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基础科学
    基于GIS的莱西市农田土壤资源评价
    姜雪,段克,陈国玉,崔德杰,李旭霖,陈金林
    2010, 31(2):  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1
    摘要 ( 75 )   PDF (377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县域土壤数据库,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类型图和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选取生产性能、土地管理、立地条件、剖面组成、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6个方面13个影响要素作为参评因素;采用特菲尔法给出隶属度,利用AHP法确定权重,运用MAPGIS软件对山东省莱西市农田土壤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莱西市农田土壤资源地力主要以二、三、四等地为主,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8.0%、39.0%和20.7%。
    牦牛异种核移植显微操作针的制备
    王中乾,李键,毕琳,田甜,罗添添
    2010, 31(2):  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2
    摘要 ( 74 )   PDF (203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制备用于牦牛异种核移植显微操作针的经验,介绍了制备显微操作用针的具体方法,并对一些在显微操作针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及其注意事项加以总结。
    6月龄苏尼特羊小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分布
    高娃,额尔敦木图,赛汉,齐旺梅,石巴特尔,呼木吉乐,安丁
    2010, 31(2):  7-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3
    摘要 ( 110 )   PDF (356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月龄苏尼特羊小肠黏膜结构、肌层厚度及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布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肠绒毛长度以十二指肠最长,为(353.25±60.48)μm,其次为空肠(317.27±72.02)μm和回肠(275.36±47.62)μm,且空肠和回肠之间差异显著(P〈0.05);黏膜厚度以十二指肠最厚,为(669.15±139.04)μm,空肠和回肠分别为(586.72±134.50)和(551.85±91.32)μm,十二指肠与后两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肌层厚度以回肠最厚,为(280.45±58.33)μm,与空肠(167.16±42.63)μm和十二指肠(148.78±38.36)μ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隐窝深度以十二指肠最深,为(309.36±74.21)μm,其次为空肠(286.23±57.23)μm,回肠最浅,为(237.83±48.86)μm,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和空肠的V/C比值分别为(1.80±0.45)和(2.00±0.48),空肠和回肠(1.39±0.34)相比,差异显著(P〈0.05);小肠各段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在小肠各段,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隐窝深度由前向后逐渐变小而肌层厚度逐渐变大;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胶黏剂中的铅含量
    张灵辉,杨东亚,刘少民
    2010, 31(2):  10-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4
    摘要 ( 84 )   PDF (193KB) ( 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微波消解进行烟用胶黏剂中Pb元素的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该元素的含量。在混合消解体系(5∶2的HNO3-H2O2)和一定梯度的消解条件下,消解结果最佳。在微波消解最佳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回收率在97%以上。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处理烟用胶黏剂,具有快速、简便、节省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槐花中芦丁的正交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董晓宁,赵强,王俊峰
    2010, 31(2):  11-1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5
    摘要 ( 89 )   PDF (272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芦丁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510nm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从槐花中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参数,将芦丁用超氧负离子自由基清除法进行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醇提法提取工艺最为理想,其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100mL、振荡温度45℃,该工艺提取出的芦丁含量最高可达11.6%;芦丁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0.0305g/L,存在显著性差异(t=2.93,P〈0.05)。
    反刍动物瘤胃内古菌的研究进展
    王剑飞,申之义
    2010, 31(2):  14-1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6
    摘要 ( 88 )   PDF (379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古菌是目前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不仅能在高温、高盐、强酸、强碱、缺氧等极端条件下存在,而且能在多种生态环境中存活。其含量巨大和代谢产物多样,在全球的地球生物化学的作用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该领域研究对阐明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便于了解这一新型领域以及进行的相关研究,着重介绍了生活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产甲烷古菌,以及研究瘤胃内古菌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即16SrDNA的分析,该方法多被应用于极端环境下海洋古菌的扩增。近年来,在拓展于瘤胃内古菌的研究中,主要是应用16SrDNA基因分别建立产甲烷古菌的克隆库,对反刍动物瘤胃内古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不同品种肉用绵羊在舍饲条件下皱胃组织学的变化
    赵玮,吴树清,杜山,姜丹,高魁
    2010, 31(2):  17-1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7
    摘要 ( 118 )   PDF (275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肉用绵羊在相同舍饲条件下皱胃组织学的变化,通过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皱胃肌层最厚,其次是蒙古羊,最薄的是德国美利奴羊,且各品种羊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羊之间皱胃黏膜下层的比较亦遵循了皱胃肌层的变化规律,萨福克羊皱胃黏膜肌层最厚,最薄的是蒙古羊。各品种羊皱胃腺区高度比较,蒙古羊与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德克赛尔羊、德国美利奴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幽门部与胃底部肌层比较,德克赛尔羊与萨福克羊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德国美利奴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duck/HuBei/49/05株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建立
    苏胜杰,许静,宋家升,李雁冰,希尼尼根
    2010, 31(2):  20-2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8
    摘要 ( 61 )   PDF (278KB) ( 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存库,为了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水禽致病性的分子基础,研究构建了DKHB/49/05的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用Trizol从含A/duck/HuBei/49/05株病毒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PB2、PB1、PA、HA、NP、NA、M、NS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克隆至pBD载体中。利用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重组的pBD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了该病毒,并命名为R-DKHB。
    死亡受体6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
    杨晓娟,常城
    2010, 31(2):  22-2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09
