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5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作物遗传育种 · 分子生物学
    小麦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积累及其与容重的相关性分析
    何贤芳, 董旭, 赵莉, 都斌斌, 卢茂昂, 邓骋, 汪建来
    2022, 50(5):  1-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1
    摘要 ( 1158 )   HTML( 45 )   PDF (947KB) ( 4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明自然发病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赤霉病病粒率(FDK)和容重的影响,为小麦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65份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籽粒中DON、3A-DON(3-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15-acetyldeoxynivalenol)含量,分析不同DON含量下籽粒赤霉病病粒率(FDK)和容重(TW)的差异。【结果】65份小麦品种籽粒的FDK为0.20%~7.80%、DON含量为0.11~4.26 mg/kg、容重为703.00~791.70 g/L。FDK与DON、3A-DON、15A-DON和DON-Total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14、0.549、0.529和0.521;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54。籽粒中DON、3A-DON、15A-DON与DON-Total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11、0.899;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0.504、-0.481。从不同品种来源看,籽粒中DON积累量表现为江苏(1.51 mg/kg)<安徽(2.06 mg/kg)<河南(2.75 mg/kg)<山东(2.98 mg/kg);3A-DON含量表现为江苏(0.047 mg/kg)<安徽(0.075 mg/kg)<山东(0.111 mg/kg)<河南(0.113 mg/kg);15A-DON表现为江苏(0.059 mg/kg)<安徽(0.090 mg/kg)<山东(0.132 mg/kg)<河南(0.141 mg/kg);DON-Total表现为江苏(1.61 mg/kg)<安徽(2.23 mg/kg)<河南(3.00 mg/kg)<山东(3.23 mg/kg)。小麦籽粒中DON≤2 mg/kg的品种数及占比表现为安徽(18个,64.29%)>江苏(13个,61.90%)>山东(2个,22.22%)>河南(1个,14.29%);容重均值表现为江苏(758.57 g/L)>安徽(751.90 g/L)>河南(739.71 g/L)>山东(735.27 g/L)。从不同品种特性看,筛选出8个DON≤2 mg/kg且容重≥770.00 g/L的小麦品种,其中,半冬性品种7个,分别为淮麦40、淮麦44、农麦152、荃麦725、涡麦9号、徐农029、淮麦45;春性品种1个,为国红6号。【结论】65份小麦品种籽粒FDK、DON含量和容重差异较大;随着FDK的增大,籽粒中3A-DON、15A-DON及DON-Total的积累量逐渐增加,平均容重下降。淮麦40、淮麦44、农麦152、荃麦725、涡麦9号、徐农029、淮麦45、国红6号抗赤霉病较好。

    二球悬铃木COL5 同源基因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王洋, 谢宇, 孙海莲, 石磊, 邱晓, 刘亚红, 常乐, 高凤云
    2022, 50(5):  10-1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2
    摘要 ( 174 )   HTML( 27 )   PDF (1450KB) ( 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二球悬铃木COL5 同源基因在表达水平上与休眠调控的相关性。【方法】选定CO-Like基因家族中的COL5作为研究对象,以二球悬铃木成年植株为材料,设计基因特异引物,对COL5同源基因进行全长扩增;通过一年生二球悬铃木幼苗群体的休眠环境因子调控试验,分析该基因在单一短日照(24 ℃,8 h/16 h)、单一低温(8 ℃,12 h/12 h)和低温短日照(8 ℃,8 h/16 h)条件下的响应表达模式。【结果】PaCOL5-1全长为1 444 bp,包括1 134 bp CDS区,推测编码377个氨基酸;PaCOL5-2全长为1 371 bp,包括1 131 bp CDS区,推测编码376个氨基酸;PaCOL5-3全长为1 186 bp,包括1 125 bp CDS区,推测编码374个氨基酸。单一低温会抑制PaCOL5-1的表达,PaCOL5-1PaCOL5-3均对低温短日照条件有所响应,在处理7 d后会出现1个峰值;PaCOL5-2对低温短日照条件的响应不明显。【结论】PaCOL5-1PaCOL5-2 PaCOL5-3基因对单一环境因子的响应表达程度不同,PaCOL5-1PaCOL5-3基因可能与休眠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关。

