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等.甘薯种质创新技术及其创新材料[J].分子植物育种,2009,7(4):778-787. [2] 王宇. 甘薯脱病毒技术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3] 张振臣. 我国甘薯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植物保护,2020,46(6):10-13. [4] 张新新,王旭芳,林坚淳,等.甘薯毁灭性病毒病害(SPVD)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118-126. [5] 陈景益,蔡时可,杨义伶,等.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识别与防治[J].热带农业工程,2020,44(3):69-72. [6] 王颖. 甘薯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18(28):45-46. [7] 任清铭,王喆,赵娟,等.对甘薯快繁体系的优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8):1354-1358. [8] 陈英,罗燕娜,刘江娜,等.草莓组培苗高效移栽驯化技术的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7,40(5):33-35. [9] 刘洋,陶春来,崔绍玉,等.甘薯脱毒苗快繁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2):23. [10] 彭琼,鄢铮,谢东,等.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20(8):53-57. [11] 楚良慧,宋帅,张红,等.紫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5):17-19. [12] 王常芸,李晓亮,辛国胜,等.不同品种甘薯茎尖脱毒快繁技术优化研究[J].农学学报,2015,5(7):19-23. [13] 孙钟毓,龚莺,赵琳,等.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20,34(1):71-77. [14] 辛国胜,邱鹏飞,商丽丽,等.甘薯茎尖快速剥离及成苗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7,33(1):69-73. [15] 乔奇,张振臣,张德胜,等.中国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J].植物病理学报,2012,42(1):10-16. [16] 宋吉轩,陈超,李云,等.甘薯病毒病脱毒及检测[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29-30. [17] 张海茹,张秀艳,李林俊.脱毒对甘薯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47-48. [18] 尤升波,王升吉,辛相启,等.抗大白菜病毒病的病毒抑制剂及其复配筛选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4):13240-13241. [19] 李正民,王安石,王健,等.病毒抑制剂对蝴蝶兰病毒植株的脱毒效果[J].热带生物学报,2013,4(1):56-60. [20] 徐佳慧,代宇佳,罗晓峰,等.植物激素研究中的化学生物学思路与应用[J].植物学报,2020,55(3):369-381. [21] 张义,刘云利,刘子森,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2021,45(3):700-708. [22] 唐丽雪,杜进辉,史春余,等.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1):113-117. [23]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等.甘薯脱毒试管苗高效快繁体系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8(1):257-262. [24] 王小玲,高柱,余发新,等. 观赏羽扇豆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 北方园艺,2011(14):62-64. |