    摘要 ( 46 )   PDF (299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死亡受体6(death receptor 6,DR6)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DR6是Ⅰ型跨膜受体,拥有4个胞外半胱氨酸基序和1个胞内死亡结构域。在人的大多数组织表达中,已经发现其在心、脑、胎盘、胰脏、胸腺、淋巴结和几个非淋巴癌细胞系中表达。DR6可以和TRADD相互作用,激活JNK和NF-κB途径。DR6能下调T、B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等。
    鸡十二指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发育的研究
    徐颖
    2010, 31(2):  25-2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0
    摘要 ( 58 )   PDF (424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研究了CD3+T淋巴细胞及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鸡盲肠扁桃体中的出现、迁移、组织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发育过程。结果显示:CD3+、CD8+T淋巴细胞最初于11胚龄时出现,而CD4+T淋巴细胞在15胚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变化上,CD3+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中,CD4+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CD8+在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上皮内都有大量分布。在数量变化上,1~7日龄雏鸡各种阳性细胞的数量都骤然增加;而到7日龄时,雏鸡CD3+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CD4+、CD8+T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从21日龄开始直到35日龄,雏鸡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持续增加。试验证明,鸡在出壳后初期十二指肠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青海牦牛骨主要矿物质元素的综合评价
    周利兵,姜紫勤,吴启勋
    2010, 31(2):  28-2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1
    摘要 ( 100 )   PDF (171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青海省牦牛骨主要矿物质元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开拓了科学地进行综合评价的新领域。
    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
    灌木类植物抗营养成分的研究
    李九月,金海,薛树媛,吐日根白乙拉,敖特根巴雅尔
    2010, 31(2):  29-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2
    摘要 ( 112 )   PDF (290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的灌木资源十分丰富,且其营养价值很高,但这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灌木类植物含有的抗营养成分——酚类物质的抗营养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反刍动物微生态制剂高活性菌种的筛选与比较
    殷兆丽,刘大程,王晓宏,宋丽华,孙晓智
    2010, 31(2):  32-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3
    摘要 ( 88 )   PDF (330KB) ( 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研究的目的是对8株酵母菌和4株霉菌生物学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优良高活性菌株。方法:通过对8株酵母菌的生物量、粗蛋白含量、活菌数、发酵香味及4株霉菌生物量和产酶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筛选优良菌株作为试验基础菌种。结果表明,酿酒酵母BC和BD、产朊假丝酵母BY、热带假丝酵母BR和黑曲霉H3,以其优良的生产性能被选为反刍动物微生态制剂试验用菌种。
    添加不同比例的青饲料对朗德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刘刚,谭本杰,李萍萍,吴仲伟,丁初逢
    2010, 31(2):  35-3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4
    摘要 ( 59 )   PDF (396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将1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商品代朗德鹅,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研究添加不同比例青饲料对朗德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鹅期(0~21日龄)添加青饲料组与未添加组在平均日采食量(ADFI)方面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青、精饲料比例为1∶2时,ADFI的效果最好;中鹅期(22~49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各组间存在差异,而各组青、精饲料比例在(1∶2)~(3∶4)之间时各项指标最合理;大鹅期(50~77日龄)可以在原有添加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青饲料的补给,一方面可保证生长阶段各项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为鹅的后期填喂做好必要的准备。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与生产性能的研究
    羿静,李蕴华,钱呈,刘佳森
    2010, 31(2):  39-3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5
    摘要 ( 80 )   PDF (640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试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草地放牧条件下,分别对4月龄和6月龄杂种羊、引种羊和蒙古羊的牧食行为、生产性能以及羊肉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年龄对绵羊生产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
    冬季舍饲精喂对内蒙古典型家庭牧场乌珠穆沁羊日增重的影响
    张双阳,韩国栋,赵萌莉,李治国,朝克图,乌日图
    2010, 31(2):  45-4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6
    摘要 ( 148 )   PDF (383KB) ( 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内蒙古草甸草原中特有的乌珠穆沁羊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典型牧户,采用控制性试验,以传统全年自由放牧作为对照组,研究冬季舍饲精喂对乌珠穆沁羊和当年羔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畜在怀孕期前后的舍饲精喂,可以保持母畜在下一年持续稳定地增重,其全年日增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母畜在不同时间段所表现出的差异也不相同。不同种类的母畜日增重变化对冬季舍饲反应基本一致,日增重都高于对照组,且母绵羊和羯羊有显著差异(P〈0.05)。对当年羔羊日增重的T检验分析,羔羊的日增重在不同时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冬季舍饲精喂对改变典型家庭牧场饲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发酵工艺对甜高粱秸秆酒糟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
    付妍,田瑞华,段开红,万永青,边文祥,赵红军
    2010, 31(2):  48-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7
    摘要 ( 155 )   PDF (180KB) ( 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甜高粱秸秆可以作为高能源料用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其副产物为酒糟,试验对不同发酵工艺所得酒糟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量为0.25%、菌种活化2h、发酵5d所得到的酒糟粗蛋白含量最高,而其他基本成分与反刍动物所用的粗饲料基本营养成分相类似。因此,对甜高粱秸秆酒糟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后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使用,可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竹叶复合颗粒饲料加工工艺及其喂羊试验
    倪晓燕,黄清波,周建华,张志尧,王伟明
    2010, 31(2):  50-5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8
    摘要 ( 220 )   PDF (194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竹叶的开发,研制出适合优质肉羊饲用的竹叶颗粒饲料,使竹叶变废为宝,有效地解决了临安市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进行了竹叶复合颗粒饲喂育成羊和羔羊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羊只的增重效果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显著。
    预混合饲料HACCP危害分析及其控制办法
    李和平,张向阳,刘东文,马许,王冬丽