    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邱贵兰, 李燕, 李红梅, 罗曦, 马孝玲, 何立群, 胡美琳, 赵后娟, 杜林, 吴元奇, 唐海涛
    2022, 50(5):  19-2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3
    摘要 ( 215 )   HTML( 46 )   PDF (552KB) ( 4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进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由于玉米种质对日长和光周期的响应存在差异,阻碍了温带、热带、亚热带不同纬度地区之间玉米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近年来,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不断得到研究并被克隆出来,但对其光周期调控网络、分子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综述了玉米光周期敏感性遗传特征、光周期相关基因定位,并以拟南芥和水稻为参考,对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玉米光周期途径调控网络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土壤肥料 · 生理生化
    老芒麦、加拿大披碱草及其杂交一代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王伶瑞, 红雨, 李慧玲, 李景环
    2022, 50(5):  24-3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4
    摘要 ( 431 )   HTML( 28 )   PDF (1475KB) ( 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内蒙古沙壤质暗栗钙土上种植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 L.)和老芒麦(父本)×加拿大披碱草(母本)杂交一代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阐明环境因子与其互作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老芒麦、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父本)×加拿大披碱草(母本)杂交一代根际土壤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这3种植物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并对细菌组成与土壤化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芒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最高,而加拿大披碱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Simpson指数最高。3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共同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老芒麦和杂交一代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单独优势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3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共同优势属为节细菌属(Arthrobacter),老芒麦、加拿大披碱草、杂交一代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单独优势属分别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f-JG30-KF-CM45。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加拿大披碱草根际土壤的pH值最低,老芒麦根际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与Pseudomonas、norank-f-norank-o-Subgroup-7、Subgroup-10,速效氮与Mycobacterium,速效磷与norank-f-norank-o-SBR1031、norank-f-norank-o-Subgroup-7、Subgroup-10、norank-f-A4b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norank-f-norank-o-Gaiellales、Gaiella和norank-f-Gemmatimonadacea,速效磷与norank-f-norank-o-Gaiellales、Gaiella和norank-f-Ilumatobacteraceae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老芒麦×加拿大披碱草杂交一代与加拿大披碱草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更相似,与老芒麦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会受到土壤化学指标和种植植物种类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彪, 赵沛义, 任永峰, 张鹏, 高宏艳, 韩云飞, 杜二小, 罗素菊, 王宣茗
    2022, 50(5):  34-40.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5
    摘要 ( 257 )   HTML( 42 )   PDF (1060KB) ( 4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谷子灌浆期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寻找最优施肥处理,为推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小杂粮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地位于准格尔旗沙圪堵镇,选用金苗K1为试验品种,设置施用磷钾化肥(PK,空白)、氮磷钾化肥(NPK,对照)、羊粪替代总施氮量20%(N+SM)、生物有机肥替代总施氮量20%(N+BM)、缓释复合肥替代总施氮量20%(N+HM)5个施肥处理,采用膜侧播种方式,分析谷子叶面积和灌浆期光合特性日变化及产量的差异。【结果】N+BM处理金苗K1叶面积在拔节期后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规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N+BM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7.5 μmol/(m2·s);各处理蒸腾速率最高值均出现在12:00—14:00;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V”字形变化趋势,N+BM处理胞间CO2浓度最低,为39.2 mmol/(m2·s);各处理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相同,最低值均出现在12:00—14:00,在12:00时N+BM处理气孔导度比NPK处理低33.3%。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孔导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BM处理籽粒产量达到了5 122 kg/hm2,较NPK处理提高16.2%。【结论】生物有机肥替代总施氮量20%可以提高谷子后期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能力,增加产量,是鄂尔多斯市适宜的施肥方式。

