料萌发期各指标的影响,筛选西瓜耐低温种质材料,为西瓜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39个西瓜品种(系)、组合为试验材料,利用培养箱模拟不同低温胁迫(15/10 ℃、15 ℃和17 ℃),分析低温胁迫对西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活力指数、冷害指数和恢复能力的影响,采用极点排序法对不同西瓜材料的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低温胁迫下,西瓜种子的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和相对活力指数均降低,且胁迫温度越低,抑制越明显。西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和相对活力指数均与耐低温综合评价得分极显著相关,且相对活力指数与综合评价得分相关性最高(r=0.949)。不同西瓜材料萌芽期耐低温能力不同,17 ℃下,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活力指数 4 项指标在不同西瓜材料间差异显著。选用上述4个指标和冷害指数指标,采用极点排序法得出各西瓜材料的综合评价得分,170-1综合得分大于5,为耐低温材料;迁丽4号、苏蜜1667、迁丽1号、迁丽4号反交、迁美1号、135-2、161-5、17A-81×17A-82综合得分小于2,为低温敏感材料;其余材料为中度耐低温材料。【结论】低温抑制了西瓜种子的萌发,17 ℃可作为鉴定不同西瓜材料萌芽期耐低温性的适宜温度,不同低温耐受性的西瓜材料可为西瓜耐低温品种选育和基础理论研究提供试验材料。
    不同肥料配比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白红梅, 姜伟, 薛国萍, 杜金伟, 朱春侠, 吴云霞, 李亚杰, 赵沛义
    2020, 48(5):  104-10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8
    摘要 ( 123 )   PDF (552KB) ( 4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不同肥料及其配比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T1,CK),单施化肥(T2),2/3化肥配施1/3有机肥(T3),2/3化肥+1/6有机肥+1/6秸秆(T4)和纯有机肥(T5)。其中,T2、T3和T4处理氮磷钾含量相同,T5处理与T2、T3、T4处理含氮量相同,不考虑磷钾含量。【结果】T3处理白菜产量及成活率最高,分别为188.01 t/hm2和90.70%,同时具有最高的氮肥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分别为163.33 kg/kg和696.34 kg/kg;T3和T5处理白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2.58%;T5处理白菜VC含量最高,每100 g为30.6 mg。【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T3处理2/3化肥配施1/3有机肥是较优的混合配施方案。
    苏北地区黄花菜生态适应性及营养品质比较
    周玲玲, 张黎杰, 余翔, 徐娇
    2020, 48(5):  109-11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19
    摘要 ( 421 )   PDF (549KB) ( 5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出适合苏北地区种植的黄花菜品种。【方法】引进25个国内常见品种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和花蕾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月花、大同黄花、C1品种的始花期分别比对照提前16、8、7 d,且花蕾重均高于对照,分别为4.07、3.40、4.27 g,其中,大同黄花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C1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月花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VC和黄酮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秋水仙碱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大同黄花的可溶性糖和多酚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C1的多酚、VC和黄酮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且三者适应性与抗性均较强。茄子花与长嘴子花开花期与对照相当,花蕾数与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长嘴子花的黄酮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茄子花的蛋白质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二者的其他营养品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适应性与抗性均较好。【结论】三月花、大同黄花、C1在早熟性、花蕾重、品质和抗性方面表现较好;茄子花、长嘴子花在产量、品质、抗性方面表现突出。前者适合设施提早生产,后者更适合制干和速冻生产。
    基于机械化移栽的茶用菊育苗块应用技术筛选
    杨林, 朱莉, 郗世琦, 赵立群, 田雅楠, 石颜通, 时祥云, 陈菊, 李琳
    2020, 48(5):  115-11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20
    摘要 ( 135 )   PDF (442KB) ( 54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提高育苗与机械化移栽技术集成的稳定性,为茶用菊产业发展储备轻简集约化配套技术。【方法】选用茶用菊品种中农杏芳,设置4个不同育苗块处理,以传统的穴盘基质育苗为对照,开展茶用菊育苗块应用技术筛选。【结果】使用直径30 mm无纺布卷筒式育苗块的茶用菊苗生长状态良好,根系强健,机械移栽匹配度高,散坨率和漏栽发生率均低于其他处理,且成本低廉。【结论】茶用菊育苗适宜应用育苗块技术,综合各指标及成本综合分析,直径30 mm无纺布卷筒式育苗块具有一定的产业化推广潜力。
    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石悦, 房永雨, 于卓, 杨东升, 柴文娟, 刘拴成
    2020, 48(5):  119-12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21
    摘要 ( 131 )   PDF (681KB) ( 6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建立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高丹草转基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试验以高丹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2,4-D、NAA、6-BA、IBA)对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分化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1.5 mg/L),诱导率达到65.63%;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 mg/L)+6-BA(1.5 mg/L),分化率为80.21%;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 mg/L),生根率达74.30%;移栽组培苗选择花土∶珍珠岩∶蛭石=3∶1∶1的营养土作为移栽基质,生长状况较好。【结论】高丹草成熟种子的再生体系为诱导培养基MS+2,4-D(1.5 mg/L),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 mg/L)+6-BA(1.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 mg/L)。
    农业生态环境·农业信息技术
    通辽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张福胜, 芦雪, 姚影, 冯志国
    2020, 48(5):  125-12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22
    摘要 ( 234 )   PDF (711KB) ( 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调查内蒙古通辽地区地膜的使用情况及残留现状,为通辽地区确定地膜合理用量及残膜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典型地块采样的方法,对通辽地区2015—2019年土壤地膜使用情况和残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15—2019年通辽地区覆膜面积和地膜使用量基本呈下降趋势,由13.24万hm2、0.69万t降至6.65万hm2、0.35万t;2019年开鲁县红干椒地块土壤地膜残留量为5.82~88.90 kg/hm2,其中2个点位地膜残留量大于75.00 kg/hm2,地膜残留对农作物生长构成一定危害;科尔沁左翼中旗甜菜地块土壤地膜残留量为12.24~23.45 kg/hm2,土壤地膜残留量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小。【结论】覆膜年限和残膜回收技术是影响地膜残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覆膜时间越长残留量越高,残膜回收技术越好残留量越少。防治对策是从源头上控制地膜用量,采取推广使用新标准地膜以及可替代技术、完善地膜回收利用补偿制度等措施。
    国内盐碱地研究热点分析
    孙伟, 陈晓玲
    2020, 48(5):  130-1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5.23
    摘要 ( 181 )   PDF (620KB) ( 9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3 233篇盐碱地期刊文献为数据依据,分析了国内盐碱地治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合作率与合作度、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数据图表和可视化图谱展示了国内盐碱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近10年国内盐碱地领域科研论文产出呈快速上升趋势,核心产出机构集中在农业类科研机构和小部分林业院校,高频关键词除盐碱地外还有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产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稻种植、棉花种植、造林、绿化等,还有部分集中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技术研究。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