    2010, 31(2):  52-5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19
    摘要 ( 59 )   PDF (322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控制和消除预混料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采用HACCP理论设立预混料生产关键控制点和纠偏措施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的安全性。运行实践证明,不同饲料厂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点,同时要搞好HACCP计划的前置条件,保障HACCP计划的有效性。综述了HACCP体系的建立准备、危害分析及控制方法。
    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冬梅,耿晓娜,赵宝华
    2010, 31(2):  54-5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0
    摘要 ( 62 )   PDF (435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环保而备受关注。它可以明显改良养殖环境,显著降低环境中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因子的含量,同时也会增强动物免疫力。但微生态制剂也有缺点,所以应该合理的使用微生态制剂。就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不同饲养方式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那顺陶格陶,韩国栋,赵萌莉,李治国,朝克图,乌日图
    2010, 31(2):  57-5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1
    摘要 ( 83 )   PDF (281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内蒙古阿巴嘎旗社会经济基本情况,通过大量的资料调查和家庭牧场现状分析,对比了典型牧户家畜冬季舍饲和传统放牧对西门塔尔牛个体生产性能和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试验选取西门塔尔牛,每隔3个月测定体重、体况、胸围、体长等指标,分析了家畜生产性能、草地生物量的变化,并比较了舍饲及传统放牧对家畜体重变化及改善草场环境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舍饲的试验组西门塔尔牛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冬季家畜掉膘现象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每只家畜少掉膘约0.217kg/d。试验组的草地生产力高于对照组。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及生产工艺
    张建飞,戎海沿
    2010, 31(2):  60-6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2
    摘要 ( 65 )   PDF (430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现代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腹泻已成为影响动物发育和生长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幼小畜禽,如仔猪和雏鸡,腹泻已成为它们生长受阻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的主要应对办法是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化学合成药物来防治畜禽的腹泻。但这样的结果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以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各种饲料添加剂,如益生素、抗菌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得到迅速发展。对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及生产工艺进行了阐述。
    瘤胃上皮转运尿素的研究进展
    杜建文,孙海洲,李胜利,宋丽霞,李金霞
    2010, 31(2):  63-6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3
    摘要 ( 61 )   PDF (385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尿素循环进入瘤胃后,尤其是在低蛋白日粮下,可以为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提供一定的氮素。对尿素经瘤胃壁进入瘤胃的转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草业科学
    叶蛋白膏生产工艺流程探索研究
    陈艳新,李志伟,杜建文
    2010, 31(2):  66-6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4
    摘要 ( 69 )   PDF (287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叶蛋白膏生产过程中的打浆时间、加水比例、分离方法等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对比性试验研究,获得了制取高蛋白质含量叶蛋白膏的提取工艺条件,初步探索出合理的叶蛋白膏生产工艺流程,为LPC生产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利用分子标记鉴定草品种的方法探讨
    熊潮慧,马啸
    2010, 31(2):  69-6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5
    摘要 ( 68 )   PDF (291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述了目前分子标记在不同繁育方式的草品种鉴定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及深加工技术
    潘星亮,孙雷,于波
    2010, 31(2):  71-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6
    摘要 ( 93 )   PDF (197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植物,其茎叶丰富、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是提取叶蛋白的理想原料。通过将新鲜苜蓿嫩茎叶粉碎、压榨后,经离心分离从汁液中提取出粗蛋白,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得到苜蓿叶蛋白,并对产品的用途以及加工后的剩余残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
    草地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陈雪莲
    2010, 31(2):  73-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7
    摘要 ( 62 )   PDF (93KB) ( 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草地害虫综合防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并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
    不同施氮水平对克氏针茅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樊维,蒙荣,陈全胜
    2010, 31(2):  74-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8
    摘要 ( 85 )   PDF (274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克氏针茅草原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氮素的添加明显改变了克氏针茅群落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施氮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使群落减少了对地下生物量的分配,但是不同施氮梯度对地下生物量各层分配的总体影响不大。
    NaCl胁迫对碱蒿幼苗叶绿素和甜菜红素含量的影响
    方志红,董宽虎
    2010, 31(2):  76-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29
    摘要 ( 173 )   PDF (202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碱蒿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和甜菜红素含量与耐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碱蒿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甜菜红素含量变化趋势比较明显。由此可见,叶绿素和甜菜红素含量可作为碱蒿的耐盐性鉴定指标。
    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生长特性的影响
    夏方山,董秋丽,董宽虎
    2010, 31(2):  78-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0
    摘要 ( 78 )   PDF (298KB) ( 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浓度为0(CK)、60,120,180,240,300和360mmol/L,测定其根冠比、相对生长率、根长及株高,以确定其耐盐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根冠比和根长均大于对照组,相对生长率和株高均小于对照组;2种盐的相同浓度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NaCl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相对生长率要显著高于Na2SO4胁迫下的相对生长率。
    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效应研究
    何广礼
    2010, 31(2):  80-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1