    微生物菌肥和鸡粪混施对苹果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
    缪平, 李发康, 崔国栋, 王桢予
    2022, 50(5):  41-47.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6
    摘要 ( 674 )   HTML( 26 )   PDF (1051KB) ( 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微生物菌肥与鸡粪混施对苹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改良苹果田盐碱化土壤的效果,为甘肃省苹果田盐碱土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施加肥料(空白,T0)、单施微生物菌肥(对照,T1)、鸡粪50 g/(kg土)+微生物菌肥(T2)、鸡粪75 g/(kg土)+微生物菌肥(T3)、鸡粪100 g/(kg土)+微生物菌肥(T4)5个处理,研究30、60、90、120 d时不同处理对苹果幼苗生长、根系活力以及土壤pH值、总盐含量、容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混合施加微生物菌肥和鸡粪,苹果幼苗叶片的叶面积均无显著变化(P>0.05)。120 d时,T4处理苹果幼苗叶片SPAD值最大,较T0和T1处理分别增加了15.75%和12.88%;土壤总盐含量、pH值、容重最小,较T0处理分别降低了15.51%、6.53%、23.82%,较T1处理分别降低了14.20%、3.49%、20.34%。120 d时,T3处理苹果幼苗根系活力最大,较T0和T1处理分别增加了12.15%和4.41%;苹果田盐碱土ALP活性、S-UE活性、NAG活性最大,较T0处理分别增加了65.52%、29.96%、116.38%,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17.07%、14.95%、34.23%。【结论】鸡粪75 g/(kg土)+微生物菌肥、鸡粪100 g/(kg土)+微生物菌肥处理对苹果幼苗生长和盐碱化土壤的改善效果较好,且处理时间越长对苹果幼苗生长和土壤的改良效果越明显。

    内蒙古中部冷凉地区结球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张莉, 周军, 乔旭, 冯旭旺, 刘红波, 张帆, 庞琢
    2022, 50(5):  48-53.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7
    摘要 ( 183 )   HTML( 27 )   PDF (554KB) ( 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内蒙古中部冷凉地区结球甘蓝高效栽培的最佳施氮量。【方法】在内蒙古武川县进行结球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选择中甘628为试验品种,设无氮区(T1)、70%优化氮区(T2)、优化氮区(T3)、130 %优化氮区(T4)和160 %优化氮区(T5)5个不同施氮量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下结球甘蓝产量、商品净菜率、商品性状及经济效益。【结果】T4处理商品净菜产量最高(96 878.8 kg/hm2),T3处理次之(96 313.1 kg/hm2),分别比T1处理增产27.78%和27.03%。T3处理商品净菜率最高,为78.24%;T2处理次之,为77.32%。植株开展度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T5处理植株开展度最高(42.78 cm),比T1处理高18.24%;T4处理商品株单球质量最高(2.10 kg),T3处理次之(1.99 kg),分别比T1处理高33.76%和26.75%。T3处理纯收入增加值最高(21 644.6 元/hm2),投产比为1.0∶7.4;T4处理次之(21 455.0 元/hm2),投产比为1.0∶5.6。T3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最高(45.54 kg/kg),T4处理次之(36.00 kg/kg)。【结论】以推进氮肥减量增效为目标,内蒙古中部冷凉地区结球甘蓝氮肥施用量以450 kg/hm2为宜。

    实验室酸性废液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赵巴音那木拉, 朝博, 戴旭光, 包庆格乐, 乌恩
    2022, 50(5):  54-59.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8
    摘要 ( 190 )   HTML( 23 )   PDF (705KB) ( 2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盐碱土是一类因其理化性质和肥力问题而生产力极低或暂无生产力,但具有改良利用价值的后备耕地或草地资源。实验室废液是实验室在测试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强酸性但含有较多营养元素的废弃液体。文章阐述了盐碱土的改良利用现状和实验室废液的来源与特点,并介绍了实验室废液无害化处理方法和实验室酸性废液在盐碱土改良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具体案例,最后展望了实验室废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应用前景。

    风沙流吹袭对油莎豆和大豆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王立龙, 段育龙, 任伟
    2022, 50(5):  60-6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09
    摘要 ( 165 )   HTML( 26 )   PDF (853KB) ( 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和大豆(Glycine max)幼苗对风沙流吹袭的生理响应。【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利用野外便携式沙风洞模拟风沙流吹袭,设置0(CK)、7、10、15 m/s 4个风沙流吹袭强度,分析风沙流吹袭对油莎豆和大豆幼苗膜质过氧化、保护酶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在风沙流吹袭的胁迫下,油莎豆和大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生了膜质过氧化损伤。油莎豆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5 m/s风沙流强度下分别为62.6、62.5、27.1 U/g,相较7 m/s风沙流强度显著增加(P<0.05);大豆幼苗3种保护酶的活性在15 m/s风沙流强度下与对照(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油莎豆幼苗的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风沙流吹袭强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大豆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CK)相比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风沙流胁迫有效地激活了油莎豆幼苗的保护酶系统,起到了缓解膜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大豆幼苗的保护酶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非常有限,未发挥保护作用。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共同在油莎豆幼苗中发挥了渗透调节作用;大豆幼苗中发挥渗透调节作用的主要是脯氨酸。

    植物保护 · 园艺
    辣椒种质资源对疫霉病的抗病性评价及杀菌剂敏感性分析
    孙平平, 李正男, 刘欣, 张磊, 王永, 付崇毅
    2022, 50(5):  67-72.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0
    摘要 ( 340 )   HTML( 104 )   PDF (797KB) ( 10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辣椒种质资源对疫霉病的抗性水平,分析常见化学药剂对辣椒疫霉病的室内毒力,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灌根接种法接种,并对28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辣椒疫霉菌抗病性评价,然后以Phytophthora capsici S90为供试病原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对市场上16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不同辣椒种质资源的抗疫霉病能力差异显著,病情指数在0~100,其中,C164、C186、C167、C189、北星1号和北星6号的病情指数为0,表现为高抗,占资源总数的21.43%;中抗和高度感病的材料分别为1份和21份,分别占资源总数的3.57%和75.00%。16种杀菌剂中,32%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悬浮剂对P. capsici S90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6.935 0 mg/L;异菌脲、多菌灵、腈菌唑、乙蒜素和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为21.504 7~93.587 8 mg/L;其余杀菌剂的EC50值均大于100 mg/L,其中,氟菌·肟菌酯和氯溴异氰尿酸对P. capsici S90无抑制效果。【结论】供试辣椒种质资源中共有6份辣椒疫霉病的高抗品种;供试16份杀菌剂中,32%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悬浮剂对P. capsici S90的抑制活性最高,异菌脲、多菌灵、腈菌唑、乙蒜素和吡唑醚菌酯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可用于辣椒疫霉病的防治。

    黄花菜锈病病原菌及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抗锈性鉴定
    张黎杰, 周玲玲, 刘书华
    2022, 50(5):  73-8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1
    摘要 ( 576 )   HTML( 23 )   PDF (2000KB) ( 2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鉴定黄花菜锈病病原菌特征及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抗锈性。【方法】从湖南、甘肃、陕西、江苏分别采集黄花菜锈病样本32份,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量黄花菜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再从中选取锈病样本1份(yx-30),观察和测量冬孢子堆和冬孢子。采用人工接种黄花菜柄锈菌的方法,鉴定50份黄花菜种质资源对yx-26菌株的抗锈性。【结果】黄花菜锈病样本的夏孢子堆多生于叶片背面,形成橘红色或黄褐色疱斑,直径0.28~1.96 mm;夏孢子近圆形或椭圆形,黄色、单胞,大小为(16.0~21.5)μm×(17.2~32.4)μm,壁厚1~3 μm。黄花菜锈病样本的冬孢子堆为深褐色,呈絮状;冬孢子椭圆形、棒状,黄色,双细胞,中间有缢缩,形似葫芦,大小为(68.0~81.0)μm×(19.4~22.2)μm,孢囊柄长11~16 μm。50份黄花菜种质资源对yx-26菌株的抗性表现为11个品种高抗、21个品种中抗、8个品种感病、10个品种高感。【结论】黄花菜锈病样本的夏孢子堆形态特征基本相似,夏孢子形态大小略有差别;冬孢子堆为深褐色,呈絮状,冬孢子黄色、双细胞、形似葫芦。50份黄花菜种质资源中抗锈品种占3/5,可为各地区黄花菜抗锈性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枯萎病的田间防效分析
    赵远征, 彭静文, 侯伟峰, 牟英男, 路景诗, 白锦江, 徐利敏
    2022, 50(5):  82-86.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2
    摘要 ( 231 )   HTML( 48 )   PDF (524KB) ( 4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不同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产量影响。【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600、750、900 mL/hm2)、北农13号种衣剂(33.00、41.25、55.05 mL/hm2)、40%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0、400.5、600.0 mL/hm2)、坤益健微生物菌剂(1 125 g/hm2)、益普微生物菌剂(3 375 g/hm2)为供试药剂,以不施药剂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间马铃薯苗期出苗率、收获期枯萎病防治效果及马铃薯增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处理的出苗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苗率均在94.00%以上,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并未抑制马铃薯的出苗。化学药剂30%甲霜·噁霉灵水剂 900 mL/hm2喷淋、北农13号种衣剂55.05 mL/hm2拌种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6.70%和64.60%;坤益健微生物菌剂和益普微生物菌剂拌种的防效分别为59.66%和58.00%。30%甲霜·噁霉灵水剂900 mL/hm2处理和坤益健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量分别为289.03、202.9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50%、15.28%,而40%甲基硫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0 mL/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低,增产量为60.03 kg/hm2,增产率仅为3.70%。【结论】供试药剂对马铃薯安全;30%甲霜·噁霉灵水剂900 mL/hm2喷淋、北农13号种衣剂55.05 mL/hm2拌种和坤益健微生物菌剂1 125 g/hm2拌种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马铃薯增产率较高,可作为防控马铃薯枯萎病的药剂。