    摘要 ( 83 )   PDF (196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紫花苜蓿分枝期的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对小黑麦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止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止作用增强;小黑麦苗期的茎、叶、根重随着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为20%时对小黑麦幼苗的高度与生长速度影响最为显著。
    适宜内蒙古典型河套灌区种植的玉米青贮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李满全,高民,辛玉山,斯庆米德力
    2010, 31(2):  82-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2
    摘要 ( 65 )   PDF (185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加快饲料生产技术推广和提高食草家畜的营养水平,内蒙古杭锦后旗草原站于2009年引进7个品种的玉米进行品种对比试验,分别为青贮67、金刚50、青贮2号、兴贮1号、金岭7号、金岭10号、金岭14号。结果表明,兴贮1号每667m2鲜草产量最高,但GI值较低。金岭系列产量和GI值都表现较好,适合在典型河套灌区推广种植。
    中草药科学
    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霍强,王宇,高荣远,李文龙,杜越,刘坤
    2010, 31(2):  83-8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3
    摘要 ( 73 )   PDF (284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瑞香狼毒中的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为24.30%,采用抗坏血酸(VC)作为对照,测定了瑞香狼毒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总黄酮具有显著的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强于VC,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经济与管理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那顺朝克图
    2010, 31(2):  85-8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4
    摘要 ( 64 )   PDF (304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农业企业是以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或以其为依据,进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和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涉农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因此,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如何,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是肉羊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钱呈,李蕴华,羿静
    2010, 31(2):  87-8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5
    摘要 ( 87 )   PDF (311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利弊,认为现阶段取消肉羊分散饲养方式是不可能的,限制和逐步淘汰小养殖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后应对拥有一定饲养规模、有环保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肉羊养殖户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逐步引导他们扩大饲养规模和标准化养殖,通过体制和制度的创新,沿着肉羊散养户、家庭牧场或股份制牧场的轨迹,引领肉羊产业逐步走上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肉羊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我国肉羊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唐万明,格格日乐
    2010, 31(2):  89-8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6
    摘要 ( 68 )   PDF (330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国内外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肉羊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肉羊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肉羊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王德山
    2010, 31(2):  92-9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7
    摘要 ( 76 )   PDF (219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肉羊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该旗肉羊产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建议,即加大主导品种培育的扶持,提高生产性能;加大对规模化育肥户、肉羊育种村的扶持力度;加大肉食品加工企业的引进扶持力度,增强其带动能力;加大饲草料加工机械的补贴力度。
    老坝港综合养殖场2010年产值预测
    陈新泽,吕效国
    2010, 31(2):  94-9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8
    摘要 ( 65 )   PDF (181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2003—2009年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综合养殖场产值统计资料,应用GM(1,1)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模型,预测了该养殖场2010年产值的发展趋势。
    蚕业研究
    蚕常见病的症状识别技术
    孙帆
    2010, 31(2):  96-9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39
    摘要 ( 355 )   PDF (311KB) ( 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蚕体腔型脓病、蚕中肠型脓病、蚕病毒性软化病、蚕细菌性败血病、蚕细菌性胃肠病、蚕细菌性中毒病、蚕原虫病、蚕壁虱病、蚕多化性蝇蛆病、蚕黄僵病、蚕曲霉病、蚕绿僵病、蚕白僵病的症状及识别技术,为普及家蚕病害的基础知识,提高蚕病诊断的准确率和蚕病防治技术水平提供了依据。
    水产研究
    安徽省养殖水生动物疫病危害技术经济分析与防控对策
    魏泽能
    2010, 31(2):  98-9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0
    摘要 ( 70 )   PDF (357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连续10年进行养殖水生动物疫病测报工作。2009年,总站确立了235个测报点,实施养殖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测报,测报总面积2.5万hm2,测报主要养殖品种12个,测报疫病30种。从安徽省水生动物疫病发生情况、各主要养殖品种的发病情况、疫病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综合防控水生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平胸龟个体生殖力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探索
    周瑞龙
    2010, 31(2):  102-10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1
    摘要 ( 103 )   PDF (241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平胸龟产卵量与个体的体长、体宽、体重等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人工增殖、养殖及资源合理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平胸龟亲本个体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从性成熟开始产卵量随着体重、体长和体宽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在体重(1631±27)g、体长(25.20±0.26)cm、体宽(17.70±0.33)cm时达到产卵量预期的峰值,随着体重等指标的进一步增加,产卵量有小幅度的回落。
    黄鳝养殖实用技术
    胡王
    2010, 31(2):  104-10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2
    摘要 ( 90 )   PDF (543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鳝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类,人工养殖在全国不少地区陆续开展,从养鳝池的建造与鳝种投放、种鳝的饲养管理、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养成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黄鳝的人工养殖技术,以期对黄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充分利用空闲农田发展商品鱼的探究
    谢祥国
    2010, 31(2):  108-10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3