    不同番茄品种感官品质评价
    赵燕, 邱鹏程, 吴凌波, 王乐, 刘景雷, 陶萨茹拉
    2022, 50(5):  87-9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3
    摘要 ( 481 )   HTML( 69 )   PDF (693KB) ( 6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筛选适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种植的鲜食番茄品种,并为番茄果实感官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综合评定、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市2022年引进的19个鲜食番茄品种(10个樱桃番茄品种和9个大番茄品种)进行5个感官品质指标的评价,同时对番茄口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验证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合理性。【结果】10个樱桃番茄品种感官品质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凤珠、金贝贝、釜山88、猕猴桃番茄、蜜株3号、千禧、航黄樱1号、航彩樱1号、航粉樱6号、紫彩霞番茄,9个大番茄品种感官品质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航粉高糖、香妃9号、阿加莎505、普罗旺斯、蜜鲁蜜粉、秀太郎、优柿三号、田蜜199、安特莱斯;口感好的原因为“酸甜适中”,口感差的原因为“皮厚”。【结论】樱桃番茄品种凤珠、金贝贝、釜山88、猕猴桃番茄,大番茄品种航粉高糖、香妃9号、阿加莎505、普罗旺斯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建议推广;感官品质评价指标和权重设置相对合理。

    籽用美洲南瓜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李石恒, 王萍
    2022, 50(5):  96-10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4
    摘要 ( 228 )   HTML( 27 )   PDF (1209KB) ( 2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缩短籽用美洲南瓜再生周期,获得抗病性较强的组培苗。【方法】以不同籽用美洲南瓜品种为试验材料,于MS培养基(30.0 g/L蔗糖和6.5 g/L琼脂)上萌发3 d,分析籽用美洲南瓜萌发率、污染率、芽长;以弘昌211为研究对象,通过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研究子叶外植体不同部位及大小、不同激素配比、不同炼苗方式对籽用美洲南瓜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不同籽用美洲南瓜品种种子萌发测定中,弘昌211萌发率较高,芽长>3 cm的种子数较多,污染率最低。以弘昌211为组培材料,取近下胚轴的1/2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好;初代培养激素配比为2.0 mg/L 6-BA+0.5 mg/L TDZ(噻苯隆)时,株高最高(3.423 cm),株幅最大(4.565 cm);生根激素配比为2.0 mg/L 6-BA+0.5 mg/L NAA时,根长最长(5.72 cm),根重最重(0.602 g),平均根数最多(5.62条),生根率最高(100%);待植株长有5片真叶时,采取人工气候室半打开培养瓶1 d、全打开1 d后移栽成活率为97.75%;移栽60 d后,组培苗白粉病、病毒病病情指数与普通苗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组培苗再生周期为45 d左右。【结论】籽用美洲南瓜品种弘昌211组培苗再生周期较短,且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最适初代培养激素配比为2.0 mg/L 6-BA+0.5 mg/L TDZ,最适生根激素配比为2.0 mg/L 6-BA+0.5 mg/L NAA;5片真叶时,采取人工气候室半打开培养瓶1 d、全打开1 d后移栽效果最好。

    农业经济 · 农业信息技术
    贵州省黎平县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吴胜兰, 吴文婕
    2022, 50(5):  105-111.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5
    摘要 ( 180 )   HTML( 14 )   PDF (790KB) ( 1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剖析贵州省黎平县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生矛盾的原因,为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2—2020年贵州省黎平县经济社会统计数据,构建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评价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结果】黎平县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0.90和0.10~0.13,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经济发展超前生态环境保护;黎平县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2个系统发展以2015年为界,分别经历了阶段性失调、协调耦合发展2个阶段。2个系统的耦合度在0.196~0.584,两者的耦合状态越来越好;耦合协调度介于0.096 04~0.752 64,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较高,相互作用程度较强。【结论】黎平县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逐渐由极度失调向中度协调转变,目前处于耦合磨合期,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今后应协调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遥感信息的植被变化对岱海湖面积的影响
    刘凯, 孙丽, 张志成, 张鹏, 刘金善, 张存霞
    2022, 50(5):  112-118.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6
    摘要 ( 155 )   HTML( 22 )   PDF (882KB) ( 2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探索植被覆盖变化对岱海湖面积的影响,明确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及范围与湿地变化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制定湖泊保护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区域为岱海湖主要支流形成的流域,在获取1990—2020年7期该区域遥感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重心迁移分析、土地类型转移矩阵、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内植被变化对岱海湖面积的影响。【结果】1990—2020年岱海湖面积呈下降趋势,1990年为110.833 0 km2,2020年为48.122 5 km2,减小62.710 5 km2,2005年以前湖面重心快速向东北方向转移,2005年以后逐步向北偏西方向迁移;岱海湖面积变化与旱地、草本覆盖、水浇地、林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0、-0.93、-0.86;与草原和稀疏植被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80;岱海湖周边1 km内旱地、草本覆盖、水浇地、草原的面积与岱海湖面积变化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4、-0.96、0.92。【结论】岱海湖周边1 km内的农田开垦对原始草原植被的破坏是岱海湖面积缩减的主要生产活动因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文献研究
    赵卜玉, 靳佳珠, 朱坤, 马楠, 欧阳金琼
    2022, 50(5):  119-125.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7
    摘要 ( 168 )   HTML( 28 )   PDF (877KB) ( 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掌握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现状、研究脉络及研究热点,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以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期刊的论文为主要数据源,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22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并用CiteSpace 6.1.R2软件对文献的作者合著、合作单位、关键词和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发文量呈倒“V”字形发展趋势,可分为2000—2005年、2006—2013年、2014—2022年三个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科研单位之间合作较少,暂未形成复杂且深度的合作关系。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与发展、合作社融资与治理结构、合作社绩效评价与绩效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热点逐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影响因素和绩效评价转变为乡村振兴。【结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研究虽已进入成熟阶段,但仍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八角属植物研究文献分析
    李霞, 赵苗苗, 王仕宝, 黄东萍, 何洁, 崔艳丽, 何志鹏, 李崇勇
    2022, 50(5):  126-134.  doi:10.12190/j.issn.2096-1197.2022.05.18
    摘要 ( 216 )   HTML( 24 )   PDF (1122KB) ( 2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搜索及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八角属植物相关文献,探究八角属植物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八角属植物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共筛选有效文献815篇,并利用VOSviewer 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年度分布、研究层次分布(含学科分类及基金项目资助)、被引频次、发文期刊、文献作者分布、发表文献数量Top 18的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7个方面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1996年和2006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八角属植物文献发表达到小高峰,分别为18篇和30篇;之后出现波动性增加,2009年达到第3个高峰,为57篇;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峰,为65篇;2017—2021年平均发文量为42篇。学科分类以中药学(313篇)、一般化学工业(135篇)和轻工业手工业(130篇)的发文量居多。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共274篇,占总文献数量的33.62%。曾被引用的文献共440篇,占总文献量的53.99%。发文期刊中,以《中国调味品》《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的发文量居多,分别为45、16和14篇;文献作者中,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林祁和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缪剑华发文量居多,均为14篇;发文机构中,以广西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发文量居多,分别为36、13和12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表明,八角属植物研究文献主要以八角茴香为中心向外拓展,其中包括挥发油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论】目前,八角属植物的研究热点大多集中于基础研究,如八角茴香、挥发油以及抗菌和镇痛类药物的研究等。

(双月刊 1973年创刊)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路战远
ISSN 2096-1197
CN 15-1375/S
CODEN BNXEAR
邮发代号:16-70
微信公众号
超星学习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