    摘要 ( 56 )   PDF (206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展空闲农田养鱼,可极大地发挥农田的潜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农村人口的合理分流,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空闲农田的选择、平整和设施,农闲田鱼苗的放养品种、规格、数量和时间,施肥技术要点和适时投料,农闲田养鱼的绩效评估,农闲田养鱼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这5个方面介绍了空闲农田发展商品鱼的模式。
    水库网箱养殖光倒刺鲃技术
    周春芳,陈奇
    2010, 31(2):  109-10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4
    摘要 ( 47 )   PDF (182KB) ( 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9年,光倒刺鲃在安徽省宁国市被驯化为山塘水库网箱养殖对象。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光倒刺鲃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就其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养殖蟹类病害的研究进展
    丁朋晓,张连英
    2010, 31(2):  110-11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5
    摘要 ( 78 )   PDF (316KB) ( 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蟹类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做好蟹类的健康养殖工作,减少养殖过程中各种病害侵扰,提高养成率,保持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已刻不容缓地提到蟹类养殖的日程上来。引起养殖蟹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因素、病原微生物以及养殖技术,现就蟹类病害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以期对蟹类病害的诊治与防控提供参考。
    食品科学
    长期甜味暴露对小鼠肠道G蛋白α-gustducin表达及血糖水平影响研究
    丁寅翼,高玉来,朱小明,秦玉梅,邓少平
    2010, 31(2):  113-11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6
    摘要 ( 73 )   PDF (364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8周龄ICR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小鼠进行长期甜味暴露,然后氮气致死解剖小鼠获取十二指肠,固定、包埋、切片。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长期甜味暴露对十二指肠绒毛形态及G蛋白α-gustducin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定期测定小鼠灌胃前后血糖变化。结果表明,小鼠经过长期蔗糖暴露,十二指肠绒腺比会随着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肠道中G蛋白α-gustduci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血糖跟踪结果表明,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小鼠血糖耐受能力增强。
    黑米谷物牛奶的研制及稳定性研究
    任璐,杭锋,龚广予
    2010, 31(2):  116-11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7
    摘要 ( 54 )   PDF (286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黑米、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一种复合型黑米谷物牛奶,选择色泽、质地、滋味及香气4个因素作为感官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感官配方为:牛奶50.0%、黑米粉5.5%、乳化剂0.2%、白砂糖4.0%。利用稳定分析仪的稳定动力学参数为评价指标,以保质期为6个月的灭菌乳为对照,在最佳感官配方基础上,研究复配稳定剂的使用对成品黑米谷物牛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0.20%微晶纤维素、0.15%变性淀粉和0.02%的к-卡拉胶组成的复合稳定剂的稳定效果最好;由0.20%微晶纤维素和0.15%变性淀粉组成的复合稳定剂的稳定效果其次,以上2种复合稳定剂均能使黑米谷物牛奶的稳定效果达到6个月保存期的要求。
    教学研究
    《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郭剑英,李英,刘江,曹华斌
    2010, 31(2):  119-11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8
    摘要 ( 64 )   PDF (332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动物学专业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到临床实践的阶段,其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各系统的专业临床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根据从事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提高小动物内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进行了阐述。
    加强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措施
    付兴周
    2010, 31(2):  121-12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49
    摘要 ( 51 )   PDF (317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而高校教育中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环节,因此,加强高校教育中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高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需要,从实验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和提高教师实践性教学的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探析
    乌兰图雅
    2010, 31(2):  123-12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0
    摘要 ( 52 )   PDF (217KB) ( 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就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建立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文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和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是:第一学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学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学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第四学期,进行就业和创业教育;第五和第六学期,进行职场教育和职业个性化指导。这6个学期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就业。
    《兽医传染病学》多维考核改革与实践
    井波,喻建军,陈宏伟,胡文兵
    2010, 31(2):  125-12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1
    摘要 ( 60 )   PDF (203KB) ( 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避免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改善学习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项目组紧密结合地区特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民族地区,集考勤、命题、病例识别、模拟讨论、实验(习)报告撰写于一体的《兽医传染病学》多维考核体系。
    《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李琳
    2010, 31(2):  126-12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2
    摘要 ( 70 )   PDF (422KB) ( 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兽医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学科。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兽医药理学难学、难记、难应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专业英语能力及科研意识和思路等问题,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等环节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王振龙,王雅华,苏晓田,虞政伟
    2010, 31(2):  129-12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3
    摘要 ( 56 )   PDF (278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内涵分析入手,科学定位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提出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开发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作流程,科学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并指出了构建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畜牧生产
    种蛋摆放方式和通风时间对孵化率影响的研究
    武昱孜,刘歧,张旭
    2010, 31(2):  132-13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4
    摘要 ( 492 )   PDF (150KB) ( 1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种蛋的孵化率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摆放方式和合适的通风时间,对提高孵化率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对种蛋摆放方式、通风时间等孵化条件的改变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存过程中,如果使种蛋小头朝上,大头朝下,并提早通风,可使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明显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
    林养草鸡的效益分析及综合管理措施
    郑孝田
    2010, 31(2):  134-13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5
    摘要 ( 67 )   PDF (200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有大片的山区林地、平原林地和果园等,利用林地进行草鸡放养,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鸡肉、鸡蛋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对林养草鸡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林养草鸡的房舍及设备要求、放养的合适日龄、补饲与饮水、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等综合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
    安徽省固镇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郭佳,张杰
    2010, 31(2):  135-13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6
    摘要 ( 72 )   PDF (203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安徽省固镇县养猪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县养猪业的发展策略、目标及思路,规划了养猪产业的区域布局。明确了固镇县养猪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是:加大畜牧业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力度、将养殖业用地列入规划、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协会、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等。
    家庭养殖场的经营策略
    申凌梅,田自更
    2010, 31(2):  137-13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7
    摘要 ( 75 )   PDF (97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家庭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力军。然而家庭小型养殖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家庭养殖场的养殖品种选择、控制成本、抵抗风险和搞好营销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家庭养殖提供参考。
    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沈培敏
    2010, 31(2):  138-13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8
    摘要 ( 73 )   PDF (199KB) ( 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黄牛改良工作的迅速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就需要把相关的技术合理配套应用,各相关技术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某环节的技术出现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胎率。而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牛人工授精的关键。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阐述了冻精质量、改善母牛饲养管理状况以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输精应注意的事项等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传统农区山羊的饲养管理
    蒙兰丽
    2010, 31(2):  139-13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59
    摘要 ( 74 )   PDF (200KB) ( 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山羊的生活习性,并对种公羊、种母羊以及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山羊养殖提供参考。
    农村规模化猪场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
    随祥恩,各修俊,王学增
    2010, 31(2):  140-14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0
    摘要 ( 78 )   PDF (200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种公猪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从科学选种、合理饲养、合理利用、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遗传与繁育
    流式细胞仪分离哺乳动物精子的研究进展
    张营霞
    2010, 31(2):  141-14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1
    摘要 ( 68 )   PDF (171KB) ( 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分离精子性别准确率在90%以上,受精率是未分离精子的70%~80%。尽管动物分离精子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精子分离仪的改进以及与各项辅助生殖技术的结合,动物分离精子必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哺乳动物X、Y精子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MHC基因对地方保护猪种抗病选育的应用前景
    唐利洲,于龙,丁伟
    2010, 31(2):  142-14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2
    摘要 ( 81 )   PDF (201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具有丰富多态性,不仅与猪种抗病性有关,而且还与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以及肉质都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应用于地方保护猪种的抗病选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表观遗传学与肿瘤
    徐硕琪
    2010, 31(2):  144-14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3
    摘要 ( 93 )   PDF (302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观遗传学是指研究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的改变不涉及DNA序列变化,但又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增殖而稳定遗传现象的遗传学分支领域。其研究对象是表观遗传修饰,目前认识到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表观遗传学认识的深入,尤其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物、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等在治疗肿瘤患者的成功临床应用,表观遗传学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主要对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两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分子调控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的表观遗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祝铁钢
    2010, 31(2):  146-14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4
    摘要 ( 82 )   PDF (305KB) ( 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组蛋白H4K12乙酰化的变化
    李永强,张东
    2010, 31(2):  148-14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5
    摘要 ( 95 )   PDF (270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牛卵母细胞作为材料,以曲古抑菌素A作为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通过检测卵母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强度,探讨乙酰基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在减数分裂Ⅰ、Ⅱ期的活性。TSA的处理浓度为80μmol/L。结果显示,组蛋白H4K12乙酰荧光强度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完全消失;在TSA存在下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期检测到强的组蛋白H4K12乙酰化荧光强度;然后卵母细胞移入不含TSA的培养液中,3h后组蛋白H4K12乙酰荧光强度再次完全消失。结论:HAT在减数分裂Ⅰ、Ⅱ期无活性,HDAC在减数分裂Ⅰ、Ⅱ期有活性。
    山羊Hairless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陆鸿燕,吴江鸿,张文广
    2010, 31(2):  151-15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6
    摘要 ( 84 )   PDF (255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Hairless基因在山羊毛发生长中的特异性功能,选用已经报道的Hairles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后测序,得到一段长1985bp的DNA序列,共涉及3段外显子和2段内含子,分别与已公布的牛和绵羊Hairless基因的cDNA序列比对,确定该绒山羊Hairless基因的特异性。
    资源与环境
    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探究
    石丽华,邹丽萍,王俊江
    2010, 31(2):  154-15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7
    摘要 ( 62 )   PDF (215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畜禽规模化养殖所产生的粪便、污水以及孳生的病原菌,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公害。提出了一系列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的方法及推进治污减排的措施,并使畜禽养殖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同步进行,从而实现养殖场(园区)清洁的生产环境。
    植物生物质能化学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董稼的,吕麟华,廖天录,赵强
    2010, 31(2):  155-15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8
    摘要 ( 69 )   PDF (372KB) ( 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常规能源的有限性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植物生物质能由于其数量巨大,对环境影响小,并且有可再生性,成为目前主要选择之一。植物生物质能化学转化技术由于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气体、液体产物,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因而作为一项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工艺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植物生物质能燃烧、液化、热解、气化等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奶业专栏
    铜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刘春芳
    2010, 31(2):  159-15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69
    摘要 ( 69 )   PDF (204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铜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样,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的很多营养作用已被人们所认知,如铜可作为生物体内一系列酶的组成成分,当机体缺铜时会引起相关酶活性的改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分析了铜在养牛业中的作用、影响奶牛对铜利用的因素及铜的缺乏症,并认为如果日粮中汞、镉、钴、硒等微量元素过高,均会降低奶牛对日粮中铜的利用率。
    母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沈培敏
    2010, 31(2):  161-16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0
    摘要 ( 122 )   PDF (82KB) ( 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会伴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不育、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等症状,从而给养牛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介绍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疫病防治
    荧光PCR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贤革
    2010, 31(2):  162-16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1
    摘要 ( 81 )   PDF (293KB) ( 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从病原核酸检测、基因表达分析2个方面综述了荧光PCR的应用现状,并且分析了荧光PCR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应用前景。
    鸡常见胚胎病及其防治
    龙虎,朱子凤
    2010, 31(2):  165-16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2
    摘要 ( 67 )   PDF (307KB) ( 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胚胎病是指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疾病。有效控制鸡的胚胎病,对提高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及提高鸡的生产力和养殖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鸡常见胚胎疾病的病因、疾病类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安徽省望江县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效果观察
    郝金华,童来保
    2010, 31(2):  168-16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3
    摘要 ( 113 )   PDF (294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徽省望江县是典型农业县,同时也是血吸虫病的重疫区。血吸虫病严重危害生产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从农业综合治理的技术实施地点、技术措施、效果和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综合防控血吸虫病提供参考。
    青海省互助县猪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雷延慧
    2010, 31(2):  170-17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4
    摘要 ( 39 )   PDF (98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青海省互助县部分地区猪病的发生和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分析了该县近年来猪病发生的各方面原因,提出了该县猪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任伯适,张乃军,韩海山
    2010, 31(2):  171-171.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5
    摘要 ( 60 )   PDF (315KB) ( 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世界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临床上无典型的病变特征,诊断较为困难,故对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从病料采集和处理、病毒分离、病毒鉴定,包括传统的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到目前发展很快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抗体技术,其各具特点,互有利弊。为了更好地控制该病,有必要根据临床特点对目前各种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寻找一种适合的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方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及发展新型的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管理措施探讨
    叶桂宏
    2010, 31(2):  173-17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6
    摘要 ( 50 )   PDF (202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一些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而畜产品频繁的流通又加速了动物疫病的传播,促使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必须转向产品量大、商品率高的集约化养殖公司和规模化养殖场,因此研究和完善这一重点环节的动物防疫监管成为当务之急。规模养殖场防疫应当从改进动物养殖环境布局和设施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科技水平、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计划、严格检疫并把好引种关、规范保健药品使用、建立规范消毒制度、做好疫情监测等方面加强管理。
    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吕良西
    2010, 31(2):  174-174.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7
    摘要 ( 57 )   PDF (97KB) ( 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介绍了禽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以期为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
    中西医治疗猪高热病
    沈培敏
    2010, 31(2):  175-175.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8
    摘要 ( 47 )   PDF (94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猪高热病危害严重,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易造成猪只大量死亡。介绍了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应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清热解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浅谈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王春梅,江波
    2010, 31(2):  176-17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79
    摘要 ( 103 )   PDF (98KB) ( 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疫苗接种是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屏障。就当前农村动物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免疫效力的对策,最大限度地避免免疫失败。
    浅谈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技术思想
    丛永博,严建梅,林玲,曹育明
    2010, 31(2):  177-177.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0
    摘要 ( 52 )   PDF (211KB) ( 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以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介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特点及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思想,提出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技术措施主要是:加强幼畜禽的防疫管理、畜禽不同生产阶段采取的防治措施、强化流通领域畜禽的防疫监管、加强病死畜禽处置监督检查、转变生产方式与防疫灭病并重。
    基层动物防疫监管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曹育明,马爱华,高源
    2010, 31(2):  178-17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1
    摘要 ( 73 )   PDF (219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安全。介绍了基层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的新模式,提出强化动物卫生执法队伍建设、严格防疫检疫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等措施,以期为动物防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链球菌致病机理及防治
    马玉臣,马俊飞,李长海,江明春,陈铎,崔磊
    2010, 31(2):  180-18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2
    摘要 ( 127 )   PDF (210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链球菌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复杂,能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对链球菌致病机理及其所致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予以概述。
    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防控
    李让云
    2010, 31(2):  182-182.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3
    摘要 ( 71 )   PDF (198KB) ( 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蓝耳病和猪瘟是危害当今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尤其是猪瘟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兔业科学
    兔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张乃军,任伯适,韩海山
    2010, 31(2):  183-183.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4
    摘要 ( 210 )   PDF (326KB) ( 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养兔业的发展,家兔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饲养方式转变。由于饲养方式改变,饲养密度加大,家兔疫病的防治问题也日显突出,由此也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介绍了兔常见传染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以期为诊断兔传染病提供参考。
    母兔疑难病的防治措施
    代立军,任伯适,韩海山
    2010, 31(2):  186-186.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5
    摘要 ( 71 )   PDF (213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兔妊娠毒血症、兔子宫出血、兔流产与死产、兔难产、兔阴道脱出和子宫脱出、兔产死胎和弱胎等疾病的发病规律、症状和诊断、防治措施,以期为母兔疑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报告
    肖俊英
    2010, 31(2):  188-188.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6
    摘要 ( 75 )   PDF (94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兔的一种以消化道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是患兔水样腹泻和脱水死亡。该菌能产生强烈的α型内毒素,具有坏死、溶血和致死作用,有较强的毒性。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其他
    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郑婷
    2010, 31(2):  189-189.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7
    摘要 ( 76 )   PDF (196KB) ( 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追求的目标,而生物固氮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中,弗兰克氏菌以其特有的固氮优势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介绍了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现状、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沙棘的无性繁殖——硬枝扦插试验
    王呼和,白茹珍,李仁贵
    2010, 31(2):  190-190.  doi:10.12160/j.issn.1672-5190.2010.02.088
    摘要 ( 57 )   PDF (250KB) ( 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沙棘是我国"三北"地区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它能改良土壤、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良好的薪炭林树种之一,其经济价值很高。沙棘是多种植物维生素的天然库,也是优质的饮料来源。沙棘油内含有的多种维生素,是各种生命物质的浓缩物。沙棘果实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养护皮肤。沙棘的无性繁殖分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蘖繁殖等。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畜牧与饲料科学》编辑部
主编:金海
ISSN 1672-5190
CN 15-1228/S
CODEN XYSKAX
邮发代号:16-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